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上經心法提要之十三 牝馬之貞柔順行地無疆
李秉信
坤,本卦為六十四卦之次。卦體以地為象,其性為柔順。
元亨利牝馬之貞,此卦亦具元始之德通達之德,但須具牝馬追隨公馬柔順從之,之德利。始能有利。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人。當君子有所行動,若行動在君之光,便將迷失方向。若追隨君子之後,則得君子之賞識,始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西南炎熱為陽,東北寒冷為陰坤為陰,與陽會合則陰陽調和而得朋 。陰若與陰寒會合則更陰寒而喪朋。朋,朋比,朋友,朋幣,金錢。
彖曰:僅乾卦光有卦辭及爻辭,然後有象。 彖文言等自坤卦起,彖辭,象辭皆附於卦辭之後。
彖曰:周易僅乾卦光有卦辭爻辭,然後有彖象。餘卦皆附後。
至哉坤元:坤亦為萬物生成之本元,乃因其順承天道之法則。
順:古文“坤”字為,義為順之假借字,故王弼讀為順。
牝馬地類,牝馬之德與大地之德相類。
行地無疆,柔順利貞。柔和溫順,便利吉貞,固行走無盡大地上。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如爭光則迷失,順隨君子之後,則恒常吉祥。
西南得朋,則陰陽合和,得到朋友,與同類偕行。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東北陰寒柔弱,則喪朋。若安順貞固,仍喜慶。
象曰:君子以厚德載物:此乃勉勵君子,法地之德,寬厚柔順,以載物。
初六:坤卦初爻陰氣始凝,足部已踩到霜,故知堅冰將隨之而來。
六二:雖堅冰至,陰若能端直,方正博大,雖然不曾習練,亦無不利。
象曰:六二,陰氣不停的變動,凝結,以其直、方、大,亦無不利,因大地廣博德厚。
含章:內含華美,故現於外,而又以貞固守之。
旡成有終:萬物雖坤以生成,但功成而不居,故有好終結。
時發:雖有含章之美,旡成之德,仍須待時而發。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或不定。因智慧而又光大,或可從王事。
六四,括囊,無咎:六三,能從王事,因有智慧光大,若能來。緊口袋,不自負,少言語,不露鋒芒,故旡災亦旡譽
黃裳:黃,中色,裳,下衣。雖居六五之尊,以陰居陽位,頁色取黃,則中正。飾居下,則謙遜。故吉。
文在中也:文,溫文又威武,乃坤之德。
上六,龍,戰於野:坤至上六,陰已至極。龍指乾陽。此句有三種解釋,陰至極,與龍爭戰。另說陰陽接合。
其血玄黃:亦有二說。天玄地黃,陰陽接合,化生萬物,其血玄黃。說陰陽戰於野,流血玄黃,兩敗俱傷。
其道窮也:坤陰至此,陰道已趨窮盡。
用六:唯乾坤二卦,用九用六。用側變,變則吉。
利用貞:用六,則陰變為陽,則可永遠貞固。
以大終也:能用六,則永貞。陰變為陽,陰小、陽大、坤卦乃以陽終,故稱大終。
至靜而德方:坤極為安靜,似不動,而德遠布四方。
後得主而有常:不爭在主之光,始能主之賞識,而恒常。
含萬物而化光:含潤萬物,而德化光大。
承天而時行:承順自然之法則,依時序而行事。
餘慶,餘殃:延及後人,而有慶有殃。皆由“積“而有“餘”。
漸:一切事之發生,一朝一夕之所成,皆由逐“漸”而成。
辯:通辯。辨別,預知。履霜,便知堅冰將至。
真正:六二、內心正直,有如地之敬業。
方義:行為方正,又合宜。
德不孤,必有鄰。
陰雖有美,含之:六三,陰雖有美德,才華必須含藏不露。
弗敢成也:不敢將成功歸為自己,此乃地道,妻道,臣道。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地道不以功成自居,只是代天行道,如此只居輔佐地位,必有好結果。
天地變化:六四。括囊,無咎。天地運行,變化時,陰陽調合,草木繁殖。如天地閉塞不通,賢人皆隱退,即括囊便無譽亦無傷害。
黃中通理:六五,九列達尊位,黃為正色,中乃正位。而又能通達文理。
正位居體:體居正位,亦即黃中。
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美德在內心,暢發至四肢,其事業之成就,可謂美至極點。暢于四支,即是居體。
陰疑于陽必戰:疑,凝結,上六,陰凝至極點,必須與陽結合。“戰”字可作結合解。亦可作與陽爭戰,嫌恨無陽而戰。
故稱龍焉:龍為陽氣,至此陰極陽生。
猶未離其類也:上六雖用六而生陽,但仍屬於陰之類
鈞敵:鈞,同也。敵對也,相等之義。
