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傳燈公案系列之四 爆破疑情遁入意識黑洞
李秉信
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有些事情,或是有些經過,在經歷和事情發生以後,自己竟然無法記得怎麼發生,或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為何感動。我們也聽過一些深刻打動人心的演講,在親自身臨現場聆聽的時候,生命為之痛哭流淚。然而,過了一段時間,當事人在時過境了以後,只能表達當時很感動,而無法描述細節。
這種曾經聽見過的陳述,或是曾經深深感動過的經歷,但是在發生以後,竟然無法自己整理出,為何在的那一刻,自己可以深自動容的原因。而在事過境遷以後,只能暗自回味而已的無奈。其實,這種人類會忘記曾經有過的感覺,是醞含有深奧秘密的。人會忘記,曾經被感動過的感覺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並不是他要忘記,或者想要忘記。而是,根本沒有辦法記得。
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味道,說的更直白一點。有些資訊,有些感受,有些作法和想法,在他現有的意識系統中,是無法,或者沒有能力處理的。中國人常常在講感同身受,是因為,感覺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甚至,我們可以說的更深入一點。在我們的意識層裡面,蘊藏著許多套系統。文字及語言的系統可以表達,是最淺層的。
在每一層意識系統的交互作用中,表層意識系統作用了,其實,潛意識系統也被啟動。不管我們自己警覺到,還是讓意識心隨波逐流。在最深層的潛意識,發現心一出流攀緣,也就是心相境界動了,能覺察的心,已經被吸入境界的陷井,跟隨著心相境界跑而不知。此時,你是不是能夠啟動覺察系統,即刻提問話頭,把心叫回來、坐下、不要動。
把能覺察的心和境界的距離拉開,由此產生追究、審究真相的心力,才能生起疑情。這時候,每個人不同生命境界,就運作了。對於修行人而言,生命意識為了能夠繼續正常運作,必須選擇性的忘記它們,或是不得不忘記他們。否則意識的作業系統會被卡住。如同我們不懂印地安土著的語言,而必須和他們溝通的時候,有些字彙和表達,就不得不忽略和跳過了,不然,兩造之間的法繼續對談的。
或者,就如同我們在使用電腦作業系統,碰到了「小蟲」(Bug)而當掉時。系統不然就得除去Bug,恢復正常運作。或者是跳過Bug,否則系統的作業就得停頓下來。這樣的一個動作,就是先行斬斷習氣,停止一切的習氣動作,用空蕩清醒的心看著發號司令的源頭,再發出清晰警覺的命令,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直到生起惺惺又寂寂,寂寂又惺惺的雙運力道,惺惺覺照著每一個動作。
當動作停止後立刻回到寂寂不動,一次次帶動著參究的心力往內行深而激起疑情。越行深探究,疑情也越滾越強,強到,行深直逼阿賴耶識的窠窟。那是一個,我們無法用意識去了解,另外一套不為我們所知的作業系統。這套系統很有意思,只要念頭一蠢動,未起現行前,話頭自然不提自提,無法作用的意識系統,可以令蠢動的念頭無法起現行。
疑情不疑自疑的轉化蠢動的念頭,成就了疑情凝結滾動的力量,而往內繼續行深探究,這就達到真正的話頭先行。這時候,我們就要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什麼叫做無法運作的系統?那就是,什麼是疑情?對於修行者而言,參禪要在念生念滅地方,也就是在念念相續間隔處,提問話頭,來撥開前念後念的接續。
出現念與念間的起伏空間,是蘊藏著許多秘密。修行者喜歡在這個間斷處下功夫,持續看著空蕩無物的空檔,產生一股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的狀況。舉例子來說,從小到大,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的,都曾經經歷過念念相續的空白。我們是讓這樣的空白,就白白的走過。還是,在這看不清楚不明白處,在我們意識無法作用的交接處,去探究著究竟是個什麼?
