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道德經句解系列之九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李秉信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安民,就是要安定心內之萬民,使心無貪無欲,則不卑,要渡內心的眾生。老子生於周朝末年,那時的人心業已頹壞,世道業已不振,窮其源,人類與道德脫節所致。在亂世當中,尤其是在末法時期,各式各樣人心惶惶的說法,層出不窮。老子為了挽回業已腐敗的綱紀,發表此一章,以救治當時的亂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在這段文字當中,筆者先把幾個關鍵字做個說明。尚賢:尚,是尊重與希求。賢是有才能,學養兼優之士。不爭:不爭名奪利。難得之貨:珍貴的金銀財寶。可欲:內心的私妄,貪戀聲色之事。
不尚賢,使民不爭。
亂世當中充滿著危機,但是,也充滿著投機。許多投機客,會被這樣的環境誘惑,鋌而走險。老子在這段文字中告訴我們,不追求假頭銜,不受名相的誘惑。不爭名,就不會在名的角逐下爭得人格盡毀。現代的人很喜歡活在掌聲中,活在外人的讚美中,於是百般的鑽營。所以這個賢是一個名相,所以老子說這個錯了,實相是無相的,真正的賢人,名字是不顯露出來的。
求名,當求萬世名;這個名,原本是一個實相無相,是一個道德,是一種反求諸己才對。舉個例子來說,美國許多政客,為了選舉,求一個名,用金錢及毁謗他人手段介入,作風及作法讓人不以為然。用一句話來講,「名心盛者,必作偽」。這個人一定是假的,用假的方式,不是求萬古名,不是求永垂不朽。
所以真正修道者,早就看清楚,這些都是暫時的名相。不朽的靈魂,要好好去行功立德,自己會有更好的生命狀態。所以老子說:天下人若不崇尚那些盜名偽裝之賢,則人民就不會爭名鬥利了,如果能絕名棄賢則天下,即可返回太樸,這是老子息爭的方法。當沒有誘惑的時候,就不會有無止境的鬥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這是講到利,我們人對利,應該不是得多,而是求的少。因為多則惑,少則得,為了求利,大家不擇手段,用搶的用騙的,這個「盜」以相來講。
1.以相來講,就是用搶的、用騙的、用詐的,這個就是盜。
2.以理來講,就是德性晦亡,德性滅掉這個就是盜。因為一直想,貴難得之貨,哇,想要享受,各位前賢,錢是萬能的嗎?錢也可能是一種罪惡之源,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錢可以助人,錢也會害人匪淺,為了錢,走私,販毒。
錢─可買到山珍海味,但錢買不到健康的食慾。
錢─可以買到很高級的床褥,卻買不到安心的睡眠
錢─可以買到千萬本的好書,卻買不到自性所流露出來的智慧。
錢─可以買到名貴的化粧品,卻買不到永遠青春高雅的氣質。
錢─可以買到權勢,但卻買不到眾人由衷的敬佩。
筆者常常看到,一些所謂的有錢人,幾佰萬美金所裝潢出來的寢室,買到高級的床褥,卻輾轉到天亮,無法成眠;但是平凡的眾生,幾百塊錢所買的張床,但是一躺下去,真是安心的睡眠,他幾佰萬卻輾轉到天亮,所以各位實相是無相的。所以,我們要投入的,是好好去修道,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永恒。
錢,是短暫的,所以不貴難得之貨。當然了,財可助道,沒有錯,用錢可以幫助宏道。往往船行在海上,沒有水船不能行走,辦道、修道、行道,無財若空也,但是我們可以做最低的、最安心的。第一句是名,第二句是利,論語裡面有一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這就表示我們賺錢,要取之有道。這第二句講利,老子很少講到這個利,聖人不願意講這個利,越會追求利的越亂,因為為盜,自性晦亡。錢有腳,有眼睛,有耳朵,有判斷力,有他的一種自主性,我們要取之有道。賺了這個錢,應該是人家很高興的,除了你看到的這個錢,還包含著人家的祝福啊﹗謝謝你,那麼這個錢,你就取之有道了。
