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第26講 奇恒之腑: 女子胞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附(精室)
三、女子胞
上一節我們講了女子胞。女性特有的內生殖器官,別名「胞宮」,「子臟」。.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 主持月經
它第一個生理功能就是主持月經。一、同學們要明確什麼叫做月經,將來在婦科學的時候,還要進一步講,這裡僅做一般知識,要求同學們來掌握,月經是女性進入青春期,也就是說,進入生殖機能發育成熟時期,由於天癸的作用而產生了經血,因為這個經血是按時來潮,因時而下,這個「時」,用中國的時間單位來計算,大約一個月左右行經一次,由此起這個名叫「月經」,我們理解月經這個概念,這個術語,一是指血而言,二是指這個血因時而下,有個時間的概念。
2. 孕育胎兒
女子胞的第二個生理功能,叫孕育胎兒,女子胞既是血海,是月經貯藏、排泄的場所,又是女性孕產的器官,孕,胎兒在體內,從男女交媾形,成胚胎到發育成熟,分娩之前,這一段,這個胎兒都在胞宮裡,產,胎兒由母體內,經過胞宮的作用娩出,呱呱墜地,出生,從出生一開始,就進入後天了,這個過程也是由胞宮來形成的,所以說胞宮具有孕育胎兒的作用,女性月經因時而下這個階段,意味著具備了生殖能力,在男女交媾,陰陽和合的條件下,胎孕乃成,形成了胎兒,胎兒從開始直到娩出這一段,都是在母體內發育的,在母體什麼地方呢?在胞宮內發育的,這個發育過程,上一節跟同學們提到了,將來同學們在學習兒科學的時候,認真讀兒科學的文獻,講的惟妙惟肖,它以不同的時間單位為界,講胎兒逐漸發育的情況,那麼中醫學關於胎兒的發育,和現代生物學關於胚胎的發育,人的胚胎的發育過程,基本上一致的,講述這個過程,也看出來我們中醫學,中醫理論形態學有相當的基礎了,對人的形態的認識,有相當的認識,不僅僅是從功能狀態來把握的,兩性交媾,兩精相合,表現為陰陽和合,構成了胎孕,胎孕在胞宮內發育成熟,胎孕形成以後,月經不再因時而下,月經停止,這個時候胞宮裡面的經血,供給胎兒發育的需要,保證胎兒生命的發育過程,必需要的營養物質,直到胎兒發育成熟,依靠胞宮的作用,將胎兒娩出體外,新的生命誕生了,由此,這個胎兒在娩出之前,作為這個胎兒來說,它是屬於先天,胎兒被娩出以後,生命開始,開始了它的生命歷程,這個過程,就是由胞宮行使,所以胞宮不僅孕、育,而且要娩出胎兒,把孕、把育、把娩這三個字,我們習慣上在中醫理論當中,概括為孕育,那麼胞宮施行這樣的生理功能,它和哪些臟腑、經絡有關呢?
(二)女子胞與五臟的關係
第二個問題,我們講女子胞和臟腑經絡的關係,在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裡面,只要求同學們做個一般了解就可以了,關於女子胞的生理,將來同學們在婦產科學裡面,中醫的婦科學,會詳細地論述,第一,我們從五臟系統來論述、來講述女子胞和五臟系統之間的關係,女子胞內的月經是血,血是由五臟六腑之精,化生而來的,依靠五臟六腑系統的功能活動,在正常狀態下,它才能源源不斷地,化生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等轉化為血,將來第三章,我們講氣血津液,講血的化生的時候,還會從五臟系統進一步來說明,血液的生成過程,講血和五臟的關係,胞宮裡面貯藏經血,血液的化生,和五臟六腑的功能密切相關,比如,我們已經講五臟生理功能,說心主血脈,肺助心行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腎精化而為血,月經是經血,所以,胞宮裡面所貯存的月經,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這是第一點。回答了女子胞和五臟的關係,在五臟當中,我們前面講,說肝為血海,所講到女子以肝為先天,這第一強調了肝對女子胞功能的影響,二、前面講脾與胃,就是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與經血的化生關係最為密切,又強調了脾胃與女子胞的關係。三、經血因時而下,標誌著在腎精的作用下,女性的天癸充盛,具備了生殖能力,由此又強調了腎與女子胞的關係,既有總體,又有局部,一般與特殊相統一,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女子胞與五臟密切相關,尤以肝、脾、腎為最,這樣一種思想、這樣一種理論,貫穿在婦科學當中,將來同學們在學習婦科學的時候,講婦科的生理、病理,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會進一步能夠加深理解,和進一步體會到這個理論的實踐作用。
(三)女子胞與經脈的關係
第二、講女子胞與經脈的關係
大家必須明確,經脈、經絡,將來我們在經絡系統進一步講,它是人體的結構學理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在開始講中醫學的定義,中醫學的定義時強調,理論核心是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核心,也就是它的主要內容,在此不講經絡的定義,只提出這樣一個概念,經絡學說是從經絡的系統,來說明人的生命過程,說明人的生理病理,就這個意義來理解,女子胞和全身經絡系統,都有密切關係,這是第一點。將來在學習經絡的時候,大家可以進一步來體會。
它又和經絡系統當中某些經絡有特殊的關係,我們在這裡旨在介紹,和哪些經絡有特殊關係,在教學書裡面提到過奇經八脈,我們這裡面沒有介紹奇經八脈的全部內容,只點出四個經脈,叫衝脈、任脈、督脈、帶脈,沒有把奇經八脈這個概念全都表述出來,將留在學習經絡系統的時候再說,這裡只要求同學們掌握衝脈、任脈、督脈、帶脈,這四個脈和女子胞的功能,關係最為密切。
