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講義第五講 地水師卦
圓覺老人
原文:《師》:貞丈人吉,無咎。《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従之,吉又何咎矣。《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易經》第七卦為 師卦, 觀地水師的卦象是很有意思的, 卦中六爻只有個陽爻, 居於下卦之中, 又和上卦之六五爻相應, 整個卦的主事者一定是九二爻。 在整部易經裡, 遍藏著吉中有凶, 凶中藏吉的玄機, 師卦便是其中一卦。
下卦的坎卦雖然是險卦, 但因為陽爻居中, 只要能順乎天理人情, 用兵的過程裡雖有凶險, 甚至殘害百姓, 人民仍然會順從之。 在易經裡, 斷卦的吉凶必須從卦序的先後來切入, 斷爻的吉凶由其陰陽和位置來判斷。師卦位於訟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爭訟的人越來越多,以致形成了軍隊。往個人的利害下判斷, 那就是結黨和結派。 再往更深的層面去思考, 這一群人的集結, 是為何而戰, 以及為誰而戰?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象》中這樣解釋師卦:師卦的形象,下卦「坎」為險,水;上卦「坤」為地,順。整個卦象就是地下有水。水潛藏在地下取之不盡,也就是士兵來源於農民中間。這也解釋了中國人的智慧, 叫作藏富於民, 養兵於農,因而,這一卦象徵「師」。
君子觀此象,應當效法這一精神,平素能容民養民,如大地蓄水。在人民當中蓄積兵眾的力量,以備戰時用之不竭。所謂的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 正是這個道理《象》中這樣評斷此卦:將帥領旨去出征,騎著烈馬拉硬弓,百步穿楊去得准,箭中金錢喜氣生。此卦的卦名為師。前面的訟卦是講人們的爭訟,不服從裁決,便會引起械鬥與戰爭。所以訟卦之後便是師卦。
師是兵眾的意思,它是古代軍隊的一級編制,名稱沿用至今。按《周官•大司馬》中記載,藏兵于農,每戶出一人,五人為一伍,五伍為一兩,四兩為一卒,五卒為一旅,五旅為一師,五師為一軍。按這種推算,一師就是兩千五百人。而師的引申義也就代表戰爭了。戰爭必然會使人產生憂患,所以師卦也有憂患的含義。
這就是《雜卦傳》中所說的「比樂師憂」。師卦上卦為坤為地為眾,下卦為坎為水為險,地中有水、引眾犯險,就是師卦的卦象。地中有水,則是比喻兵來源於民眾中,平時務農,戰時成兵。引眾犯險則表示戰爭會帶來大量的人口傷亡,表明了戰爭的殘酷。
師卦之象:有虎、馬、牛指寅午未;將軍立于臺上,主掌兵權;執印者拜于地,指受賞。天馬出群之卦,以寡服眾象。坤上坎下 坤為地,坎為水,地中有水。地中眾者,莫過於水。師為眾,部屬兵士眾多的意思。
持正的「仁義之師」,才可攻伐天下使百姓服從,用兵勝負在於擇將選帥,持重老成的人統兵可獲吉祥,這樣才沒有災禍。師卦,此卦是異卦相疊,下卦為坎,上卦為坤。「師」指軍隊。坎為水、為險;坤為地、為順,喻寓兵於農。兵凶戰危,用兵乃聖人不得已而為之,但它可以順利無阻礙地解決矛盾,因為順乎形勢,師出有名,故能化凶為吉。
占得此卦,對於軍事上率師出征非常有利,必無災禍。師卦是天馬出群之卦,以寡伏眾之象。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卦辭釋義 師:古代的軍隊編制,有作戰任務。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長者。在這裡也指老成持重,眾所畏懼的人。從這句卦辭的意思中, 我們又可以觀察到個卦象上的變化, 那就是一群人在集結的時候, 到底是個什麼樣德性的人, 在領導群眾?
