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三十七、光明
【解剖】有長總趾伸筋、前腓骨動脈、深腓骨神經。
【部位】外踝上五寸。
【主治】熱病汗不出、卒狂嚼頰、淫濼脛胻痛不能久立(虛則痿痺、偏細、坐不能起,實則足胻熱、膝痛、身體不仁)。
【摘要】此穴為足少陽絡別走厥陰。《席弘賦》:「睛明治眼未效時,合谷光明不可缺。」《標幽賦》:「眼癢眼疼,瀉光明於地五。」
【取法】正坐垂足,外踝上去踝五寸取之。
【鍼灸】鍼六分,灸五壯。
光明
本穴功在於目,能治目痛、夜盲,故名「光明」。目者,人神之匯也。《道藏》:「左目神,字英明,右目神,字玄光。」合二目之神,則名之為「光明」。光明為本經之絡穴,與足厥陰之蠡溝相應。光明喻珠光之放,蠡溝猶蚌殼之收,兩穴相契,母子攸關,故肝膽二經,俱關於目也。肝開竅於目,本經起於瞳子髎,又接近足之陽明,陽明為兩陽合明之經,故本穴治目赤、目癢。又以其位置在腿,故兼治脛胻足膝之疾,兼能通鬱解熱,綜此諸意,穴稱光明,有餘義矣。
【解剖】有長總趾伸筋、前腓骨動脈、深腓骨神經。
【部位】外踝上五寸。
【主治】熱病汗不出、卒狂嚼頰、淫濼脛胻痛不能久立(虛則痿痺、偏細、坐不能起,實則足胻熱、膝痛、身體不仁)。
【摘要】此穴為足少陽絡別走厥陰。《席弘賦》:「睛明治眼未效時,合谷光明不可缺。」《標幽賦》:「眼癢眼疼,瀉光明於地五。」
【取法】正坐垂足,外踝上去踝五寸取之。
【鍼灸】鍼六分,灸五壯。
光明
本穴功在於目,能治目痛、夜盲,故名「光明」。目者,人神之匯也。《道藏》:「左目神,字英明,右目神,字玄光。」合二目之神,則名之為「光明」。光明為本經之絡穴,與足厥陰之蠡溝相應。光明喻珠光之放,蠡溝猶蚌殼之收,兩穴相契,母子攸關,故肝膽二經,俱關於目也。肝開竅於目,本經起於瞳子髎,又接近足之陽明,陽明為兩陽合明之經,故本穴治目赤、目癢。又以其位置在腿,故兼治脛胻足膝之疾,兼能通鬱解熱,綜此諸意,穴稱光明,有餘義矣。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