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系統業力再來人系列之十 遁入虛空歸零觀察能力
李秉信
很少人知道, 甚至就算是知道了,也不願意承認,什麼是宇宙中最自然的法則。 有大智慧者, 可以用這個最終平衡點的法則,來透視,我們自以為多采多姿的人生。 這個法則,叫做歸零的法則。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你的電腦,被你玩的失去正常功能的時候, 你毫無選擇的,必須要選擇歸零的功能。 你可以發現,每一個電器的設計, 都一定會有一個歸零鍵, 來應付機器過度使用當機的時候。
當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心,安住在這個平衡點上,不論是志得意滿,還是跌入凡間, 他的生命品質還是淡定的。 他們可以安靜的來,也可以安靜地走。 這輩子的結束,也不過是下輩子的開始,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筆者觀察到, 不論是,許多在生命中,汲汲於攻城掠池的生意人。或者是, 胸無大志,我就這麼過一生的普通人。 很少有例外的,這些人, 很難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 尋找到一個讓他生命安定的平衡點。
也就是, 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是不安定的。 這是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一切的擁有都是多餘的, 因為他們終歸會在虛空中消失, 你真的能夠帶的走,這輩子打拼的江山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算這輩子你來到人間, 在表面上看起來是缺少的, 在生活上是辛苦的。 但是,在生命安定的平衡點上,也沒有虧多少。 在歸於虛空的那一刻, 你是沒有辦法,把生命中的遺憾及缺少的,給補上去。 反正一切都會歸零。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說的更篤定一點。 有的不必太執著, 因為,你早晚都會進入虛空的平衡點。你承認也好, 不承認也可以,一定面臨凡事都會失去的痛苦。 現在失去的,也不用太難過, 在將來進入虛空平衡點的時候, 反正你什麼都沒有,也不會面臨一切都失去的痛苦。平心靜氣地來說,所有的人,都是空虛的來,空虛的走。 然而,在這一切的上下起伏進出當中, 你看到了什麼?體悟到了什麼?那是你唯一能夠帶走的。
我們可以這樣比喻, 不論是你把開始和結束畫成一條線, 還是把,生和死連成一個平衡。 所有的緣起和緣滅,都會定在這條平衡線上, 做多退少補的調整。 你想知道,這條平衡線,終歸叫做什麼嗎?叫做虛空的虛空。 誰都知道,當我們思考的越多, 心裡被綁住的自由度就越多。 當你擁有的越多, 在進入虛空的平衡點時,一定會割捨不下, 深深地被捆綁往。 你可以把這樣的痛苦, 叫做情纏。
反而是那些一無所有的,看似平凡的修道人,可以心無掛慮的, 隨心所欲的契入法界。 在毫無細縫的第一念裡,進入虛空又虛空的最終的平衡點。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針見血的戳破,這些這麼讓你不堪的經歷, 只是為了要讓你學習一個課題。 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沒有辦法逃避生生滅滅。 所有的發生由不得你, 就算是你柔情萬千,也沒有一件東西帶得走。
在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問一個很有智慧的問句, 叫做一切為什麼?說老實話的,從這些經歷當中,你可以得到一個老天給你最寶貴的禮物, 也是,別人沒有辦法從你身上掠奪的財產, 就做一個敏銳的觀察力。 就是一個這麼珍貴的能力,讓你能夠來去自如的穿梭在,生生不息的法界循環中。 太少人了解這個道理, 原來,我們的念頭,是跟著我們的觀察力在走的。 你觀察到哪裡,你就可以走到哪裡。
只是太多人的觀察力, 侷限在他們累世累刧業力情趣, 習以為常的個性, 自己以為最珍貴的感情,而無法自拔。 這樣的痛苦,叫做苦海無涯, 我的生命,是一望無際的凌遲。生命唯一的一條出路, 是把你的觀察力,歸零在虛空的平衡線上, 你才有機會,擺脫痛苦的折磨。當我們的念頭契入到虛空當中, 在無限的時空中盡情地跳躍,並且凍結在第一念的時候。這個當下, 你的世界,只是在每一個第一念的跳出中, 沒有捆綁能夠阻擋你隨心所欲的穿越。
