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色境識不二法系列之三 外在生死無始內在生滅
李秉信
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常常看到許多生離死別的無奈。人的一生,不管再怎麼大富大貴, 享盡榮華富貴, 但是一旦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 所擁有的一切,都必需要割捨, 而且沒有的選擇。問事人曾經擁有的名利富貴, 親情友情, 全部都是過往雲煙。
沒有任何一份財產,或者是一個關係, 甚至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能夠能夠留得下來, 更不用說經得起考驗的。 問事人是一位在洛杉磯很有名的中醫師, 在她行醫將近四十年的歲月, 累積了許多財產, 在僑界和社區中也擁有非常好的聲譽。
問事人自幼父親早逝,母女兩個人相依為命,相互依靠。 母女兩個人這樣從小到大所建立的關係,是沒有辦法用任何的障礙, 或者是阻隔可以取代及拆散的。 但是好景不常, 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問事人的母親,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得到乳癌末期絕症, 從病情發現到歸空,沒有多久的時間就去世了, 問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自從媽媽過世以後, 問事人每天都在鬱鬱寡歡的情緒中渡過。 不但日子過得痛不欲生, 如同靈魂離開了軀體, 生活毫無意義。 更在想不開的情緒裡,得到了深度的憂鬱症, 而有了幻聲魔影的境界。
在幻境中, 問事人起了一種迷境。 似乎有一種媽媽的聲音在呼喚他, 思念她, 甚至邀請她能前來相聚。 問事人禁不起這種牽拌, 情緒產生了極大的矛盾。 作為一位醫生, 她知道這樣的心理狀態是不正常的,而且非常危險。 但在情纏的感情糾結中, 她很想要早日自我了斷, 能夠和母親在陰間相會。
問事者以為, 只要能夠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可以重新回到以前,母子互相照顧的生活, 重享天倫之樂。筆者問她, 你知道你的母親,現在人是身在甚麼地方嗎?她人現在是在天堂?還是在地府?她現在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法界裡的寂光淨土?那裡有沒有門牌號碼, 是不是能夠用導航器找得到?
問事者一下子被這些問題給愣住了, 無法回答。筆者接著問她, 如果你現在活得時候,都不知道媽媽在哪裡, 難道你死了以後,就可以找得到媽媽嗎?妳真的有把握,可以回到過去母女相依為命的日子嗎?如果你自殺以後,還是找不到媽媽, 那你這樣的喪失生命,會不會很不值得?你的媽媽會不會覺得很心疼, 不願意妳這麼做?
問事人當下啞口無言, 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而且似乎若有所思的深刻體悟。 據說, 問事人回家以後,自此不再提到自我了斷的話題, 慢慢地從悲哀的情緒中,逐漸脫離。 在這個問事的案例中, 問事人所經歷的考驗, 是人世間一個很重要的關卡, 叫做生死的平等。 修行的人,若是無法開悟到生死的平等, 那是無法入到一如法界, 契入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
從生死的平等當中, 我們才能夠開悟到生命的源頭, 以及生命的結束, 本來就來自無始的虛空。那也是進入一真法界的鑰匙, 也才能體悟到色境識本是不二的味道。這是個很有意思的開場白, 除了自我了斷以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死嗎? 甚至左右自己甚麼時候要來?甚麼時候要走?或者是想要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嗎?
說得更明白一點,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所以我們的來處是空的。 同樣的, 有一天我們死亡了,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去處是在哪裡, 我們的去處也是空的。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 生命的際遇不同,擁有的財富不同, 能夠掌握的權勢和地位也不同。
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相同的地方, 也就是每個人都會有平等的立基點, 這就是我們的來處和去處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 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生命的起點, 就是我們的出生, 以及生命的終點, 也就是我們的死亡, 全部都是平等的, 而且由不得自己。 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 生死是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一定會面對的課題, 沒有人能夠例外。
而且生死是一個進入永恆的考驗, 只要能從這道門進入, 人人都可以明心見性。但是在這個生死平等的突破點上, 很多人都看不開,而且也想不透。 不但障礙了自己的修行, 而且一碰到生死問題, 曾經修行證悟的開悟解脫,完全都經不起考驗, 許多高僧大德都在參悟生死平等這個點上,當下破功,又墜入永無休止的輪回轉世當中。
想要瞭解生死,就必須知道生命的起源是甚麼?我們人生的起點是從哪裡開始算起?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句, 從筆者出生到現在,超過五十年的歲月裡, 只要我們活著,就一定有昨天和明天。 其實, 昨天和明天是永遠都存在的過去和將來。嚴格地來說,只要我們活在今天, 或者說是只要我們活在當下, 或者說是只要現在我們活著,就有數不盡的昨天和明天。
換個角度來講,昨天就是我們今天的起點, 明天就是我們今天的終點。 昨天今天和明天,事實上都是屬於今天的一種說法, 只是它可以無窮盡的往以前和以後延伸。這樣的概念,就是存在,以及生命開始的概念。 上輩子是我們這輩子生命的起點, 下輩子是我們這輩子生命的終點。 如同在今天中,我們有無限的昨天和明天.
