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色境識不二法系列之四十七 傷口痛楚唯一找到自己
李秉信
猶然記得,筆者在年少不更事的時候, 常常會對聖經裡, 許多大先知迷途知返的故事, 充滿著好奇。在細細玩味, 以及用心領受, 在聖經裡,許多先知和神關係的背棄和建立。 這些峰回路轉的故事, 都在詮釋人的命運,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而誘發光明面和黑暗面的對抗。
不論是如此愛主的保羅, 勇敢的大衛王,或者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 誰沒有經過這一段,出去又回來的過程。其實,應該更確切的說, 光明面及黑暗面在作交互轉變的時候,人的生命狀態也跟著改變。 然而,真的有光明面及黑暗面的轉變嗎?
在人神之間重新修復關係過程中,有些話語是值得我們玩味的。在哥林多前書中提到,對於一個罪人,保羅說,你們應該把這個人交給撒但,讓撒但毀滅他的身體,好使他的靈,在主再來的日子,能夠得救。
不懂人和神關係的聖徒,對於這段話的敘述, 一定充滿著疑惑。 然而, 每一個為主所用的僕人, 都一定經過這樣坎坷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難道,神放任撒旦來摧毁我們的生命。其實,保羅在這段的教導當中,指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不要害怕,或是拒絕自己內心的黑暗面。
一個人在經歷黑暗面的過程,就算是被黑暗面徹底的摧毀自己。就永生的道路而言,黑暗面的力量,其實就是一條讓人找回自己的道路。人要被撒但摧毀身體,才能為主所救 。甚至我們可以作更深入的思考。
黑暗面就像一面鏡子般,看自己多光明。 在這段對立,以及掙扎的過程當中, 我們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的深入, 很難用自己的意志, 所觸摸到的阿賴耶識。反過來說,一個修得深入的生命,可以用自己的光明面,投射出自己所不知的黑暗。對於黑暗面,賦予一種不同的詮釋。 當我們的內心, 不再有黑暗及光明的分別識。
生命的品質,才能和造物主的品質, 相互契合合而為一。 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 黑暗面以及光明面之間, 在生命的起頭裡,又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呢?就拿人在面臨「貪」念的升起, 在自己在內心掙扎拉扯,甚至遭遇「貪」念的損失,而承受生命傷口的痛楚來說明吧!
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從而自我反省,如大夢初醒般靜心觀照自己的「貪」念生滅,來找回自己為何會生出「貪」念的根源, 然後從「貪」念的自我觀照過程中,將心境轉變成「不貪」 。其實,這樣心念的轉變在《金剛經》裡的看法是還不夠圓滿的。
用《金剛經》裡常用的語法「貪心,非貪心,是名貪心」。 其實「貪」和「不貪」在人的「本來面目」裡來看是沒有差別的,由「貪」和「不貪」心境的轉換,看到自己生命中「貪心」的本質,從而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我們在瞭悟光明面及黑暗面轉變的過程中,最後的到達 。
這才是修行人,在轉換黑暗面業力成為光明面助力,來覺察自己「本來面目」的關鍵。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就著遇到一個令人深省的案例, 對於自己內心的糾結, 或者說是天人交戰,有更深刻的認識。從一般人世俗的眼光來看, 當事人是一隻, 縱橫在股票市場中的凸鷹。
在他的生命中, 就像是股票的漲跌曲線一樣,充滿著上下起伏,以及像賭博一樣的投機。根據當事人自己的陳述, 他們是一群,眼光非常精確的機會主義者。 看準內線股票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 在未爆彈還沒有曝光之前, 用非常低廉的成本,甚至經由黑道的介入,接收經營權。
利用自己可以掌握行政權的方便, 雇用專業會計師,修改或者是作假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 並且逐步發表一些利多的題材, 引起市場上的注意。 配合一群手上握有資金的金主, 裡應外合, 內鬼通外神, 累積股票上漲的能量。
