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系統業力再來人系列之十四 用幻修真唯覺我信入你
李秉信
筆者常常在思考一個問句,“人”是否是一種很缺乏相信的物種?不僅僅是你,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明明就在境裡,幸福也已然在你的手上,你還有本事懷疑。一個老天對你不薄,信手拈來且唾手可得的幸福, 就鐵錚錚的擺在你的眼前。可是你還能有無由恐怖、瞻前顧後、疑心暗鬼,忐忑不安,甚至起了“怎可能是我”的疑心。更甚的是,還能逕自往悲情套路劇本發展。
一些業障重的人,會親手摧毁原本屬於自己該有的幸福。而這一切悲劇的發生,往往不是來自外因,而是起因於他們自己的內在,心因性的質疑本能。使得他們不相信,幸福會永遠相隨。往往再竭盡所能的毀愛後,隨即抱怨起命運滄桑的作弄,最後再消極的顧影自憐。像個愛情悲劇裡的中心主角,自憐自艾起生命中的憤恨不平與諸多遺憾。
很有意思的是,人,會不由自主的在冥冥之中,對於身邊的總總發生,種下一顆名曰“煙消雲散”的意識種子;而這種特殊的意識歷程的巧妙之處,竟然是幾乎無人能倖免於難。筆者問事這麼多年的經驗當中, 老是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相同的問句,不論當事人的身分尊貴卑賤,出生的背景顯富隱貧, 人都會有對現狀產生種種心思上的變化的本能,懷疑、會憂思,甚至不相信永恆。
內心浮動不安,當然也就毫無篤定可言。心思老是在翻來覆去的變化裡鬧騰不休,情緒也就在意念的翻攪火裡來水裡去了。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尋尋覓覓了一輩子,終於也皇天不負,給他遇到了一個愛他的人, 一個對到不能再對的人。但是很妙的是,他總是能走到死胡同裡去。總能模擬出最悲慘的劇本,哪裡是牛角死巷,就偏偏往哪裡鑽去。
他會自己營造恐怖結局,多半是假設自己最後可能,被人背叛、遭人遺棄等等的悲慘情境。然後導致自己終日惶惶不安,最後還會強迫自己離開愛情逃離苦痛。你或許很難相信, 在所有的念頭當中, 負面念頭的力量是最強的;當事人負面的念頭這樣的如是想,堅定的意念一定會傳到對方。
事情發生的結果往往就會呼應他念頭,進而讓原本極其純粹的意想成了該當發生的既定事實。對於所有妄想執著念頭的莫名升起,通常我們很難抗拒,其實都是隱藏有玄機的。我們可曾經靜下心來思考, 一個幻境,到底是如何建構成型的呢?在東方的文化當中,「唯識學」把人思考的方式, 以致於境界的形成,行諸於模型的次第講得頗為透徹。
我們不用把這個道理說的過度複雜, 簡單的來講,生命局限於肉體的限制, 往往會被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迷惑。我們可以很殘忍的說,生命看一件事情的深度,往往是很膚淺, 都只是到分別的程度而已。當一份感情緣起時, 或者可以說,是分別心在作用的時候, 我們只是普通人,很難避免在那個瞬間, 在那個却上心頭的當下,把境界當真;或者是, 你把幻境中的對象, 看成了和自己發生關係。
業力重的人,會自我暗示自己, 以為所遇到的,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緣分,最後掉入圈套的泥淖裡。然後再自我合理化,旋即將一切發生,內化成一種不可取代的關係。在不知不覺的念念相續裡, 當事人自己都無法察覺, 一個幻境或者是一個陷阱, 經由無意識的作用,已然悄俏地成型。這樣的味道,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請君入甕.
