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三十五 擾動剝離演化十二因緣
李秉信
當生命能體用到「中觀」,「假觀」及「空觀」中觀察的智慧, 其中的精髓,乃是在用平等性法,觀察同體網裡的每個眾生時。 說也奇妙, 一種反自深省「法身如來」的生命狀態就會出現。「法身如來」一詞是很難體會的。
說的簡單點, 如來法性是在說,同體網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從第一因這裡分出來的,所以我們都是第一因的一個小部分。法身如來在講同体網的時候,用到量子力學的概念。法身如來說這個就是產生「擾動」,然後就剝離了,這是量子力學的語言。
什麼是擾動?譬如說,筆者想要去測量,或者想要觀察一個東西的時候,就在「擾動」它了!當你有這個意圖要去知道、要去瞭解它時,它就已經被你「擾動」了!「擾動」這個名詞在量子力學裡面的意思就是這樣子而已,不過一旦用「擾動」來說,那可是很學術化的東西!
還好筆者對這些東西瞭解,所以可以把它解釋明白。 什麼是「擾動」?譬如說筆者想要知道點傳師在幹什麼。當筆者有這個意圖的時候,她就被「擾動」了,「擾動」的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他說,一個「擾動」,然後就產生「剝離」。所謂「剝離」就是,法身如來有一個部分被分離出去,意思就是第一因, 或是造物主,就一直在這樣子分出去。分出去了以後就變成一個一個的生命,而且生命的形式不只是人,在地球上還有動物、還有其他的生命.
如果眼界再大一點的話,筆者們還可以知道也有天神,也是生命啊!也有六道,六種類型,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的各種形式。另外還有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等十道,都是生命的類型。雖然這些眾生緣份不同, 各有其不同的外相。 但是他們最初從第一因分出來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每一個類型裡面其數量又非常的多,多到什麼程度呢?多到全部都是無量無邊,所以他分出去,也是分的無量無邊。這些分出去的生命,就在這十道裡面周遊列國變來變去。甚至在同一個人道的話,也是一樣的變來變去。所謂變來變去,意思就是生生死死,從人的角度看就是生生死死。
法身如來說你們都是從造物主這裡分出去的,所以你跟造物主是平等的,你們之間也是平等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咦!這些話都耳熟能詳!我們在講佛經的時候,或是在講解覺性的時候,都是這麼陳述的。
但是法身如來講得好輕鬆哦!就是這樣子,一個擾動就分離,你們都跟第一因一樣,你們彼此間也是一樣,在法性這個地方都一樣。 由擾動的方式思考同體網的形成, 就可以瞭解天地萬物如何被造的緣起。
道家裡所提到的「 一本散萬殊」,變成了是一個很簡單的模型。 擾動的過程是循序著佛法中「十二因緣」的模式, 不斷的繁衍。 不但可以用在宇宙的創造論。 從佛法中看宇宙的生成,不太像是科學的爆炸說。 反而趨近量子重力學, 在虛空中,生出粒子能量,再演變成宇宙。
網上的眾生, 因為被造, 又受限於六根及六識, 只能單向性思考,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造的。 根器足夠的人, 會由入定去看到被造的本源,看到的就是「十二因緣」的運作模型。 萬事的本源都來自第一因,也就是無形的造物主。 因此我們身上都有被擾動剝離後,造物主的本質, 叫作自性。
從量子力學的剝離論中, 我們體悟到道生和尚說, 人人都有佛性,在物理上是有這樣的現象。 然而更神奇的是, 由「十二因緣」的運作模型來看,世界就是這麼被創造, 同體網就是這樣被架構。自性法性的本質就是虛空。
眾生業力是無明,風輪是行蘊,所謂行就是讓事情可以運作下去的力量,也就是時間,所以時間是推動事情前進的力量,風輪的本質和行蘊是一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是水大,識的性質跟水一樣,識緣名色,名色的性質就是金輪,六入就是地輪,就是我們的身體或者物質。
所以佛法看宇宙的生成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個不斷生化的過程, 就是量子力學的概念。法身如來說這個就是產生「擾動」,然後就剝離了。 用中國道家的思想來說, 就是無極而太極,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斷的演生。
所謂無明就是所有事情的開端,就是存在。在無明之前,是沒有東西存在。世界的產生先要有一個東西存在,然後演變下去,第一個存在的東西就是第一因,就用無明來表示,是不清楚、不明白的第一個存在的東西。
所謂行就是讓事情能夠運行下去的力量,主要指的就是時間。識好像是個大箱子,可以把所有世間的價值觀、運作的程序都裝在裡頭,包括想法、因果發展的程序和內心的種子。名色是資料庫,名是抽象的,色是具象的,比如佛是什麼樣子,圓形是什麼樣子,好的是什麼,壞的是什麼.
