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自序前言
由「有相」的人間萬象,來體悟亙古永存「無形」「無相」的道,就能掌握「真空妙有」的「妙」字。那便是登入了「意識哲學」的殿堂.本書總共收納了十六篇短文,是筆者於2008年及2009年陸續發表的文章所集結編輯的.
1.人類的「命和運」都是隨著沈潛於意識最深處的「覺察力」而轉動
我們生命,哇哇墜地的來到這個世間,每個人都自己以為是活著的。然而,人真的活成他自己所「認為」的「活著」嗎?常常有人覺得,自己人生遭遇坎坷,似乎只賸下不具靈魂的軀殼,甚至,在痛苦最極致的時候,生命會覺得沒有活著的意義,生活也似乎沒有了要走的方向。說的更真切些,人活著若是沒有了活著的「感覺」,人生真的是「生不如死」。中國人常說,人若是活著,和死著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的時候,就是如同「行屍走肉」一樣。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常常會感覺到,有些和自己感情深厚的故人,或是對自己頗具影響力的朋友,雖然他們已經往生已矣,或是身隔兩地,分離已久。但是他的聲音,身影却長留在自己的心裡,似乎比身旁的人,更歷歷在繪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活在自己的心裡。看得簡單些,「生」和「死」的區別,本來就只是差在一個,於心中的「感覺力」,或是「覺察力」而已。人能「感覺」才能算是活的,不能「感覺」,雖活也像是死的一樣。
2.錯綜複雜「意識殼」的結構就是「覺察力」的外在呈象
要看清楚「活著」的本質,就必須要非常明白的知道,人生來本來就有靈性,也就是「覺察力」。而這個「覺察力」是「亙古永存」,「不朽不壞」,超越「生」和「死」,源源不斷,生生不息的。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它棲息之深,深到我們幾乎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然而,這個隱而難現的「覺察力」却深藏在錯綜複雜「意識殼」內,而以生命恩愛情仇的形式精彩的呈現在生活上。然而,生命的思考方式,都是在「覺察力」的運作模式下,有脈絡可尋的。所以,來自我們的潛意識,我們自己知道,正因為「覺察力」是永續的存在,今生「活著」的「覺察力」,乃是延續前世失去肉體後,再續前緣的「覺察力」。人類覺得非常神祕的「累世因果」,只不過是「覺察力」的「前世今生」而已,這就叫作「宿命」。
3.「心境」的結構,就是「意識盤」的結構
然而,生命活在人間上下起浮,前途未知的紅塵裡,我們常常會問自己,命運可改變嗎?袁了凡先生,告訴我們命運是可以改變的。知命,立命,再造命的關鍵,乃是在於,生命真的瞭解自己的「意識殼」嗎?看清楚自己「意識轉換」的起心動念,才是「改變命運」,「心想事成」的正確方向。然而,如果想要掌握「造命」的秘密,或是想脫離現在命運的苦境,我們就一定得要先瞭解,我們的世界和我們的命運,都是由「心」而起的。所謂「萬法唯心造」,「三界由心生」,說的正是,人若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得先改變自己的「心境」。然而,講到瞭解「心」,自古至今有太多有關於「心」的學說,理論和看法。在各家不同的法門中穿梭,似乎又是那麼空口高談,遙不可及,說來說去都在「打高空」,講來講去都是在神仙話裡繞來繞去。
4.「意識盤」是一個完全反射「心境」運作的最佳鏡子
其實,每個生命不論是在來到這個世界前,或是在來到這個世界以後,都有與生俱來都有「覺察力」。感受「覺察力」就如同照鏡子一樣的簡單容易,只要你願意站在鏡枱的面前就看見了。而且,不一定要站在鏡枱前,站在水邊,站在車窗的反光前,你都可以看到反射的自已。當然看到的是個完全的反射,或是扭曲的反射,那是另外一個課題的探導。但是說來殘酷的,照鏡者生來一輩子,可以不用鏡子,只用雙眼來看透宇宙間的眾事物。然而,他終其一生,在他活著的時候,唯一無法用他自己雙眼看到的,就是他自己。只有在他死了以後,才能用他自己覺察力的眼睛看見自已。這是每一個生命在有肉身的候必須要面對的困境。照鏡者只能用鏡子來「體會」自己的存在,而無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的存在。摸著「覺察力」也是相同的道理。摸著的過程很單純,只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找對了鏡子,第二步是站在鏡枱的前面。最快瞭觧自己「心境」的結構,就是瞭解自己「意識盤」的結構。因為「意識盤」是一個完全反射「心境」運作的最佳鏡子。每一個生命,只能用所處環境發生每一件事情和結果,在他經過「意識盤」處理以後,產生出對於生命的感覺和衝擊,那樣對於生命的感覺和衝擊,就是「覺察力」在鏡中的影像,從而體會「覺察力」的存在。