而那個關鍵是,你的念頭多能夠定在虛空當中, 而以虛空,當作你觀察整個法界萬事萬物的平衡點。 真的有那麼一個瞬間,當你的念頭能夠入定於虛空當下, 在一念開悟的突破裡, 你發現自己是輕巧的, 竟然可以無拘無束的,劃過了無限的將來,也融化了無限的過去。 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 當你內心還有分別,以及抓取, 那樣的覺知是局限和笨重的, 甚至是被捆綁的,無法做穿越時空的跳躍。
當虛空的觀察能力, 能夠在你的八識田中當家作主的時候, 你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是自由和輕巧的。你可以,這麼隨心所欲地來去自如。很少人知道,融入第一因的秘密, 乃是在於,你多能夠把自己入定在前念不生(過去),後念不起(將來),融入在當下與生俱來的平等性。 一個開悟解脫的人, 一定可以觀察得到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平等性。 甚至我們可以說,那是生和死之間的平等性, 叫做,進來的也是虛空,出去的也是虛空。
這又是另外一個更深入的問句,你從虛空的法界, 被老天像是懲罰一樣,丟到了這個人間。 你沒有任何選擇的,在滾滾的紅塵裡高低起伏著, 甚至被自己的情緒煎熬。 更有的人,經不起這樣的胡思亂想, 跳起了一了百了, 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午夜夢回,夜闌人靜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個這麼高級的問題。這一趟在人間進出, 甚至是被命運開完笑的功課, 到底是什麼?
其實, 來到人世間的生命,都有一個很奇妙的慣性, 叫做把幻境都當真了,把虛空都當作真實的。而且更諷刺的,還把這個幻境和自己,產生的密切無法切割的關係, 拿不起放不下。舉個例子來說,你認為最珍貴,最割捨不下的感情。 而且,真的就是, 認真到,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甚至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拋家棄子也在所不惜。 但是,筆者在這個時候,要挑戰你,此情不渝的誓言, 真的經得起虛空歸零的考驗?
由不得你的, 你自認為無怨無悔抓取, 甚至,白頭偕老的誓言, 很快就會在過往雲煙當中, 不留下任何一絲痕跡。有一天, 這一份感情, 在你年華老去,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天,一定會歸於虛空,甚至化為烏有, 消失在茫茫人海的中陰界裡。更殘忍的是, 就算他對你再怎麼得好, 甚至為你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失去記憶的你,是最無情的藉口。妳一定會忘記他的名字,不記得他的長相, 甚至和他的對待,像仇人一樣。
就算是他對你不離不棄,投胎轉世, 成為你朝夕相處所飼養的小狗, 無日無夜的守護在你的身邊,你也還是認不出他的樣子。 甚至, 殘忍的是,你會虐待他,討厭他,拋棄他, 對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說到這裡,你不需要抱怨自己的無情, 只是誤會的把虛空當真了, 而營造的這段孽緣。 我們可以再看看,你人生的大志向。你費盡心思,所建立物質世界上的帝國, 也一定會在虛空中煙消雲散。
筆者觀察到,一些自己以為很有錢的生意人, 再怎麼飛黃騰達一輩子, 也很難避免死神的招手。 有的人,早早的就建立了許多的信托帳戶,想要把他的財富留給下一代, 以為,真的能夠為自己留下什麼。 其實,他們真的很難了解, 他們空空的來到了這個世界, 對於這些物質,只有使用權, 並沒有擁有權。 有朝一日,都是要還給虛空的。 在這裡,我們說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根氣高的人, 這些遭遇是不需要身歷其境, 只要用他敏銳的觀察力, 就能夠很快地將它念頭, 歸零在虛空當中。多少人,沒有辦法擺脫思想上的障礙, 老是被他與生俱來的業力所捆綁著, 深受其苦。 他們都不知道,只要把念頭歸零在虛空上的時候, 所有的障礙,在剎那之間,就煙消雲散。 筆者教授命理哲學這麼多年, 只是在教授一個心法, 就是要把自己的觀察力歸零在虛空當中, 才能夠有機會掌握論命的重點。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語道破論命的重點,在於看到你的受。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句,人為何問命?答案不外乎,他還在受裡面糾葛著。筆者不敢說,能夠指導問命者能夠看見, 是一件多麼大的功德。 但是,他所驗證的智慧,即是心經裡面觀自在的觀字, 這是對修行人在生命品質,合入第一因的門檻上, 必須要突破的障礙。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唯有看到你自己的受後,方能開始造命。