與衝任二脈的關係,就是與衝脈、任脈的關係,這個我們在講肝為血海,肝主藏血的時候,肝有調節性生殖能力的時候,曾經提到,說衝為血海,任主胞胎,這兩條經脈,同起於一個地點,叫胞中,同起於胞中。一、和腎的經脈並行。二、和陽明的經脈相通,至於哪是腎的經脈,哪是陽明的經脈,暫且同學們要知道這個名詞就可以了,將來在經絡系統去進一步研究,這個衝脈和任脈,重點記它有什麼功能,記住,它能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這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叫十二經脈,在經絡系統中,以十二經脈為主體,暫時大家這樣記就可以了,十二經脈是運行全身氣血的通道,講到這裡,同學們就會問,在講臟腑生理功能的時候,講到三焦通行元氣,是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這裡面又講十二經脈,是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請大家注意,中醫理論,經絡學說是從經絡系統這個角度,來講逋人體氣血的運行,講人的生理,我們講五臟六腑,講臟象學說,是從臟腑的生理功能這個角度,來論述氣血的化生和運行的,至於說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將來在經絡學說,甚至同學們在學經絡學的時候,來進一步去探討,這裡面提到幾個新的詞,經絡、經脈、腎經、陽明經、十二經,這裡要求同學們從整體上理解,那麼衝脈和任脈的功能,能調節十二經的氣血,把十二經再省略,就是衝脈和任脈,它的功能,調節全身氣血,那麼全身氣血,是生命的物質,在女性的胞宮,表現為月經,也就是說女性胞宮所貯存的經血,源於十二經脈的氣血,就這個意義講,女性的胞宮與十二經脈的氣血有關,在衝脈和任脈這兩個脈,特別是衝脈,它的功能,有血海的功能,我們在前面講,肝主生殖機能的時候,講肝主藏血的時候,女子以肝為先天,已經不只一次的提到,肝為血海、衝為血海,衝脈是經血聚集之處,我們從胞宮來講,那麼聚集在胞宮,從經脈來講,因為衝脈和胞宮的功能有關,就是衝為血海,就這個意義說,女子胞和衝脈有關,任脈,它的功能,能調節陰的經脈,陰經,什麼叫做陰經?這是對十二經進行分類,分為陽經和陰經,哪些是陰經,將在經絡學說這一章再去論述,這裡只要求同學們記住,任脈調節陰經,成為經脈之海,它所起的主要作用,主胞胎,就和女性的孕育胎兒有關,正因為它兩者有這樣的作用,中醫學才有一個結論,叫「衝為血海,任主胞胎」,把那個衝和任結合起來,就是衝任具有主持月經,孕育胎兒的作用,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和任脈有這個作用,而衝脈、任脈能夠主持月經,調節月經,孕育胎兒,與女子胞的功能相通,所以女子胞與衝脈、任脈,關係非常密切,理解這裡面的條件,就是抓住經血這樣一個重要條件,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和任脈的功能如何,直接關係到女性的生理,月經的功能如何?產育如何,胎孕如何,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任脈的功能失常,常常會出現,女性的月經功能障礙,出現孕育的功能障礙。
和督脈密切相關,督脈,是經絡系統之一,又是奇經八脈,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在經脈系統當中,有一個特殊的系統叫奇經八脈,它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在這裡,只要求同學們記住,這樣一點就可以了,督脈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前面提到,任脈為陰經之海,陰脈之海,它的作務,調節全身屬陰的經脈,督脈,督和任相比較,任屬陰,督屬陽,督脈調節全身的陽經的氣血,它也具有調節全身氣血的作用,月經和全身氣血密切相關,就這個意義講,督脈的功能與胞宮的功能,有密切相關,有著密切的關係,就這個意義上說,女子胞與督脈有關,將來在學習經絡學的時候,學習經脈的循行,會進一步來理解,我們這裡從督脈的功能,來論述它和女子胞的關係,衝脈、任脈、督脈講到此,三者合起來,來執行調節全身氣血,就經脈而言,叫做調節全身十二經脈的氣血,調節的結果,為胞宮主持月經,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保證胞宮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月經因時而下,胎、孕、娩正常,從經絡學說來說,進一步來說明胞宮的功能,最終回答了女子胞和經絡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與帶脈相關,奇經八脈的帶脈,為什麼又和帶脈相關呢?「帶」,這一個單音字,在中醫學裡面,一是指女性,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維持胞宮的功能,維持正常的生理環境,它必須具有這種分泌物,中醫學把它理解為胞宮的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第一個含義。第二,指奇經八脈的帶脈而言。第三個含義,這個帶,是指女性陰道的分泌物,發生了病理改變,稱之為帶下,或者叫帶下病,我們在這裡面取它的含義,是指帶脈,對女性陰道的正常分泌物帶的關係,從言而言的,帶脈的循行特點,就像我們繫的腰帶一樣,繞身一周,這個也不需要大家背,就是說將來學習經脈的時候,再進一步學,這裡強調帶脈和什麼有關,一、帶脈將我們上面講的,任脈、督脈、衝脈三條經脈聯繫起來,這是它的第一個作用。 第二、它有固護胎兒的作用,保護胎兒在胞宮內,完成正常的發育過程,把這個作用叫做固護胎兒的作用,因此,說帶脈與女子胞的功能有關,女子胞的功能--孕育胎兒,那麼孕育胎兒這樣一個功能,要從經脈學說來說,需要帶脈參與,予以固、護後,固,使它不能過早地娩出,早產,護,保護胎兒生長發育正常的內外環境,起到這樣一個作用,這就是帶脈和女子胞的關係。