5.瞭解「意識盤」結構唯一途徑,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覺察力」
從相反的方向來說,我們如何能瞭解自己「意識盤」結構,或是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想,為什麼會下這樣決定的唯一途徑,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覺察力」。生命的「覺察力」的本質,是「無形無相」的。任何一個說得出來,或是解釋的出來道理都還是只在「意識殼」的結構中打轉,還並不是「覺察力」的真正本體。或者說那只是「覺察力」的外在呈象。人生命中的每一項思緒,每一個決定,其實部是在層層「意識盤」穿梭交會作用所得出的結論。然而,不論生命怎麼想,怎麼決定,都是無法掙脫出喜,樂,悲,憂,苦的「天羅地網」。這似乎是云云眾生終其一輩子無法改變的宿命。然而,老天早就把這個解脫之道,深藏在我們的「意識田」或是「意識殼」裡。那是生命中最可貴的「覺察力」。
6.用「有形」可以感受痛苦感覺,來「體會」「無形無相」「覺察力」
然而這個「覺察力」是絕對的「無形無相」,任何一個能說,能體會作法,想法和理念,似乎都還不到「覺察力」的味道。就如同排山倒海的颶風吹倒了山林,打走了屋頂。我們可以用任何「有相」「有形」的言語,相片甚至文字,來形容被風毀壞倒在地上的樹幹,和外力破壞粉碎的屋瓦,甚至想盡辦法要把這個威力無窮的風力講個明白。可是,說也奇怪,生命再怎麼千言萬語,努力形容,就是無法說清楚來去無踪,「無相」「無形」的颶風。生命只能在颶風造成的現象和損失上來瞭解颶風的存在。任何一個能說的說詞,都還不是「無相」「無形」的颶風。
同樣的,我們的「無形無相」「覺察力」,往往是在錯誤和痛苦中,才能深刻體悟出來。其中的巧妙乃是在於,每一個生命用自己以為很聰明,很智慧的決定,却是讓千頭萬緒的思緒,越理越亂,越作越錯。我們常會有這樣的經驗,自己以為是人生最聰明的選擇,最後的結果却表現出愚不可及的決定。中國人不是常說「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那樣的抉擇,所產生錯誤和痛苦結果,對生命造成衝擊的「感覺」,是我們這輩子最寶貴的經驗,那是打開「無形無相」「覺察力」的捷徑。
反之,有些人似乎作了愚蠢的決定,然而最後的結果却證明那是一個最聰明的抉擇。而這樣的體會,讓他們嘗到了所謂「大智若愚」的感覺。而這樣的感覺,正是體會人生「無常」覺察力的實際體會。「無形無相」「覺察力」只能用體悟的,正是這個道理。然而,除了這些「聰明不是聰明」,「愚蠢不是愚蠢」,無法判斷的思考模式外,更有一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謂「福不是福,禍不是禍」的人生無奈。這些讓人無法判斷,千變萬化的世事,真的讓人陷入無限的痛苦和迷思中,而讓人覺得世事的難測,人生的無常及命運的捉弄。然而,這樣的體悟讓生命趨近了生命本質中的「覺察力」。用「有形」可以感受痛苦的感覺,來「體會」「無形無相」「覺察力」,如同由滿地「有形」的落葉,來「體會」「無形無相」「風力」才剛吹過,這都是同一個道理的。
7.在痛苦發生後深自得到的「體會」及「感受」,那樣的衝擊,才夠力道來打破我們的「意識殼」
然而,每一件發生,每一件痛苦甚至每一件無奈都是有道理,或是有美意的。每一個生命累世的業力沈重,習性難改。所以我們與生俱來的「意識殼」又厚又重,幾乎無法改變。中國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在那麼深厚「意識殼」的壓制之下,生命是無法改變的。然而,痛苦的衝擊開始了,生命因為有「覺察力」,來自深層的,本性的知道自己須要「改變」,才有可能或是機會來掙脫痛苦。然而,「習性」深厚「意識殼」,却讓人無法改變,甚至不知從何改起。這樣的矛盾和鬥爭,只有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發生,這樣的感受,才逐漸能累積力道和能量來釋放,這些深藏在我們的「意識田」或是「意識殼」裡的無形無相的「覺察力」。