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心法系列之十七 觀其鏡象歸元玩味其辭
李秉信
很多人會無法理解,本體和我之間的作用是如何產生的?我和本體之間的關係,又在哪裡聯結?說起的這個味道,要從本體的創造性來作切入。 從一個更深入的角度來看, 萬事萬物被造的本質, 都被呈現在造物主那片沒有偏頗,毫無私心的大鏡子上。 在鏡相裡反射出, 天地萬物生生滅滅, 緣起緣去。
對於鏡子呈現出來的鏡像而言, 只有忠實的闡述,沒有一絲牽掛,也沒有不平等的喜好。 想要觸摸本體的本質, 就必須有感於這種鏡像的呈像之理。 以及每一個像,牽動在你內心那片屬於你自己鏡子的悸動。在易道的運作的特色裡, 非常強調萬事萬物莫不有象。然而除了象以外, 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象,和你內心鏡子的交感是甚麼?
在這裡我們說到,本體作用在人性本自俱足自性上的一個基本品質, 那就是像鏡子一樣, 把每一個變化呈現在有情眾生的八識田, 那片屬於自己的鏡子裡。在這裡我們就要對這個鏡像,做更深入的討論, 才能夠真正透徹瞭解易道變化的真正本質。在易經裡非常強調,所有的變化都是借著相, 才能夠體悟和玩味出易道的變化之理。
所謂象,即是繫辭所說「見乃謂之象」。但象並非因見而為象,乃是因為象而得見為象。 說得更清楚一點,鏡子對於相的反射,並沒有任何的愛惡取捨,故是物之像是實象,是事物之真。而且本來就呈現出來, 也忠實的駐留在滾滾紅塵裡。但象也可以是像也,即具有意義的形象,也就是說象引發人的心靈賦予它以相關的意義。
在這裡就說到,每一個生命,就其帶業投胎, 由其業種, 在生命中本自存在八識, 所詮釋出來每一個像,在他內心所感動出來的意義。 這樣的差異性,正可以解釋,這個世界這麼紛亂,人世間發生的關係這麼多彩多姿,都來自一個唯一的原因, 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 但是很少人能夠真正瞭解,為甚麼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的真正原因?我們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唯唯諾諾;下士聞道,大笑之。聽一個演講,看一場電影,有人感動的熱淚盈框;甚至他的生命出現了, 石破天裂的改變。
有人卻覺得奇怪,這只不過是一場電影,或是演講人的胡說八道,為什麼他會哭?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命運會有所不同,乃在於對於一件事情發生,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 西方的諺語說,個性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個性呢?
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理解, 我們內心的八識田,對鏡子裡景象的呈現有不同的抓取時。 這個對於鏡像抓取的角度及方向,就是我們的個性及習氣。 所以相為甚是千變萬化, 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抓取的角度。
呈相的目的, 說起來複雜,但道理是很簡單的, 充其量, 相只是我們心量這片鏡子的反射, 所呈現出來的鏡像。 因為在業報的扭曲及蒙蔽下, 每個人內心的鏡像都是失真的。在此我們常常說, 鏡像意義可以涵蓋其他形象,價值,與行為, 是一切你所能形容的呈現,都是鏡像。
也可以說象之為象,正是因為它是內心抓取的象徵性的。它象徵著大而至宇宙道體,小而至不可見之微物。總言之,形象的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變化的整體,一個有象徵性的整體,散之為萬物,合之為本體。在東方文化所強調,回歸自己本來的面目, 就是把這個本來失真的鏡像, 回歸成它最原始的樣子, 就是易道裡所指的知象。
知象之所指,明象之所自與所之,正是人的心靈認知與理解宇宙與自我的鑰匙。是故易以君子觀想像為知道之門,而整個易的哲學與易的應用,如占卜,也莫不以知象觀象為核心。故易傳繫辭曰:「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由於象的有機性與變化形,象的本質可看為氣。
象就是氣的形象,而包含著本體宇宙萬事萬物之理,而為人所必須思考與知解,以成其智慧與德行者。講到象的變化, 說的最傳神, 以及最深刻的, 就是在乾卦的彖辭中。 同樣是個陽爻, 在乾卦六個不同的位置上,竟然有六種不同的角色, 以及不同的吉凶悔吝, 甚至可以說是六種不同的出手時機。
與其說,這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不同, 而造成六種不同詮釋下的卦義和爻義。 然而更到點的說法是, 對於 時間和空間的解讀,本來就是來自於自己習氣上的認知。 當自己個性一改, 在八識田裡時間和空間抓取的角度也改變了。
