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十三 以覺為鏡化入圓融萬象
李秉信
我們可以發現每個飽受情困的生命, 當那份無法自救,超乎正常忍受度的情傷,深刻的咬蝕我們的內心時。在生命突破承受臨界點, 形將奔潰的瞬間, 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來自最深層直覺,會去融入我們所有的體會, 來接管生命的主動權。
不論那是生命對於祖國之情、男女愛戀之情的追逐。這時候,已經由不得任何的利害關係,物質條件,甚至威脅利誘,可以捆綁來自於生命被感動的力量。在那份心繫於她、對他的懸念,到了最無法自拔的承受極限下,甚至行將奔潰的決堤點時。
在這時候,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來自於自己生命的本能,也就是人類最寶貴的覺察力,會被喚醒了過來。一個唯一被喚醒的事實是,當事者不再外求於人,而是反求諸己。
當情傷的詩人走到一種境界, 已經不再用淒美詩詞來追究別人是否知道自己的思念,反而像是把自己的痛苦懸掛起來,好好的仔細端詳一番,到底是為什麼, 為誰而苦, 到底是要想還是不想了。其實相思之情最美的瞬間,就是在這開悟的一刻。
突然之間,思念者體悟到,被思念的她是否知道,或者是在乎對方能否感應到,思念者那麼痛苦的相思之情,都已經不重要了。生命已經超脫出對方要作什麼,或是對方會反應什麼的侷限,而開始往自己的內心看了。
甚至我們可以說,對方想要怎麼決定都已經不重要了。自己反而化被動為主動,掌握了對於自己生命的主動權,並覺察到,自己才是那個牽一髮動全身的主角。一個人從清醒之後,能夠主動掌握自己選擇權的那刻起,痛苦的枷鎖就無法再捆綁他了。
只有自己是那個,最後要選擇,想或不想的決定者時,一切的痛苦才能作徹底的解決,甚至自我的了斷。然而更奇妙的是,當自己的痛苦被自己了斷以後,反而所有的僵局都迎刃而解,被思念者和思念者的心意也相通了。
我們常常形容的「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是神奇的心電感應,都是在描述這種,生命超越出痛苦的枷鎖,而成為自己的主宰時候。先由內再往外,心思往外擴張的能力,是超能力而且無遠弗屆的。那是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讓對方感受的。
其實這樣的豁然開朗,頓時領悟,才是相思之情昇華到最極致的到達。而這樣的體會,若是没有經過這麼強烈的相思之苦,是無法體會到的。思念者已是無法在用理性和想法,條件和輸嬴,在經歴和反覆思索中,去解脫自己的痛苦。
只有在生命中,去面對最難以承受的痛苦裡。想念到最深後,最後真正打開的是自己的心門,啟發的是自己生命最深處的覺察力。在這經歴相思的過程中,說句實話, 完全都是當事者對於自己想法出入及感情的抓取的真實經歴。
相思之苦, 苦到極致只是在用覺察力的鏡子看見自己。在一次又一次進和出的痛苦裡,想和不想的挣扎裡。與其說情繫被相思者,還不如說,經歴過相思之後,其實更瞭解的是自我的覺察。
情傷後的生命,不見得更瞭解對方,但無庸至疑的,更被瞭解的,絕對是自己。相思的收與放,都是操練我們思緒進出的最好工具,然而最終極的到達,是知道了自己。而在這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中,我們最終學到了,人必須要非常小心自己怎麼想,更在乎自己怎麼期待。
在佛家看來,我們起心動念的那一刻,結果在內心的感覺裡便已經成形了。在我們想念伊人的那刻起,他的生命就已進到了我們世界裡。而且可能是,一部可歌可泣史詩的起心動念,也有可能是,無可挽回悲劇的導火線。
如同闖王李自成,色念一起,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或許歡愉在一時吧。然而吳三桂一怒之下,怒念一動,引清兵入山海關,勢如破竹的滅了明朝,更引得無數家破人亡,生靈塗炭,明清的歷史也因而改寫。
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後,下來的日子,就讓我們更體會到,人心真的不可以輕易動念了。一個動念的後果,所引起的骨牌效應,不是當事人在動念的那一刻,可以估量得到。然而如何讓每一個動念,所成就的是,夢想成真的動力,而不是墜入無限痛苦的陷井。
生命從相思之苦的體會,終於知道了每一個動念的思緒,和實際外境的距離,都是心想事成渾然天成的祕密,也是痛苦的根源。心和境的距離其實就是痛苦的同義字。而覺察出「真我」的存在,並拿回主動權,是消弭距離的唯一方法。
所以,如何從已經發生痛苦的外境,回頭觀照及覺察出,當初讓痛苦發生的起念。又如何從每一個心中升起的念頭,覺察將發生的痛苦和結果,我們就掌握了,心裡所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可以成就的密祕。
更掌握了,不再讓自己痛苦的竅門,或是如何從痛苦裡解脫的密秘。生活自在到此,生命喜悅盡都在一念升起的彈指之間,生活的豁達全然遊走在念念分明的單純中。一個意志力堅強,想到做到的人,又能没有煩惱的人,一定是一個能安靜自己的人。
看到自己的念頭一個又一個起來,一個又一個的過去,當自己能夠站出來,把自己的想法懸掛起來。看自己萬念俱發,又萬念俱灰的時候,你是否能夠看到什麼力量,什麼動念讓自己煩惱不堪。
人唯有像照鏡子一樣,自己觀照出自己問題,才能如大夢初醒一樣,看破因果而了悟因緣。靜心之後油然而生的覺察力,是觀照自己唯一的鏡子,也是能看到自己心境起伏的法門。