在這裡面,我們講女子胞和經絡的關係, 一、講逋它與全身經絡氣血,都密切相關, 二、著重講在奇經八脈當中,衝、任、督、帶四條經脈,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之間的密切關係,將來同學們在學習經絡學的時候,將學習針灸學,用針刺來治療病病的時候,治療婦科疾病,比如治療經、帶、胎、產,經,是指月經,帶,是指帶下,胎,是指胚胎,產,是指娩出,女性疾病的概稱,就叫經、帶、胎、產四個字,那麼治療經、帶、胎、產的疾患,從針灸學來說,既調節十二經,又重在調節奇經八脈的衝、任、督、帶,這是從針灸學、經絡學,從理論到實踐,來考察女子胞的生理、病理,在奇恆之腑。
我們講到女子胞,大家看最後附一個精室,精室這個概念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在我們的課程裡面,已是第二次出現了,在講肝主疏泄的功能,最後一個具體生理作用,調節性生殖的功能,調節男性的性與生殖的功能,提到一個「精室」和「精關」,女性叫月經,男性由天癸發育成熟以後,所產生的物質,叫精液,也叫男精,這個男精貯存在什麼地方呢?給它起一個名字,叫精室,精室又稱精藏、精宮、精房,也有許多不同的名稱,我們現在取精室作為它的本稱,中醫理論認為,精室是男性的奇恒之腑之一,女性的奇恒之腑叫女子胞,男性的就叫精室,精室的位置,在直腸之前,膀胱之後,將來學習針灸學的時候,講穴位的時候,還會講兩個穴位,叫關元、氣海,在關元、氣海穴之間,現在大家就記住,它在直腸之前,膀胱之後,它有什麼功能呢?。
化生精液,在天癸的作用之下,轉化男性的精液,在哪呢?在精室,注意,它是在腎的作用下,通過天癸轉化而來的,產生了天癸,通過腎的氣化,將天癸轉化為精液,這是第一。
精液化生以後,貯藏在精室,那麼精室有什麼功能?就是,它的基本功能是,主持生育繁衍,換句話說,就是生殖機能,性與生殖機能,因此說,精室是男性的生殖器官之一,我們講女子胞是女性的生殖器官,那麼精室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
精室的生理功能,和哪些臟腑有密切關係呢?
精室和五臟系統,都有密切關係,精室裡面所貯藏的精液,雖然是直接由天癸所化生而來,但天癸源於腎精,而腎精是由先天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相結合而化生的,因此,精室所化生的精液,所貯藏的精液,與五臟系統密切相關。
尤以腎關係最為密切,因為精液源於天癸,天癸直接由腎精所化生,因此說,它雖與五臟系統都有密切關係,其中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這樣一個理論,決定了在傳統上、在習慣上,在調整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的時候,人們的思維方式首先想到腎,其次再想到其它臟,這也就符合作為一門科學,認識事物先是由具體、特殊,然後再到一般、普遍,這樣一個原理,思維規律。
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一、和全身都有關,和全身五臟系統的生命機能密切相關。二、和腎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在調節男性的性和生殖機能的時候,也就是說,調節精室的功能的時候,既要從整體上來調節,還要突出強調調節腎,那麼精室和奇經八脈,有什麼關係呢?女性的女子胞和衝、任、督、帶有關,和十二經脈都有關,尤其是和衝、任、督、帶有關,注意,男的精室,與衝脈、督脈、任脈有密切的關係,在歷代文獻上提到精室這個概念,它和臟腑的關係,和經絡的關係,沒有提帶脈這個概念,帶,是女性陰道的正常分泌物,女性所專有,所以帶脈和女性女子胞的功能有關,因此在男性的精室,僅僅提到與衝脈、任脈和督脈密切相關。
所以從針灸學這個角度考慮,從經絡學說來看,調節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一、是從十二經脈著手來進行調節,二、突出強調衝脈、任脈、督脈,對男性生與生殖功能的作用,我們講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從臟腑系統講,人的性和生殖功能的關係,這裡又聯繫到經脈,講到奇恒之腑的女子胞和精室,又聯繫到經脈,從經絡系統角度,來考察、來認識、來說明,人的性和生殖機能,那麼這兩種理論,後者--經絡學說,將來同學們在基礎課裡面的經絡學,特別是研究針灸的人,針灸系的學生,在臨床學裡面有針灸學,都會進一步來闡明經絡和人的性和生殖功能之間的關係,內科學著重從臟腑來論述,從臟腑、從藥物手段來進行調節,到針灸學著重從經絡學說來論述,著重使用針刺按摩,用這樣的手段,來調節人的性與生殖功能,運用不同的學說,採用不同的方法,殊途同歸,都在調整人的性與生殖的功能,那麼中醫學的理論,雖然我們前面定義,中醫學的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為核心,而臟腑和經絡,尤其強調臟腑的作用,這就是中醫理論當中,為什麼講人的生理病理,重在從臟腑生理來說,從臟腑角度去講人的生理病理的道理。
