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心法人道篇系列之三十二 追逐和逃跑的雙生靈魂
李秉信
人和人之間,存在著不可思議靈魂連結。而且,你會有一種悸動,想要去尋找連結中的源頭。到底,這一切追逐,又是為什麼?從人的角度來觀察,無法避免的,那是一種跑和追的互動關係。在你人生的經歷當中,你不是常常會失去一些緣分,也會莫名其妙的,從天而降一些不可思議的遭遇。有根器的行者,就會非常敏銳的思索,什麼叫做涉及所有的靈魂連結?
其中一種最牽腸掛肚的緣分,就是你琅琅上口的雙生靈魂。或許,你很難辨別這種緣分的存在。但是,無可避免地,在你生命中是最常見的,你躲都躲不掉跑和追的互動關係。在這裡,我們要把這種關係,說的更深入一點。這樣的連結,不會僅僅只是局限在男女之間的關係。可能在不同的關係中互換角色。
筆者在問事這麼多年的經驗中,常常會看到,讓當事人不堪其擾的母子關係,父女關係,兄弟關係。當然,更不用說讓人牽腸掛肚的男女關係,甚至割捨難斷的孽緣,甚至,你很不以為然的第三者。這樣的藕斷絲連,不斷重複的發生在我們生命當中。一開始,靈魂雙方並沒有靈性上的開悟,他們的意識心智並不了解實際上發生了什麼,所以覺得困擾。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追逐關係,基本上,這個跑的人會逃跑,而這個追的人會追著那個逃跑者。但是,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這樣的關係也可能反過來。逃跑者並非在靈性上知曉,在他和他的靈魂伴侶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對於這個連結的強度感覺到沖昏頭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逃跑者並不了解發生什麼,但感覺他們對於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控制。
當一切關係,你能夠說的清楚的時候,還不是這種雙生靈魂。而是那種無謂明之的牽掛,無法擺脫的牽絆。所以,在實際的發生當中,你常常可以看到,逃跑者試著從關係中逃跑,並且逃避他們的伴侶。但是,令人非常莞爾的是,當事人越想脫離,這樣的關係反而糾結更深。從實際的案例來說,追逐者是個相對而言比較有力量的管道,他們可以感覺到這段關係的強度。
甚至,在他們潛意識裡,他們比誰都還了解,自己和逃跑者之間所擁有的(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愛,剪不斷,理還亂。甚至,早已超過一般人所能夠了解魂縈夢斷,不堪其擾的不正常關係。周圍的人,都想要用道理,讓當事人脫離這種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無底深淵。但是,當事人就是做不到。就算你問他們在堅持什麼,他們也都說不上來。
而這種使得追逐者帶著無法忘懷的堅持,就算他們不知道能夠期待什麼,也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甚至你可以說,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堅持,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執著,都無法說明,他們對於這種情愫的沉迷。基本上,筆者可以斬釘截鐵的說,這樣的關係,就是雙生靈魂的確認。因為,他是另外一個你,你哪有那個能耐,切斷自己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說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追逐者希望得到某種程度的承諾,並且希望和逃跑者結合。他們希望逃跑者臣服於,他們所共享的這個連結,並且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他們甚至會做一些外人眼裡看起來很傻的事,發無數的短訊、電郵、電話或尋找對方。追逐者只是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因為,那是一個來自於,對深埋在自己潛意識靈魂的呼喚。
說了你都不相信,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追逐者在逃跑者身後追著,但是他越嘗試去追逐,逃跑者就跑得越遠,所以產生了混亂的情緒。但是,這件事的真相是,逃跑者並不是真的在逃避追逐者,他們事實上是在逃避自己。追逐者只是逃跑者的反射。追逐者帶出所有他們不想面對的、沒有辦法處理的面向,所以他開始逃跑。
可惜的是,有時候逃跑者可能逃避追逐者好幾年的時間。這個混亂的情緒,令追逐者感覺到,不可承受的傷害和困惑。這是個情緒上巨大的痛苦,令追逐者開始懷疑,並且想要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質疑發生的每件事情,為什麼事情結束的這麼突然,他們沒有得到寬慰解脫。但是當他們能夠完全的了解並且覺知到,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將會為追逐者帶來靈性上的覺醒。
追逐者了解,這個多情的神聖關係,知道無論如何他和逃跑者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他們必須要耐心等待逃跑者去了解這個他們所共享的強烈的連結。對追求者而言,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間。追求者必須要停止追著逃跑者,相反地,他們必須了解,他們現在以愛為名對他人所做的事情,並不是對自己的愛或者是對逃跑者的愛。
他們必須釋放自己的需求,放下這份關係,並且照顧好自己的需求。他們需要釋放自己,並且在靈性上成長,對自己的一切表示感激,重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把自己視為”有錯的”,或者是不夠好的理由,加諸於任何一方。追逐者可能會對於要處理這些逃跑者所造成的混亂而覺得挫折和憤怒。這些挫折像是個充滿智慧的老師,指出追求者需要療癒和內在仍需努力的部分。
當追求者和逃跑者從他們的傷痛中,被完全的療癒,這個逃和追的狀況就會結束,這些傷痛是因彼此的關係和其它的關係造成的。逃跑者將接收到靈性的開悟,然後逃跑者和追求者將會重聚。或許,一個新的生活會重新開始。然而,更多的時候,這段盤根錯節的關係,讓彼此雙方刻骨銘心。感覺的深入,誰都無法脫離。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人和人之間,存在著不可思議靈魂連結。而且,你會有一種悸動,想要去尋找連結中的源頭。到底,這一切追逐,又是為什麼?從人的角度來觀察,無法避免的,那是一種跑和追的互動關係。在你人生的經歷當中,你不是常常會失去一些緣分,也會莫名其妙的,從天而降一些不可思議的遭遇。有根器的行者,就會非常敏銳的思索,什麼叫做涉及所有的靈魂連結?