清醒就如同看到鏡中影像後的修正,那是自己唯一會好的方法,也是自己能醫療自己的心藥。
我們可以發現每個飽受情困的生命, 當那份無法自救,超乎正常忍受度的情傷,深刻的咬蝕我們的內心時。在生命突破承受臨界點, 形將奔潰的瞬間, 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一個來自最深層直覺,會去融入我們所有的體會, 來接管生命的主動權。
不論那是生命對於祖國之情、男女愛戀之情的追逐。這時候,已經由不得任何的利害關係,物質條件,甚至威脅利誘,可以捆綁來自於生命被感動的力量。在那份心繫於她、對他的懸念,到了最無法自拔的承受極限下,甚至行將奔潰的決堤點時。
在這時候,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來自於自己生命的本能,也就是人類最寶貴的覺察力,會被喚醒了過來。一個唯一被喚醒的事實是,當事者不再外求於人,而是反求諸己。
當情傷的詩人走到一種境界, 已經不再用淒美詩詞來追究別人是否知道自己的思念,反而像是把自己的痛苦懸掛起來,好好的仔細端詳一番,到底是為什麼, 為誰而苦, 到底是要想還是不想了。其實相思之情最美的瞬間,就是在這開悟的一刻。
突然之間,思念者體悟到,被思念的她是否知道,或者是在乎對方能否感應到,思念者那麼痛苦的相思之情,都已經不重要了。生命已經超脫出對方要作什麼,或是對方會反應什麼的侷限,而開始往自己的內心看了。
甚至我們可以說,對方想要怎麼決定都已經不重要了。自己反而化被動為主動,掌握了對於自己生命的主動權,並覺察到,自己才是那個牽一髮動全身的主角。一個人從清醒之後,能夠主動掌握自己選擇權的那刻起,痛苦的枷鎖就無法再捆綁他了。
只有自己是那個,最後要選擇,想或不想的決定者時,一切的痛苦才能作徹底的解決,甚至自我的了斷。然而更奇妙的是,當自己的痛苦被自己了斷以後,反而所有的僵局都迎刃而解,被思念者和思念者的心意也相通了。
我們常常形容的「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是神奇的心電感應,都是在描述這種,生命超越出痛苦的枷鎖,而成為自己的主宰時候。先由內再往外,心思往外擴張的能力,是超能力而且無遠弗屆的。那是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讓對方感受的。
其實這樣的豁然開朗,頓時領悟,才是相思之情昇華到最極致的到達。而這樣的體會,若是没有經過這麼強烈的相思之苦,是無法體會到的。思念者已是無法在用理性和想法,條件和輸嬴,在經歴和反覆思索中,去解脫自己的痛苦。
只有在生命中,去面對最難以承受的痛苦裡。想念到最深後,最後真正打開的是自己的心門,啟發的是自己生命最深處的覺察力。在這經歴相思的過程中,說句實話, 完全都是當事者對於自己想法出入及感情的抓取的真實經歴。
相思之苦, 苦到極致只是在用覺察力的鏡子看見自己。在一次又一次進和出的痛苦裡,想和不想的挣扎裡。與其說情繫被相思者,還不如說,經歴過相思之後,其實更瞭解的是自我的覺察。
情傷後的生命,不見得更瞭解對方,但無庸至疑的,更被瞭解的,絕對是自己。相思的收與放,都是操練我們思緒進出的最好工具,然而最終極的到達,是知道了自己。而在這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經歷中,我們最終學到了,人必須要非常小心自己怎麼想,更在乎自己怎麼期待。
在佛家看來,我們起心動念的那一刻,結果在內心的感覺裡便已經成形了。在我們想念伊人的那刻起,他的生命就已進到了我們世界裡。而且可能是,一部可歌可泣史詩的起心動念,也有可能是,無可挽回悲劇的導火線。
如同闖王李自成,色念一起,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或許歡愉在一時吧。然而吳三桂一怒之下,怒念一動,引清兵入山海關,勢如破竹的滅了明朝,更引得無數家破人亡,生靈塗炭,明清的歷史也因而改寫。
有了這樣的認識以後,下來的日子,就讓我們更體會到,人心真的不可以輕易動念了。一個動念的後果,所引起的骨牌效應,不是當事人在動念的那一刻,可以估量得到。然而如何讓每一個動念,所成就的是,夢想成真的動力,而不是墜入無限痛苦的陷井。
生命從相思之苦的體會,終於知道了每一個動念的思緒,和實際外境的距離,都是心想事成渾然天成的祕密,也是痛苦的根源。心和境的距離其實就是痛苦的同義字。而覺察出「真我」的存在,並拿回主動權,是消弭距離的唯一方法。
所以,如何從已經發生痛苦的外境,回頭觀照及覺察出,當初讓痛苦發生的起念。又如何從每一個心中升起的念頭,覺察將發生的痛苦和結果,我們就掌握了,心裡所想的每一個念頭,都可以成就的密祕。
更掌握了,不再讓自己痛苦的竅門,或是如何從痛苦裡解脫的密秘。生活自在到此,生命喜悅盡都在一念升起的彈指之間,生活的豁達全然遊走在念念分明的單純中。一個意志力堅強,想到做到的人,又能没有煩惱的人,一定是一個能安靜自己的人。
看到自己的念頭一個又一個起來,一個又一個的過去,當自己能夠站出來,把自己的想法懸掛起來。看自己萬念俱發,又萬念俱灰的時候,你是否能夠看到什麼力量,什麼動念讓自己煩惱不堪。
人唯有像照鏡子一樣,自己觀照出自己問題,才能如大夢初醒一樣,看破因果而了悟因緣。靜心之後油然而生的覺察力,是觀照自己唯一的鏡子,也是能看到自己心境起伏的法門。
清醒就如同看到鏡中影像後的修正,那是自己唯一會好的方法,也是自己能醫療自己的心藥。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