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四十三 行第一因渡化累世劫業
李秉信
這似乎是一個作為人必然的宿命, 那就是,許多人常常會感歎命運的無常。 人不但會苦惱, 而且深陷痛苦和災難中而無法自拔。 稍有根器者, 在受夠了煩惱之後,就會思考如何改變命運, 扭轉乾坤。 這是個很重要的契機,當人起了個改變命運的念頭時, 就是對這個宇宙中的同體網開始了有了好奇及摸索。
所以, 這是個智慧的開端,當生命從咒詛人生的不順遂, 到開始摸索同體網的源頭, 煩惱, 這些都是開妙智慧的緣份。 然而,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大根器,在遭遇到挫折的時候, 就能順勢的進入同體網的第一因來解憂脫苦。 智慧往往在撞牆次數的累積下, 一而再, 再而三之後, 才會自己尋找出路。
講到同體網, 這是個很難形容的事實,地球上的萬事和萬物都同處在個網內。 然而在這個網上的眾生,彼此聯結的能量是無形無樣。 很難用言語形容, 也無法用言辭來表達。 在華嚴經裡,用了一層又一層的「相」, 來展現這種錯綜複雜的聯結。
生命在摸索和瞭解中, 若是無法超越了我相,是很難體悟到,牽動所有眾生最核心的法性及自性。 用量化的模型來描述, 同體網內的眾生, 所在展現的是萬物俱存「法界模型」,而不是只有以自己為中心「一人模型」。
而牽動這個模型的結構, 叫作相, 也叫作業力。 很少人會知道,生命在這模型裡的一顰一笑, 一舉一動,都為架構同體網的業力所牽動。 更徨論牽動我們命運的力量, 也是被同體網的相給帶動著。
一般人無奈於被業力的牽拌, 總是希望能藉著祈求神明的庇祐, 來趨吉避凶。 更積極者, 希望用行善,來擺脫業報的追索。依照改變命運或者行善消業法之原則,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因果報應歸咎於無形的冤親債主。好像只有度了你在法界所欠的五道眾生,就可以逃避果報。
殊不知, 生命最沈重的業力牽拌, 乃是來自於人間。 有智慧者, 與其求神問卜, 不如求今世的人間圓滿。 最圓滿的道路就是渡了人間眾生。那麼, 這是個智慧的問句,要如何度人間的眾生?首先先讓我們說明實際的狀況,當人遇到了問題,這是由於有業報,這時你所能做的就是承受業報。
然而就算是承受業報, 你的選擇還是很多的。可以痛苦的忍受, 默默的接受, 或者是很有智慧的享受,並改變它。 生命除了以上的幾種選擇之外,而最重要, 也是從根解決的一種選擇,就是要把這個煩惱, 以及這個挫折善了, 不再發生。 用佛家的說法來說, 叫作渡了累世累劫, 甚至千百萬年前所結惡緣的念頭。
當說到前世, 就牽涉到超越時空的消業法。然而, 同樣是一個消業作法, 每個人起心動念的高度差很多。 當高度不同, 結果差很多。有的人消的是今生的煩惱, 但除了又起, 不堪其擾。 有的人很高明的把累世煩惱, 一次性的在當下解決, 不再發生。
舉個例說, 在筆者行跡江湖為人論命的二十多年生涯中,有的人就是運氣很差, 他可能會想做很多的努力去改變它;但我們知道,這些努力,是有可能讓問題改善了,但應該無法讓問題從此解決、永遠不再發生。
第二種辦法,有人就會去找高人化解;表面上看起來問題解決了,但是受了人家的幫助,你其實等於就是欠了高人的恩情,遲早還是需要還的。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去修隨緣行第一因的消業法,如此一來,你不需要欠高人的債,也不需要自己去承受那麼多苦,因為渡人就可以化解。
隨緣行第一因消業法,對於解決人道的問題是最有幫助的,並不是只有度五道,而不度人道。只是度的方式不同,是要人自己來修法,不是消極地在那裏等著被度。在筆者開始婉婉道來, 如何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的時侯, 我們必須先瞭解業力在同體網中運作的模型。
