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系統業力再來人系列之六 無明為緣起幻無法離幻
李秉信
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是人, 對於自己情緒起伏的掌控力都是相當薄弱的。人似乎在失控後,很容易會陷入一種莫名的情绪裡裡,鑽牛角尖闖死胡同;偶爾又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怒火熊熊,甚至陷入情緒的暗黑走廊而鬱鬱寡歡,這種無以名之的內心悲苦戲碼,所有情緒上的頻率動盪,皆與生命的無常息息相關。可是,為何每個人對相同情境,往往有不盡相同的反應呢?甚至反應的差異化,能到天壤地別的境地?悲喜交加的情境,上一秒庫柏下一秒笑,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些無奇不有,時而好又時而不好的情緒,究竟是依據著怎樣的訊息判讀,然後再加以投射在行為的反應上呢?西方的精神醫學,是透過把反應等差量化後的比較,來分析情緒上下起伏的頻率,再用科學化後的數據,做一個比較具體的陳述。我們可以像古典熱力學一樣,把情緒當成一種正負能量的總和。透過觀察與認識情緒反應的過程中,你會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一種可以和平共處的模式; 用熱力學的角度來說, 系統能量已經達到一個均衡值,最後再將反應的總和內化,進而造就出你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
如果從業力的系統來看待情緒的反應,問題就會相對的簡單明瞭了。若說基因有記憶、會遺傳。當然,一個人累世累劫的秉性與習氣,也會如影隨形,永續存在。 所以你今天會是這付德行,就沒有什麼好值得你大驚小怪的了?常言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相隨。」正好切中主題。再再說明了業力造就習氣,而習氣就是經心理學科學量化過的“人格特質”。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個體,對於相同事件的看法,當然也會有南轅北轍的反應了。
如同,每一個能量的恆定系統,都會有一個量身訂作的平均值,也就是說先天上 ”個體差異化”存在的事實,造就了每個人都擁有不盡相同的價值觀。再回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議題上。你不難發現,為何,我們常常在某些固定的事情上卡關;或對某些事件的發生反應過度、耿耿於懷。你自認的美味佳餚菜,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毒藥;你棄之如敝屣的「渣人」, 也有可能是被別人奉為座上賓的偶像。在個人的喜好上面,為何有向性及取捨觀上的差別呢?
你有沒有發現,總有種說不出理由的莫名引力,讓我們時常為那些擁有某種特定氣質的人沉溺又著迷,探究緣由,卻又不知從何處訴說其端倪;或者也會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對一個素為謀面的陌生人有了特別的看法,在心理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刻板印象」。再更精闢點說,就是好惡無來由,完全憑感覺,感覺很任性,完全是主觀。 那感覺上的主觀,究竟是什麼?又依據什麼而生成的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即便你走過忘川橋,喝孟婆湯也沒用,總是以金剛不壞之身續存的“業力種子”。什麼叫做業力種子呢?因、緣、果俱足而成的產品,我們統一稱之為業力種子。如果說,種子要種在泥土地上,有陽光、空氣、水才會發芽,那麼我們可以說,種子是因,陽光空氣水是緣,發芽是果。那麼如果是一顆壞掉的種子,或種在水泥地上的種子,或者種子缺水呢,會有可能長得出芽嗎?
正所謂:因不自變,因果之間,還需有“緣”的助力,“因”才能轉化成“果”,「因」是親因,如種子,為能生之種。「緣」是助緣,如水肥,為助生之機。因此見到另一事相的現起,就能判定 某一法的可以生起。「推果知因,據因知果」,便產生了因果的觀念,確見事事物物 間的因果性。因果性,是依因緣和合生果的事相而存在的。「單因不生,孤緣不長,因緣和合,自然結果」。當因生出果,果隨變因,因又生果,生生不息時,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品質趨近於平等性的智慧呢?
