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轉換系列之三 夢醒時分
李秉信
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不是相同的一個人呢?如果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相同的一個人,那麼夢中的我應該非常的清楚在清醒時候我所知道事情。
(續上期)一般人在作夢清醒後,會了解到自己在作夢,這是一般人的觀念。其實,若是我們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如果我在作夢,那麼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不是相同的一個人呢?如果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相同的一個人,那麼夢中的我應該非常的清楚,在清醒時候的我,所知道及所瞭解的事情。甚至,夢中的我,應該可以繼續完成,清醒的我尚未完成的事情。然而事實上,當我們清醒時,對於夢中的情境,是幌幌忽忽的。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試著回憶作夢的內容時,往往是懵懵懂懂,甚至可以用渾渾愕愕的感覺來形容 。捫心自問,夢中的我對於清醒時候的我,如果都是同一個人的話,為什麼我對於夢中的自己,這樣的不清楚呢?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的加以分別,清醒的我,他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是在一個清醒的意識下運作。而夢中的我,是在一個潛意識的系統下運作。 由清醒的我和夢中的我是判偌兩人來看,其實我們人類,是一個俱有多元意識系統的生物,只是相同的我,在不同的意識系統下運作,可以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人。 聖經裡說,身體是靈魂居住的殿所,這句話,實在是非常的貼切形容夢中和夢醒後不同的自己。其實,人真的只是像寄居蟹一樣,用相同寄居蟹身體,住在不同的殼裡,就會變成了不同的螃蟹樣子。而人剛好相反過來,不同意識系統作「意識轉換」時,雖然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意識,但是進駐在相同的身體裡,會讓我們成為截然不同的人。
講得更清楚一點,當人在清醒的時候,告訴自己作了個夢,嚴格來說,那只是清醒時候的我,在作自我膨脹,擴大自己的管轄領域而已。夢是不歸清醒意識管轄的,甚至人在清醒意識時期待所作的夢,並不是常常如人所願在夢中成形。人常常說,有夢最美,美夢成真,甚至會說,這真的是惡夢一場,幸好只是作夢而已。其實,這些話後面最真實的信息是 ,人多麼期待夢境中美境可以實現,而惡境永不發生,但是,無可否認的,人類真的無法控制夢境如何發生,如何結束,更徨論夢境的內容。看得更深入一點 ,人類對於現在發生的無奈,以及對於未知的徬徨,甚至在迷惘的時候,甚至不知如何決定將來的方向,完全源自於人在現在清醒意識的時候的能力有限 。人在無助的時候,懇請大師的開示,或是尋求人生哲理啟蒙,甚至誠心虔意的祈求神壇上菩薩的保祐,其實這些動作後面最深刻的意義,乃是清醒意識下的生命,在試著敲醒另外一種層次意識的門。 人只有在另外一個高度的意識下俯視自己,才能看清楚在現有清醒意識下的痛苦的起源,才能夠真正的摸著解困脫苦的道路。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個能指引我們方向的另一種層的意識,並不在講台上,或供在神壇頂,它就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而且一叫就出來。個中的門竅,乃在於我們多快的能作「意識轉換」。
