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針灸奇病妙取獨穴系列之九 陽損亡失其所折壽不彰
李秉信
許多人窮其畢生致力研究傷寒論,除了在中醫診斷的基本架構上,來回反覆專研外。書中提到經典的方劑,更是後世醫家津津樂道琅琅上口的規矩。筆者認為,想得更深一點,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與寒能掛上鉤的方面。
但是筆者覺得,除了論述及經典方劑之外,這裡面還有更深的東西。就拿書名來說,為什麼張仲景要以寒來立題?要以寒來立論?光是這麼簡單的問句,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好問題。筆者淺見認為,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陽。
所以,不但是建安紀年以來的十年是傷寒,十居其七。乃至於今天、將來,依然是傷寒十居其七,這一點我們要清楚。強調傷寒實際上是強調陽氣,陽損了,人就亡了,這些問題恐怕應該引起每一位有志於研究中醫的同仁的思考。
當然可以把這個寒,說的更細緻一點。還應分外寒和內寒。寒傷於外,陽用就會受損,因為寒在外,人體的升發生長之機就受到壓抑;如果寒在內,那陽的根本就會受到損害,為什麼呢?因為陰寒在內,陽就無法安身,就要逃“亡”,就要往外跑。
這樣的一個症狀,就會導致所講到的“失其所”,“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說穿了,整本傷寒論所說的三陰病,實際上就是講這個問題。這就是造成陽損的共因。扶陽理路最大發揮,就是中醫師很愛談的四逆湯。
作為經典的中醫師,眾所公認的,四逆湯是扶陽的第一要方,在《傷寒論》中應用廣泛,從太陽篇開始,直到三陰都在運用。四逆湯,在張仲景那裡被定義為一個救裡的主方。所以《傷寒論》有不少條文談到“救表宜桂枝湯,救裡宜四逆湯”。
在簡單的醫理上,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了解。病到裡了,危及生命了,很重要的一個方就是用四逆湯。那麼四逆湯為什麼叫“四逆”,大家都知道,病到少陰的時候, 陽氣要亡失的時候,都有一個表現,就是四逆,也就是四肢冷。
那麼,是不是四逆湯的四逆,就是指的四肢冷,而必須有四肢冷,才能用四逆湯呢?這就不能作如此論了。因為有的四逆證並沒有四肢冷,有的還會有發熱,像通脈四逆湯證就是“身反不惡寒”,也就是身發熱。
所以這個四逆不僅僅是講手足的逆冷,這一點我們要有認識。“四”我們可以理解為四肢、手足,但不僅僅是這樣,由四肢我們想到,四肢禀氣於胃,脾又主四肢,所以它與脾胃有直接的關係。
那麼,“逆”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素問平人氣象論》裡講:“平人之常氣禀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所以什麼叫做“逆”,人無胃氣就叫“逆”。“逆者死”。
所以“四逆”講的是什麼呢,實際上講的是人沒有胃氣了。由此我們知道四逆湯是一個救危、救急、救逆的方,一個起死回生的方。由此可見“四逆”這個方名是有深意的,不僅僅是揭示一個現象,一個手足冷。
人為什麼沒有胃氣?火氣衰微,火不生土,沒有來源,所以就沒有胃氣。這是四逆的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我們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發現這裡面也有一個四逆,跟我們這個四逆也有一定的關聯。
這個四逆是“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所以四逆講的就是逆春、逆夏、逆秋、逆冬,也就是逆四時之氣。
逆四時少陽不生,太陽不長,太陰不收,少陰不藏。沒有生長收 藏還有生命嗎?沒有生,肝就不好;沒有長,心就完蛋;沒有收,肺成問題;沒有藏,腎就免談。四逆講的就是這四逆,這就告訴我們四逆湯不僅僅是回陽,它的所治證目是非常廣泛的。
傳統的中醫師,喜歡在四逆湯的基礎上進行化裁,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四逆法,用治內外婦兒耳鼻喉眼諸科之疾,是扶陽諸法中決定性的一法。四逆法,也可以說是經典中醫發揮仲景及欽安之學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
