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五、通里
【解剖】為內尺骨筋部,有尺骨動脈、中膊皮下神經、尺骨神經。
【部位】在腕側後一寸。
【主治】熱病頭痛、目眩面熱、無汗懊憹、暴瘖、心悸悲恐畏人、喉痺苦嘔、虛損數欠、少氣遺溺、肘臂腫痛、婦人經血過多崩漏。
【摘要】此穴為手少陰絡別走太陽者。《神農經》:「治目眩頭疼,可灸七壯。」《玉龍歌》:「連日虛煩面赤粧,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里穴能得,一用金鍼體便康。」《百症賦》:「倦言嗜臥,往通里大鍾而明。」《馬丹陽十二訣》:「欲言聲不出,懊惱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顋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瘖面無容。」
【取法】同上穴,下五分部位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三壯。
通里
本穴為手少陰之絡,可由本穴橫通手太陽經。其所治症為目痛、汗閉、喉痹、心熱、悸動,脹滿、崩漏等。凡此諸症,其由澀滯抑鬱所生者,本穴統能治之。綜而觀之,是本穴以通為治也,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又功通於裡也。
問曰:「崩漏血下,既己通矣,何得謂為澀滯?」答曰:「洽因正經滯澀,而血乃橫溢也。喻猶遭道淤而水四潰也。當此之際,正可通因通用,以疏鑿為務,俾使順適通行。若夾壩防洪,水位愈高,其淤愈甚,四鄰為澤矣。」
【解剖】為內尺骨筋部,有尺骨動脈、中膊皮下神經、尺骨神經。
【部位】在腕側後一寸。
【主治】熱病頭痛、目眩面熱、無汗懊憹、暴瘖、心悸悲恐畏人、喉痺苦嘔、虛損數欠、少氣遺溺、肘臂腫痛、婦人經血過多崩漏。
【摘要】此穴為手少陰絡別走太陽者。《神農經》:「治目眩頭疼,可灸七壯。」《玉龍歌》:「連日虛煩面赤粧,心中驚悸亦難當,若須通里穴能得,一用金鍼體便康。」《百症賦》:「倦言嗜臥,往通里大鍾而明。」《馬丹陽十二訣》:「欲言聲不出,懊惱及怔忡,實則四肢重,頭顋面頰紅,虛則不能食,暴瘖面無容。」
【取法】同上穴,下五分部位取之。
【鍼灸】鍼三分,灸三壯。
通里
本穴為手少陰之絡,可由本穴橫通手太陽經。其所治症為目痛、汗閉、喉痹、心熱、悸動,脹滿、崩漏等。凡此諸症,其由澀滯抑鬱所生者,本穴統能治之。綜而觀之,是本穴以通為治也,故名「通里」,即通而理之也,又功通於裡也。
問曰:「崩漏血下,既己通矣,何得謂為澀滯?」答曰:「洽因正經滯澀,而血乃橫溢也。喻猶遭道淤而水四潰也。當此之際,正可通因通用,以疏鑿為務,俾使順適通行。若夾壩防洪,水位愈高,其淤愈甚,四鄰為澤矣。」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