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中醫基礎理論系列之十 庚金大腸傳化糟粕糞便
李秉信
大腸亦居腹中,其上口在闌門處緊接小腸,其下端緊接肛門。大腸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而為表裡。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所剩下的食物殘渣,再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
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傳導,即接上傳下之意。 “變化出焉”,即將糟粕化為糞便。大腸的傳導變化作用,是胃的降濁功能的沿伸,同時亦與肺的肅降有關。
如唐宗海在《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論述大腸傳導作用時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此外,大腸的傳導作用,亦與腎的氣化功能相關,故有“腎主二便”之說。
肺與大腸 肺與大腸亦是通過經脈的絡屬而構成表里關系。肺氣的肅降,有助於大腸傳導功能的發揮;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有助於肺的肅降。若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則可影響肺的肅降,而產生胸滿、喘咳等症。
如肺失清肅,津液不能下達,可見大全困難;肺氣虛弱,氣虛推動無力,則可見大便艱澀而不行,稱之為“氣虛便秘”。若氣虛不能固攝,清濁混雜而下,可見大便溏洩。可以有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循環,得其功效及作用。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穴)經過手背行於上肢伸側前緣,上肩,至肩關節前緣,向後到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鎖骨上窩(缺盆),進入胸腔絡肺,向下通過膈肌下行,屬大腸。
分支:從鎖骨上窩上行,經頸部至面頰,入下齒中,回出挾口兩旁,左右交叉於人中,至對側鼻翼旁(迎香穴),交於足陽明胃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間,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大腸的功能失調,會有許多相關的病症出現。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大腸的功能失調表現為排便的異常。大腸的傳化失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肅降、燥熱內結、腸液枯涸、陽虛不運、氣虛而無力推動等因素而造成,可見大便乾結、便秘等病理表現。
亦可因飲食扭傷,食滯不化;寒濕或濕熱下注等因素,而泄瀉、便溏等病理表現。若積滯和大腸之氣相搏,則可見下痢赤白,裡急後重等病理表現。若因中氣下陷,腎虛不固,則可見久洩、滑脫、脫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現。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大腸亦居腹中,其上口在闌門處緊接小腸,其下端緊接肛門。大腸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而為表裡。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所剩下的食物殘渣,再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
所以《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傳導,即接上傳下之意。 “變化出焉”,即將糟粕化為糞便。大腸的傳導變化作用,是胃的降濁功能的沿伸,同時亦與肺的肅降有關。
如唐宗海在《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論述大腸傳導作用時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此外,大腸的傳導作用,亦與腎的氣化功能相關,故有“腎主二便”之說。
肺與大腸 肺與大腸亦是通過經脈的絡屬而構成表里關系。肺氣的肅降,有助於大腸傳導功能的發揮;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有助於肺的肅降。若大腸實熱,腑氣不通,則可影響肺的肅降,而產生胸滿、喘咳等症。
如肺失清肅,津液不能下達,可見大全困難;肺氣虛弱,氣虛推動無力,則可見大便艱澀而不行,稱之為“氣虛便秘”。若氣虛不能固攝,清濁混雜而下,可見大便溏洩。可以有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循環,得其功效及作用。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穴)經過手背行於上肢伸側前緣,上肩,至肩關節前緣,向後到第七頸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鎖骨上窩(缺盆),進入胸腔絡肺,向下通過膈肌下行,屬大腸。
分支:從鎖骨上窩上行,經頸部至面頰,入下齒中,回出挾口兩旁,左右交叉於人中,至對側鼻翼旁(迎香穴),交於足陽明胃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間,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隔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大腸的功能失調,會有許多相關的病症出現。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大腸的功能失調表現為排便的異常。大腸的傳化失司,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肅降、燥熱內結、腸液枯涸、陽虛不運、氣虛而無力推動等因素而造成,可見大便乾結、便秘等病理表現。
亦可因飲食扭傷,食滯不化;寒濕或濕熱下注等因素,而泄瀉、便溏等病理表現。若積滯和大腸之氣相搏,則可見下痢赤白,裡急後重等病理表現。若因中氣下陷,腎虛不固,則可見久洩、滑脫、脫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現。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