這群短線操作人最擅長的, 就是利用節奏性的曝光,把公司的股價炒作到天價, 拉高出貨。 當散戶如大夢初醒般的發現,這是一隻潛力股的時候, 像飛蛾撲火般, 將資金丟入這個陷阱,拚命追價。
當事人再用重金,買定股票名嘴, 配合媒體上的炒作, 天天都是漲停板紅盤。 當事人事前約定這些主力, 在一個雙方說好的價錢,全部漲停殺出獲利。 留下一群,在高檔被套牢的散戶。 這些事前不知情的投資者, 在貪念的驅動之下, 買下了滿手的垃圾債券。 鈔票變成了廢紙, 只能用痛不欲生, 情何以堪的憤怒, 來形容自己的懊惱, 但仍就是無法解套。
當事人用這樣的方法, 故伎重施,累積了巨額的財富, 但也坑殺了無數的散戶, 造下了自己都無法償還的業債。 許多散戶借錢炒作股票, 以為可以一本萬利, 買空賣空。 一夕之間。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夢想,竟然是一場騙局。
投資人面臨,所買的證卷,是一家空頭公司股票的時候。 才發現,這就像是金光黨所設局一樣, 從頭到尾,沒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不但多年的積蓄血本無歸, 更面臨主力高檔出貨以後, 所持有的證券,天天無量下跌, 沒有人要承接。 自己畢生省吃儉用的存款, 在一夕之間變成灰燼。 有些菜籃族,無法承受股票公司斷頭清倉的壓力, 又被先生嚴厲責罵,形成了家庭的悲劇。
那段時間媒體的報導,許多投資人燒炭自殺, 家庭破碎, 發生了許多無法挽回的辛酸故事。 當事人詐騙的技倆,成為媒體天天報導的頭條新聞。 但是對於當事人而言, 他們自己也是受害人, 像啞巴吃黃連一樣,沒有地方可以平反伸冤。
原來,和他們一起組織詐騙集團的主力, 並沒有信守共同出貨的約定, 偷偷地先將資金撤走, 將這些公司派股東的資金, 套在高檔。 在背信刑事責任上,他們都難辭其咎。 他們借貸操作股票的資金, 幾乎都被套牢, 沒有脫身的機會。
公司的股東,尋求黑道的出手, 要求當事人賠償。 為了自己全家的身家安全, 蒼促的移民到美國, 隱名埋姓活在異地他鄉,過這下半輩子。當事人心有不甘的陳述, 到底什麼是貪心呢?
到頭來, 別人這麼責怪他們,他們自己也是一場空, 還惹來了這麼一大場的劫難。 筆者告訴他,說得更簡單一點吧, 不論是東方的修行人或是西方的基督徒,「貪」念是我們一般人很容易有的念頭。
然而真正的關鍵, 並不是我們修行人該如何來化解「貪」的問題?首先,我們得看清楚「貪」的原因及本質, 事實上,「貪」用更廣義的解釋,就是「霸佔」的心理,無論對什麼東西,不只是財,面對權力、名位、感情甚至母子之間的親情……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如果你產生了一種霸佔的心態的話,那就是「貪」!
所以,「貪」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內心不足,你覺得自己是缺乏的、貧乏的,是一種飢餓的心態,那就會產生霸佔的心理。一個人如果「貪」多,就表示不足的部分很多。有的人沒有自信心,也就是信心不足,就會希望別人給自己肯定──貪人家的肯定,來顯現內心的不足!
但是,很不幸的,絕大多數的人在沒有生命傷口痛楚的刺激下,是很難覺察到自己生命本質中內心不足的部份,更遑論從而轉換自己黑暗面業力成為光明面助力,來改變自己。人唯有因為「貪」念的升起,作出了「貪」心的行為,而使得自己的生命受傷。
那種生命傷口的錐心痛楚,才能讓人深刻的自省,到底我是怎麼了,從而思考要如何醫治自己的「貪」念。進而更體會到,不只僅是在財務上,如果能讓自己在每個方面都具足,那麼其他部分的「貪」也會自動消失。就如同當事人經過了這麼一場浩劫, 就會開始仔細思考生命的問題。
而且,當事人會具足得徹底、永恆,而不是暫時的,那就真的解決「貪」的問題了。而要徹底的、一勞永逸的解決,就是悟「本來面目」!那樣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而找回了自己,就像六祖懂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然後就「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那時自己生命中不足的問題就完全而徹底的解決了!
所以,筆者勉勵當事人,由「貪」心的黑暗面,讓我們自己能夠觀照出自己的「貪」心,是來自生命中對於內心的不足的根源,從而下定決心要來醫治生命傷口-「貪」的心路歷程中,我們不就悟了「本來面目」從而「找到了自己」嗎?