很少人知道, 如此意想空間形成幻境的深度與廣度,在實際上,卻是非常淺薄又渺小,無力而蒼白的。 因為你用眼耳鼻舌身意,看到一件事情分別, 跳到心頭的感覺,是那麼的簡單直接, 那麼容易的被了解, 很容易地進入你的心。用你所了解的一句話來說, 叫做你動心了。當你會被那個感覺欺騙,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置於一個被引導的情境。
經由引導後,在無心的、毫無意識的、不自覺的狀態中淪陷,掉入一個如真亦假的境界當中。 很少人知道, 當你內心的分別心起作用的同時,一個幻想或者是幻境,就已經悄然無聲的扎了根,暗自默默的茁壯成了魔芽。若是你的定力不夠,你的妄念,將如脫韁野馬,由不得你自控。你會開始在攀緣外境上作用,再伴隨著與生俱來的業力不斷地想下去,然後一步又一步地往幻境裡面蹦及跳躍,永無寧日。
不管是你喜歡還是不喜歡, 你討厭還是不討厭,你愛到無法呼吸, 還是恨到棄若敝屣。你終究無法避免的,就是從心海裡一直不斷泉源而出的念頭, 會讓你不斷抓取你所製造出來的幻境。 你有沒有聽過一首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對大多數人而言,那是一首家諭户曉,人人都會吟唱的一首情歌。但是很少人知道,當人在把一切發生,加以自我合理化後,都會由衷的表達出,自己內心思念那個『有相的她』。
我們可以做一個更殘忍的解剖, 那個『有相的她』,說穿了,只是自己分別心起來,所營造的幻境。每一個掉入蜘蛛網的眾生, 總是自以為聰明的,將這種感同身受的苦,化作自己悽美的思念,懸掛在那個為“情”所困的痛楚上,隨意念搖擺不定安。生命也同樣在折磨中,經歷了種種思念的糾結苦楚。
那種椎心的血淚史,總有種碰觸心靈的最深處,總能讓人痛到骨子裡的功夫,往往也就能讓有根器的人,在苦難摧殘的瞬間,當下正覺開悟解脫了。絕大多數陷在感情深淵裡的人,總是把自己的思念的痛苦加以投射轉換,最後,會在總結歸納後,把錯歸究轉嫁到那個被他思念對象上,於是,就有了那句所謂「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於是有了狼心狗肺情負心漢,或是心狠手辣的劈腿女。但是很少人會真正尋根究理的問自己,也很少人會願意與自己的內在進行對話。自然也就很少有人能探究,自己內在的深層意識。當然就無從明白,到底朝思暮想、慕戀深深的,是那個外境有形有相的她, 還是那個自己建構在內心裡,極端的完美無瑕,今生今世都不願錯過,到死都放不下的她。
我們可曾認真冷靜思考過,她到底是誰呢? 究竟是她不放過我們,還是我們自己不放過自己內在美好的情癡糾纏?我們從來沒好好的問問自己,究竟是誰在不妥協?而讓人不了解的是, 生命竟然就是可以透過這麼膚淺的分別,就是這麼簡單的情傷苦痛痛苦,輕易的就能進入我們最深層的意識種子。所以說,愛情,充其量也可說是一個用幻修真的法門。
這樣的例子,古今皆然,不勝枚舉, 坊間的歌曲,一句又一句的傳唱著,總是繞著背叛打轉。老是責怪著負心人的句句斷腸。奇怪又弔詭的,這樣八股濫觴的歌曲,卻往往最能深入人心,總能輕易的與普羅沆瀣一氣,輕巧的切中要害。自然就能唱進心坎裡、駐紮在心尖上,可說是既洗腦又讓人朗朗上口啊。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這樣悽怨的詞,那種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繫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哀怨。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 會覺得她真是一個傻女人, 怎麼會被一個這麼膚淺的分別給唬弄了, 最後還引導出椎心痛苦的聲聲折磨。在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句,才華出眾如李清照, 從她八識田中孕育而生的念想,為何都是傾向負面的呢?甚至都是帶有懷疑的哀怨?