到此為止,我們從總體上已講完了,五臟六腑、奇恒之腑,按照臟腑的分類,講述了臟、腑、奇恒之腑,它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分別地講述它們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同學們在理解了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的時候,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這樣逐一地去理解、去掌握,在此基礎上,要記住從總體上,把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當做一個整體,來理解、來認識,五臟、六腑、奇恒之腑,每一個生理功能,為什麼要這樣來認識呢?因為中醫學,它一個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叫整體觀念,考察生命過程中,任何一個生理功能,是在整體調節的基礎之上,來考察每個臟、每個腑,每個寄恒之腑當中的每一個生命功能和生命特性,比如,我們強調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舉這個例子,我們說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主要責之於脾胃,我們突出強調了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那麼脾胃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在五臟、六腑、奇恒之腑,都處於正常狀態下,在這個整體正常情況下,脾胃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正常生理作用,從五行的生剋制化的角度理解,這個土居於中,與其他臟腑木火金水,都有密切的關係,那麼這個土要想處於正常狀態,意味著它和其它四行的關係,處於一個協調關係,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它四行處於正常的協調狀態,才能夠維持土處於正常協調狀態,土才能夠正常執行它的功能,所以中醫理論有一個叫「土主四臟,以灌四方」,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為其它臟腑提供生命物質,反過來,它要想主土,灌溉四方,主四臟,必須是在四臟都處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體現了中醫學這個整體觀,就是整體與局部的統一,講這裡,旨在強調在學習掌握,進一步加深理解中醫學,臟腑每一個生理功能,它在生命過程中,執行每一項任務,都是在整體調節下來完成的,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就是中醫學的思維方式,同學們將來學習現代生理學的思維方式截然不同。
我們現在講五臟六腑和奇恒之腑,回過頭來,同學們來想、來回憶,五行事物屬性的分類表,說五臟系統,就是按照五行來分類,分成五臟系統,除了臟和腑之外,還有形體,還有官竅,比如,目對應的臟是肝,對應的腑是膽,對應的體是筋,對應的竅是目,把筋、目,這個體和竅,中醫稱之為形體官竅,如果說臟和腑是內的話,那麼竅、體見之於外,人體的臟腑系統,既體現為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形體官竅,它們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學習中醫的臟象學,不能僅僅著眼於臟、腑、奇恒之腑,必須把形體官竅聯繫起來,形體官竅表現出來的生命表徵,就是五臟六腑生命活動,表徵於外的現象,它們密切相關,不僅在生理上,它們是一個系統,在病理上也是一個系統。
中醫學在考察,臟腑的生理功能的時候,建立臟象學說方法,我們曾提到,內外相襲,司外揣內,司內揣外,我們前面講的,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其中一個,這個理論,這個概念的建立,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考察形體官竅,表現於外的生命表徵,然後按照五行學說給我們提供那個系統整體的思維方法,觀物、取象、類比、運術、求道而得出來的規律,換句話說,具體的就是從形體官竅,所表現出來的生命徵象,然後按照五行的歸屬,五行的歸類方法,判斷這個生命表徵、這個生命現象,屬於哪一系統,在此基礎上,看它們這些形體官竅,和哪些臟、哪些腑處於同一個系統,從而把整體、局部,內和外聯繫起來,用這樣一個由內而外,由外而內,內外相襲的方法,建立起中醫的臟象學理論,這是同學們在學習臟象學的時候,必須時刻注意的,這就是中醫的思維,它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我們在前面講辨證證治的時候,反復講四診合參,靠人們的感觀去觀察,在疾病狀態下各種各樣的生命過程,又提出同學們在學習中醫的時候,要養成嚴密的觀察、仔細觀察,這樣一個良好的習慣,旨在從形體官竅,它所發生的異常生命過程,以此作為分析、判斷的資料和依據,按照中醫的思維方式,進一步完成辨證的過程,這就是臟象學為我們提供的思維方法,也是中醫學難能可貴的思維方法。