生命的傷口的痛楚是讓人「找到自己」的唯一道路。
猶然記得,筆者在年少不更事的時候, 常常會對聖經裡, 許多大先知迷途知返的故事, 充滿著好奇。在細細玩味, 以及用心領受, 在聖經裡,許多先知和神關係的背棄和建立。 這些峰回路轉的故事, 都在詮釋人的命運,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而誘發光明面和黑暗面的對抗。
不論是如此愛主的保羅, 勇敢的大衛王,或者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 誰沒有經過這一段,出去又回來的過程。其實,應該更確切的說, 光明面及黑暗面在作交互轉變的時候,人的生命狀態也跟著改變。 然而,真的有光明面及黑暗面的轉變嗎?
在人神之間重新修復關係過程中,有些話語是值得我們玩味的。在哥林多前書中提到,對於一個罪人,保羅說,你們應該把這個人交給撒但,讓撒但毀滅他的身體,好使他的靈,在主再來的日子,能夠得救。
不懂人和神關係的聖徒,對於這段話的敘述, 一定充滿著疑惑。 然而, 每一個為主所用的僕人, 都一定經過這樣坎坷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難道,神放任撒旦來摧毁我們的生命。其實,保羅在這段的教導當中,指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不要害怕,或是拒絕自己內心的黑暗面。
一個人在經歷黑暗面的過程,就算是被黑暗面徹底的摧毀自己。就永生的道路而言,黑暗面的力量,其實就是一條讓人找回自己的道路。人要被撒但摧毀身體,才能為主所救 。甚至我們可以作更深入的思考。
黑暗面就像一面鏡子般,看自己多光明。 在這段對立,以及掙扎的過程當中, 我們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的深入, 很難用自己的意志, 所觸摸到的阿賴耶識。反過來說,一個修得深入的生命,可以用自己的光明面,投射出自己所不知的黑暗。對於黑暗面,賦予一種不同的詮釋。 當我們的內心, 不再有黑暗及光明的分別識。
生命的品質,才能和造物主的品質, 相互契合合而為一。 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 黑暗面以及光明面之間, 在生命的起頭裡,又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呢?就拿人在面臨「貪」念的升起, 在自己在內心掙扎拉扯,甚至遭遇「貪」念的損失,而承受生命傷口的痛楚來說明吧!
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從而自我反省,如大夢初醒般靜心觀照自己的「貪」念生滅,來找回自己為何會生出「貪」念的根源, 然後從「貪」念的自我觀照過程中,將心境轉變成「不貪」 。其實,這樣心念的轉變在《金剛經》裡的看法是還不夠圓滿的。
用《金剛經》裡常用的語法「貪心,非貪心,是名貪心」。 其實「貪」和「不貪」在人的「本來面目」裡來看是沒有差別的,由「貪」和「不貪」心境的轉換,看到自己生命中「貪心」的本質,從而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我們在瞭悟光明面及黑暗面轉變的過程中,最後的到達 。
這才是修行人,在轉換黑暗面業力成為光明面助力,來覺察自己「本來面目」的關鍵。筆者在最近的問事中, 就著遇到一個令人深省的案例, 對於自己內心的糾結, 或者說是天人交戰,有更深刻的認識。從一般人世俗的眼光來看, 當事人是一隻, 縱橫在股票市場中的凸鷹。
在他的生命中, 就像是股票的漲跌曲線一樣,充滿著上下起伏,以及像賭博一樣的投機。根據當事人自己的陳述, 他們是一群,眼光非常精確的機會主義者。 看準內線股票上市公司的財務危機, 在未爆彈還沒有曝光之前, 用非常低廉的成本,甚至經由黑道的介入,接收經營權。
利用自己可以掌握行政權的方便, 雇用專業會計師,修改或者是作假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 並且逐步發表一些利多的題材, 引起市場上的注意。 配合一群手上握有資金的金主, 裡應外合, 內鬼通外神, 累積股票上漲的能量。
