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七講 剛中而應師出行險而順
李秉信
1.地水師,因有訟,禍起蕭牆(故師卦內坎),已爭,終及於戰,故六五之君必興師(師出有名,正義之師),師者,戰備也。
2.戰非必用之道,不得已而用之,是為蒼生之安居樂;然,行師必有險,以「上天好生之德」而行師,故卦云「師,貞,丈人吉,無咎」。
3.六五有此貞天之心,當得九二柔中剛毅忠誠之帥,故能行正義之名,宣揚王威,以天理正義化導於民,平亂於內而安天下,故彖云「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教育、教化天下),而民從之」。
4.師,師旅也、類聚、帥者也;故師字,從币,周布如水流;從高,示其高也,猶卦象坤坎之合,故領導者六五,如能顯坤地之雍容,其德若地上水,能使萬生發,故象曰「地中有水,師(六五之領導德化),君子以容民畜眾」。
5.五陰一陽,重在九二之任師,可宣王威安天下,故當位而不當權,不能功高震六五之君。
6.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卦辭釋義 師:古代的軍隊編制,有作戰任務。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長者。在這裡也指老成持重,眾所畏懼的人。從這句卦辭的意思中, 我們又可以觀察到個卦象上的變化, 那就是一群人在集結的時候, 到底是個什麼樣德性的人, 在領導群眾?
7. 如果在位者是個堅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經驗的長者, 那麼這個被統帥軍隊可以得到吉祥,不會有什麼災禍。根據師卦的卦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理論:有容乃大。從這個卦裡,我們能看出指揮的藝術,以及如何做個好領導的要義。
8.為了能使更多人追隨自己,能使下屬支援自己,領導必須有足夠的心胸,能容下他們,就像師卦之中土地能容水一樣,這樣在作戰時,指揮者就有威望,就能出師得勝。
9.《彖》中這樣解釋師卦: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師是指部屬眾多的意思,「貞」是指堅守正道原則辦事。
10.能做到民眾都按正道原則辦事的人, 是可以當大家的君王。剛強只有表現適中時,才會有人回應,才會在危險的戰爭中,使大家順從。雖然戰爭是毒害天下的事情,人們卻願意聽從,從而取得吉祥的結果,這有什麼錯誤呢?
11.占得此卦者,要注意自己的心胸,為了能贏得威望,出師得利,必須要有足夠寬闊的心胸。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1.地水師,因有訟,禍起蕭牆(故師卦內坎),已爭,終及於戰,故六五之君必興師(師出有名,正義之師),師者,戰備也。
2.戰非必用之道,不得已而用之,是為蒼生之安居樂;然,行師必有險,以「上天好生之德」而行師,故卦云「師,貞,丈人吉,無咎」。
3.六五有此貞天之心,當得九二柔中剛毅忠誠之帥,故能行正義之名,宣揚王威,以天理正義化導於民,平亂於內而安天下,故彖云「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教育、教化天下),而民從之」。
4.師,師旅也、類聚、帥者也;故師字,從币,周布如水流;從高,示其高也,猶卦象坤坎之合,故領導者六五,如能顯坤地之雍容,其德若地上水,能使萬生發,故象曰「地中有水,師(六五之領導德化),君子以容民畜眾」。
5.五陰一陽,重在九二之任師,可宣王威安天下,故當位而不當權,不能功高震六五之君。
6.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卦辭釋義 師:古代的軍隊編制,有作戰任務。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長者。在這裡也指老成持重,眾所畏懼的人。從這句卦辭的意思中, 我們又可以觀察到個卦象上的變化, 那就是一群人在集結的時候, 到底是個什麼樣德性的人, 在領導群眾?
7. 如果在位者是個堅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經驗的長者, 那麼這個被統帥軍隊可以得到吉祥,不會有什麼災禍。根據師卦的卦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理論:有容乃大。從這個卦裡,我們能看出指揮的藝術,以及如何做個好領導的要義。
8.為了能使更多人追隨自己,能使下屬支援自己,領導必須有足夠的心胸,能容下他們,就像師卦之中土地能容水一樣,這樣在作戰時,指揮者就有威望,就能出師得勝。
9.《彖》中這樣解釋師卦: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師是指部屬眾多的意思,「貞」是指堅守正道原則辦事。
10.能做到民眾都按正道原則辦事的人, 是可以當大家的君王。剛強只有表現適中時,才會有人回應,才會在危險的戰爭中,使大家順從。雖然戰爭是毒害天下的事情,人們卻願意聽從,從而取得吉祥的結果,這有什麼錯誤呢?
11.占得此卦者,要注意自己的心胸,為了能贏得威望,出師得利,必須要有足夠寬闊的心胸。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