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六、偏歷
【解剖】此處為短伸拇筋,有頭靜脈、橈骨動脈枝、後下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
【部位】在腕後三寸。
【主治】痎瘧寒熱、癲疾多言、目視、耳鳴、喉痺、口渴咽乾、鼻衄、齒痛、汗不出。
【摘要】此穴為手陽明之絡別走太陰。《標幽賦》:「利小便,治大人水蠱,鍼偏歷。」
【取法】從陽谿直上三寸,對直曲池取之,或如列缺取法,兩手交叉取中指之端。
【鍼灸】鍼二三分深,灸三壯。
偏歷
歷,傳也,又經過也。穴在橈骨陽側近腕偏稜處,經氣由此通行,故名「偏歷」。本穴為手陽明之絡,與手太陰溝通,前此數穴,乃本經稍末之氣。若陽經之氣不足,則熱力不達稍末,形成陰經之氣偏盛,則指端清冷。若陰經之氣不足,則形成陽經之氣偏盛,則手心灼熱。以下諸經,陰陽交變,均同此理。本穴所治以口齒耳目諸疾居多,以其經絡所過也。
【解剖】此處為短伸拇筋,有頭靜脈、橈骨動脈枝、後下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
【部位】在腕後三寸。
【主治】痎瘧寒熱、癲疾多言、目視、耳鳴、喉痺、口渴咽乾、鼻衄、齒痛、汗不出。
【摘要】此穴為手陽明之絡別走太陰。《標幽賦》:「利小便,治大人水蠱,鍼偏歷。」
【取法】從陽谿直上三寸,對直曲池取之,或如列缺取法,兩手交叉取中指之端。
【鍼灸】鍼二三分深,灸三壯。
偏歷
歷,傳也,又經過也。穴在橈骨陽側近腕偏稜處,經氣由此通行,故名「偏歷」。本穴為手陽明之絡,與手太陰溝通,前此數穴,乃本經稍末之氣。若陽經之氣不足,則熱力不達稍末,形成陰經之氣偏盛,則指端清冷。若陰經之氣不足,則形成陽經之氣偏盛,則手心灼熱。以下諸經,陰陽交變,均同此理。本穴所治以口齒耳目諸疾居多,以其經絡所過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