氣陽血陰:陽氣與陰血化合,故其血玄黃。
坤,本卦為六十四卦之次。卦體以地為象,其性為柔順。
元亨利牝馬之貞,此卦亦具元始之德通達之德,但須具牝馬追隨公馬柔順從之,之德利。始能有利。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人。當君子有所行動,若行動在君之光,便將迷失方向。若追隨君子之後,則得君子之賞識,始利。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西南炎熱為陽,東北寒冷為陰坤為陰,與陽會合則陰陽調和而得朋 。陰若與陰寒會合則更陰寒而喪朋。朋,朋比,朋友,朋幣,金錢。
彖曰:僅乾卦光有卦辭及爻辭,然後有象。 彖文言等自坤卦起,彖辭,象辭皆附於卦辭之後。
彖曰:周易僅乾卦光有卦辭爻辭,然後有彖象。餘卦皆附後。
至哉坤元:坤亦為萬物生成之本元,乃因其順承天道之法則。
順:古文“坤”字為,義為順之假借字,故王弼讀為順。
牝馬地類,牝馬之德與大地之德相類。
行地無疆,柔順利貞。柔和溫順,便利吉貞,固行走無盡大地上。
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如爭光則迷失,順隨君子之後,則恒常吉祥。
西南得朋,則陰陽合和,得到朋友,與同類偕行。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東北陰寒柔弱,則喪朋。若安順貞固,仍喜慶。
象曰:君子以厚德載物:此乃勉勵君子,法地之德,寬厚柔順,以載物。
初六:坤卦初爻陰氣始凝,足部已踩到霜,故知堅冰將隨之而來。
六二:雖堅冰至,陰若能端直,方正博大,雖然不曾習練,亦無不利。
象曰:六二,陰氣不停的變動,凝結,以其直、方、大,亦無不利,因大地廣博德厚。
含章:內含華美,故現於外,而又以貞固守之。
旡成有終:萬物雖坤以生成,但功成而不居,故有好終結。
時發:雖有含章之美,旡成之德,仍須待時而發。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或不定。因智慧而又光大,或可從王事。
六四,括囊,無咎:六三,能從王事,因有智慧光大,若能來。緊口袋,不自負,少言語,不露鋒芒,故旡災亦旡譽
黃裳:黃,中色,裳,下衣。雖居六五之尊,以陰居陽位,頁色取黃,則中正。飾居下,則謙遜。故吉。
文在中也:文,溫文又威武,乃坤之德。
上六,龍,戰於野:坤至上六,陰已至極。龍指乾陽。此句有三種解釋,陰至極,與龍爭戰。另說陰陽接合。
其血玄黃:亦有二說。天玄地黃,陰陽接合,化生萬物,其血玄黃。說陰陽戰於野,流血玄黃,兩敗俱傷。
其道窮也:坤陰至此,陰道已趨窮盡。
用六:唯乾坤二卦,用九用六。用側變,變則吉。
利用貞:用六,則陰變為陽,則可永遠貞固。
以大終也:能用六,則永貞。陰變為陽,陰小、陽大、坤卦乃以陽終,故稱大終。
至靜而德方:坤極為安靜,似不動,而德遠布四方。
後得主而有常:不爭在主之光,始能主之賞識,而恒常。
含萬物而化光:含潤萬物,而德化光大。
承天而時行:承順自然之法則,依時序而行事。
餘慶,餘殃:延及後人,而有慶有殃。皆由“積“而有“餘”。
漸:一切事之發生,一朝一夕之所成,皆由逐“漸”而成。
辯:通辯。辨別,預知。履霜,便知堅冰將至。
真正:六二、內心正直,有如地之敬業。
方義:行為方正,又合宜。
德不孤,必有鄰。
陰雖有美,含之:六三,陰雖有美德,才華必須含藏不露。
弗敢成也:不敢將成功歸為自己,此乃地道,妻道,臣道。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地道不以功成自居,只是代天行道,如此只居輔佐地位,必有好結果。
天地變化:六四。括囊,無咎。天地運行,變化時,陰陽調合,草木繁殖。如天地閉塞不通,賢人皆隱退,即括囊便無譽亦無傷害。
黃中通理:六五,九列達尊位,黃為正色,中乃正位。而又能通達文理。
正位居體:體居正位,亦即黃中。
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美德在內心,暢發至四肢,其事業之成就,可謂美至極點。暢于四支,即是居體。
陰疑于陽必戰:疑,凝結,上六,陰凝至極點,必須與陽結合。“戰”字可作結合解。亦可作與陽爭戰,嫌恨無陽而戰。
故稱龍焉:龍為陽氣,至此陰極陽生。
猶未離其類也:上六雖用六而生陽,但仍屬於陰之類
鈞敵:鈞,同也。敵對也,相等之義。
氣陽血陰:陽氣與陰血化合,故其血玄黃。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