我們能夠想清楚的意識,激起,非要把它弄清楚搞明白,這段無法作用意識的作用力。想搞清楚的意識力,在行深處凝聚一股強大反作用力,成為無法搞清楚的爆破力,這股作用力就是疑情。其實,我們不需要用能搞清楚意識力去明白疑情的功能。有根器修行人,只是在等待被爆破的緣分。如何使意識不為外界資訊所動,世間百態世事刺激,無法進入生命體的「意識平臺」,是許多修行人在追尋的「意識黑洞」的努力。
然而這道入口,不是按照道理進去的。有緣分的人不知不覺進去了,修行人爆破,也是一個入口。我們可以試著用意識心,把疑情功能,用味道加以表白。但是,筆者說的出來,絕對不是這樣的味道。疑情不但會切斷第六識與前五識的連結,也會遏止住,第六識起認識作用及俱生意識,而暫停認識分別前五根識別,對外緣外境所得的訊息。所以,行者會暫停失去對外緣外境的認識判斷能力。
疑情一起能遏止住第六、第七識的思量分別運作,原來能看、能聽、能察覺、能感覺的心都停止了作用,對外境渾然不知不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疑情更能慧照磁吸第七、第八識的流動能量,轉為疑情的力量,而切斷種子與第六識結合起現行。疑情爆破後,遇緣對境的覺受只是如實的反映,完全不起任何的自我意識
所以生命每天面對著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資訊的時候,我們意識都可以因為這些來自外界的刺激,而產生各式的的「感覺」。然而,這些感覺不再作用。對於每一個生命而言,意識能平順運作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否則,人的精神會產生錯亂。我們的意識,有一個機制,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同時容納外界資訊,以及和感應內在意識交互作用下的平台。
一個完全可以收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感覺,並在「意識和資訊轉換」間,完全可以相容處理的平臺。這樣的進入,是不是行深到我們最深層的意識?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刺激,被收納在完全不相容的「意識平臺」運作下,因為現有的「意識平臺」無法處理,這些的其意識層次的外來刺激,許多感覺和記憶會被忽略和遺漏,甚至不被反應。
事實上,能夠找到,或是發現一個,因為意識層次不相容,而無法處理,或者說是意識的不為所動,世間百態世事刺激,都無法進入生命體的「意識平臺」,是許多修行人在追尋的「意識黑洞」的努力。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我們每個人,都一定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有些事情,或是有些經過,在經歷和事情發生以後,自己竟然無法記得怎麼發生,或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為何感動。我們也聽過一些深刻打動人心的演講,在親自身臨現場聆聽的時候,生命為之痛哭流淚。然而,過了一段時間,當事人在時過境了以後,只能表達當時很感動,而無法描述細節。
這種曾經聽見過的陳述,或是曾經深深感動過的經歷,但是在發生以後,竟然無法自己整理出,為何在的那一刻,自己可以深自動容的原因。而在事過境遷以後,只能暗自回味而已的無奈。其實,這種人類會忘記曾經有過的感覺,是醞含有深奧秘密的。人會忘記,曾經被感動過的感覺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並不是他要忘記,或者想要忘記。而是,根本沒有辦法記得。
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味道,說的更直白一點。有些資訊,有些感受,有些作法和想法,在他現有的意識系統中,是無法,或者沒有能力處理的。中國人常常在講感同身受,是因為,感覺無法用文字來表達。甚至,我們可以說的更深入一點。在我們的意識層裡面,蘊藏著許多套系統。文字及語言的系統可以表達,是最淺層的。
在每一層意識系統的交互作用中,表層意識系統作用了,其實,潛意識系統也被啟動。不管我們自己警覺到,還是讓意識心隨波逐流。在最深層的潛意識,發現心一出流攀緣,也就是心相境界動了,能覺察的心,已經被吸入境界的陷井,跟隨著心相境界跑而不知。此時,你是不是能夠啟動覺察系統,即刻提問話頭,把心叫回來、坐下、不要動。