回到我們前面第一章講的,中醫的科學思維,這就是中醫的科學思維,為什麼在這裡反復強調,學習臟象要用這個方法呢?我們講臟象的時候,同學們會容易按照現代解剖學、生理學的思維方式,來學習中醫的臟象學,把一個整體的理論,分割為互不相連的若干部分,從而只注意地去研究臟腑的每一個生理功能,每一個生理特性,然後按照每一個生理功能,每一個生理特性,用線性的方法,去推導它們的病理變化,去指導將來認識疾病,那麼把中醫的思維方式,就全都拋在腦外了,那麼我們的思維上,學習中醫用的是近代科學的,分析的、還原的思維方式來學習,那就建立不起來中醫學的科學思維方式,這節課到這裡。
三、女子胞
上一節我們講了女子胞。女性特有的內生殖器官,別名「胞宮」,「子臟」。.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1. 主持月經
它第一個生理功能就是主持月經。一、同學們要明確什麼叫做月經,將來在婦科學的時候,還要進一步講,這裡僅做一般知識,要求同學們來掌握,月經是女性進入青春期,也就是說,進入生殖機能發育成熟時期,由於天癸的作用而產生了經血,因為這個經血是按時來潮,因時而下,這個「時」,用中國的時間單位來計算,大約一個月左右行經一次,由此起這個名叫「月經」,我們理解月經這個概念,這個術語,一是指血而言,二是指這個血因時而下,有個時間的概念。
2. 孕育胎兒
女子胞的第二個生理功能,叫孕育胎兒,女子胞既是血海,是月經貯藏、排泄的場所,又是女性孕產的器官,孕,胎兒在體內,從男女交媾形,成胚胎到發育成熟,分娩之前,這一段,這個胎兒都在胞宮裡,產,胎兒由母體內,經過胞宮的作用娩出,呱呱墜地,出生,從出生一開始,就進入後天了,這個過程也是由胞宮來形成的,所以說胞宮具有孕育胎兒的作用,女性月經因時而下這個階段,意味著具備了生殖能力,在男女交媾,陰陽和合的條件下,胎孕乃成,形成了胎兒,胎兒從開始直到娩出這一段,都是在母體內發育的,在母體什麼地方呢?在胞宮內發育的,這個發育過程,上一節跟同學們提到了,將來同學們在學習兒科學的時候,認真讀兒科學的文獻,講的惟妙惟肖,它以不同的時間單位為界,講胎兒逐漸發育的情況,那麼中醫學關於胎兒的發育,和現代生物學關於胚胎的發育,人的胚胎的發育過程,基本上一致的,講述這個過程,也看出來我們中醫學,中醫理論形態學有相當的基礎了,對人的形態的認識,有相當的認識,不僅僅是從功能狀態來把握的,兩性交媾,兩精相合,表現為陰陽和合,構成了胎孕,胎孕在胞宮內發育成熟,胎孕形成以後,月經不再因時而下,月經停止,這個時候胞宮裡面的經血,供給胎兒發育的需要,保證胎兒生命的發育過程,必需要的營養物質,直到胎兒發育成熟,依靠胞宮的作用,將胎兒娩出體外,新的生命誕生了,由此,這個胎兒在娩出之前,作為這個胎兒來說,它是屬於先天,胎兒被娩出以後,生命開始,開始了它的生命歷程,這個過程,就是由胞宮行使,所以胞宮不僅孕、育,而且要娩出胎兒,把孕、把育、把娩這三個字,我們習慣上在中醫理論當中,概括為孕育,那麼胞宮施行這樣的生理功能,它和哪些臟腑、經絡有關呢?
(二)女子胞與五臟的關係
第二個問題,我們講女子胞和臟腑經絡的關係,在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裡面,只要求同學們做個一般了解就可以了,關於女子胞的生理,將來同學們在婦產科學裡面,中醫的婦科學,會詳細地論述,第一,我們從五臟系統來論述、來講述女子胞和五臟系統之間的關係,女子胞內的月經是血,血是由五臟六腑之精,化生而來的,依靠五臟六腑系統的功能活動,在正常狀態下,它才能源源不斷地,化生水谷精微,由水谷精微等轉化為血,將來第三章,我們講氣血津液,講血的化生的時候,還會從五臟系統進一步來說明,血液的生成過程,講血和五臟的關係,胞宮裡面貯藏經血,血液的化生,和五臟六腑的功能密切相關,比如,我們已經講五臟生理功能,說心主血脈,肺助心行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腎精化而為血,月經是經血,所以,胞宮裡面所貯存的月經,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這是第一點。回答了女子胞和五臟的關係,在五臟當中,我們前面講,說肝為血海,所講到女子以肝為先天,這第一強調了肝對女子胞功能的影響,二、前面講脾與胃,就是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與經血的化生關係最為密切,又強調了脾胃與女子胞的關係。三、經血因時而下,標誌著在腎精的作用下,女性的天癸充盛,具備了生殖能力,由此又強調了腎與女子胞的關係,既有總體,又有局部,一般與特殊相統一,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女子胞與五臟密切相關,尤以肝、脾、腎為最,這樣一種思想、這樣一種理論,貫穿在婦科學當中,將來同學們在學習婦科學的時候,講婦科的生理、病理,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會進一步能夠加深理解,和進一步體會到這個理論的實踐作用。
(三)女子胞與經脈的關係
第二、講女子胞與經脈的關係
大家必須明確,經脈、經絡,將來我們在經絡系統進一步講,它是人體的結構學理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在開始講中醫學的定義,中醫學的定義時強調,理論核心是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核心,也就是它的主要內容,在此不講經絡的定義,只提出這樣一個概念,經絡學說是從經絡的系統,來說明人的生命過程,說明人的生理病理,就這個意義來理解,女子胞和全身經絡系統,都有密切關係,這是第一點。將來在學習經絡的時候,大家可以進一步來體會。