其中一種最牽腸掛肚的緣分,就是你琅琅上口的雙生靈魂。或許,你很難辨別這種緣分的存在。但是,無可避免地,在你生命中是最常見的,你躲都躲不掉跑和追的互動關係。在這裡,我們要把這種關係,說的更深入一點。這樣的連結,不會僅僅只是局限在男女之間的關係。可能在不同的關係中互換角色。
筆者在問事這麼多年的經驗中,常常會看到,讓當事人不堪其擾的母子關係,父女關係,兄弟關係。當然,更不用說讓人牽腸掛肚的男女關係,甚至割捨難斷的孽緣,甚至,你很不以為然的第三者。這樣的藕斷絲連,不斷重複的發生在我們生命當中。一開始,靈魂雙方並沒有靈性上的開悟,他們的意識心智並不了解實際上發生了什麼,所以覺得困擾。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追逐關係,基本上,這個跑的人會逃跑,而這個追的人會追著那個逃跑者。但是,到了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這樣的關係也可能反過來。逃跑者並非在靈性上知曉,在他和他的靈魂伴侶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對於這個連結的強度感覺到沖昏頭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逃跑者並不了解發生什麼,但感覺他們對於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控制。
當一切關係,你能夠說的清楚的時候,還不是這種雙生靈魂。而是那種無謂明之的牽掛,無法擺脫的牽絆。所以,在實際的發生當中,你常常可以看到,逃跑者試著從關係中逃跑,並且逃避他們的伴侶。但是,令人非常莞爾的是,當事人越想脫離,這樣的關係反而糾結更深。從實際的案例來說,追逐者是個相對而言比較有力量的管道,他們可以感覺到這段關係的強度。
甚至,在他們潛意識裡,他們比誰都還了解,自己和逃跑者之間所擁有的(連結)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愛,剪不斷,理還亂。甚至,早已超過一般人所能夠了解魂縈夢斷,不堪其擾的不正常關係。周圍的人,都想要用道理,讓當事人脫離這種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無底深淵。但是,當事人就是做不到。就算你問他們在堅持什麼,他們也都說不上來。
而這種使得追逐者帶著無法忘懷的堅持,就算他們不知道能夠期待什麼,也會無怨無悔地走下去。甚至你可以說,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堅持,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執著,都無法說明,他們對於這種情愫的沉迷。基本上,筆者可以斬釘截鐵的說,這樣的關係,就是雙生靈魂的確認。因為,他是另外一個你,你哪有那個能耐,切斷自己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說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追逐者希望得到某種程度的承諾,並且希望和逃跑者結合。他們希望逃跑者臣服於,他們所共享的這個連結,並且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他們甚至會做一些外人眼裡看起來很傻的事,發無數的短訊、電郵、電話或尋找對方。追逐者只是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回應。因為,那是一個來自於,對深埋在自己潛意識靈魂的呼喚。
說了你都不相信,在絕大多數的案例中,追逐者在逃跑者身後追著,但是他越嘗試去追逐,逃跑者就跑得越遠,所以產生了混亂的情緒。但是,這件事的真相是,逃跑者並不是真的在逃避追逐者,他們事實上是在逃避自己。追逐者只是逃跑者的反射。追逐者帶出所有他們不想面對的、沒有辦法處理的面向,所以他開始逃跑。
可惜的是,有時候逃跑者可能逃避追逐者好幾年的時間。這個混亂的情緒,令追逐者感覺到,不可承受的傷害和困惑。這是個情緒上巨大的痛苦,令追逐者開始懷疑,並且想要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他們質疑發生的每件事情,為什麼事情結束的這麼突然,他們沒有得到寬慰解脫。但是當他們能夠完全的了解並且覺知到,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這將會為追逐者帶來靈性上的覺醒。
追逐者了解,這個多情的神聖關係,知道無論如何他和逃跑者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他們必須要耐心等待逃跑者去了解這個他們所共享的強烈的連結。對追求者而言,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間。追求者必須要停止追著逃跑者,相反地,他們必須了解,他們現在以愛為名對他人所做的事情,並不是對自己的愛或者是對逃跑者的愛。
他們必須釋放自己的需求,放下這份關係,並且照顧好自己的需求。他們需要釋放自己,並且在靈性上成長,對自己的一切表示感激,重視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把自己視為”有錯的”,或者是不夠好的理由,加諸於任何一方。追逐者可能會對於要處理這些逃跑者所造成的混亂而覺得挫折和憤怒。這些挫折像是個充滿智慧的老師,指出追求者需要療癒和內在仍需努力的部分。
當追求者和逃跑者從他們的傷痛中,被完全的療癒,這個逃和追的狀況就會結束,這些傷痛是因彼此的關係和其它的關係造成的。逃跑者將接收到靈性的開悟,然後逃跑者和追求者將會重聚。或許,一個新的生活會重新開始。然而,更多的時候,這段盤根錯節的關係,讓彼此雙方刻骨銘心。感覺的深入,誰都無法脫離。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