假如今天有一個「受苦人」正在受苦,他之所以會受苦是因為他過去曾是加害人,而現在討債人來向他討回公道了。如果受苦人向菩薩求救,菩薩就直接把受苦人的痛苦消除了(幫果),如此一來討債人的討債失敗了,便會轉向菩薩討債。這就是幫果的結局:
菩薩做了好事卻反而欠債,賠了夫人又折兵;受苦人的痛苦被菩薩消除了,他因此沒有獲得成長的機會;同時討債人也討債失敗,這是一個三輸的局面。如何幫因不幫果?受苦人的「因」就是討債人,例如受苦人肚子餓,餓得快要死了,這個狀況也就是討債人飢餓的狀況。
此時,菩薩給受苦人一碗飯吃,接著教他將自己所得到的好處,迴向、分享給他的討債人。這樣就是從因上解了。 「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應該怎麼做?受苦人自己做完、解除了自已的痛苦後,還要去教討債人, 也就是要渡化討債人:
你現在在受苦,是因為你也有你自己的討債人,你也要像我一樣這麼做。等討債人(討債人一號)做完後,又去教他自己的討債人(討債人二號)照著做,這麼一層一層一直做下去,一直到最初的那個「因」都解了。
討債人一號、二號…這樣一直做下去,即是行因。行因會自動行使,把一個一個的因解決掉,受苦人只是起個頭,剩下的冤親債主自己會做下去。菩薩要教導受苦人:你在受苦,肯定是因為有討債人。你所受的苦,就是他要討的債,他要討這種債,你就會受這種苦,而且你的苦也就是討債人的苦、討債人的狀態。
若你能把你的痛苦解除,就代表這個債可以還了,所以你就把你解除痛苦的方法,迴向給討債人,希望他也能把痛苦消了,這樣也就是可以把欠他的債還給他了。進一步,菩薩還要教受苦人扮演菩薩的角色,去教導討債人:
你會受害是因為你自己也有討債人,並如法炮製菩薩教導自己的步驟。這樣子一個教一個,把這個法像船燈一樣傳下去,不斷地解因中之因、因中之因,這就如同在十二因緣上往本明的方向走。
在不斷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的循環之後, 說也奇妙的, 累世不圓滿所結下的恩怨情仇都化解了, 更神奇的, 自己的生命狀態也趨近了第一因的緣起。 正是一個渡己又渡人的完美模型。
這似乎是一個作為人必然的宿命, 那就是,許多人常常會感歎命運的無常。 人不但會苦惱, 而且深陷痛苦和災難中而無法自拔。 稍有根器者, 在受夠了煩惱之後,就會思考如何改變命運, 扭轉乾坤。 這是個很重要的契機,當人起了個改變命運的念頭時, 就是對這個宇宙中的同體網開始了有了好奇及摸索。
所以, 這是個智慧的開端,當生命從咒詛人生的不順遂, 到開始摸索同體網的源頭, 煩惱, 這些都是開妙智慧的緣份。 然而,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大根器,在遭遇到挫折的時候, 就能順勢的進入同體網的第一因來解憂脫苦。 智慧往往在撞牆次數的累積下, 一而再, 再而三之後, 才會自己尋找出路。
講到同體網, 這是個很難形容的事實,地球上的萬事和萬物都同處在個網內。 然而在這個網上的眾生,彼此聯結的能量是無形無樣。 很難用言語形容, 也無法用言辭來表達。 在華嚴經裡,用了一層又一層的「相」, 來展現這種錯綜複雜的聯結。
生命在摸索和瞭解中, 若是無法超越了我相,是很難體悟到,牽動所有眾生最核心的法性及自性。 用量化的模型來描述, 同體網內的眾生, 所在展現的是萬物俱存「法界模型」,而不是只有以自己為中心「一人模型」。
而牽動這個模型的結構, 叫作相, 也叫作業力。 很少人會知道,生命在這模型裡的一顰一笑, 一舉一動,都為架構同體網的業力所牽動。 更徨論牽動我們命運的力量, 也是被同體網的相給帶動著。
一般人無奈於被業力的牽拌, 總是希望能藉著祈求神明的庇祐, 來趨吉避凶。 更積極者, 希望用行善,來擺脫業報的追索。依照改變命運或者行善消業法之原則,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因果報應歸咎於無形的冤親債主。好像只有度了你在法界所欠的五道眾生,就可以逃避果報。