在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概念,它是可以拿出來跟外界比對的資料庫,比如善惡是抽象的名,車子是具象的色。六入就是六根,外界的東西可以進入內心的六個開口。 「十二因緣」不只是用來看小世界的產生,佛法的大千世界說整個法界是怎麼產生的,也一樣可以用「十二因緣」來說明。
所謂小世界就好比是一個太陽系,地球、日、月,整個宇宙的生成也是依無量因緣的無明,生成大地,下面是水輪、風輪、空輪。所以宇宙所有的事情,包括人世間和物質世界的發生,都是從「十二因緣」來的。
同體網裡的眾生,這樣子分出去以後,會處在什麼狀態呢?我們可以打了一個比喻,來形容網上眾生分出去以後,所遇到的際遇。那就好像一些探險故事中所敘述的,網上的眾生像是探險隊的隊員,從一個基地台出去探險。
當你們出去探險的時候,跟基地台之間的聯繫忽然斷了!那個基地台就是把你剝離出去的造物主。 看穿人的一生, 總是努力的想和基地台再聯絡上, 才會有安全感。 也就是你的自性和第一因合一的時候, 你的生命才會安定。 在你未聯上綫之前,這時你只有一個人,或者也許是好幾個人在一起,就算一個人好了!
這些探險隊的隊員跟基地台沒有聯繫了,就是孤伶伶一個人,經歷了各式各樣危險的狀況,而且完全得不到基地台的支援,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獨立奮鬥的狀況。這樣子歷經了千辛萬苦的旅程,在這旅程中你必須將許多的困難一一克服,到最後你又回到了基地台,於是你的探險任務也達成了,所以你們都是探險隊的勇士。
這個旅程不是只有一段,那是很長很久,而且是各式各樣的過程。你可能在六道中都有輪迴過, 世界上的每個角色你都有扮演過, 更徨論在同體網上的每個位置, 你都有經歷過。 同體網上的眾生, 它們在你旅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論是恩人還是寃親債主,就是你在人生中所有的經歷。
這樣的歷程, 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共同有過的經驗。 很少人的生命是風平浪靜的, 我們的人生總是在,各式各樣千辛萬苦的過程打轉。 事後看來, 生命會很感歎, 人生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你量身訂作的,也促使你產生了很多克服困難的智慧,讓你在沒有得到外援的情況下,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這個旅程。
所以在整個旅程中你有很多的經驗,而且得到很多的體驗,也培養出很多的智慧與能力,到最後你終於能夠和基地台聯絡上, 並奉隨第一因的指示,回到基地台。或許我們可以說, 那就是寂光淨土吧!
當生命能體用到「中觀」,「假觀」及「空觀」中觀察的智慧, 其中的精髓,乃是在用平等性法,觀察同體網裡的每個眾生時。 說也奇妙, 一種反自深省「法身如來」的生命狀態就會出現。「法身如來」一詞是很難體會的。
說的簡單點, 如來法性是在說,同體網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從第一因這裡分出來的,所以我們都是第一因的一個小部分。法身如來在講同体網的時候,用到量子力學的概念。法身如來說這個就是產生「擾動」,然後就剝離了,這是量子力學的語言。
什麼是擾動?譬如說,筆者想要去測量,或者想要觀察一個東西的時候,就在「擾動」它了!當你有這個意圖要去知道、要去瞭解它時,它就已經被你「擾動」了!「擾動」這個名詞在量子力學裡面的意思就是這樣子而已,不過一旦用「擾動」來說,那可是很學術化的東西!
還好筆者對這些東西瞭解,所以可以把它解釋明白。 什麼是「擾動」?譬如說筆者想要知道點傳師在幹什麼。當筆者有這個意圖的時候,她就被「擾動」了,「擾動」的意思就是這樣。
所以他說,一個「擾動」,然後就產生「剝離」。所謂「剝離」就是,法身如來有一個部分被分離出去,意思就是第一因, 或是造物主,就一直在這樣子分出去。分出去了以後就變成一個一個的生命,而且生命的形式不只是人,在地球上還有動物、還有其他的生命.
