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三才節點疾病的預測之四 燥金之年出現咳、痰、喘等肺系疾病
中醫師 李秉信
肺屬金,在此燥金之年,極易出現咳、痰、喘等肺系疾病。五運中金克木,故亦可出現肝臟疾病,應該通過助長火氣以抑制燥金,防止肺系疾病的發生,並在飲食上多食五穀以顧脾胃、避虛邪。但由於火氣與燥金均為陽性,助長火氣太過,會損傷人體陰氣、陰液,因此,在助火的同時稍食咸性食物,以抑制火熱上炎,或者可以食苦性、酸性食物來收澀火氣,以保護人體氣血津液。 (赵雪茹 & 王博瑶, 2020)
2020 年客氣2020 年地支為子,子午化少陰君火,故司天之氣為少陰君火。在泉之氣與司天之氣陰陽相對,二陰對二陽,故為陽明燥金。司天之氣的左間氣( 四之氣) 為太陰濕土; 司天之氣的右間氣( 二之氣) 為厥陰風木; 在泉之氣的左之氣( 初之氣) 為太陽寒水; 在泉之氣的右間氣( 五之氣) 為少陽相火。
2020 年( 庚子年) 年歲運為金運太過,為燥金之年; 在主運中,初運為木運不及,二運為火運太過,三運為土運不及, 四運為金運太過,終運為水運不及; 主氣: 初之氣為厥陰風木,二之氣為少陰君火,三之氣為少陽相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陽明燥金,終之氣為太陽寒水; 客氣: 初之氣為太陽寒水,二之氣為厥陰風木,三之氣為少陰君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少陽相火,終之氣為陽明燥金。 (赵雪茹 & 王博瑶, 2020)
加上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容易出現“民病咳喘、血溢、血洩、鼽、嚏、目赤、瘍……”注意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病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的發生。夏季尤注意心腦血管病。三之氣(5月20日~7月22日),主位太徴火,客氣少陰火,中見金運,二火勝運,會出現“大火行”,天氣炎熱,同時“寒氣時至”,容易出現“民病氣厥心痛”,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要注意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調節情志以順春氣,《黃帝內經》說“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注意保持情志愉悅,保持“恬淡虛無”的好心態,避免過度的情志偏激,以保持體內氣血條達,盡可能做到不大怒、遇事不慌張、不生悶氣、不生怨氣。
特別是今年為庚子年,從五運六氣來說屬於金運太過之年,金乘木,肝木受鬱,更加容易產生抑鬱情緒。平素易有情緒抑鬱者盡可能不要獨處,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動靜結合,以達到心身康泰。清代醫家吳尚先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肺屬金,在此燥金之年,極易出現咳、痰、喘等肺系疾病。五運中金克木,故亦可出現肝臟疾病,應該通過助長火氣以抑制燥金,防止肺系疾病的發生,並在飲食上多食五穀以顧脾胃、避虛邪。但由於火氣與燥金均為陽性,助長火氣太過,會損傷人體陰氣、陰液,因此,在助火的同時稍食咸性食物,以抑制火熱上炎,或者可以食苦性、酸性食物來收澀火氣,以保護人體氣血津液。 (赵雪茹 & 王博瑶, 2020)
2020 年客氣2020 年地支為子,子午化少陰君火,故司天之氣為少陰君火。在泉之氣與司天之氣陰陽相對,二陰對二陽,故為陽明燥金。司天之氣的左間氣( 四之氣) 為太陰濕土; 司天之氣的右間氣( 二之氣) 為厥陰風木; 在泉之氣的左之氣( 初之氣) 為太陽寒水; 在泉之氣的右間氣( 五之氣) 為少陽相火。
2020 年( 庚子年) 年歲運為金運太過,為燥金之年; 在主運中,初運為木運不及,二運為火運太過,三運為土運不及, 四運為金運太過,終運為水運不及; 主氣: 初之氣為厥陰風木,二之氣為少陰君火,三之氣為少陽相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陽明燥金,終之氣為太陽寒水; 客氣: 初之氣為太陽寒水,二之氣為厥陰風木,三之氣為少陰君火,四之氣為太陰濕土,五之氣為少陽相火,終之氣為陽明燥金。 (赵雪茹 & 王博瑶, 2020)
加上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容易出現“民病咳喘、血溢、血洩、鼽、嚏、目赤、瘍……”注意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病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的發生。夏季尤注意心腦血管病。三之氣(5月20日~7月22日),主位太徴火,客氣少陰火,中見金運,二火勝運,會出現“大火行”,天氣炎熱,同時“寒氣時至”,容易出現“民病氣厥心痛”,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要注意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有不適,及時就診。
調節情志以順春氣,《黃帝內經》說“春三月……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注意保持情志愉悅,保持“恬淡虛無”的好心態,避免過度的情志偏激,以保持體內氣血條達,盡可能做到不大怒、遇事不慌張、不生悶氣、不生怨氣。
特別是今年為庚子年,從五運六氣來說屬於金運太過之年,金乘木,肝木受鬱,更加容易產生抑鬱情緒。平素易有情緒抑鬱者盡可能不要獨處,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動靜結合,以達到心身康泰。清代醫家吳尚先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