它又和經絡系統當中某些經絡有特殊的關係,我們在這裡旨在介紹,和哪些經絡有特殊關係,在教學書裡面提到過奇經八脈,我們這裡面沒有介紹奇經八脈的全部內容,只點出四個經脈,叫衝脈、任脈、督脈、帶脈,沒有把奇經八脈這個概念全都表述出來,將留在學習經絡系統的時候再說,這裡只要求同學們掌握衝脈、任脈、督脈、帶脈,這四個脈和女子胞的功能,關係最為密切。
與衝任二脈的關係,就是與衝脈、任脈的關係,這個我們在講肝為血海,肝主藏血的時候,肝有調節性生殖能力的時候,曾經提到,說衝為血海,任主胞胎,這兩條經脈,同起於一個地點,叫胞中,同起於胞中。一、和腎的經脈並行。二、和陽明的經脈相通,至於哪是腎的經脈,哪是陽明的經脈,暫且同學們要知道這個名詞就可以了,將來在經絡系統去進一步研究,這個衝脈和任脈,重點記它有什麼功能,記住,它能調節十二經脈的氣血,這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叫十二經脈,在經絡系統中,以十二經脈為主體,暫時大家這樣記就可以了,十二經脈是運行全身氣血的通道,講到這裡,同學們就會問,在講臟腑生理功能的時候,講到三焦通行元氣,是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這裡面又講十二經脈,是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請大家注意,中醫理論,經絡學說是從經絡系統這個角度,來講逋人體氣血的運行,講人的生理,我們講五臟六腑,講臟象學說,是從臟腑的生理功能這個角度,來論述氣血的化生和運行的,至於說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將來在經絡學說,甚至同學們在學經絡學的時候,來進一步去探討,這裡面提到幾個新的詞,經絡、經脈、腎經、陽明經、十二經,這裡要求同學們從整體上理解,那麼衝脈和任脈的功能,能調節十二經的氣血,把十二經再省略,就是衝脈和任脈,它的功能,調節全身氣血,那麼全身氣血,是生命的物質,在女性的胞宮,表現為月經,也就是說女性胞宮所貯存的經血,源於十二經脈的氣血,就這個意義講,女性的胞宮與十二經脈的氣血有關,在衝脈和任脈這兩個脈,特別是衝脈,它的功能,有血海的功能,我們在前面講,肝主生殖機能的時候,講肝主藏血的時候,女子以肝為先天,已經不只一次的提到,肝為血海、衝為血海,衝脈是經血聚集之處,我們從胞宮來講,那麼聚集在胞宮,從經脈來講,因為衝脈和胞宮的功能有關,就是衝為血海,就這個意義說,女子胞和衝脈有關,任脈,它的功能,能調節陰的經脈,陰經,什麼叫做陰經?這是對十二經進行分類,分為陽經和陰經,哪些是陰經,將在經絡學說這一章再去論述,這裡只要求同學們記住,任脈調節陰經,成為經脈之海,它所起的主要作用,主胞胎,就和女性的孕育胎兒有關,正因為它兩者有這樣的作用,中醫學才有一個結論,叫「衝為血海,任主胞胎」,把那個衝和任結合起來,就是衝任具有主持月經,孕育胎兒的作用,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和任脈有這個作用,而衝脈、任脈能夠主持月經,調節月經,孕育胎兒,與女子胞的功能相通,所以女子胞與衝脈、任脈,關係非常密切,理解這裡面的條件,就是抓住經血這樣一個重要條件,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和任脈的功能如何,直接關係到女性的生理,月經的功能如何?產育如何,胎孕如何,從經絡學說來說,衝脈、任脈的功能失常,常常會出現,女性的月經功能障礙,出現孕育的功能障礙。
和督脈密切相關,督脈,是經絡系統之一,又是奇經八脈,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在經脈系統當中,有一個特殊的系統叫奇經八脈,它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在這裡,只要求同學們記住,這樣一點就可以了,督脈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前面提到,任脈為陰經之海,陰脈之海,它的作務,調節全身屬陰的經脈,督脈,督和任相比較,任屬陰,督屬陽,督脈調節全身的陽經的氣血,它也具有調節全身氣血的作用,月經和全身氣血密切相關,就這個意義講,督脈的功能與胞宮的功能,有密切相關,有著密切的關係,就這個意義上說,女子胞與督脈有關,將來在學習經絡學的時候,學習經脈的循行,會進一步來理解,我們這裡從督脈的功能,來論述它和女子胞的關係,衝脈、任脈、督脈講到此,三者合起來,來執行調節全身氣血,就經脈而言,叫做調節全身十二經脈的氣血,調節的結果,為胞宮主持月經,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保證胞宮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月經因時而下,胎、孕、娩正常,從經絡學說來說,進一步來說明胞宮的功能,最終回答了女子胞和經絡的關係。
除此之外,還與帶脈相關,奇經八脈的帶脈,為什麼又和帶脈相關呢?「帶」,這一個單音字,在中醫學裡面,一是指女性,正常的陰道分泌物,維持胞宮的功能,維持正常的生理環境,它必須具有這種分泌物,中醫學把它理解為胞宮的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第一個含義。第二,指奇經八脈的帶脈而言。第三個含義,這個帶,是指女性陰道的分泌物,發生了病理改變,稱之為帶下,或者叫帶下病,我們在這裡面取它的含義,是指帶脈,對女性陰道的正常分泌物帶的關係,從言而言的,帶脈的循行特點,就像我們繫的腰帶一樣,繞身一周,這個也不需要大家背,就是說將來學習經脈的時候,再進一步學,這裡強調帶脈和什麼有關,一、帶脈將我們上面講的,任脈、督脈、衝脈三條經脈聯繫起來,這是它的第一個作用。 第二、它有固護胎兒的作用,保護胎兒在胞宮內,完成正常的發育過程,把這個作用叫做固護胎兒的作用,因此,說帶脈與女子胞的功能有關,女子胞的功能--孕育胎兒,那麼孕育胎兒這樣一個功能,要從經脈學說來說,需要帶脈參與,予以固、護後,固,使它不能過早地娩出,早產,護,保護胎兒生長發育正常的內外環境,起到這樣一個作用,這就是帶脈和女子胞的關係。