否則再多的掙扎,風水上的講究,也都是緣木求魚, 自己在騙自己而已。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上根器的修行者, 只要做一個夢, 就可以將他的觀察能力,歸零在虛空之上。每個人耳熟能詳呂洞賓的奇異夢境:「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在他赴京趕考的路程當中,遇到奇人道士鐘離權, 看他這麼風塵僕僕,汲汲於科舉功名, 想要把他的觀察能力,做一個歸零上的調整。 就叫這位考生休息一下, 幫他做幾道菜,熱一壺酒, 緩解旅途上的疲睏。
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遭判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孑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 在這個當下, 他的夢醒了, 發現一切的追逐,全部都是虛空。 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把他的觀察力歸零虛空, 說也奇怪的,他不用像其他的人,必須要在現實的生活中,遭遇慘痛人生的機遇, 才能夠有所警醒。 在觀察力進入虛空的平衡點上, 生命馬上發生改變, 命運就得到扭轉。
筆者行文至此,想到,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爲道。 」 筆者每次在上課,會問學生這個問題, 你們認為,哪一個人的根器比較高?是上根器者,能夠在夢中看到,當下開悟解脫。或者是,下根器者,必須要用自己的生命,經過妻離子散或身敗名裂, 才能夠有所體悟。 學生常常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 只要做個夢,就能夠有智慧的觀察能力, 是最上乘的境界。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三者根器與上士,中士,下士三者聞道,全部都是雷同,而其三者根器,並無高低之分。因為每個人的緣分,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在虛空的平衡點上, 他們都是一樣的。 所有你人生上的經歷,只是為了要啟發一個你與生俱來, 能夠虛空歸零的觀察能力。
很少人知道, 甚至就算是知道了,也不願意承認,什麼是宇宙中最自然的法則。 有大智慧者, 可以用這個最終平衡點的法則,來透視,我們自以為多采多姿的人生。 這個法則,叫做歸零的法則。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你的電腦,被你玩的失去正常功能的時候, 你毫無選擇的,必須要選擇歸零的功能。 你可以發現,每一個電器的設計, 都一定會有一個歸零鍵, 來應付機器過度使用當機的時候。
當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心,安住在這個平衡點上,不論是志得意滿,還是跌入凡間, 他的生命品質還是淡定的。 他們可以安靜的來,也可以安靜地走。 這輩子的結束,也不過是下輩子的開始, 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筆者觀察到, 不論是,許多在生命中,汲汲於攻城掠池的生意人。或者是, 胸無大志,我就這麼過一生的普通人。 很少有例外的,這些人, 很難在他們有限的生命中, 尋找到一個讓他生命安定的平衡點。
也就是, 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是不安定的。 這是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一切的擁有都是多餘的, 因為他們終歸會在虛空中消失, 你真的能夠帶的走,這輩子打拼的江山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算這輩子你來到人間, 在表面上看起來是缺少的, 在生活上是辛苦的。 但是,在生命安定的平衡點上,也沒有虧多少。 在歸於虛空的那一刻, 你是沒有辦法,把生命中的遺憾及缺少的,給補上去。 反正一切都會歸零。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說的更篤定一點。 有的不必太執著, 因為,你早晚都會進入虛空的平衡點。你承認也好, 不承認也可以,一定面臨凡事都會失去的痛苦。 現在失去的,也不用太難過, 在將來進入虛空平衡點的時候, 反正你什麼都沒有,也不會面臨一切都失去的痛苦。平心靜氣地來說,所有的人,都是空虛的來,空虛的走。 然而,在這一切的上下起伏進出當中, 你看到了什麼?體悟到了什麼?那是你唯一能夠帶走的。