同樣的,在這個輩子裡, 我們有無限的上輩子和下輩子。 在佛法中說道過去是無始劫, 將來也是無始劫, 所謂的無始,就是在無限的過去和將來中, 我們找不到一個起點和終點。 這樣的法義是很深層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 甚至可以想像的。許多修行人喜歡在有限的有為法中, 體會這種無限的感覺。 那我們就把時間,做無限的凝結。
從上輩子,這輩子,下輩子生死的問題, 我們可以把它凝結成去年, 今年和明年成長的節奏。 在逐漸的縮短, 我們可以把時間凝結成昨天, 今天和明天時間的飛逝。 這樣的時間,更是可以凝結成當下的修法, 成為對於念頭當下的生滅。 也就是將我們的身體溶入無盡的虛空法界中,心靈溶入無始無終的覺性裡。
許多人不瞭解法義中所說, 內在有生滅, 外在有生死的真正涵義。 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從「入定」到「住定」以至於「出定」的過程,正是這種,人在有生命的狀態下,從肉體的死,到意識的死,直到找到自己的真心,念頭在作「意識轉換」最貼切的描述 。
修行這種有為法真正的法義, 乃是在讓修行者能夠貼近我們本自俱足的覺性, 而溶入我們的來源所在。現在西方極為興盛的催眠學,乃是引導生命的心智在意識及潛意識間來回。幫助人們可以進行投胎轉世經驗的回溯。人們從眼前的自我,回到他們的源起,催眠是一種把人的思考由意識狀態帶進潛意識狀態的過程 。
回溯我們生命來源的所在, 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關鍵的轉捩點。
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常常看到許多生離死別的無奈。人的一生,不管再怎麼大富大貴, 享盡榮華富貴, 但是一旦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 所擁有的一切,都必需要割捨, 而且沒有的選擇。問事人曾經擁有的名利富貴, 親情友情, 全部都是過往雲煙。
沒有任何一份財產,或者是一個關係, 甚至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能夠能夠留得下來, 更不用說經得起考驗的。 問事人是一位在洛杉磯很有名的中醫師, 在她行醫將近四十年的歲月, 累積了許多財產, 在僑界和社區中也擁有非常好的聲譽。
問事人自幼父親早逝,母女兩個人相依為命,相互依靠。 母女兩個人這樣從小到大所建立的關係,是沒有辦法用任何的障礙, 或者是阻隔可以取代及拆散的。 但是好景不常, 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問事人的母親,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得到乳癌末期絕症, 從病情發現到歸空,沒有多久的時間就去世了, 問事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自從媽媽過世以後, 問事人每天都在鬱鬱寡歡的情緒中渡過。 不但日子過得痛不欲生, 如同靈魂離開了軀體, 生活毫無意義。 更在想不開的情緒裡,得到了深度的憂鬱症, 而有了幻聲魔影的境界。
在幻境中, 問事人起了一種迷境。 似乎有一種媽媽的聲音在呼喚他, 思念她, 甚至邀請她能前來相聚。 問事人禁不起這種牽拌, 情緒產生了極大的矛盾。 作為一位醫生, 她知道這樣的心理狀態是不正常的,而且非常危險。 但在情纏的感情糾結中, 她很想要早日自我了斷, 能夠和母親在陰間相會。
問事者以為, 只要能夠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可以重新回到以前,母子互相照顧的生活, 重享天倫之樂。筆者問她, 你知道你的母親,現在人是身在甚麼地方嗎?她人現在是在天堂?還是在地府?她現在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是法界裡的寂光淨土?那裡有沒有門牌號碼, 是不是能夠用導航器找得到?
問事者一下子被這些問題給愣住了, 無法回答。筆者接著問她, 如果你現在活得時候,都不知道媽媽在哪裡, 難道你死了以後,就可以找得到媽媽嗎?妳真的有把握,可以回到過去母女相依為命的日子嗎?如果你自殺以後,還是找不到媽媽, 那你這樣的喪失生命,會不會很不值得?你的媽媽會不會覺得很心疼, 不願意妳這麼做?