在乾卦裡,開宗明義就說到,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 乃統天。 在這裡就說明了, 在本體的基礎上,創造天地的元始, 這本來就是一個無所偏頗的大鏡子,本體統領大自然,讓一切萬事萬物,都有生長及凋零的空間。 在卦辭裡,用行雲施雨, 深刻的詮釋來自於老天的公平性。
不論是你個性抓取裡的好人,壞人,男人,女人,種族,宗教, 老天都一視同仁的降雨行雲。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 一個是來自老天,一個深藏在我們心中兩面鏡子的同和異。然而人的個性還是會有所分別, 在自己內心的鏡相上品物流形:使物各歸其品類,隨流變,各成其形。
在乾卦中,講到個在生命中,非常深奧的抓取原則, 那就是我們阿賴耶識裡的分別取捨, 也是架構易道中最基本的元素陰和陽。 陰和陽抓取在空間裡就是東西南北, 抓取在時間上就是白天和黑夜, 抓取在季節的變化上就是春夏秋冬。
在卦辭中就說道,大明終始,偉大之太陽,有升降終始之運轉。六位時成,六爻象天,依不同之時間與位置,而組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依照時節,乘潛,見,惕,躍,亢之神龍,駕馭大自然。各正性命,正,定也,定得其性,天生之性質,如剛柔,與稟受之命,如貴,賤,壽,夭,命皆不同。保合太和,保持合成陰陽會合衝和之元氣。
乃利貞:方能有利,堅固。首出萬物,國成寧,首先創出不同各物,萬國因之皆安寧。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了, 同樣是一隻龍, 或是一個陽爻, 在不同時候只空間的抓取上, 竟然會有不同性格的龍出現。 然而說穿了,這些看似不同的龍, 只是我們內心抓取在鏡像上的呈現, 在他最原始的本來面目上, 只不過是一條橫線而已。
很多人會無法理解,本體和我之間的作用是如何產生的?我和本體之間的關係,又在哪裡聯結?說起的這個味道,要從本體的創造性來作切入。 從一個更深入的角度來看, 萬事萬物被造的本質, 都被呈現在造物主那片沒有偏頗,毫無私心的大鏡子上。 在鏡相裡反射出, 天地萬物生生滅滅, 緣起緣去。
對於鏡子呈現出來的鏡像而言, 只有忠實的闡述,沒有一絲牽掛,也沒有不平等的喜好。 想要觸摸本體的本質, 就必須有感於這種鏡像的呈像之理。 以及每一個像,牽動在你內心那片屬於你自己鏡子的悸動。在易道的運作的特色裡, 非常強調萬事萬物莫不有象。然而除了象以外, 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象,和你內心鏡子的交感是甚麼?
在這裡我們說到,本體作用在人性本自俱足自性上的一個基本品質, 那就是像鏡子一樣, 把每一個變化呈現在有情眾生的八識田, 那片屬於自己的鏡子裡。在這裡我們就要對這個鏡像,做更深入的討論, 才能夠真正透徹瞭解易道變化的真正本質。在易經裡非常強調,所有的變化都是借著相, 才能夠體悟和玩味出易道的變化之理。
所謂象,即是繫辭所說「見乃謂之象」。但象並非因見而為象,乃是因為象而得見為象。 說得更清楚一點,鏡子對於相的反射,並沒有任何的愛惡取捨,故是物之像是實象,是事物之真。而且本來就呈現出來, 也忠實的駐留在滾滾紅塵裡。但象也可以是像也,即具有意義的形象,也就是說象引發人的心靈賦予它以相關的意義。
在這裡就說到,每一個生命,就其帶業投胎, 由其業種, 在生命中本自存在八識, 所詮釋出來每一個像,在他內心所感動出來的意義。 這樣的差異性,正可以解釋,這個世界這麼紛亂,人世間發生的關係這麼多彩多姿,都來自一個唯一的原因, 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 但是很少人能夠真正瞭解,為甚麼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的真正原因?我們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唯唯諾諾;下士聞道,大笑之。聽一個演講,看一場電影,有人感動的熱淚盈框;甚至他的生命出現了, 石破天裂的改變。
有人卻覺得奇怪,這只不過是一場電影,或是演講人的胡說八道,為什麼他會哭?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人命運會有所不同,乃在於對於一件事情發生,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處理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 西方的諺語說,個性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然而,什麼是個性呢?