看透這一段因緣果流動的過程過去, 東方的文化,用短短的幾個字就加以形容:「業由心生,業也由心滅。」生滅的道理,決定在心念之上,也就是我們長說的內心,其實就是一切所有發生的源頭。 但是把它講的更透徹一點,是從每一個當下的那一念,就開始醞釀了我們累世累刧以來,多采多姿的意識種子。「一念無明,當下就迷。」「一念不覺,於諸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了。」人生所有的遭遇,不就都是從這一念開始的嗎?然後,以無明為緣,造作出種種惡業,起惑起幻又無法離幻,起了貪、瞋、癡等煩惱心,造了諸惡業。
不論善業惡業,最後都會在八識田中「自薰成種」成習氣,佛經裡稱為業力。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識等五支,就是人的五蘊報身。人生一切都是無常的,所有的生命形態也是無常的,這世間没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無常的意思是:一件事情,它有可能好就有可能壞。要減少無常,就要努力的種善因,結善果。如果渴望幸福,就需要去了解如何種下一粒如金剛經裡不壞的種子;唯有當你種下一個“幸福的因”,才能带來一個“幸福的果”。所有東西都有它的因果關係,比如你種下了蘋果樹種子,那麼就不要期待它長出奇異果來。
仔細看清楚人生每個關係, 他們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 在每一件關係的開始,一定有個「起心動念」。 從系統平衡的觀念來看,每個起心動念的影響力,都是無遠弗屆。 不但是超越空間,更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以了凡四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為例, 老祖宗做的好事跟壞事, 沒有一個後代子孫能逃得掉蝴蝶效應。命理哲學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回頭”,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劇本是什麼?了解命運,方能循根究理自解因,才能進一步改變命運,得到解脫,稱之為“知命”。
命理哲學是一個開啟你自解因的緣份及工具。當你知道,每一個發生都是意識種子開始的。那麼你就掌握了,如何改變命運最重要樞紐。 很少人知道「消業懺悔」,或是用最簡單的文字叫做「回頭」,是改變命運的捷徑。消業懺悔又稱「心念管理學」,即反省自己之意。人一天有十萬念頭,二天就有二十萬個年頭,你這輩子活得多少天, 就有那麼多無窮無盡的念頭。 這些念頭,都是你種子意識最原始的狀態。 隨著你所相處的環境, 你所經歷過的發生, 一吋一吋的進入到你的意識田中, 成為你根深蒂固的執著。
你可以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共通點, 幾乎所有的偉人都在寫日記。從他們的日記的行文中, 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共同點, 叫做純化自己的意念, 強化自己如是思考,如是執行的力量。 在這個反覆單純化的過程裡, 他們所做的一個重要的動作, 就是在自己的八識田中, 種下了單純的意識種子。當然,筆者並沒有說,寫日記一定會成為偉人。 但是,不可否認的, 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藉由寫日記,來幫助自己整理心念。
說穿了, 記錄自己心念法門的修煉, 在人世間的辦法上,是很豐富的。不論是寫日記,或者是反省及懺悔, 禪宗靜坐講究的吸吶吐息, 淨土宗修行的聲聲念佛,都是對於那一念的修煉, 叫做念念分明。 每一個當下都有一個念頭,念頭的交替,就是人間時間的生滅, 甚至說是時間的流動。 說到時間,那只是念頭上的一種流動而已。當你的念頭是乾淨的時候, 生命的流動一定是順暢。 妄念叢生的時候, 生命的流動一定會有所阻塞。 生命和時間的關係, 都是在念頭的交替中牽扯者。
念頭產生發生, 發生成就了千奇百怪的關係。 每一段關係的結果, 都是發業的過程, 伴隨著系統能量的釋放。講到系統平衡的道理,就要從你內心的每一個念頭開始說起。 你的一思一想, 不管你你是認真的,還是無意的, 你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 看穿他們的結構, 都存在靈魂識裡的一個情趣所在。 沒有這個情趣, 念頭是絕對不會升起來的, 叫做無所攀緣, 也無所抓取。 我們所說的情趣,是非常的細微, 沒有細縫到你不知道他的來去, 甚至不知道他何去何來。
師尊曾經說過, 眾生的自性本自清淨無染,但是追逐無明,飽受生滅之苦。把這句話看得更清楚一點,眾生都迷失或者是執著在,累世累劫情趣裡面,追逐自以為存在的幻境。這些念頭,就是你內心的內眾生被情趣染著之後,經過六根和六識,對於外在的環境,也就是外眾生分別染著及抓取, 而產生了一段又一段的發生。 每一段的發生都會過去,這是幻境唯一存在的事實。但是無可避免的,發業的能量染著你的意識種子。在你靈魂識的日記本上, 寫下了你累世累劫以來,一頁又一頁的紀錄。