一旦我們可以接受夢和清醒意識,是在不同意識系統運作下的心智行為的觀念後。我們可以瞭解,由清醒到作夢意識的轉換, 這樣的意識系統運作狀況,可以由對現代電腦軟體,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下,進行不同應用程式的功能來詮釋。現代的資訊科技發展顯示,當軟體工程師,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下處理不同的資訊,或者是我們在相同的作業系統下,要用不同的軟體,處理不同的檔案,甚至,軟體工程師要用機械語言,來修改或是增加應程式的功能時,他們第一個,而且最重要的動作,是必須先將該項軟體停止使用,才能從軟體的外面,修改軟體的內容。當我們在軟體運作的時候,如果嘗試修改應用軟體的機械語言時候,不然是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將原有的運作功能攪亂,否則在更糟的情況之下,必定造成應用軟體的永久損害。 其實我們從軟體工程師修改應用程式的例子,可以深刻的體悟到,人的作夢過程,不也是得經過相同停止及退讓清醒意識的動作,才能夠安靜入眠 。人唯有在完全退讓清醒意識之後,才能夠進入夢的意識世界裡。其實造成我們輾轉不能成眠的根源,是我們對清醒意識下世界的事物不放手。
我們可以常常看得到,人類在碰到困境的時候,就是因為在清醒意識下想得太多,左思右考,上算下計,而繞在自己思想的死胡同內,得到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憂鬱症。如果我們老是執著在清醒意識所擁有的一切,或是放不下在清醒意識裡的認為,不但使得自己徹夜無法入眠,更不用提進入夢境。人在遭遇苦難的時候, 必須選擇退讓現在的清醒意識,進行「意識轉換」,才能像軟體工程師一樣,從另外一個意識的層面下,修補自己生命的問題。如果若只是在原有的清醒意識下去解決問題,不就是停留在原地打轉,讓自己精神崩潰,否則就會像電腦的作業系統一樣,一定會遭遇記憶體不夠,或者是運算錯誤的窘境,造成自我毀滅,發生令人遺憾的人間悲劇 。其實,選擇要怎麼退讓現在的意識層次,是我們解決人生困境的最重要關鍵。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釋迦牟尼探討意識的本質,留下了影響深遠的原始彿法。釋迦牟尼入涅盤後五百年,代代相傳的禪宗祖師,運用釋迦牟尼的心法來教導修行的人,如何在人仍有生命的時候,經由深入禪定的「入,住,出」定間,從觀察清醒意識執取外境的原因,來退讓我們的清醒意識。由觀外境及內心的妄念為苦,空及無常,而在禪定中作「意識轉換」,開啟了夢中的意識,由夢中的意識作用於禪定,在交互的意識的進出間,開啟了進入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大門,將其心識轉換到極高的境界,由此產妙智慧,從而解憂脫苦。(下期續)
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不是相同的一個人呢?如果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相同的一個人,那麼夢中的我應該非常的清楚在清醒時候我所知道事情。
(續上期)一般人在作夢清醒後,會了解到自己在作夢,這是一般人的觀念。其實,若是我們自己好好的想一想,如果我在作夢,那麼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不是相同的一個人呢?如果夢中的我和清醒的我是相同的一個人,那麼夢中的我應該非常的清楚,在清醒時候的我,所知道及所瞭解的事情。甚至,夢中的我,應該可以繼續完成,清醒的我尚未完成的事情。然而事實上,當我們清醒時,對於夢中的情境,是幌幌忽忽的。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試著回憶作夢的內容時,往往是懵懵懂懂,甚至可以用渾渾愕愕的感覺來形容 。捫心自問,夢中的我對於清醒時候的我,如果都是同一個人的話,為什麼我對於夢中的自己,這樣的不清楚呢?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的加以分別,清醒的我,他的日常生活,言行舉止,是在一個清醒的意識下運作。而夢中的我,是在一個潛意識的系統下運作。 由清醒的我和夢中的我是判偌兩人來看,其實我們人類,是一個俱有多元意識系統的生物,只是相同的我,在不同的意識系統下運作,可以成為兩個截然不同的人。 聖經裡說,身體是靈魂居住的殿所,這句話,實在是非常的貼切形容夢中和夢醒後不同的自己。其實,人真的只是像寄居蟹一樣,用相同寄居蟹身體,住在不同的殼裡,就會變成了不同的螃蟹樣子。而人剛好相反過來,不同意識系統作「意識轉換」時,雖然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意識,但是進駐在相同的身體裡,會讓我們成為截然不同的人。