把能覺察的心和境界的距離拉開,由此產生追究、審究真相的心力,才能生起疑情。這時候,每個人不同生命境界,就運作了。對於修行人而言,生命意識為了能夠繼續正常運作,必須選擇性的忘記它們,或是不得不忘記他們。否則意識的作業系統會被卡住。如同我們不懂印地安土著的語言,而必須和他們溝通的時候,有些字彙和表達,就不得不忽略和跳過了,不然,兩造之間的法繼續對談的。
或者,就如同我們在使用電腦作業系統,碰到了「小蟲」(Bug)而當掉時。系統不然就得除去Bug,恢復正常運作。或者是跳過Bug,否則系統的作業就得停頓下來。這樣的一個動作,就是先行斬斷習氣,停止一切的習氣動作,用空蕩清醒的心看著發號司令的源頭,再發出清晰警覺的命令,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直到生起惺惺又寂寂,寂寂又惺惺的雙運力道,惺惺覺照著每一個動作。
當動作停止後立刻回到寂寂不動,一次次帶動著參究的心力往內行深而激起疑情。越行深探究,疑情也越滾越強,強到,行深直逼阿賴耶識的窠窟。那是一個,我們無法用意識去了解,另外一套不為我們所知的作業系統。這套系統很有意思,只要念頭一蠢動,未起現行前,話頭自然不提自提,無法作用的意識系統,可以令蠢動的念頭無法起現行。
疑情不疑自疑的轉化蠢動的念頭,成就了疑情凝結滾動的力量,而往內繼續行深探究,這就達到真正的話頭先行。這時候,我們就要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什麼叫做無法運作的系統?那就是,什麼是疑情?對於修行者而言,參禪要在念生念滅地方,也就是在念念相續間隔處,提問話頭,來撥開前念後念的接續。
出現念與念間的起伏空間,是蘊藏著許多秘密。修行者喜歡在這個間斷處下功夫,持續看著空蕩無物的空檔,產生一股不清楚不明白不了解的狀況。舉例子來說,從小到大,沒有一個人能夠避免的,都曾經經歷過念念相續的空白。我們是讓這樣的空白,就白白的走過。還是,在這看不清楚不明白處,在我們意識無法作用的交接處,去探究著究竟是個什麼?
我們能夠想清楚的意識,激起,非要把它弄清楚搞明白,這段無法作用意識的作用力。想搞清楚的意識力,在行深處凝聚一股強大反作用力,成為無法搞清楚的爆破力,這股作用力就是疑情。其實,我們不需要用能搞清楚意識力去明白疑情的功能。有根器修行人,只是在等待被爆破的緣分。如何使意識不為外界資訊所動,世間百態世事刺激,無法進入生命體的「意識平臺」,是許多修行人在追尋的「意識黑洞」的努力。
然而這道入口,不是按照道理進去的。有緣分的人不知不覺進去了,修行人爆破,也是一個入口。我們可以試著用意識心,把疑情功能,用味道加以表白。但是,筆者說的出來,絕對不是這樣的味道。疑情不但會切斷第六識與前五識的連結,也會遏止住,第六識起認識作用及俱生意識,而暫停認識分別前五根識別,對外緣外境所得的訊息。所以,行者會暫停失去對外緣外境的認識判斷能力。
疑情一起能遏止住第六、第七識的思量分別運作,原來能看、能聽、能察覺、能感覺的心都停止了作用,對外境渾然不知不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疑情更能慧照磁吸第七、第八識的流動能量,轉為疑情的力量,而切斷種子與第六識結合起現行。疑情爆破後,遇緣對境的覺受只是如實的反映,完全不起任何的自我意識
所以生命每天面對著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資訊的時候,我們意識都可以因為這些來自外界的刺激,而產生各式的的「感覺」。然而,這些感覺不再作用。對於每一個生命而言,意識能平順運作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否則,人的精神會產生錯亂。我們的意識,有一個機制,必須要有一個能夠同時容納外界資訊,以及和感應內在意識交互作用下的平台。
一個完全可以收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感覺,並在「意識和資訊轉換」間,完全可以相容處理的平臺。這樣的進入,是不是行深到我們最深層的意識?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刺激,被收納在完全不相容的「意識平臺」運作下,因為現有的「意識平臺」無法處理,這些的其意識層次的外來刺激,許多感覺和記憶會被忽略和遺漏,甚至不被反應。
事實上,能夠找到,或是發現一個,因為意識層次不相容,而無法處理,或者說是意識的不為所動,世間百態世事刺激,都無法進入生命體的「意識平臺」,是許多修行人在追尋的「意識黑洞」的努力。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