在這裡面,我們講女子胞和經絡的關係, 一、講逋它與全身經絡氣血,都密切相關, 二、著重講在奇經八脈當中,衝、任、督、帶四條經脈,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之間的密切關係,將來同學們在學習經絡學的時候,將學習針灸學,用針刺來治療病病的時候,治療婦科疾病,比如治療經、帶、胎、產,經,是指月經,帶,是指帶下,胎,是指胚胎,產,是指娩出,女性疾病的概稱,就叫經、帶、胎、產四個字,那麼治療經、帶、胎、產的疾患,從針灸學來說,既調節十二經,又重在調節奇經八脈的衝、任、督、帶,這是從針灸學、經絡學,從理論到實踐,來考察女子胞的生理、病理,在奇恆之腑。
我們講到女子胞,大家看最後附一個精室,精室這個概念已經是第二次出現了,在我們的課程裡面,已是第二次出現了,在講肝主疏泄的功能,最後一個具體生理作用,調節性生殖的功能,調節男性的性與生殖的功能,提到一個「精室」和「精關」,女性叫月經,男性由天癸發育成熟以後,所產生的物質,叫精液,也叫男精,這個男精貯存在什麼地方呢?給它起一個名字,叫精室,精室又稱精藏、精宮、精房,也有許多不同的名稱,我們現在取精室作為它的本稱,中醫理論認為,精室是男性的奇恒之腑之一,女性的奇恒之腑叫女子胞,男性的就叫精室,精室的位置,在直腸之前,膀胱之後,將來學習針灸學的時候,講穴位的時候,還會講兩個穴位,叫關元、氣海,在關元、氣海穴之間,現在大家就記住,它在直腸之前,膀胱之後,它有什麼功能呢?。
化生精液,在天癸的作用之下,轉化男性的精液,在哪呢?在精室,注意,它是在腎的作用下,通過天癸轉化而來的,產生了天癸,通過腎的氣化,將天癸轉化為精液,這是第一。
精液化生以後,貯藏在精室,那麼精室有什麼功能?就是,它的基本功能是,主持生育繁衍,換句話說,就是生殖機能,性與生殖機能,因此說,精室是男性的生殖器官之一,我們講女子胞是女性的生殖器官,那麼精室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
精室的生理功能,和哪些臟腑有密切關係呢?
精室和五臟系統,都有密切關係,精室裡面所貯藏的精液,雖然是直接由天癸所化生而來,但天癸源於腎精,而腎精是由先天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相結合而化生的,因此,精室所化生的精液,所貯藏的精液,與五臟系統密切相關。
尤以腎關係最為密切,因為精液源於天癸,天癸直接由腎精所化生,因此說,它雖與五臟系統都有密切關係,其中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這樣一個理論,決定了在傳統上、在習慣上,在調整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的時候,人們的思維方式首先想到腎,其次再想到其它臟,這也就符合作為一門科學,認識事物先是由具體、特殊,然後再到一般、普遍,這樣一個原理,思維規律。
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一、和全身都有關,和全身五臟系統的生命機能密切相關。二、和腎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在調節男性的性和生殖機能的時候,也就是說,調節精室的功能的時候,既要從整體上來調節,還要突出強調調節腎,那麼精室和奇經八脈,有什麼關係呢?女性的女子胞和衝、任、督、帶有關,和十二經脈都有關,尤其是和衝、任、督、帶有關,注意,男的精室,與衝脈、督脈、任脈有密切的關係,在歷代文獻上提到精室這個概念,它和臟腑的關係,和經絡的關係,沒有提帶脈這個概念,帶,是女性陰道的正常分泌物,女性所專有,所以帶脈和女性女子胞的功能有關,因此在男性的精室,僅僅提到與衝脈、任脈和督脈密切相關。
所以從針灸學這個角度考慮,從經絡學說來看,調節男性的性和生殖功能。一、是從十二經脈著手來進行調節,二、突出強調衝脈、任脈、督脈,對男性生與生殖功能的作用,我們講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從臟腑系統講,人的性和生殖功能的關係,這裡又聯繫到經脈,講到奇恒之腑的女子胞和精室,又聯繫到經脈,從經絡系統角度,來考察、來認識、來說明,人的性和生殖機能,那麼這兩種理論,後者--經絡學說,將來同學們在基礎課裡面的經絡學,特別是研究針灸的人,針灸系的學生,在臨床學裡面有針灸學,都會進一步來闡明經絡和人的性和生殖功能之間的關係,內科學著重從臟腑來論述,從臟腑、從藥物手段來進行調節,到針灸學著重從經絡學說來論述,著重使用針刺按摩,用這樣的手段,來調節人的性與生殖功能,運用不同的學說,採用不同的方法,殊途同歸,都在調整人的性與生殖的功能,那麼中醫學的理論,雖然我們前面定義,中醫學的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為核心,而臟腑和經絡,尤其強調臟腑的作用,這就是中醫理論當中,為什麼講人的生理病理,重在從臟腑生理來說,從臟腑角度去講人的生理病理的道理。