講得更清楚一點,當人在清醒的時候,告訴自己作了個夢,嚴格來說,那只是清醒時候的我,在作自我膨脹,擴大自己的管轄領域而已。夢是不歸清醒意識管轄的,甚至人在清醒意識時期待所作的夢,並不是常常如人所願在夢中成形。人常常說,有夢最美,美夢成真,甚至會說,這真的是惡夢一場,幸好只是作夢而已。其實,這些話後面最真實的信息是 ,人多麼期待夢境中美境可以實現,而惡境永不發生,但是,無可否認的,人類真的無法控制夢境如何發生,如何結束,更徨論夢境的內容。看得更深入一點 ,人類對於現在發生的無奈,以及對於未知的徬徨,甚至在迷惘的時候,甚至不知如何決定將來的方向,完全源自於人在現在清醒意識的時候的能力有限 。人在無助的時候,懇請大師的開示,或是尋求人生哲理啟蒙,甚至誠心虔意的祈求神壇上菩薩的保祐,其實這些動作後面最深刻的意義,乃是清醒意識下的生命,在試著敲醒另外一種層次意識的門。 人只有在另外一個高度的意識下俯視自己,才能看清楚在現有清醒意識下的痛苦的起源,才能夠真正的摸著解困脫苦的道路。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個能指引我們方向的另一種層的意識,並不在講台上,或供在神壇頂,它就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而且一叫就出來。個中的門竅,乃在於我們多快的能作「意識轉換」。
一旦我們可以接受夢和清醒意識,是在不同意識系統運作下的心智行為的觀念後。我們可以瞭解,由清醒到作夢意識的轉換, 這樣的意識系統運作狀況,可以由對現代電腦軟體,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下,進行不同應用程式的功能來詮釋。現代的資訊科技發展顯示,當軟體工程師,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下處理不同的資訊,或者是我們在相同的作業系統下,要用不同的軟體,處理不同的檔案,甚至,軟體工程師要用機械語言,來修改或是增加應程式的功能時,他們第一個,而且最重要的動作,是必須先將該項軟體停止使用,才能從軟體的外面,修改軟體的內容。當我們在軟體運作的時候,如果嘗試修改應用軟體的機械語言時候,不然是不得其門而入,甚至將原有的運作功能攪亂,否則在更糟的情況之下,必定造成應用軟體的永久損害。 其實我們從軟體工程師修改應用程式的例子,可以深刻的體悟到,人的作夢過程,不也是得經過相同停止及退讓清醒意識的動作,才能夠安靜入眠 。人唯有在完全退讓清醒意識之後,才能夠進入夢的意識世界裡。其實造成我們輾轉不能成眠的根源,是我們對清醒意識下世界的事物不放手。
我們可以常常看得到,人類在碰到困境的時候,就是因為在清醒意識下想得太多,左思右考,上算下計,而繞在自己思想的死胡同內,得到二十一世紀的流行病-憂鬱症。如果我們老是執著在清醒意識所擁有的一切,或是放不下在清醒意識裡的認為,不但使得自己徹夜無法入眠,更不用提進入夢境。人在遭遇苦難的時候, 必須選擇退讓現在的清醒意識,進行「意識轉換」,才能像軟體工程師一樣,從另外一個意識的層面下,修補自己生命的問題。如果若只是在原有的清醒意識下去解決問題,不就是停留在原地打轉,讓自己精神崩潰,否則就會像電腦的作業系統一樣,一定會遭遇記憶體不夠,或者是運算錯誤的窘境,造成自我毀滅,發生令人遺憾的人間悲劇 。其實,選擇要怎麼退讓現在的意識層次,是我們解決人生困境的最重要關鍵。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釋迦牟尼探討意識的本質,留下了影響深遠的原始彿法。釋迦牟尼入涅盤後五百年,代代相傳的禪宗祖師,運用釋迦牟尼的心法來教導修行的人,如何在人仍有生命的時候,經由深入禪定的「入,住,出」定間,從觀察清醒意識執取外境的原因,來退讓我們的清醒意識。由觀外境及內心的妄念為苦,空及無常,而在禪定中作「意識轉換」,開啟了夢中的意識,由夢中的意識作用於禪定,在交互的意識的進出間,開啟了進入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大門,將其心識轉換到極高的境界,由此產妙智慧,從而解憂脫苦。(下期續)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