殊不知, 生命最沈重的業力牽拌, 乃是來自於人間。 有智慧者, 與其求神問卜, 不如求今世的人間圓滿。 最圓滿的道路就是渡了人間眾生。那麼, 這是個智慧的問句,要如何度人間的眾生?首先先讓我們說明實際的狀況,當人遇到了問題,這是由於有業報,這時你所能做的就是承受業報。
然而就算是承受業報, 你的選擇還是很多的。可以痛苦的忍受, 默默的接受, 或者是很有智慧的享受,並改變它。 生命除了以上的幾種選擇之外,而最重要, 也是從根解決的一種選擇,就是要把這個煩惱, 以及這個挫折善了, 不再發生。 用佛家的說法來說, 叫作渡了累世累劫, 甚至千百萬年前所結惡緣的念頭。
當說到前世, 就牽涉到超越時空的消業法。然而, 同樣是一個消業作法, 每個人起心動念的高度差很多。 當高度不同, 結果差很多。有的人消的是今生的煩惱, 但除了又起, 不堪其擾。 有的人很高明的把累世煩惱, 一次性的在當下解決, 不再發生。
舉個例說, 在筆者行跡江湖為人論命的二十多年生涯中,有的人就是運氣很差, 他可能會想做很多的努力去改變它;但我們知道,這些努力,是有可能讓問題改善了,但應該無法讓問題從此解決、永遠不再發生。
第二種辦法,有人就會去找高人化解;表面上看起來問題解決了,但是受了人家的幫助,你其實等於就是欠了高人的恩情,遲早還是需要還的。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去修隨緣行第一因的消業法,如此一來,你不需要欠高人的債,也不需要自己去承受那麼多苦,因為渡人就可以化解。
隨緣行第一因消業法,對於解決人道的問題是最有幫助的,並不是只有度五道,而不度人道。只是度的方式不同,是要人自己來修法,不是消極地在那裏等著被度。在筆者開始婉婉道來, 如何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的時侯, 我們必須先瞭解業力在同體網中運作的模型。
假如今天有一個「受苦人」正在受苦,他之所以會受苦是因為他過去曾是加害人,而現在討債人來向他討回公道了。如果受苦人向菩薩求救,菩薩就直接把受苦人的痛苦消除了(幫果),如此一來討債人的討債失敗了,便會轉向菩薩討債。這就是幫果的結局:
菩薩做了好事卻反而欠債,賠了夫人又折兵;受苦人的痛苦被菩薩消除了,他因此沒有獲得成長的機會;同時討債人也討債失敗,這是一個三輸的局面。如何幫因不幫果?受苦人的「因」就是討債人,例如受苦人肚子餓,餓得快要死了,這個狀況也就是討債人飢餓的狀況。
此時,菩薩給受苦人一碗飯吃,接著教他將自己所得到的好處,迴向、分享給他的討債人。這樣就是從因上解了。 「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應該怎麼做?受苦人自己做完、解除了自已的痛苦後,還要去教討債人, 也就是要渡化討債人:
你現在在受苦,是因為你也有你自己的討債人,你也要像我一樣這麼做。等討債人(討債人一號)做完後,又去教他自己的討債人(討債人二號)照著做,這麼一層一層一直做下去,一直到最初的那個「因」都解了。
討債人一號、二號…這樣一直做下去,即是行因。行因會自動行使,把一個一個的因解決掉,受苦人只是起個頭,剩下的冤親債主自己會做下去。菩薩要教導受苦人:你在受苦,肯定是因為有討債人。你所受的苦,就是他要討的債,他要討這種債,你就會受這種苦,而且你的苦也就是討債人的苦、討債人的狀態。
若你能把你的痛苦解除,就代表這個債可以還了,所以你就把你解除痛苦的方法,迴向給討債人,希望他也能把痛苦消了,這樣也就是可以把欠他的債還給他了。進一步,菩薩還要教受苦人扮演菩薩的角色,去教導討債人:
你會受害是因為你自己也有討債人,並如法炮製菩薩教導自己的步驟。這樣子一個教一個,把這個法像船燈一樣傳下去,不斷地解因中之因、因中之因,這就如同在十二因緣上往本明的方向走。
在不斷行第一因, 消累世業的循環之後, 說也奇妙的, 累世不圓滿所結下的恩怨情仇都化解了, 更神奇的, 自己的生命狀態也趨近了第一因的緣起。 正是一個渡己又渡人的完美模型。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