如果眼界再大一點的話,筆者們還可以知道也有天神,也是生命啊!也有六道,六種類型,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的各種形式。另外還有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等十道,都是生命的類型。雖然這些眾生緣份不同, 各有其不同的外相。 但是他們最初從第一因分出來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每一個類型裡面其數量又非常的多,多到什麼程度呢?多到全部都是無量無邊,所以他分出去,也是分的無量無邊。這些分出去的生命,就在這十道裡面周遊列國變來變去。甚至在同一個人道的話,也是一樣的變來變去。所謂變來變去,意思就是生生死死,從人的角度看就是生生死死。
法身如來說你們都是從造物主這裡分出去的,所以你跟造物主是平等的,你們之間也是平等的,本質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的。咦!這些話都耳熟能詳!我們在講佛經的時候,或是在講解覺性的時候,都是這麼陳述的。
但是法身如來講得好輕鬆哦!就是這樣子,一個擾動就分離,你們都跟第一因一樣,你們彼此間也是一樣,在法性這個地方都一樣。 由擾動的方式思考同體網的形成, 就可以瞭解天地萬物如何被造的緣起。
道家裡所提到的「 一本散萬殊」,變成了是一個很簡單的模型。 擾動的過程是循序著佛法中「十二因緣」的模式, 不斷的繁衍。 不但可以用在宇宙的創造論。 從佛法中看宇宙的生成,不太像是科學的爆炸說。 反而趨近量子重力學, 在虛空中,生出粒子能量,再演變成宇宙。
網上的眾生, 因為被造, 又受限於六根及六識, 只能單向性思考, 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造的。 根器足夠的人, 會由入定去看到被造的本源,看到的就是「十二因緣」的運作模型。 萬事的本源都來自第一因,也就是無形的造物主。 因此我們身上都有被擾動剝離後,造物主的本質, 叫作自性。
從量子力學的剝離論中, 我們體悟到道生和尚說, 人人都有佛性,在物理上是有這樣的現象。 然而更神奇的是, 由「十二因緣」的運作模型來看,世界就是這麼被創造, 同體網就是這樣被架構。自性法性的本質就是虛空。
眾生業力是無明,風輪是行蘊,所謂行就是讓事情可以運作下去的力量,也就是時間,所以時間是推動事情前進的力量,風輪的本質和行蘊是一樣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是水大,識的性質跟水一樣,識緣名色,名色的性質就是金輪,六入就是地輪,就是我們的身體或者物質。
所以佛法看宇宙的生成就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個不斷生化的過程, 就是量子力學的概念。法身如來說這個就是產生「擾動」,然後就剝離了。 用中國道家的思想來說, 就是無極而太極, 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不斷的演生。
所謂無明就是所有事情的開端,就是存在。在無明之前,是沒有東西存在。世界的產生先要有一個東西存在,然後演變下去,第一個存在的東西就是第一因,就用無明來表示,是不清楚、不明白的第一個存在的東西。
所謂行就是讓事情能夠運行下去的力量,主要指的就是時間。識好像是個大箱子,可以把所有世間的價值觀、運作的程序都裝在裡頭,包括想法、因果發展的程序和內心的種子。名色是資料庫,名是抽象的,色是具象的,比如佛是什麼樣子,圓形是什麼樣子,好的是什麼,壞的是什麼.
在我們的內心都有一個概念,它是可以拿出來跟外界比對的資料庫,比如善惡是抽象的名,車子是具象的色。六入就是六根,外界的東西可以進入內心的六個開口。 「十二因緣」不只是用來看小世界的產生,佛法的大千世界說整個法界是怎麼產生的,也一樣可以用「十二因緣」來說明。
所謂小世界就好比是一個太陽系,地球、日、月,整個宇宙的生成也是依無量因緣的無明,生成大地,下面是水輪、風輪、空輪。所以宇宙所有的事情,包括人世間和物質世界的發生,都是從「十二因緣」來的。
同體網裡的眾生,這樣子分出去以後,會處在什麼狀態呢?我們可以打了一個比喻,來形容網上眾生分出去以後,所遇到的際遇。那就好像一些探險故事中所敘述的,網上的眾生像是探險隊的隊員,從一個基地台出去探險。
當你們出去探險的時候,跟基地台之間的聯繫忽然斷了!那個基地台就是把你剝離出去的造物主。 看穿人的一生, 總是努力的想和基地台再聯絡上, 才會有安全感。 也就是你的自性和第一因合一的時候, 你的生命才會安定。 在你未聯上綫之前,這時你只有一個人,或者也許是好幾個人在一起,就算一個人好了!
這些探險隊的隊員跟基地台沒有聯繫了,就是孤伶伶一個人,經歷了各式各樣危險的狀況,而且完全得不到基地台的支援,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那裡獨立奮鬥的狀況。這樣子歷經了千辛萬苦的旅程,在這旅程中你必須將許多的困難一一克服,到最後你又回到了基地台,於是你的探險任務也達成了,所以你們都是探險隊的勇士。
這個旅程不是只有一段,那是很長很久,而且是各式各樣的過程。你可能在六道中都有輪迴過, 世界上的每個角色你都有扮演過, 更徨論在同體網上的每個位置, 你都有經歷過。 同體網上的眾生, 它們在你旅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論是恩人還是寃親債主,就是你在人生中所有的經歷。
這樣的歷程, 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共同有過的經驗。 很少人的生命是風平浪靜的, 我們的人生總是在,各式各樣千辛萬苦的過程打轉。 事後看來, 生命會很感歎, 人生所有的過程都是為你量身訂作的,也促使你產生了很多克服困難的智慧,讓你在沒有得到外援的情況下,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了這個旅程。
所以在整個旅程中你有很多的經驗,而且得到很多的體驗,也培養出很多的智慧與能力,到最後你終於能夠和基地台聯絡上, 並奉隨第一因的指示,回到基地台。或許我們可以說, 那就是寂光淨土吧!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