我們可以這樣比喻, 不論是你把開始和結束畫成一條線, 還是把,生和死連成一個平衡。 所有的緣起和緣滅,都會定在這條平衡線上, 做多退少補的調整。 你想知道,這條平衡線,終歸叫做什麼嗎?叫做虛空的虛空。 誰都知道,當我們思考的越多, 心裡被綁住的自由度就越多。 當你擁有的越多, 在進入虛空的平衡點時,一定會割捨不下, 深深地被捆綁往。 你可以把這樣的痛苦, 叫做情纏。
反而是那些一無所有的,看似平凡的修道人,可以心無掛慮的, 隨心所欲的契入法界。 在毫無細縫的第一念裡,進入虛空又虛空的最終的平衡點。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針見血的戳破,這些這麼讓你不堪的經歷, 只是為了要讓你學習一個課題。 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沒有辦法逃避生生滅滅。 所有的發生由不得你, 就算是你柔情萬千,也沒有一件東西帶得走。
在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問一個很有智慧的問句, 叫做一切為什麼?說老實話的,從這些經歷當中,你可以得到一個老天給你最寶貴的禮物, 也是,別人沒有辦法從你身上掠奪的財產, 就做一個敏銳的觀察力。 就是一個這麼珍貴的能力,讓你能夠來去自如的穿梭在,生生不息的法界循環中。 太少人了解這個道理, 原來,我們的念頭,是跟著我們的觀察力在走的。 你觀察到哪裡,你就可以走到哪裡。
只是太多人的觀察力, 侷限在他們累世累刧業力情趣, 習以為常的個性, 自己以為最珍貴的感情,而無法自拔。 這樣的痛苦,叫做苦海無涯, 我的生命,是一望無際的凌遲。生命唯一的一條出路, 是把你的觀察力,歸零在虛空的平衡線上, 你才有機會,擺脫痛苦的折磨。當我們的念頭契入到虛空當中, 在無限的時空中盡情地跳躍,並且凍結在第一念的時候。這個當下, 你的世界,只是在每一個第一念的跳出中, 沒有捆綁能夠阻擋你隨心所欲的穿越。
而那個關鍵是,你的念頭多能夠定在虛空當中, 而以虛空,當作你觀察整個法界萬事萬物的平衡點。 真的有那麼一個瞬間,當你的念頭能夠入定於虛空當下, 在一念開悟的突破裡, 你發現自己是輕巧的, 竟然可以無拘無束的,劃過了無限的將來,也融化了無限的過去。 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 當你內心還有分別,以及抓取, 那樣的覺知是局限和笨重的, 甚至是被捆綁的,無法做穿越時空的跳躍。
當虛空的觀察能力, 能夠在你的八識田中當家作主的時候, 你突然發現,自己竟然是自由和輕巧的。你可以,這麼隨心所欲地來去自如。很少人知道,融入第一因的秘密, 乃是在於,你多能夠把自己入定在前念不生(過去),後念不起(將來),融入在當下與生俱來的平等性。 一個開悟解脫的人, 一定可以觀察得到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平等性。 甚至我們可以說,那是生和死之間的平等性, 叫做,進來的也是虛空,出去的也是虛空。
這又是另外一個更深入的問句,你從虛空的法界, 被老天像是懲罰一樣,丟到了這個人間。 你沒有任何選擇的,在滾滾的紅塵裡高低起伏著, 甚至被自己的情緒煎熬。 更有的人,經不起這樣的胡思亂想, 跳起了一了百了, 結束自己生命的念頭。午夜夢回,夜闌人靜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一個這麼高級的問題。這一趟在人間進出, 甚至是被命運開完笑的功課, 到底是什麼?
其實, 來到人世間的生命,都有一個很奇妙的慣性, 叫做把幻境都當真了,把虛空都當作真實的。而且更諷刺的,還把這個幻境和自己,產生的密切無法切割的關係, 拿不起放不下。舉個例子來說,你認為最珍貴,最割捨不下的感情。 而且,真的就是, 認真到,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 甚至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拋家棄子也在所不惜。 但是,筆者在這個時候,要挑戰你,此情不渝的誓言, 真的經得起虛空歸零的考驗?