換句話說,上天往徃用這些我們自己以為很聰明的「意識殼」,所作出的決定,在經歷所發生的結果以後,所深自得到的「體會」及「感受」,那樣的衝擊,才夠力道來打破我們的「意識殼」,唯有在打破「意識殼」以後,釋放出「覺察力」以後,人生的困境才能扭轉,命運才能被改變,方能談到「心想事成」的境界。生命在参透「意識殼」錯綜複雜的糾結之後,理解那純正「清淨無染覺察力」,才是唯一的解脫途徑。在我們會更加瞭解自己的累世果報,並且循根究理的加以去解掉,徹底釋放造成今生果報的「前因」,才是徹底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方法。
8.「意識哲學」是「心物合一」的極致
當生命將「覺察力」從深厚的「意識殼」裡釋放出來以後。人類的命運可以說是展開了質量上的改變。本來是被「意識殼」束縛的「覺察力」,讓生命產生「苦不堪言」的捆綁。現在「攻守易位」,捆綁生命的「意識殼」為「覺察力」所用,而成為「超強無比」,「攻無不克」,「改變命運」的工具。這時候「意識殼」已經被「覺察力」轉變成「意識能」的形式,而成為「心想事成」的唯一工具。正因為「意識能」是生命「覺察力」的「正面能量」呈象寫照。所以善於轉換「意識」的人,可以非常神準精確的改變自己的命運,而達到「心想事成」,「出神入化」的境界。常常使許多人賦予「意識能」怪力亂神的角色。其實,那是云云眾生不懂「心物合一」的巧妙而已。由垂象的「意識能」,看出自己心態的運行,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吉凶悔吝,那是學習「意識轉換」最迷人的地方。
「意識能」呈象的「二元相對意識」,乃是來自生命最深層,最種子的「阿賴耶識」。用最單純的「二元相對意識」,可以直接將代表「時間」和「空間」的感受,毫無扭曲的,轉換成自己內心的「意識能」,納於生命的「意志力」中,而將宇宙萬物,完全納於「一心」。研究「意識能」可以瞭解自己命運的走勢,從而來暸解自己為何而來,如何而去。人唯有知道自己在這人世間是唯一的,特殊的,才能順著自己的本性調整心念。因為心境的轉動,自然而然的便改變了自己的處境,運通命也就順了。
9.用「以假修真」的方式使用「意識能」才能「攝心證道」
修習「意識哲學」者不,僅得熟捻「意識盤」中有形的「象數理」意識轉換的巧妙,更須讀懂潛藏在「意識盤」最深處「無形無相」的「覺察力」。習「意識哲學」者,須超乎文字及義理的去瞭解,這個深藏在「意識盤」中,「無形無相」的「道」,是藉由「有形有相」的「命運」加以實踐。而「無相」的「道」,被牽引成「有相」「命運」的動力,乃是我們自己前世今生所造成的「因果」。這個「道」,本來亙存在宇宙蒼穹下,更深藏在我們的「心」裡。能「悟道」的人,就有機會可以超脫因果的擺佈,更上一層樓的去「造命」。因此,學習「意識哲學」的真諦,乃是藉由「有相」的「意識盤」,來體悟「無相」的道。當把這與生俱來的「覺察力」瞭然於胸的時候,就可以隨心所慾的拿取「意識能」的超能力,像堆積木一樣的「編造自己的命運」換句話說,悟道越深刻的朋友,只要能掌握「真空妙有」的「妙」字。那就登入了「意識哲學」的殿堂。
從「有相」的「意識盤」,瞭解了已成形的宿命及人生的遭遇,從而體悟了,在那個在冥冥,牽引人類命運「無相」的「道」了。再將「意識殼」,巧妙的用「覺察力」轉變成「意識能」的形式,從而造到「編造命運」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本書中,習「意識哲學」者更能深刻的體悟,「現在」我們的「意識盤」,乃是「前世」的「果盤」。也就是大家所慣稱的「宿命」。今生我們所造命的「意識盤」,會是「來生」的「因盤」。而這個「悟道」,是我們可以去「妙有」「編造」我們「有相」命運的最重要關鍵,也是我們可以「造命」的唯一一條路。這段由瞭解宿命,悟道,以致於造命的過程,正是我們在學習「意識哲學」之前,必須要瞭然於胸的方向。瞭悟因果,是我們能「編造」我們「有相」命運的最重要秘密。想要瞭解自己前世,今生,來世因果的人,一定要來學習「意識哲學」。李秉信先生研究「意識哲學」多年,藉由這本書和大家結緣,帶我們一起洞澈「意識哲學」的精髓,讓我們由「知命,立命而造命」活出快樂人生。
本書於2011年由世界日報出版社發行 歡迎下載電子書版
ifinal_version.pdf | |
File Size: | 4038 kb |
File Type: |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