再細細的想下去,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源自我們內心所營造出來的境界, 都是堆疊在虛無縹緲的念頭之上,根本毫無依據可言。唯有當生命覺察到「懷疑心」,起了生滅的那一刻起,人們所見到「懷疑」才會有隨之改變的可能,而一個以「相信」為基礎的,高質量的生命品質,只有在信入後,才有可能孕育而出。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聽得不甚明白,我們再把這個觀念說的更簡單清楚一點。
我們的意識,容易因為自己的分別心, 或者是粗淺的自以為相信,隨後會營造出一個幻境, 然後遂行就把自己帶入那個虛擬的情境當中,信以為真。但是你別忘記了,分別心是把雙面刃, 當你那麼膚淺的相信幻境, 輕易的把幻境變成實境,你就有可能輕易的懷疑幻境。是真是假皆在心念的流轉間,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短暫認真。
但有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立刻認為什麼都是假的,往往會親手的摧毁所以的一切美好與不美好。讓人扼腕的是,相信和懷疑幻境的過程,往往都是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歷程都是充滿著痛苦的糾結,與無奈的無力感的。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 在這個不斷交錯以及震蕩的過程當中, 你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的把你自己帶入一個情境, 一種連你自己都不曾觸碰到的心靈深處。
說到這裡,我們看看大多數人的信仰,都是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是體現在宗教信仰上,而相信來自於感官上對於樣子的體現。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細究人為什麼一定要有「信」,其間真正的原因,乃是在於,人類天生的本性,是一種不太容易相信的動物。因為你老是懷疑,然後以一種近乎自殘的方式,毫不留情的與自己對抗,用近乎戲謔的折磨,一次又一次的去戳破自己所營造的幻境,這是極其殘忍,卻無法避免,又總在發生的事情。
但是,這個天大的奧秘,也是造物者的慈悲。對於造物主而言,幻境就是實境, 實境就是幻境所造。說得更一針見血點, 這世界上本來就是虛空的,哪有什麼境界?不論是相信別人,或是相信自己,還是相信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幻境。都只是要你和我,真的要進入「信」的本質,叫作『信入』。『信入』不是一個名詞, 而是一段完整的經過。 只要你是生命,你具有肉體,你就一定得走過「懷疑懸掛」這段痛苦過程的磨難。
在這段相信和懷疑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用這樣的話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來自我勉勵。許多女人用傻呼呼的念想,企圖保護自己,以為多點懷疑別人的念頭,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逕自無謂的催眠自己、暗示自己,殊不知「下個男人一定會更好」只是消極無知的謬論。
她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念頭只是在轉別人,都只停留在扭轉外在環境,自己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的轉念過。當沒有用『信入』來改變自己的時候,同因同果是鐵律,當妳死性不改,卻祈禱渴望奇蹟,一如每天只願意半夜起床,卻奢望能與太陽相遇,在事情的本質上,就是一件很荒謬的念想。
當人總用相信和懷疑的交疊態度,去面對一個又一個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幻境。一再的起幻滅幻,用盡全身氣力,在意念的起滅裡打轉,寧可疲於奔命,也不願意反躬自省,從內在悔改,永遠在期待境轉,緣木求魚,樂此不疲,能不累心嗎?說實話,我們實在必要,想方設法的去避免傷害的發生,因噎廢食,未免也太矯枉過正了。
