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五十一講 君子恐懼修省震來虩虩
李秉信
1.洊雷震,洊雷者,響雷連連,驚懼也,令人恐懼也,故彖云「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恐懼者心邪也,洊雷有震奮之象,故象曰「君子以恐懼修省」。
2.上震下震,九四、初九兩陽皆藏于二陰之下,說卦云「戰乎乾」,是陽氣將發與陰相激,故有震動之象,也因陽氣將發,故卦云「震,亨」。
3.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之生命成就而現生命精采,必須有過震憾教育,換言之,如古言「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故卦云「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4.震為長子,是嫡傳持家,若無溫養磨煉如何能成其大器?外有震撼教育,內有嚴父教導,上震下震,方能有持家之大業之心志,故彖云「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匕者,盛食物之器;鬯者,祭酒名也。
5.君子恐懼修省,是憂患意識,也是平時能量的累積,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下震為憂患意識能量累積的教育學養,上震為顯現生命精采的光和熱。
6.震上震下, 雷震,為八純卦之一,初九為本卦之主。在(鼎)盛正位凝命之後,新制初成,故繼之以震。震起也,動也,一陽伏於二陰之下,初有國者,必須楊威,謹嚴制度,始可以懾服人心。
7.亦以之自強,自勵,奮勉,戒慎,恐懼,不可功成事就而放逸,宴安,震在親子中為長男為承嗣家業主家國重器者必須莊重,勤奮,嚴明。
8.震,亨,震來 ,笑言啞啞。震驚百里,吧喪 ,震卦,象徵震動,其所以亨通,如雷之使人驚恐,萬物 起,必須處處以道,威而不厲,嚴而不苛。
9.於是眾民蒙受其福庇,而笑言啞。如春雷一動,驚蟄萬物甦醒,繼之則生氣蓬勃,雖震驚百里,遇此大變,人民安之,主政者依然不致有喪失宗廟社稷自慮,七兇,俱為祭祀之器具。
10.彖曰:震,亨,震來 ,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又則也,震 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本卦斷辭謂:震來 ,因戒慎恐懼而獲致福分,又能笑言啞啞,因雖威嚴,而定法則可守,民知所守,則無後憂。
11.此如需震之威遠者驚而近者懼,如此雖主政者,外出,遠者不敢侵近者不敢犯政權宗廟,可以長守而能承當主祭者。
12.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者。本卦大象謂:上下二震,有如雙雷。震動,君子因之不但常懷恐懼,以修身,且常 慎反省,以防放逸怠惰,此所以震卦用雙雷,以警惕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1.洊雷震,洊雷者,響雷連連,驚懼也,令人恐懼也,故彖云「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恐懼者心邪也,洊雷有震奮之象,故象曰「君子以恐懼修省」。
2.上震下震,九四、初九兩陽皆藏于二陰之下,說卦云「戰乎乾」,是陽氣將發與陰相激,故有震動之象,也因陽氣將發,故卦云「震,亨」。
3.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之生命成就而現生命精采,必須有過震憾教育,換言之,如古言「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故卦云「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4.震為長子,是嫡傳持家,若無溫養磨煉如何能成其大器?外有震撼教育,內有嚴父教導,上震下震,方能有持家之大業之心志,故彖云「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匕者,盛食物之器;鬯者,祭酒名也。
5.君子恐懼修省,是憂患意識,也是平時能量的累積,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下震為憂患意識能量累積的教育學養,上震為顯現生命精采的光和熱。
6.震上震下, 雷震,為八純卦之一,初九為本卦之主。在(鼎)盛正位凝命之後,新制初成,故繼之以震。震起也,動也,一陽伏於二陰之下,初有國者,必須楊威,謹嚴制度,始可以懾服人心。
7.亦以之自強,自勵,奮勉,戒慎,恐懼,不可功成事就而放逸,宴安,震在親子中為長男為承嗣家業主家國重器者必須莊重,勤奮,嚴明。
8.震,亨,震來 ,笑言啞啞。震驚百里,吧喪 ,震卦,象徵震動,其所以亨通,如雷之使人驚恐,萬物 起,必須處處以道,威而不厲,嚴而不苛。
9.於是眾民蒙受其福庇,而笑言啞。如春雷一動,驚蟄萬物甦醒,繼之則生氣蓬勃,雖震驚百里,遇此大變,人民安之,主政者依然不致有喪失宗廟社稷自慮,七兇,俱為祭祀之器具。
10.彖曰:震,亨,震來 ,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又則也,震 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本卦斷辭謂:震來 ,因戒慎恐懼而獲致福分,又能笑言啞啞,因雖威嚴,而定法則可守,民知所守,則無後憂。
11.此如需震之威遠者驚而近者懼,如此雖主政者,外出,遠者不敢侵近者不敢犯政權宗廟,可以長守而能承當主祭者。
12.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者。本卦大象謂:上下二震,有如雙雷。震動,君子因之不但常懷恐懼,以修身,且常 慎反省,以防放逸怠惰,此所以震卦用雙雷,以警惕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