所以一個最容易改變命運的方法, 就是,降低負面能量。不用擔心,不用煩惱,不用懼怕。常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念本邪門,該盡量避免負面想法的產生。因為負面思想的妄想,往往比正向思想更容易成真。因為他們的穿透力往往是最強的,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所產生出來的影響往往更深更廣,也更加的源遠流長的。更深入地來說,染著意識種子所堆積出來的情緒,深深地躺在我們的靈魂識裡, 三不五時地發作出來, 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氣跟業力。
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是人, 對於自己情緒起伏的掌控力都是相當薄弱的。人似乎在失控後,很容易會陷入一種莫名的情绪裡裡,鑽牛角尖闖死胡同;偶爾又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怒火熊熊,甚至陷入情緒的暗黑走廊而鬱鬱寡歡,這種無以名之的內心悲苦戲碼,所有情緒上的頻率動盪,皆與生命的無常息息相關。可是,為何每個人對相同情境,往往有不盡相同的反應呢?甚至反應的差異化,能到天壤地別的境地?悲喜交加的情境,上一秒庫柏下一秒笑,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這些無奇不有,時而好又時而不好的情緒,究竟是依據著怎樣的訊息判讀,然後再加以投射在行為的反應上呢?西方的精神醫學,是透過把反應等差量化後的比較,來分析情緒上下起伏的頻率,再用科學化後的數據,做一個比較具體的陳述。我們可以像古典熱力學一樣,把情緒當成一種正負能量的總和。透過觀察與認識情緒反應的過程中,你會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一種可以和平共處的模式; 用熱力學的角度來說, 系統能量已經達到一個均衡值,最後再將反應的總和內化,進而造就出你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
如果從業力的系統來看待情緒的反應,問題就會相對的簡單明瞭了。若說基因有記憶、會遺傳。當然,一個人累世累劫的秉性與習氣,也會如影隨形,永續存在。 所以你今天會是這付德行,就沒有什麼好值得你大驚小怪的了?常言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相隨。」正好切中主題。再再說明了業力造就習氣,而習氣就是經心理學科學量化過的“人格特質”。每個人,都是有差異的個體,對於相同事件的看法,當然也會有南轅北轍的反應了。
如同,每一個能量的恆定系統,都會有一個量身訂作的平均值,也就是說先天上 ”個體差異化”存在的事實,造就了每個人都擁有不盡相同的價值觀。再回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議題上。你不難發現,為何,我們常常在某些固定的事情上卡關;或對某些事件的發生反應過度、耿耿於懷。你自認的美味佳餚菜,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毒藥;你棄之如敝屣的「渣人」, 也有可能是被別人奉為座上賓的偶像。在個人的喜好上面,為何有向性及取捨觀上的差別呢?
你有沒有發現,總有種說不出理由的莫名引力,讓我們時常為那些擁有某種特定氣質的人沉溺又著迷,探究緣由,卻又不知從何處訴說其端倪;或者也會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對一個素為謀面的陌生人有了特別的看法,在心理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刻板印象」。再更精闢點說,就是好惡無來由,完全憑感覺,感覺很任性,完全是主觀。 那感覺上的主觀,究竟是什麼?又依據什麼而生成的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即便你走過忘川橋,喝孟婆湯也沒用,總是以金剛不壞之身續存的“業力種子”。什麼叫做業力種子呢?因、緣、果俱足而成的產品,我們統一稱之為業力種子。如果說,種子要種在泥土地上,有陽光、空氣、水才會發芽,那麼我們可以說,種子是因,陽光空氣水是緣,發芽是果。那麼如果是一顆壞掉的種子,或種在水泥地上的種子,或者種子缺水呢,會有可能長得出芽嗎?
正所謂:因不自變,因果之間,還需有“緣”的助力,“因”才能轉化成“果”,「因」是親因,如種子,為能生之種。「緣」是助緣,如水肥,為助生之機。因此見到另一事相的現起,就能判定 某一法的可以生起。「推果知因,據因知果」,便產生了因果的觀念,確見事事物物 間的因果性。因果性,是依因緣和合生果的事相而存在的。「單因不生,孤緣不長,因緣和合,自然結果」。當因生出果,果隨變因,因又生果,生生不息時,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品質趨近於平等性的智慧呢?