貨悖而入,則悖而出,這個錢你是違背良心賺進來的,就會違背良心跑出去。你是血汗錢賺來的,這個錢就不容易的流出去。你是一夜致富的,也會一夜致命。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安民章第三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安民,就是要安定心內之萬民,使心無貪無欲,則不卑,要渡內心的眾生。老子生於周朝末年,那時的人心業已頹壞,世道業已不振,窮其源,人類與道德脫節所致。在亂世當中,尤其是在末法時期,各式各樣人心惶惶的說法,層出不窮。老子為了挽回業已腐敗的綱紀,發表此一章,以救治當時的亂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在這段文字當中,筆者先把幾個關鍵字做個說明。尚賢:尚,是尊重與希求。賢是有才能,學養兼優之士。不爭:不爭名奪利。難得之貨:珍貴的金銀財寶。可欲:內心的私妄,貪戀聲色之事。
不尚賢,使民不爭。
亂世當中充滿著危機,但是,也充滿著投機。許多投機客,會被這樣的環境誘惑,鋌而走險。老子在這段文字中告訴我們,不追求假頭銜,不受名相的誘惑。不爭名,就不會在名的角逐下爭得人格盡毀。現代的人很喜歡活在掌聲中,活在外人的讚美中,於是百般的鑽營。所以這個賢是一個名相,所以老子說這個錯了,實相是無相的,真正的賢人,名字是不顯露出來的。
求名,當求萬世名;這個名,原本是一個實相無相,是一個道德,是一種反求諸己才對。舉個例子來說,美國許多政客,為了選舉,求一個名,用金錢及毁謗他人手段介入,作風及作法讓人不以為然。用一句話來講,「名心盛者,必作偽」。這個人一定是假的,用假的方式,不是求萬古名,不是求永垂不朽。
所以真正修道者,早就看清楚,這些都是暫時的名相。不朽的靈魂,要好好去行功立德,自己會有更好的生命狀態。所以老子說:天下人若不崇尚那些盜名偽裝之賢,則人民就不會爭名鬥利了,如果能絕名棄賢則天下,即可返回太樸,這是老子息爭的方法。當沒有誘惑的時候,就不會有無止境的鬥爭。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這是講到利,我們人對利,應該不是得多,而是求的少。因為多則惑,少則得,為了求利,大家不擇手段,用搶的用騙的,這個「盜」以相來講。
1.以相來講,就是用搶的、用騙的、用詐的,這個就是盜。
2.以理來講,就是德性晦亡,德性滅掉這個就是盜。因為一直想,貴難得之貨,哇,想要享受,各位前賢,錢是萬能的嗎?錢也可能是一種罪惡之源,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錢可以助人,錢也會害人匪淺,為了錢,走私,販毒。
錢─可買到山珍海味,但錢買不到健康的食慾。
錢─可以買到很高級的床褥,卻買不到安心的睡眠
錢─可以買到千萬本的好書,卻買不到自性所流露出來的智慧。
錢─可以買到名貴的化粧品,卻買不到永遠青春高雅的氣質。
錢─可以買到權勢,但卻買不到眾人由衷的敬佩。
筆者常常看到,一些所謂的有錢人,幾佰萬美金所裝潢出來的寢室,買到高級的床褥,卻輾轉到天亮,無法成眠;但是平凡的眾生,幾百塊錢所買的張床,但是一躺下去,真是安心的睡眠,他幾佰萬卻輾轉到天亮,所以各位實相是無相的。所以,我們要投入的,是好好去修道,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永恒。
錢,是短暫的,所以不貴難得之貨。當然了,財可助道,沒有錯,用錢可以幫助宏道。往往船行在海上,沒有水船不能行走,辦道、修道、行道,無財若空也,但是我們可以做最低的、最安心的。第一句是名,第二句是利,論語裡面有一句:「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這就表示我們賺錢,要取之有道。這第二句講利,老子很少講到這個利,聖人不願意講這個利,越會追求利的越亂,因為為盜,自性晦亡。錢有腳,有眼睛,有耳朵,有判斷力,有他的一種自主性,我們要取之有道。賺了這個錢,應該是人家很高興的,除了你看到的這個錢,還包含著人家的祝福啊﹗謝謝你,那麼這個錢,你就取之有道了。
貨悖而入,則悖而出,這個錢你是違背良心賺進來的,就會違背良心跑出去。你是血汗錢賺來的,這個錢就不容易的流出去。你是一夜致富的,也會一夜致命。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