由不得你的, 你自認為無怨無悔抓取, 甚至,白頭偕老的誓言, 很快就會在過往雲煙當中, 不留下任何一絲痕跡。有一天, 這一份感情, 在你年華老去,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天,一定會歸於虛空,甚至化為烏有, 消失在茫茫人海的中陰界裡。更殘忍的是, 就算他對你再怎麼得好, 甚至為你付出了寶貴的生命。 失去記憶的你,是最無情的藉口。妳一定會忘記他的名字,不記得他的長相, 甚至和他的對待,像仇人一樣。
就算是他對你不離不棄,投胎轉世, 成為你朝夕相處所飼養的小狗, 無日無夜的守護在你的身邊,你也還是認不出他的樣子。 甚至, 殘忍的是,你會虐待他,討厭他,拋棄他, 對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說到這裡,你不需要抱怨自己的無情, 只是誤會的把虛空當真了, 而營造的這段孽緣。 我們可以再看看,你人生的大志向。你費盡心思,所建立物質世界上的帝國, 也一定會在虛空中煙消雲散。
筆者觀察到,一些自己以為很有錢的生意人, 再怎麼飛黃騰達一輩子, 也很難避免死神的招手。 有的人,早早的就建立了許多的信托帳戶,想要把他的財富留給下一代, 以為,真的能夠為自己留下什麼。 其實,他們真的很難了解, 他們空空的來到了這個世界, 對於這些物質,只有使用權, 並沒有擁有權。 有朝一日,都是要還給虛空的。 在這裡,我們說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根氣高的人, 這些遭遇是不需要身歷其境, 只要用他敏銳的觀察力, 就能夠很快地將它念頭, 歸零在虛空當中。多少人,沒有辦法擺脫思想上的障礙, 老是被他與生俱來的業力所捆綁著, 深受其苦。 他們都不知道,只要把念頭歸零在虛空上的時候, 所有的障礙,在剎那之間,就煙消雲散。 筆者教授命理哲學這麼多年, 只是在教授一個心法, 就是要把自己的觀察力歸零在虛空當中, 才能夠有機會掌握論命的重點。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語道破論命的重點,在於看到你的受。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句,人為何問命?答案不外乎,他還在受裡面糾葛著。筆者不敢說,能夠指導問命者能夠看見, 是一件多麼大的功德。 但是,他所驗證的智慧,即是心經裡面觀自在的觀字, 這是對修行人在生命品質,合入第一因的門檻上, 必須要突破的障礙。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唯有看到你自己的受後,方能開始造命。
否則再多的掙扎,風水上的講究,也都是緣木求魚, 自己在騙自己而已。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上根器的修行者, 只要做一個夢, 就可以將他的觀察能力,歸零在虛空之上。每個人耳熟能詳呂洞賓的奇異夢境:「黃粱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在他赴京趕考的路程當中,遇到奇人道士鐘離權, 看他這麼風塵僕僕,汲汲於科舉功名, 想要把他的觀察能力,做一個歸零上的調整。 就叫這位考生休息一下, 幫他做幾道菜,熱一壺酒, 緩解旅途上的疲睏。
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遭判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孑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 在這個當下, 他的夢醒了, 發現一切的追逐,全部都是虛空。 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把他的觀察力歸零虛空, 說也奇怪的,他不用像其他的人,必須要在現實的生活中,遭遇慘痛人生的機遇, 才能夠有所警醒。 在觀察力進入虛空的平衡點上, 生命馬上發生改變, 命運就得到扭轉。
筆者行文至此,想到,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爲道。 」 筆者每次在上課,會問學生這個問題, 你們認為,哪一個人的根器比較高?是上根器者,能夠在夢中看到,當下開悟解脫。或者是,下根器者,必須要用自己的生命,經過妻離子散或身敗名裂, 才能夠有所體悟。 學生常常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 只要做個夢,就能夠有智慧的觀察能力, 是最上乘的境界。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三者根器與上士,中士,下士三者聞道,全部都是雷同,而其三者根器,並無高低之分。因為每個人的緣分,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在虛空的平衡點上, 他們都是一樣的。 所有你人生上的經歷,只是為了要啟發一個你與生俱來, 能夠虛空歸零的觀察能力。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