如果在位者是個堅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經驗的長者, 那麼這個被統帥軍隊可以得到吉祥,不會有什麼災禍。根據師卦的卦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理論:有容乃大。從這個卦裡,我們能看出指揮的藝術,以及如何做個好領導的要義。為了能使更多人追隨自己,能使下屬支援自己,領導必須有足夠的心胸,能容下他們,就像師卦之中土地能容水一樣,這樣在作戰時,指揮者就有威望,就能出師得勝。
《彖》中這樣解釋師卦: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師是指部屬眾多的意思,「貞」是指堅守正道原則辦事。能做到民眾都按正道原則辦事的人, 是可以當大家的君王。
剛強只有表現適中時,才會有人回應,才會在危險的戰爭中,使大家順從。雖然戰爭是毒害天下的事情,人們卻願意聽從,從而取得吉祥的結果,這有什麼錯誤呢? 占得此卦者,要注意自己的心胸,為了能贏得威望,出師得利,必須要有足夠寬闊的心胸。
師卦還有一些具體的表像,有男子多情之象,有以寡服眾之象,有眾小人圍困之象,有憂勞動眾之象,有興兵或動武,打仗或打架之象。雖然在卦辭之中顯無咎,但是此卦也並不是吉卦,要準備接受艱難困苦的挑戰。
占得此卦者,在事業上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阻力很大,困難很多,在這關鍵的時刻,必須調動全部員工的積極性。因為本卦為師,師是由眾人組成的,所以占得此卦者,與其個人單打獨鬥,不如聯合眾人一起行動,這樣會更有利。所問之事,先難後易。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原文:《師》:貞丈人吉,無咎。《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従之,吉又何咎矣。《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易經》第七卦為 師卦, 觀地水師的卦象是很有意思的, 卦中六爻只有個陽爻, 居於下卦之中, 又和上卦之六五爻相應, 整個卦的主事者一定是九二爻。 在整部易經裡, 遍藏著吉中有凶, 凶中藏吉的玄機, 師卦便是其中一卦。
下卦的坎卦雖然是險卦, 但因為陽爻居中, 只要能順乎天理人情, 用兵的過程裡雖有凶險, 甚至殘害百姓, 人民仍然會順從之。 在易經裡, 斷卦的吉凶必須從卦序的先後來切入, 斷爻的吉凶由其陰陽和位置來判斷。師卦位於訟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爭訟的人越來越多,以致形成了軍隊。往個人的利害下判斷, 那就是結黨和結派。 再往更深的層面去思考, 這一群人的集結, 是為何而戰, 以及為誰而戰?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象》中這樣解釋師卦:師卦的形象,下卦「坎」為險,水;上卦「坤」為地,順。整個卦象就是地下有水。水潛藏在地下取之不盡,也就是士兵來源於農民中間。這也解釋了中國人的智慧, 叫作藏富於民, 養兵於農,因而,這一卦象徵「師」。
君子觀此象,應當效法這一精神,平素能容民養民,如大地蓄水。在人民當中蓄積兵眾的力量,以備戰時用之不竭。所謂的養兵千日, 用在一時, 正是這個道理《象》中這樣評斷此卦:將帥領旨去出征,騎著烈馬拉硬弓,百步穿楊去得准,箭中金錢喜氣生。此卦的卦名為師。前面的訟卦是講人們的爭訟,不服從裁決,便會引起械鬥與戰爭。所以訟卦之後便是師卦。
師是兵眾的意思,它是古代軍隊的一級編制,名稱沿用至今。按《周官•大司馬》中記載,藏兵于農,每戶出一人,五人為一伍,五伍為一兩,四兩為一卒,五卒為一旅,五旅為一師,五師為一軍。按這種推算,一師就是兩千五百人。而師的引申義也就代表戰爭了。戰爭必然會使人產生憂患,所以師卦也有憂患的含義。
這就是《雜卦傳》中所說的「比樂師憂」。師卦上卦為坤為地為眾,下卦為坎為水為險,地中有水、引眾犯險,就是師卦的卦象。地中有水,則是比喻兵來源於民眾中,平時務農,戰時成兵。引眾犯險則表示戰爭會帶來大量的人口傷亡,表明了戰爭的殘酷。
師卦之象:有虎、馬、牛指寅午未;將軍立于臺上,主掌兵權;執印者拜于地,指受賞。天馬出群之卦,以寡服眾象。坤上坎下 坤為地,坎為水,地中有水。地中眾者,莫過於水。師為眾,部屬兵士眾多的意思。
持正的「仁義之師」,才可攻伐天下使百姓服從,用兵勝負在於擇將選帥,持重老成的人統兵可獲吉祥,這樣才沒有災禍。師卦,此卦是異卦相疊,下卦為坎,上卦為坤。「師」指軍隊。坎為水、為險;坤為地、為順,喻寓兵於農。兵凶戰危,用兵乃聖人不得已而為之,但它可以順利無阻礙地解決矛盾,因為順乎形勢,師出有名,故能化凶為吉。
占得此卦,對於軍事上率師出征非常有利,必無災禍。師卦是天馬出群之卦,以寡伏眾之象。師卦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卦辭釋義 師:古代的軍隊編制,有作戰任務。丈人:是指有威望的長者。在這裡也指老成持重,眾所畏懼的人。從這句卦辭的意思中, 我們又可以觀察到個卦象上的變化, 那就是一群人在集結的時候, 到底是個什麼樣德性的人, 在領導群眾?
如果在位者是個堅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經驗的長者, 那麼這個被統帥軍隊可以得到吉祥,不會有什麼災禍。根據師卦的卦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理論:有容乃大。從這個卦裡,我們能看出指揮的藝術,以及如何做個好領導的要義。為了能使更多人追隨自己,能使下屬支援自己,領導必須有足夠的心胸,能容下他們,就像師卦之中土地能容水一樣,這樣在作戰時,指揮者就有威望,就能出師得勝。
《彖》中這樣解釋師卦: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彖》中這段話的意思是:師是指部屬眾多的意思,「貞」是指堅守正道原則辦事。能做到民眾都按正道原則辦事的人, 是可以當大家的君王。
剛強只有表現適中時,才會有人回應,才會在危險的戰爭中,使大家順從。雖然戰爭是毒害天下的事情,人們卻願意聽從,從而取得吉祥的結果,這有什麼錯誤呢? 占得此卦者,要注意自己的心胸,為了能贏得威望,出師得利,必須要有足夠寬闊的心胸。
師卦還有一些具體的表像,有男子多情之象,有以寡服眾之象,有眾小人圍困之象,有憂勞動眾之象,有興兵或動武,打仗或打架之象。雖然在卦辭之中顯無咎,但是此卦也並不是吉卦,要準備接受艱難困苦的挑戰。
占得此卦者,在事業上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阻力很大,困難很多,在這關鍵的時刻,必須調動全部員工的積極性。因為本卦為師,師是由眾人組成的,所以占得此卦者,與其個人單打獨鬥,不如聯合眾人一起行動,這樣會更有利。所問之事,先難後易。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