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講義第二十五講 山雷頤卦
圓覺老人
本文:第二十七卦頤 山雷頤 艮上震下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 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象 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震下艮上,山下有雷,頤,在大蓄之後,而有頤。頤,物能大蓄,始能頤養。頤為口頰,上下皆陽。二爻、三爻、四爻、五爻皆陰。像亦如唇齒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故須慎言語,節飲食。上卦艮山、止,下卦震、雷、動,上不動下動。如咀嚼。
內動外不動,故所顯示者為鎮靜。若外動而內不動,必定手忙腳亂。此卦像似放大之離卦,吉之註易者,將八卦與動物類分。離火為龜,艮山為虎,故有龜息、虎視之說。亦為道家修行之秘法,或由本卦附會而成。故本卦初九,有“舍爾靈龜”之語。六四爻有“虎視眈眈”之句。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頤為口腮,象形為口腔,引申為頤養“此事最需好飲食。”借假、修真,苦行非道。守持貞正之道,則吉祥。觀察頤養的現象,應了知自己為了養自身,須“自求”可以“實”際得到“口”中的食物,而不求人養。
“錄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本卦之斷辭謂:頤養,守持貞正,則吉。觀察所頤養的規律,須自己得到可以供口中有所食之實物,便為自養。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天地頤養萬物,聖人則養用賢才,使頤養及於萬民。頤養之時宜乃極為重大。四季,因時而行頤。聖人養賢才,以利萬民,亦須顧及頤養之時宜。個人之三餐所食亦應注意時宜。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頤,口頰,五官之中有二孔,唯口僅一,但所司則二,言語與飲食。而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故古賢即警言語須謹慎,莫傷人,莫功人心病,留有三分餘地。飲食勿過飽,吃七分飽,最適宜。如此乃真頤養。慎言語以養德,節飲食以養身。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古時以龜卜卦,佔吉凶,乃神靈之所以警示世人。不遵守神靈所示之明德,唯注意他人之享受,不自求多福,僅羨慕他人之所得,因而疑妒,甚至鋌而走險,故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本爻小象謂:不求自養,而觀看我所吃為何,如此乃不足以令人尊重。
“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顛,反轉之意。本爻有二解:謂頤養之對象,顛倒,向下頤養。拂經,違反常情、常道。應頤養在上者。另解:求取頤養,應依常情常道,爭取在上有餘者,而非剝削在下不足者,如此行事,兇。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此爻小象謂:六二之行事,所以凶險,因其行為有違頤養之法則。不孝親,何能得子女對己
之孝順?另解: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若損不足以奉有餘故兇。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往。”此爻陰居養位,違反頤養之常道,唯有守持貞正,以防凶險。失中,不正,處下卦之上,不求自養,此卦占得者,既不可下索,亦不可上求,一切須靠自己。十年之內勿用,又有二解:一為十年之內絕不可輕舉妄動,動輒得咎。另解因其違悖頤養之常道,故十年之久,不被任用,強求亦不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本爻所謂十年之內,不被任用,因其過於違背頤養之道。
“六四,顛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六四,當位。雖然向下顛倒求頤養,但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與初九相應,雖然人民皆注其耳目,如虎之專注瞪視,且求養之慾念不斷追求,亦無禍災。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雖然顛頤,仍舊吉祥,因為在上者雖徵取連連,而能光明施惠於人,故吉祥。
“九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此爻君位,雖違反頤道,下又無應,但能守(居)住本位,貞正自持,亦不可有所發展圖謀。
“象曰:居貞之吉,願以從上也。”本爻之能住守,不採取行動為了從上。
“上九,由頤,屬吉,利涉大川。”本爻陽剛、強健,眾皆由他而得頤養,而有所突破.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本文:第二十七卦頤 山雷頤 艮上震下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 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象 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震下艮上,山下有雷,頤,在大蓄之後,而有頤。頤,物能大蓄,始能頤養。頤為口頰,上下皆陽。二爻、三爻、四爻、五爻皆陰。像亦如唇齒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故須慎言語,節飲食。上卦艮山、止,下卦震、雷、動,上不動下動。如咀嚼。
內動外不動,故所顯示者為鎮靜。若外動而內不動,必定手忙腳亂。此卦像似放大之離卦,吉之註易者,將八卦與動物類分。離火為龜,艮山為虎,故有龜息、虎視之說。亦為道家修行之秘法,或由本卦附會而成。故本卦初九,有“舍爾靈龜”之語。六四爻有“虎視眈眈”之句。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頤為口腮,象形為口腔,引申為頤養“此事最需好飲食。”借假、修真,苦行非道。守持貞正之道,則吉祥。觀察頤養的現象,應了知自己為了養自身,須“自求”可以“實”際得到“口”中的食物,而不求人養。
“錄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本卦之斷辭謂:頤養,守持貞正,則吉。觀察所頤養的規律,須自己得到可以供口中有所食之實物,便為自養。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天地頤養萬物,聖人則養用賢才,使頤養及於萬民。頤養之時宜乃極為重大。四季,因時而行頤。聖人養賢才,以利萬民,亦須顧及頤養之時宜。個人之三餐所食亦應注意時宜。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頤,口頰,五官之中有二孔,唯口僅一,但所司則二,言語與飲食。而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故古賢即警言語須謹慎,莫傷人,莫功人心病,留有三分餘地。飲食勿過飽,吃七分飽,最適宜。如此乃真頤養。慎言語以養德,節飲食以養身。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古時以龜卜卦,佔吉凶,乃神靈之所以警示世人。不遵守神靈所示之明德,唯注意他人之享受,不自求多福,僅羨慕他人之所得,因而疑妒,甚至鋌而走險,故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本爻小象謂:不求自養,而觀看我所吃為何,如此乃不足以令人尊重。
“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顛,反轉之意。本爻有二解:謂頤養之對象,顛倒,向下頤養。拂經,違反常情、常道。應頤養在上者。另解:求取頤養,應依常情常道,爭取在上有餘者,而非剝削在下不足者,如此行事,兇。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此爻小象謂:六二之行事,所以凶險,因其行為有違頤養之法則。不孝親,何能得子女對己
之孝順?另解:天之道,損有餘以補不足。若損不足以奉有餘故兇。
“六三:拂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往。”此爻陰居養位,違反頤養之常道,唯有守持貞正,以防凶險。失中,不正,處下卦之上,不求自養,此卦占得者,既不可下索,亦不可上求,一切須靠自己。十年之內勿用,又有二解:一為十年之內絕不可輕舉妄動,動輒得咎。另解因其違悖頤養之常道,故十年之久,不被任用,強求亦不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本爻所謂十年之內,不被任用,因其過於違背頤養之道。
“六四,顛頤,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六四,當位。雖然向下顛倒求頤養,但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與初九相應,雖然人民皆注其耳目,如虎之專注瞪視,且求養之慾念不斷追求,亦無禍災。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雖然顛頤,仍舊吉祥,因為在上者雖徵取連連,而能光明施惠於人,故吉祥。
“九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此爻君位,雖違反頤道,下又無應,但能守(居)住本位,貞正自持,亦不可有所發展圖謀。
“象曰:居貞之吉,願以從上也。”本爻之能住守,不採取行動為了從上。
“上九,由頤,屬吉,利涉大川。”本爻陽剛、強健,眾皆由他而得頤養,而有所突破.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