人要達到趨近於真正的自己,反覆折磨是成長的起碼代價,無人擁有豁免權。黎明前的極度黑暗,坦蕩前的磕磕絆絆,都是通往豁達人生必經的沿途風景。生命中的所有裂縫,都會是陽光滲透進來的窗口。那些無法細數的發生裡,那些造幻和滅幻的過程當中, 總會有那麼一天,偶然的瞬間的破繭而出,你突然頓悟了、看透了、看破了。也就在那個當下,寬廣的心量渾然天成,不假外求,如鐵樹銀花當下斑斕綻放。
不需要你汲汲營營,也無需你深山修煉,那是一種錯落在紅塵喧囂裡,讓隨識生起的因緣圓滿的喜悅。心識的助伴有種水到渠成,無法言說的不可思議力量。在那個傾刻裡, 不管你是動心還是不動心, 動情還是不動情, 這一切的遭遇都是為你量身訂作,都只是為了讓你參透生命,都只為了讓你的生命質地,更趨近於圓融萬象。當您看一切事情都是圓融萬象時,便同時具備了造物者的品質。
人生所有的遭遇,其目的都在培養你無限寬廣的心量,讓您能包容世間萬物。當您看待所有東西都是圓融萬象,充滿光明圓滿善的同時,這便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契機。因為, 在這個當下,你已經不再計較,什麼是實境,什麼是幻境。 那樣的不計較和不分別, 才是真正虛空的狀態, 也是造物主真正的味道。 而他所憑藉的力量, 就只是屈屈『我信你』三個字,一個信入的生命品質。
這些幻境都是來成就你的,也是每個生命必經的心路歷程。生命必須自己親身走過,才能夠有辦法,把原本向外尋求探索,轉向內在尋找自我的信仰;從世界懷疑哲學,轉化到信的唯識。只有到達了這樣的境界,你才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光明圓滿善的力量。你才能真切體悟到『我信你』三個字有多麼甜蜜美好。
筆者常常在思考一個問句,“人”是否是一種很缺乏相信的物種?不僅僅是你,也包括我自己在內,明明就在境裡,幸福也已然在你的手上,你還有本事懷疑。一個老天對你不薄,信手拈來且唾手可得的幸福, 就鐵錚錚的擺在你的眼前。可是你還能有無由恐怖、瞻前顧後、疑心暗鬼,忐忑不安,甚至起了“怎可能是我”的疑心。更甚的是,還能逕自往悲情套路劇本發展。
一些業障重的人,會親手摧毁原本屬於自己該有的幸福。而這一切悲劇的發生,往往不是來自外因,而是起因於他們自己的內在,心因性的質疑本能。使得他們不相信,幸福會永遠相隨。往往再竭盡所能的毀愛後,隨即抱怨起命運滄桑的作弄,最後再消極的顧影自憐。像個愛情悲劇裡的中心主角,自憐自艾起生命中的憤恨不平與諸多遺憾。
很有意思的是,人,會不由自主的在冥冥之中,對於身邊的總總發生,種下一顆名曰“煙消雲散”的意識種子;而這種特殊的意識歷程的巧妙之處,竟然是幾乎無人能倖免於難。筆者問事這麼多年的經驗當中, 老是遇到一個很有意思相同的問句,不論當事人的身分尊貴卑賤,出生的背景顯富隱貧, 人都會有對現狀產生種種心思上的變化的本能,懷疑、會憂思,甚至不相信永恆。
內心浮動不安,當然也就毫無篤定可言。心思老是在翻來覆去的變化裡鬧騰不休,情緒也就在意念的翻攪火裡來水裡去了。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尋尋覓覓了一輩子,終於也皇天不負,給他遇到了一個愛他的人, 一個對到不能再對的人。但是很妙的是,他總是能走到死胡同裡去。總能模擬出最悲慘的劇本,哪裡是牛角死巷,就偏偏往哪裡鑽去。
他會自己營造恐怖結局,多半是假設自己最後可能,被人背叛、遭人遺棄等等的悲慘情境。然後導致自己終日惶惶不安,最後還會強迫自己離開愛情逃離苦痛。你或許很難相信, 在所有的念頭當中, 負面念頭的力量是最強的;當事人負面的念頭這樣的如是想,堅定的意念一定會傳到對方。
事情發生的結果往往就會呼應他念頭,進而讓原本極其純粹的意想成了該當發生的既定事實。對於所有妄想執著念頭的莫名升起,通常我們很難抗拒,其實都是隱藏有玄機的。我們可曾經靜下心來思考, 一個幻境,到底是如何建構成型的呢?在東方的文化當中,「唯識學」把人思考的方式, 以致於境界的形成,行諸於模型的次第講得頗為透徹。
我們不用把這個道理說的過度複雜, 簡單的來講,生命局限於肉體的限制, 往往會被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迷惑。我們可以很殘忍的說,生命看一件事情的深度,往往是很膚淺, 都只是到分別的程度而已。當一份感情緣起時, 或者可以說,是分別心在作用的時候, 我們只是普通人,很難避免在那個瞬間, 在那個却上心頭的當下,把境界當真;或者是, 你把幻境中的對象, 看成了和自己發生關係。
業力重的人,會自我暗示自己, 以為所遇到的,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緣分,最後掉入圈套的泥淖裡。然後再自我合理化,旋即將一切發生,內化成一種不可取代的關係。在不知不覺的念念相續裡, 當事人自己都無法察覺, 一個幻境或者是一個陷阱, 經由無意識的作用,已然悄俏地成型。這樣的味道,就是中國人所說的請君入甕.