到此為止,我們從總體上已講完了,五臟六腑、奇恒之腑,按照臟腑的分類,講述了臟、腑、奇恒之腑,它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分別地講述它們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同學們在理解了五臟、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的時候,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這樣逐一地去理解、去掌握,在此基礎上,要記住從總體上,把五臟、六腑、奇恒之腑,當做一個整體,來理解、來認識,五臟、六腑、奇恒之腑,每一個生理功能,為什麼要這樣來認識呢?因為中醫學,它一個最重要的指導思想,叫整體觀念,考察生命過程中,任何一個生理功能,是在整體調節的基礎之上,來考察每個臟、每個腑,每個寄恒之腑當中的每一個生命功能和生命特性,比如,我們強調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舉這個例子,我們說水谷精微轉化為氣血,主要責之於脾胃,我們突出強調了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那麼脾胃要想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在五臟、六腑、奇恒之腑,都處於正常狀態下,在這個整體正常情況下,脾胃才能真正發揮它的正常生理作用,從五行的生剋制化的角度理解,這個土居於中,與其他臟腑木火金水,都有密切的關係,那麼這個土要想處於正常狀態,意味著它和其它四行的關係,處於一個協調關係,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它四行處於正常的協調狀態,才能夠維持土處於正常協調狀態,土才能夠正常執行它的功能,所以中醫理論有一個叫「土主四臟,以灌四方」,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為其它臟腑提供生命物質,反過來,它要想主土,灌溉四方,主四臟,必須是在四臟都處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體現了中醫學這個整體觀,就是整體與局部的統一,講這裡,旨在強調在學習掌握,進一步加深理解中醫學,臟腑每一個生理功能,它在生命過程中,執行每一項任務,都是在整體調節下來完成的,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就是中醫學的思維方式,同學們將來學習現代生理學的思維方式截然不同。
我們現在講五臟六腑和奇恒之腑,回過頭來,同學們來想、來回憶,五行事物屬性的分類表,說五臟系統,就是按照五行來分類,分成五臟系統,除了臟和腑之外,還有形體,還有官竅,比如,目對應的臟是肝,對應的腑是膽,對應的體是筋,對應的竅是目,把筋、目,這個體和竅,中醫稱之為形體官竅,如果說臟和腑是內的話,那麼竅、體見之於外,人體的臟腑系統,既體現為內而五臟六腑,外而形體官竅,它們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所以,學習中醫的臟象學,不能僅僅著眼於臟、腑、奇恒之腑,必須把形體官竅聯繫起來,形體官竅表現出來的生命表徵,就是五臟六腑生命活動,表徵於外的現象,它們密切相關,不僅在生理上,它們是一個系統,在病理上也是一個系統。
中醫學在考察,臟腑的生理功能的時候,建立臟象學說方法,我們曾提到,內外相襲,司外揣內,司內揣外,我們前面講的,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其中一個,這個理論,這個概念的建立,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考察形體官竅,表現於外的生命表徵,然後按照五行學說給我們提供那個系統整體的思維方法,觀物、取象、類比、運術、求道而得出來的規律,換句話說,具體的就是從形體官竅,所表現出來的生命徵象,然後按照五行的歸屬,五行的歸類方法,判斷這個生命表徵、這個生命現象,屬於哪一系統,在此基礎上,看它們這些形體官竅,和哪些臟、哪些腑處於同一個系統,從而把整體、局部,內和外聯繫起來,用這樣一個由內而外,由外而內,內外相襲的方法,建立起中醫的臟象學理論,這是同學們在學習臟象學的時候,必須時刻注意的,這就是中醫的思維,它不僅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我們在前面講辨證證治的時候,反復講四診合參,靠人們的感觀去觀察,在疾病狀態下各種各樣的生命過程,又提出同學們在學習中醫的時候,要養成嚴密的觀察、仔細觀察,這樣一個良好的習慣,旨在從形體官竅,它所發生的異常生命過程,以此作為分析、判斷的資料和依據,按照中醫的思維方式,進一步完成辨證的過程,這就是臟象學為我們提供的思維方法,也是中醫學難能可貴的思維方法。
回到我們前面第一章講的,中醫的科學思維,這就是中醫的科學思維,為什麼在這裡反復強調,學習臟象要用這個方法呢?我們講臟象的時候,同學們會容易按照現代解剖學、生理學的思維方式,來學習中醫的臟象學,把一個整體的理論,分割為互不相連的若干部分,從而只注意地去研究臟腑的每一個生理功能,每一個生理特性,然後按照每一個生理功能,每一個生理特性,用線性的方法,去推導它們的病理變化,去指導將來認識疾病,那麼把中醫的思維方式,就全都拋在腦外了,那麼我們的思維上,學習中醫用的是近代科學的,分析的、還原的思維方式來學習,那就建立不起來中醫學的科學思維方式,這節課到這裡。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