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多維空間的氣場節點之六 發動純陽節點能量源頭
中醫師 李秉信
當我們在討論天人合一的觀念時,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就是多維空間氣場流動時候,天地之氣是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在流動。以及如何判斷和拿捏,氣場出入的門戶及節點,以及發動純陽節點的能量源頭。說到天地氣場的流動,往往是很抽象的。然而天地人三才節點,會以全息的映射,反映出氣場流動的走向。否則,天地人三才氣場不流動,人體必然疾病或死亡。
我們可以從氣場在人體的走向,窺其究竟。天地之間氣場的走向,也是這樣的運作。舉個例子來說,肝木生於左,疏散條達,輔佐脾之升清;肺金降於右,佐胃之降濁。肺主氣,肝臟血,二者一左一右、一氣一血,共佐脾胃之升降濁。“人身氣機合乎天地自然,肝從左而升,肺從右而降,升降得宜,則氣機舒展,人身精氣得以輸布流行” – 葉天士。肝肺氣機失常而發病。
如《傷寒論.大陽病下篇》中所說的“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期門是肝經的募穴,是脾經、肝經、陰維脈三條經的交會穴,也是十二經的最後一個穴位,是經氣經胸的門戶。刺之舒肝經之郁滯,降肺氣之上逆,宣通氣血,舒筋緩急,瀉肝之實,使肝氣可升,肺氣可降。
而在用藥上常用小柴胡湯。柴胡辛味主升入肝經,黃芩苦味主降入肺經,而根據“左肝右肺”的理論,肝主升於左,肺主降於右,柴胡配黃芩,使機體氣機左升右降,通暢無滯,肝郁得舒,條達復常。然氣機的升降運動是一個“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複雜問題。從陰陽互藏的角度切入,這樣的觀念是合理和自然的。
如心推動血液運行於周身,上榮於面供應神明,而心陽必須下降,溫煦周身;肺主宣發,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穀之精中較輕的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全身皮毛肌腠,然肺又通過肅降作用,將傳輸至肺的精微中較稠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到其他臟腑,併將其代謝所產生的濁液下輸至腎和膀胱……其他臟腑亦是如此。
可見五臟是共具有升降的特性,所謂主升主降,無非是相對而言。升降運動是臟腑的生理特性,也是其功能的體現,與臟腑之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臟氣偏亢則升降太過,如肝火熾盛,循經上攻頭目,則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臟氣偏衰則升降不及,如脾虛下陷而引起臟器脫垂等。即“亢則害,承乃制”《素問.六微旨大論》。
總之,所有氣場的流動,必然有一個能量的源頭。中醫非常講究扶陽,如同萬物之源頭,來自於六爻純陽的乾卦。人體生命元氣的發動也是一樣,在腎陽命門之火的發動和心陽君火的照臨下,中土樞軸轉動,肝脾溫升而肺胃源降,是氣機左升右降的要旨。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當我們在討論天人合一的觀念時,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就是多維空間氣場流動時候,天地之氣是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在流動。以及如何判斷和拿捏,氣場出入的門戶及節點,以及發動純陽節點的能量源頭。說到天地氣場的流動,往往是很抽象的。然而天地人三才節點,會以全息的映射,反映出氣場流動的走向。否則,天地人三才氣場不流動,人體必然疾病或死亡。
我們可以從氣場在人體的走向,窺其究竟。天地之間氣場的走向,也是這樣的運作。舉個例子來說,肝木生於左,疏散條達,輔佐脾之升清;肺金降於右,佐胃之降濁。肺主氣,肝臟血,二者一左一右、一氣一血,共佐脾胃之升降濁。“人身氣機合乎天地自然,肝從左而升,肺從右而降,升降得宜,則氣機舒展,人身精氣得以輸布流行” – 葉天士。肝肺氣機失常而發病。
如《傷寒論.大陽病下篇》中所說的“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期門是肝經的募穴,是脾經、肝經、陰維脈三條經的交會穴,也是十二經的最後一個穴位,是經氣經胸的門戶。刺之舒肝經之郁滯,降肺氣之上逆,宣通氣血,舒筋緩急,瀉肝之實,使肝氣可升,肺氣可降。
而在用藥上常用小柴胡湯。柴胡辛味主升入肝經,黃芩苦味主降入肺經,而根據“左肝右肺”的理論,肝主升於左,肺主降於右,柴胡配黃芩,使機體氣機左升右降,通暢無滯,肝郁得舒,條達復常。然氣機的升降運動是一個“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複雜問題。從陰陽互藏的角度切入,這樣的觀念是合理和自然的。
如心推動血液運行於周身,上榮於面供應神明,而心陽必須下降,溫煦周身;肺主宣發,將脾氣轉輸至肺的水液和水穀之精中較輕的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頭面諸竅,外達全身皮毛肌腠,然肺又通過肅降作用,將傳輸至肺的精微中較稠厚部分,向內向下輸送到其他臟腑,併將其代謝所產生的濁液下輸至腎和膀胱……其他臟腑亦是如此。
可見五臟是共具有升降的特性,所謂主升主降,無非是相對而言。升降運動是臟腑的生理特性,也是其功能的體現,與臟腑之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臟氣偏亢則升降太過,如肝火熾盛,循經上攻頭目,則頭暈脹痛,面紅目赤;臟氣偏衰則升降不及,如脾虛下陷而引起臟器脫垂等。即“亢則害,承乃制”《素問.六微旨大論》。
總之,所有氣場的流動,必然有一個能量的源頭。中醫非常講究扶陽,如同萬物之源頭,來自於六爻純陽的乾卦。人體生命元氣的發動也是一樣,在腎陽命門之火的發動和心陽君火的照臨下,中土樞軸轉動,肝脾溫升而肺胃源降,是氣機左升右降的要旨。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