很少人知道, 如此意想空間形成幻境的深度與廣度,在實際上,卻是非常淺薄又渺小,無力而蒼白的。 因為你用眼耳鼻舌身意,看到一件事情分別, 跳到心頭的感覺,是那麼的簡單直接, 那麼容易的被了解, 很容易地進入你的心。用你所了解的一句話來說, 叫做你動心了。當你會被那個感覺欺騙,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置於一個被引導的情境。
經由引導後,在無心的、毫無意識的、不自覺的狀態中淪陷,掉入一個如真亦假的境界當中。 很少人知道, 當你內心的分別心起作用的同時,一個幻想或者是幻境,就已經悄然無聲的扎了根,暗自默默的茁壯成了魔芽。若是你的定力不夠,你的妄念,將如脫韁野馬,由不得你自控。你會開始在攀緣外境上作用,再伴隨著與生俱來的業力不斷地想下去,然後一步又一步地往幻境裡面蹦及跳躍,永無寧日。
不管是你喜歡還是不喜歡, 你討厭還是不討厭,你愛到無法呼吸, 還是恨到棄若敝屣。你終究無法避免的,就是從心海裡一直不斷泉源而出的念頭, 會讓你不斷抓取你所製造出來的幻境。 你有沒有聽過一首歌《教我如何不想她》,對大多數人而言,那是一首家諭户曉,人人都會吟唱的一首情歌。但是很少人知道,當人在把一切發生,加以自我合理化後,都會由衷的表達出,自己內心思念那個『有相的她』。
我們可以做一個更殘忍的解剖, 那個『有相的她』,說穿了,只是自己分別心起來,所營造的幻境。每一個掉入蜘蛛網的眾生, 總是自以為聰明的,將這種感同身受的苦,化作自己悽美的思念,懸掛在那個為“情”所困的痛楚上,隨意念搖擺不定安。生命也同樣在折磨中,經歷了種種思念的糾結苦楚。
那種椎心的血淚史,總有種碰觸心靈的最深處,總能讓人痛到骨子裡的功夫,往往也就能讓有根器的人,在苦難摧殘的瞬間,當下正覺開悟解脫了。絕大多數陷在感情深淵裡的人,總是把自己的思念的痛苦加以投射轉換,最後,會在總結歸納後,把錯歸究轉嫁到那個被他思念對象上,於是,就有了那句所謂「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於是有了狼心狗肺情負心漢,或是心狠手辣的劈腿女。但是很少人會真正尋根究理的問自己,也很少人會願意與自己的內在進行對話。自然也就很少有人能探究,自己內在的深層意識。當然就無從明白,到底朝思暮想、慕戀深深的,是那個外境有形有相的她, 還是那個自己建構在內心裡,極端的完美無瑕,今生今世都不願錯過,到死都放不下的她。
我們可曾認真冷靜思考過,她到底是誰呢? 究竟是她不放過我們,還是我們自己不放過自己內在美好的情癡糾纏?我們從來沒好好的問問自己,究竟是誰在不妥協?而讓人不了解的是, 生命竟然就是可以透過這麼膚淺的分別,就是這麼簡單的情傷苦痛痛苦,輕易的就能進入我們最深層的意識種子。所以說,愛情,充其量也可說是一個用幻修真的法門。
這樣的例子,古今皆然,不勝枚舉, 坊間的歌曲,一句又一句的傳唱著,總是繞著背叛打轉。老是責怪著負心人的句句斷腸。奇怪又弔詭的,這樣八股濫觴的歌曲,卻往往最能深入人心,總能輕易的與普羅沆瀣一氣,輕巧的切中要害。自然就能唱進心坎裡、駐紮在心尖上,可說是既洗腦又讓人朗朗上口啊。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這樣悽怨的詞,那種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繫情。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的哀怨。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 會覺得她真是一個傻女人, 怎麼會被一個這麼膚淺的分別給唬弄了, 最後還引導出椎心痛苦的聲聲折磨。在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句,才華出眾如李清照, 從她八識田中孕育而生的念想,為何都是傾向負面的呢?甚至都是帶有懷疑的哀怨?
