Menu
二十、華蓋
【解剖】有內乳動脈、肋間神經。
【部位】在璇璇下一寸六分。
【主治】欬逆喘急上氣、哮嗽、喉痺、胸脅滿痛、水飲不下。
【摘要】《百症賦》:「脅肋疼痛,氣戶華蓋有靈。」
【取法】膻中上四寸八分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五壯。
華蓋
《內經》云:「肺者,臟之蓋也。」
按:蓋,具覆護之意,猶屋宇之覆護內容也。揆之人體,肺臟居胸腔最上,故養生家喻之為華蓋。創穴名者體會此意,即名本穴為「華蓋」。《天文應像》注謂:「華蓋七星,其柄九星,列如蓋狀,以蔭帝座。」正與肺臟之覆護心臟意同。
人身五臟,肺喜清涼。《道藏》曰:「肺部之宮似華蓋,過華蓋下且清涼。」詳「過」與「且」字之意,非僅謂其部位處清涼,且此外更須得清涼以濟之也。
華,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氣,行駛至此,為陽之盛極,而本穴兩旁,為足少陰經之彧中穴。彧,亦繁華茂盛之意也。中醫對人體各部均以陰陽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剋制約,各應所須以濟之。如肺臟多喜清涼,故引致腎水之氣上布胸中,以相調濟。腎經之神藏平任脈之紫宮,坎一之腎陰,調離九之心陽也。腎經之彧中,平任脈之華蓋,即起陰潛之腎水,滋嬌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也。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約,互調寒熱,歸於溫涼,則陰平陽秘,病安從來。養生家巧得此理,施於有為,所以能養生也。
觀此經氣流行,配調相濟,人體先天已經奠定,而為後天生生之本。彼養生家守此妙道,調攝之耳。醫藥家借外界物質,攻補之耳。針灸則就人體自有功能,抑揚之耳。同是養生之道也。
【解剖】有內乳動脈、肋間神經。
【部位】在璇璇下一寸六分。
【主治】欬逆喘急上氣、哮嗽、喉痺、胸脅滿痛、水飲不下。
【摘要】《百症賦》:「脅肋疼痛,氣戶華蓋有靈。」
【取法】膻中上四寸八分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五壯。
華蓋
《內經》云:「肺者,臟之蓋也。」
按:蓋,具覆護之意,猶屋宇之覆護內容也。揆之人體,肺臟居胸腔最上,故養生家喻之為華蓋。創穴名者體會此意,即名本穴為「華蓋」。《天文應像》注謂:「華蓋七星,其柄九星,列如蓋狀,以蔭帝座。」正與肺臟之覆護心臟意同。
人身五臟,肺喜清涼。《道藏》曰:「肺部之宮似華蓋,過華蓋下且清涼。」詳「過」與「且」字之意,非僅謂其部位處清涼,且此外更須得清涼以濟之也。
華,繁盛也。人身正常之氣,行駛至此,為陽之盛極,而本穴兩旁,為足少陰經之彧中穴。彧,亦繁華茂盛之意也。中醫對人體各部均以陰陽五行括之,又以五行本性生剋制約,各應所須以濟之。如肺臟多喜清涼,故引致腎水之氣上布胸中,以相調濟。腎經之神藏平任脈之紫宮,坎一之腎陰,調離九之心陽也。腎經之彧中,平任脈之華蓋,即起陰潛之腎水,滋嬌柔之肺金,使各得自然之宜,而成其繁茂也。此乃天成之水火升降,亢承制約,互調寒熱,歸於溫涼,則陰平陽秘,病安從來。養生家巧得此理,施於有為,所以能養生也。
觀此經氣流行,配調相濟,人體先天已經奠定,而為後天生生之本。彼養生家守此妙道,調攝之耳。醫藥家借外界物質,攻補之耳。針灸則就人體自有功能,抑揚之耳。同是養生之道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