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理解, 我們內心的八識田,對鏡子裡景象的呈現有不同的抓取時。 這個對於鏡像抓取的角度及方向,就是我們的個性及習氣。 所以相為甚是千變萬化, 包羅萬象,無奇不有,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抓取的角度。
呈相的目的, 說起來複雜,但道理是很簡單的, 充其量, 相只是我們心量這片鏡子的反射, 所呈現出來的鏡像。 因為在業報的扭曲及蒙蔽下, 每個人內心的鏡像都是失真的。在此我們常常說, 鏡像意義可以涵蓋其他形象,價值,與行為, 是一切你所能形容的呈現,都是鏡像。
也可以說象之為象,正是因為它是內心抓取的象徵性的。它象徵著大而至宇宙道體,小而至不可見之微物。總言之,形象的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變化的整體,一個有象徵性的整體,散之為萬物,合之為本體。在東方文化所強調,回歸自己本來的面目, 就是把這個本來失真的鏡像, 回歸成它最原始的樣子, 就是易道裡所指的知象。
知象之所指,明象之所自與所之,正是人的心靈認知與理解宇宙與自我的鑰匙。是故易以君子觀想像為知道之門,而整個易的哲學與易的應用,如占卜,也莫不以知象觀象為核心。故易傳繫辭曰:「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由於象的有機性與變化形,象的本質可看為氣。
象就是氣的形象,而包含著本體宇宙萬事萬物之理,而為人所必須思考與知解,以成其智慧與德行者。講到象的變化, 說的最傳神, 以及最深刻的, 就是在乾卦的彖辭中。 同樣是個陽爻, 在乾卦六個不同的位置上,竟然有六種不同的角色, 以及不同的吉凶悔吝, 甚至可以說是六種不同的出手時機。
與其說,這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不同, 而造成六種不同詮釋下的卦義和爻義。 然而更到點的說法是, 對於 時間和空間的解讀,本來就是來自於自己習氣上的認知。 當自己個性一改, 在八識田裡時間和空間抓取的角度也改變了。
在乾卦裡,開宗明義就說到,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 乃統天。 在這裡就說明了, 在本體的基礎上,創造天地的元始, 這本來就是一個無所偏頗的大鏡子,本體統領大自然,讓一切萬事萬物,都有生長及凋零的空間。 在卦辭裡,用行雲施雨, 深刻的詮釋來自於老天的公平性。
不論是你個性抓取裡的好人,壞人,男人,女人,種族,宗教, 老天都一視同仁的降雨行雲。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 一個是來自老天,一個深藏在我們心中兩面鏡子的同和異。然而人的個性還是會有所分別, 在自己內心的鏡相上品物流形:使物各歸其品類,隨流變,各成其形。
在乾卦中,講到個在生命中,非常深奧的抓取原則, 那就是我們阿賴耶識裡的分別取捨, 也是架構易道中最基本的元素陰和陽。 陰和陽抓取在空間裡就是東西南北, 抓取在時間上就是白天和黑夜, 抓取在季節的變化上就是春夏秋冬。
在卦辭中就說道,大明終始,偉大之太陽,有升降終始之運轉。六位時成,六爻象天,依不同之時間與位置,而組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依照時節,乘潛,見,惕,躍,亢之神龍,駕馭大自然。各正性命,正,定也,定得其性,天生之性質,如剛柔,與稟受之命,如貴,賤,壽,夭,命皆不同。保合太和,保持合成陰陽會合衝和之元氣。
乃利貞:方能有利,堅固。首出萬物,國成寧,首先創出不同各物,萬國因之皆安寧。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了, 同樣是一隻龍, 或是一個陽爻, 在不同時候只空間的抓取上, 竟然會有不同性格的龍出現。 然而說穿了,這些看似不同的龍, 只是我們內心抓取在鏡像上的呈現, 在他最原始的本來面目上, 只不過是一條橫線而已。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