這群短線操作人最擅長的, 就是利用節奏性的曝光,把公司的股價炒作到天價, 拉高出貨。 當散戶如大夢初醒般的發現,這是一隻潛力股的時候, 像飛蛾撲火般, 將資金丟入這個陷阱,拚命追價。
當事人再用重金,買定股票名嘴, 配合媒體上的炒作, 天天都是漲停板紅盤。 當事人事前約定這些主力, 在一個雙方說好的價錢,全部漲停殺出獲利。 留下一群,在高檔被套牢的散戶。 這些事前不知情的投資者, 在貪念的驅動之下, 買下了滿手的垃圾債券。 鈔票變成了廢紙, 只能用痛不欲生, 情何以堪的憤怒, 來形容自己的懊惱, 但仍就是無法解套。
當事人用這樣的方法, 故伎重施,累積了巨額的財富, 但也坑殺了無數的散戶, 造下了自己都無法償還的業債。 許多散戶借錢炒作股票, 以為可以一本萬利, 買空賣空。 一夕之間。才發現自己所做的夢想,竟然是一場騙局。
投資人面臨,所買的證卷,是一家空頭公司股票的時候。 才發現,這就像是金光黨所設局一樣, 從頭到尾,沒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不但多年的積蓄血本無歸, 更面臨主力高檔出貨以後, 所持有的證券,天天無量下跌, 沒有人要承接。 自己畢生省吃儉用的存款, 在一夕之間變成灰燼。 有些菜籃族,無法承受股票公司斷頭清倉的壓力, 又被先生嚴厲責罵,形成了家庭的悲劇。
那段時間媒體的報導,許多投資人燒炭自殺, 家庭破碎, 發生了許多無法挽回的辛酸故事。 當事人詐騙的技倆,成為媒體天天報導的頭條新聞。 但是對於當事人而言, 他們自己也是受害人, 像啞巴吃黃連一樣,沒有地方可以平反伸冤。
原來,和他們一起組織詐騙集團的主力, 並沒有信守共同出貨的約定, 偷偷地先將資金撤走, 將這些公司派股東的資金, 套在高檔。 在背信刑事責任上,他們都難辭其咎。 他們借貸操作股票的資金, 幾乎都被套牢, 沒有脫身的機會。
公司的股東,尋求黑道的出手, 要求當事人賠償。 為了自己全家的身家安全, 蒼促的移民到美國, 隱名埋姓活在異地他鄉,過這下半輩子。當事人心有不甘的陳述, 到底什麼是貪心呢?
到頭來, 別人這麼責怪他們,他們自己也是一場空, 還惹來了這麼一大場的劫難。 筆者告訴他,說得更簡單一點吧, 不論是東方的修行人或是西方的基督徒,「貪」念是我們一般人很容易有的念頭。
然而真正的關鍵, 並不是我們修行人該如何來化解「貪」的問題?首先,我們得看清楚「貪」的原因及本質, 事實上,「貪」用更廣義的解釋,就是「霸佔」的心理,無論對什麼東西,不只是財,面對權力、名位、感情甚至母子之間的親情……任何有形無形的東西,如果你產生了一種霸佔的心態的話,那就是「貪」!
所以,「貪」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內心不足,你覺得自己是缺乏的、貧乏的,是一種飢餓的心態,那就會產生霸佔的心理。一個人如果「貪」多,就表示不足的部分很多。有的人沒有自信心,也就是信心不足,就會希望別人給自己肯定──貪人家的肯定,來顯現內心的不足!
但是,很不幸的,絕大多數的人在沒有生命傷口痛楚的刺激下,是很難覺察到自己生命本質中內心不足的部份,更遑論從而轉換自己黑暗面業力成為光明面助力,來改變自己。人唯有因為「貪」念的升起,作出了「貪」心的行為,而使得自己的生命受傷。
那種生命傷口的錐心痛楚,才能讓人深刻的自省,到底我是怎麼了,從而思考要如何醫治自己的「貪」念。進而更體會到,不只僅是在財務上,如果能讓自己在每個方面都具足,那麼其他部分的「貪」也會自動消失。就如同當事人經過了這麼一場浩劫, 就會開始仔細思考生命的問題。
而且,當事人會具足得徹底、永恆,而不是暫時的,那就真的解決「貪」的問題了。而要徹底的、一勞永逸的解決,就是悟「本來面目」!那樣因為生命傷口的痛楚,而找回了自己,就像六祖懂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然後就「何其自性,本自具足」,那時自己生命中不足的問題就完全而徹底的解決了!
所以,筆者勉勵當事人,由「貪」心的黑暗面,讓我們自己能夠觀照出自己的「貪」心,是來自生命中對於內心的不足的根源,從而下定決心要來醫治生命傷口-「貪」的心路歷程中,我們不就悟了「本來面目」從而「找到了自己」嗎?
生命的傷口的痛楚是讓人「找到自己」的唯一道路。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