筆者深刻的體會我們談扶陽,談它的理路,很重要的就體現在四逆法的運用上。也只有對四逆法能夠運用自如了,扶陽才不至於落入空談。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許多人窮其畢生致力研究傷寒論,除了在中醫診斷的基本架構上,來回反覆專研外。書中提到經典的方劑,更是後世醫家津津樂道琅琅上口的規矩。筆者認為,想得更深一點,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個與寒能掛上鉤的方面。
但是筆者覺得,除了論述及經典方劑之外,這裡面還有更深的東西。就拿書名來說,為什麼張仲景要以寒來立題?要以寒來立論?光是這麼簡單的問句,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好問題。筆者淺見認為,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生命的根本是陽。
所以,不但是建安紀年以來的十年是傷寒,十居其七。乃至於今天、將來,依然是傷寒十居其七,這一點我們要清楚。強調傷寒實際上是強調陽氣,陽損了,人就亡了,這些問題恐怕應該引起每一位有志於研究中醫的同仁的思考。
當然可以把這個寒,說的更細緻一點。還應分外寒和內寒。寒傷於外,陽用就會受損,因為寒在外,人體的升發生長之機就受到壓抑;如果寒在內,那陽的根本就會受到損害,為什麼呢?因為陰寒在內,陽就無法安身,就要逃“亡”,就要往外跑。
這樣的一個症狀,就會導致所講到的“失其所”,“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說穿了,整本傷寒論所說的三陰病,實際上就是講這個問題。這就是造成陽損的共因。扶陽理路最大發揮,就是中醫師很愛談的四逆湯。
作為經典的中醫師,眾所公認的,四逆湯是扶陽的第一要方,在《傷寒論》中應用廣泛,從太陽篇開始,直到三陰都在運用。四逆湯,在張仲景那裡被定義為一個救裡的主方。所以《傷寒論》有不少條文談到“救表宜桂枝湯,救裡宜四逆湯”。
在簡單的醫理上,我們可以做這樣的了解。病到裡了,危及生命了,很重要的一個方就是用四逆湯。那麼四逆湯為什麼叫“四逆”,大家都知道,病到少陰的時候, 陽氣要亡失的時候,都有一個表現,就是四逆,也就是四肢冷。
那麼,是不是四逆湯的四逆,就是指的四肢冷,而必須有四肢冷,才能用四逆湯呢?這就不能作如此論了。因為有的四逆證並沒有四肢冷,有的還會有發熱,像通脈四逆湯證就是“身反不惡寒”,也就是身發熱。
所以這個四逆不僅僅是講手足的逆冷,這一點我們要有認識。“四”我們可以理解為四肢、手足,但不僅僅是這樣,由四肢我們想到,四肢禀氣於胃,脾又主四肢,所以它與脾胃有直接的關係。
那麼,“逆”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看《素問平人氣象論》裡講:“平人之常氣禀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所以什麼叫做“逆”,人無胃氣就叫“逆”。“逆者死”。
所以“四逆”講的是什麼呢,實際上講的是人沒有胃氣了。由此我們知道四逆湯是一個救危、救急、救逆的方,一個起死回生的方。由此可見“四逆”這個方名是有深意的,不僅僅是揭示一個現象,一個手足冷。
人為什麼沒有胃氣?火氣衰微,火不生土,沒有來源,所以就沒有胃氣。這是四逆的一個方面。還有另一個方面,我們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發現這裡面也有一個四逆,跟我們這個四逆也有一定的關聯。
這個四逆是“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所以四逆講的就是逆春、逆夏、逆秋、逆冬,也就是逆四時之氣。
逆四時少陽不生,太陽不長,太陰不收,少陰不藏。沒有生長收 藏還有生命嗎?沒有生,肝就不好;沒有長,心就完蛋;沒有收,肺成問題;沒有藏,腎就免談。四逆講的就是這四逆,這就告訴我們四逆湯不僅僅是回陽,它的所治證目是非常廣泛的。
傳統的中醫師,喜歡在四逆湯的基礎上進行化裁,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四逆法,用治內外婦兒耳鼻喉眼諸科之疾,是扶陽諸法中決定性的一法。四逆法,也可以說是經典中醫發揮仲景及欽安之學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
筆者深刻的體會我們談扶陽,談它的理路,很重要的就體現在四逆法的運用上。也只有對四逆法能夠運用自如了,扶陽才不至於落入空談。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