再細細的想下去,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源自我們內心所營造出來的境界, 都是堆疊在虛無縹緲的念頭之上,根本毫無依據可言。唯有當生命覺察到「懷疑心」,起了生滅的那一刻起,人們所見到「懷疑」才會有隨之改變的可能,而一個以「相信」為基礎的,高質量的生命品質,只有在信入後,才有可能孕育而出。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聽得不甚明白,我們再把這個觀念說的更簡單清楚一點。
我們的意識,容易因為自己的分別心, 或者是粗淺的自以為相信,隨後會營造出一個幻境, 然後遂行就把自己帶入那個虛擬的情境當中,信以為真。但是你別忘記了,分別心是把雙面刃, 當你那麼膚淺的相信幻境, 輕易的把幻境變成實境,你就有可能輕易的懷疑幻境。是真是假皆在心念的流轉間,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短暫認真。
但有點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立刻認為什麼都是假的,往往會親手的摧毁所以的一切美好與不美好。讓人扼腕的是,相信和懷疑幻境的過程,往往都是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歷程都是充滿著痛苦的糾結,與無奈的無力感的。 但是你所不知道的, 在這個不斷交錯以及震蕩的過程當中, 你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的把你自己帶入一個情境, 一種連你自己都不曾觸碰到的心靈深處。
說到這裡,我們看看大多數人的信仰,都是帶有情感體驗色彩,特別是體現在宗教信仰上,而相信來自於感官上對於樣子的體現。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細究人為什麼一定要有「信」,其間真正的原因,乃是在於,人類天生的本性,是一種不太容易相信的動物。因為你老是懷疑,然後以一種近乎自殘的方式,毫不留情的與自己對抗,用近乎戲謔的折磨,一次又一次的去戳破自己所營造的幻境,這是極其殘忍,卻無法避免,又總在發生的事情。
但是,這個天大的奧秘,也是造物者的慈悲。對於造物主而言,幻境就是實境, 實境就是幻境所造。說得更一針見血點, 這世界上本來就是虛空的,哪有什麼境界?不論是相信別人,或是相信自己,還是相信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幻境。都只是要你和我,真的要進入「信」的本質,叫作『信入』。『信入』不是一個名詞, 而是一段完整的經過。 只要你是生命,你具有肉體,你就一定得走過「懷疑懸掛」這段痛苦過程的磨難。
在這段相信和懷疑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用這樣的話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來自我勉勵。許多女人用傻呼呼的念想,企圖保護自己,以為多點懷疑別人的念頭,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逕自無謂的催眠自己、暗示自己,殊不知「下個男人一定會更好」只是消極無知的謬論。
她們不知道的是,這些念頭只是在轉別人,都只停留在扭轉外在環境,自己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的轉念過。當沒有用『信入』來改變自己的時候,同因同果是鐵律,當妳死性不改,卻祈禱渴望奇蹟,一如每天只願意半夜起床,卻奢望能與太陽相遇,在事情的本質上,就是一件很荒謬的念想。
當人總用相信和懷疑的交疊態度,去面對一個又一個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幻境。一再的起幻滅幻,用盡全身氣力,在意念的起滅裡打轉,寧可疲於奔命,也不願意反躬自省,從內在悔改,永遠在期待境轉,緣木求魚,樂此不疲,能不累心嗎?說實話,我們實在必要,想方設法的去避免傷害的發生,因噎廢食,未免也太矯枉過正了。
人要達到趨近於真正的自己,反覆折磨是成長的起碼代價,無人擁有豁免權。黎明前的極度黑暗,坦蕩前的磕磕絆絆,都是通往豁達人生必經的沿途風景。生命中的所有裂縫,都會是陽光滲透進來的窗口。那些無法細數的發生裡,那些造幻和滅幻的過程當中, 總會有那麼一天,偶然的瞬間的破繭而出,你突然頓悟了、看透了、看破了。也就在那個當下,寬廣的心量渾然天成,不假外求,如鐵樹銀花當下斑斕綻放。
不需要你汲汲營營,也無需你深山修煉,那是一種錯落在紅塵喧囂裡,讓隨識生起的因緣圓滿的喜悅。心識的助伴有種水到渠成,無法言說的不可思議力量。在那個傾刻裡, 不管你是動心還是不動心, 動情還是不動情, 這一切的遭遇都是為你量身訂作,都只是為了讓你參透生命,都只為了讓你的生命質地,更趨近於圓融萬象。當您看一切事情都是圓融萬象時,便同時具備了造物者的品質。
人生所有的遭遇,其目的都在培養你無限寬廣的心量,讓您能包容世間萬物。當您看待所有東西都是圓融萬象,充滿光明圓滿善的同時,這便是一個可以改變的契機。因為, 在這個當下,你已經不再計較,什麼是實境,什麼是幻境。 那樣的不計較和不分別, 才是真正虛空的狀態, 也是造物主真正的味道。 而他所憑藉的力量, 就只是屈屈『我信你』三個字,一個信入的生命品質。
這些幻境都是來成就你的,也是每個生命必經的心路歷程。生命必須自己親身走過,才能夠有辦法,把原本向外尋求探索,轉向內在尋找自我的信仰;從世界懷疑哲學,轉化到信的唯識。只有到達了這樣的境界,你才能夠深深地體會到光明圓滿善的力量。你才能真切體悟到『我信你』三個字有多麼甜蜜美好。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