看透這一段因緣果流動的過程過去, 東方的文化,用短短的幾個字就加以形容:「業由心生,業也由心滅。」生滅的道理,決定在心念之上,也就是我們長說的內心,其實就是一切所有發生的源頭。 但是把它講的更透徹一點,是從每一個當下的那一念,就開始醞釀了我們累世累刧以來,多采多姿的意識種子。「一念無明,當下就迷。」「一念不覺,於諸事理,迷暗愚癡,無所明了。」人生所有的遭遇,不就都是從這一念開始的嗎?然後,以無明為緣,造作出種種惡業,起惑起幻又無法離幻,起了貪、瞋、癡等煩惱心,造了諸惡業。
不論善業惡業,最後都會在八識田中「自薰成種」成習氣,佛經裡稱為業力。無明是緣,業力是因,因緣和合,遂感生現在苦果——識等五支,就是人的五蘊報身。人生一切都是無常的,所有的生命形態也是無常的,這世間没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無常的意思是:一件事情,它有可能好就有可能壞。要減少無常,就要努力的種善因,結善果。如果渴望幸福,就需要去了解如何種下一粒如金剛經裡不壞的種子;唯有當你種下一個“幸福的因”,才能带來一個“幸福的果”。所有東西都有它的因果關係,比如你種下了蘋果樹種子,那麼就不要期待它長出奇異果來。
仔細看清楚人生每個關係, 他們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 在每一件關係的開始,一定有個「起心動念」。 從系統平衡的觀念來看,每個起心動念的影響力,都是無遠弗屆。 不但是超越空間,更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以了凡四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為例, 老祖宗做的好事跟壞事, 沒有一個後代子孫能逃得掉蝴蝶效應。命理哲學最重要的兩個字是“回頭”,回頭看看自己的人生劇本是什麼?了解命運,方能循根究理自解因,才能進一步改變命運,得到解脫,稱之為“知命”。
命理哲學是一個開啟你自解因的緣份及工具。當你知道,每一個發生都是意識種子開始的。那麼你就掌握了,如何改變命運最重要樞紐。 很少人知道「消業懺悔」,或是用最簡單的文字叫做「回頭」,是改變命運的捷徑。消業懺悔又稱「心念管理學」,即反省自己之意。人一天有十萬念頭,二天就有二十萬個年頭,你這輩子活得多少天, 就有那麼多無窮無盡的念頭。 這些念頭,都是你種子意識最原始的狀態。 隨著你所相處的環境, 你所經歷過的發生, 一吋一吋的進入到你的意識田中, 成為你根深蒂固的執著。
你可以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共通點, 幾乎所有的偉人都在寫日記。從他們的日記的行文中, 你可以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共同點, 叫做純化自己的意念, 強化自己如是思考,如是執行的力量。 在這個反覆單純化的過程裡, 他們所做的一個重要的動作, 就是在自己的八識田中, 種下了單純的意識種子。當然,筆者並沒有說,寫日記一定會成為偉人。 但是,不可否認的, 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藉由寫日記,來幫助自己整理心念。
說穿了, 記錄自己心念法門的修煉, 在人世間的辦法上,是很豐富的。不論是寫日記,或者是反省及懺悔, 禪宗靜坐講究的吸吶吐息, 淨土宗修行的聲聲念佛,都是對於那一念的修煉, 叫做念念分明。 每一個當下都有一個念頭,念頭的交替,就是人間時間的生滅, 甚至說是時間的流動。 說到時間,那只是念頭上的一種流動而已。當你的念頭是乾淨的時候, 生命的流動一定是順暢。 妄念叢生的時候, 生命的流動一定會有所阻塞。 生命和時間的關係, 都是在念頭的交替中牽扯者。
念頭產生發生, 發生成就了千奇百怪的關係。 每一段關係的結果, 都是發業的過程, 伴隨著系統能量的釋放。講到系統平衡的道理,就要從你內心的每一個念頭開始說起。 你的一思一想, 不管你你是認真的,還是無意的, 你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 看穿他們的結構, 都存在靈魂識裡的一個情趣所在。 沒有這個情趣, 念頭是絕對不會升起來的, 叫做無所攀緣, 也無所抓取。 我們所說的情趣,是非常的細微, 沒有細縫到你不知道他的來去, 甚至不知道他何去何來。
師尊曾經說過, 眾生的自性本自清淨無染,但是追逐無明,飽受生滅之苦。把這句話看得更清楚一點,眾生都迷失或者是執著在,累世累劫情趣裡面,追逐自以為存在的幻境。這些念頭,就是你內心的內眾生被情趣染著之後,經過六根和六識,對於外在的環境,也就是外眾生分別染著及抓取, 而產生了一段又一段的發生。 每一段的發生都會過去,這是幻境唯一存在的事實。但是無可避免的,發業的能量染著你的意識種子。在你靈魂識的日記本上, 寫下了你累世累劫以來,一頁又一頁的紀錄。
所以一個最容易改變命運的方法, 就是,降低負面能量。不用擔心,不用煩惱,不用懼怕。常言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念本邪門,該盡量避免負面想法的產生。因為負面思想的妄想,往往比正向思想更容易成真。因為他們的穿透力往往是最強的,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所產生出來的影響往往更深更廣,也更加的源遠流長的。更深入地來說,染著意識種子所堆積出來的情緒,深深地躺在我們的靈魂識裡, 三不五時地發作出來, 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氣跟業力。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