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一、少澤
【解剖】在手小指尖,有指背動脈、尺骨神經之分枝。
【部位】在小指端爪甲側。
【主治】痎瘧寒熱汗不出、喉痺舌強、心煩咳嗽、瘈從、臂痛項痛不可回顧、目生翳、婦人無乳。
【摘要】《千金》:「治耳聾不得眠,補之。」《王龍歌》:「婦人吹乳痛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能調。」《百症賦》:「攀睛,攻肝俞少澤之所。」《靈光賦》:「少澤應除心下寒。」註:凡初中風、卒舉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稜鍼刺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少澤出血,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救急之妙穴。《雜病穴法歌》:「心痛翻胃刺勞宮,寒者少澤灸手指。」
【取法】小指外側端,去爪甲角分許取之。
【鍼灸】鍼一分,灸三壯。
少澤
本經承少陰君火之氣,君火具陽剛之性,故少陰末穴名之以「衝」。迨氣至本經,本經為太陽寒水之氣,則火從勝已,而化為陰柔之水性,故本經首穴名之以「澤」。此陰陽互濟,相輔相成之義也。
澤,在卦屬兌。兌為少女,女具柔順之陰象。又兌為口,口外柔而內剛,此亦陰陽互濟也。人能體「澤」字之義,以調陰陽,則和樂而無病。澤而曰少者,沖氣以為和也。
本經承少陰君火之氣,乃由通里轉注而來。火氣為陽,猶天日之熱,照澈下土,沖和之氣,蒸蒸而生,化為膏雨甘霖,澤及萬物。本穴為本經受澤之初,故稱「少澤」,其所治症,為口熱、心煩、喉痹、目翳、舌強,皆取澤潤之力也。
【解剖】在手小指尖,有指背動脈、尺骨神經之分枝。
【部位】在小指端爪甲側。
【主治】痎瘧寒熱汗不出、喉痺舌強、心煩咳嗽、瘈從、臂痛項痛不可回顧、目生翳、婦人無乳。
【摘要】《千金》:「治耳聾不得眠,補之。」《王龍歌》:「婦人吹乳痛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能調。」《百症賦》:「攀睛,攻肝俞少澤之所。」《靈光賦》:「少澤應除心下寒。」註:凡初中風、卒舉昏沉、痰涎壅盛、不省人事,急以三稜鍼刺少商、商陽、中衝、少衝、少澤出血,使氣血流通,乃起死回生救急之妙穴。《雜病穴法歌》:「心痛翻胃刺勞宮,寒者少澤灸手指。」
【取法】小指外側端,去爪甲角分許取之。
【鍼灸】鍼一分,灸三壯。
少澤
本經承少陰君火之氣,君火具陽剛之性,故少陰末穴名之以「衝」。迨氣至本經,本經為太陽寒水之氣,則火從勝已,而化為陰柔之水性,故本經首穴名之以「澤」。此陰陽互濟,相輔相成之義也。
澤,在卦屬兌。兌為少女,女具柔順之陰象。又兌為口,口外柔而內剛,此亦陰陽互濟也。人能體「澤」字之義,以調陰陽,則和樂而無病。澤而曰少者,沖氣以為和也。
本經承少陰君火之氣,乃由通里轉注而來。火氣為陽,猶天日之熱,照澈下土,沖和之氣,蒸蒸而生,化為膏雨甘霖,澤及萬物。本穴為本經受澤之初,故稱「少澤」,其所治症,為口熱、心煩、喉痹、目翳、舌強,皆取澤潤之力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