問事人當下啞口無言, 沒有辦法回答這些問題, 而且似乎若有所思的深刻體悟。 據說, 問事人回家以後,自此不再提到自我了斷的話題, 慢慢地從悲哀的情緒中,逐漸脫離。 在這個問事的案例中, 問事人所經歷的考驗, 是人世間一個很重要的關卡, 叫做生死的平等。 修行的人,若是無法開悟到生死的平等, 那是無法入到一如法界, 契入一個真正平等的世界。
從生死的平等當中, 我們才能夠開悟到生命的源頭, 以及生命的結束, 本來就來自無始的虛空。那也是進入一真法界的鑰匙, 也才能體悟到色境識本是不二的味道。這是個很有意思的開場白, 除了自我了斷以外,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死嗎? 甚至左右自己甚麼時候要來?甚麼時候要走?或者是想要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嗎?
說得更明白一點, 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所以我們的來處是空的。 同樣的, 有一天我們死亡了,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去處是在哪裡, 我們的去處也是空的。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 生命的際遇不同,擁有的財富不同, 能夠掌握的權勢和地位也不同。
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相同的地方, 也就是每個人都會有平等的立基點, 這就是我們的來處和去處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 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生命的起點, 就是我們的出生, 以及生命的終點, 也就是我們的死亡, 全部都是平等的, 而且由不得自己。 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 生死是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一定會面對的課題, 沒有人能夠例外。
而且生死是一個進入永恆的考驗, 只要能從這道門進入, 人人都可以明心見性。但是在這個生死平等的突破點上, 很多人都看不開,而且也想不透。 不但障礙了自己的修行, 而且一碰到生死問題, 曾經修行證悟的開悟解脫,完全都經不起考驗, 許多高僧大德都在參悟生死平等這個點上,當下破功,又墜入永無休止的輪回轉世當中。
想要瞭解生死,就必須知道生命的起源是甚麼?我們人生的起點是從哪裡開始算起?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句, 從筆者出生到現在,超過五十年的歲月裡, 只要我們活著,就一定有昨天和明天。 其實, 昨天和明天是永遠都存在的過去和將來。嚴格地來說,只要我們活在今天, 或者說是只要我們活在當下, 或者說是只要現在我們活著,就有數不盡的昨天和明天。
換個角度來講,昨天就是我們今天的起點, 明天就是我們今天的終點。 昨天今天和明天,事實上都是屬於今天的一種說法, 只是它可以無窮盡的往以前和以後延伸。這樣的概念,就是存在,以及生命開始的概念。 上輩子是我們這輩子生命的起點, 下輩子是我們這輩子生命的終點。 如同在今天中,我們有無限的昨天和明天.
同樣的,在這個輩子裡, 我們有無限的上輩子和下輩子。 在佛法中說道過去是無始劫, 將來也是無始劫, 所謂的無始,就是在無限的過去和將來中, 我們找不到一個起點和終點。 這樣的法義是很深層的,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 甚至可以想像的。許多修行人喜歡在有限的有為法中, 體會這種無限的感覺。 那我們就把時間,做無限的凝結。
從上輩子,這輩子,下輩子生死的問題, 我們可以把它凝結成去年, 今年和明年成長的節奏。 在逐漸的縮短, 我們可以把時間凝結成昨天, 今天和明天時間的飛逝。 這樣的時間,更是可以凝結成當下的修法, 成為對於念頭當下的生滅。 也就是將我們的身體溶入無盡的虛空法界中,心靈溶入無始無終的覺性裡。
許多人不瞭解法義中所說, 內在有生滅, 外在有生死的真正涵義。 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從「入定」到「住定」以至於「出定」的過程,正是這種,人在有生命的狀態下,從肉體的死,到意識的死,直到找到自己的真心,念頭在作「意識轉換」最貼切的描述 。
修行這種有為法真正的法義, 乃是在讓修行者能夠貼近我們本自俱足的覺性, 而溶入我們的來源所在。現在西方極為興盛的催眠學,乃是引導生命的心智在意識及潛意識間來回。幫助人們可以進行投胎轉世經驗的回溯。人們從眼前的自我,回到他們的源起,催眠是一種把人的思考由意識狀態帶進潛意識狀態的過程 。
回溯我們生命來源的所在, 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關鍵的轉捩點。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