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平等法系列之十三 上士聞真悟道勤而行之
李秉信
我們的心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裡, 一定會隨著每一個發生和結果產生反應。 但是很少人知道, 內心怎麼反應, 外面的世界就會有一個對應的變化發生。 釋迦牟尼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光是智慧經就講了二十二年, 然而,真正的智慧是一個觀察的智慧, 也就是一個怎麼看事情的觀點。 簡單的來說, 宇宙裡的萬事萬物, 大千世界裡對五光十色, 本來就是存在自然中的既有形象。
他們以前就在,現在也在,將來還是會繼續存在相同的樣子。但是說也奇怪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因緣不同, 對待每一個存在的面目, 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而做出不同的情緒反應。其實,在神佛的眼中,智慧在哪裡是甚麼大道理, 只要生命能夠維持在真誠、善良、寬容, 而且看一切事情平等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人。
中國道教始祖老子就曾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將「士」分為三種,實際上講的是世人「聞道」之後的三種境界, 用更精確的文字來說, 聞道就是我們每個人看待一件事情, 內心平等性法碼的拿捏, 到底是怎麼樣的取捨。大笑是因為不能窺透天機,只覺得荒謬;半信半疑是因為看明白了一些,卻由於悟性所致而不能完全理解;
而上士之高明,就在於他能夠一眼看穿事情的本質。珍惜宇宙的真理與大道, 由平等性的智慧作出了判斷, 對於每件事情,沒有太強烈的感情反應, 反而從中道理而勤力行之。這三種境界,從側面說明宇宙真理深藏不露的特性,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每個層次的人針對「聞道」後的心理反應的不同,決定了他智慧與悟性的不同。
筆者在最近問命的案例中, 看到許多讓人非常感觸良多的故事。對於一個人的內心, 在面對人生關鍵抉擇的取捨上,若是有了不平等, 就注定了人生的遭遇,上下起伏劇烈, 而且非常波折的命運。 問事者是個非常富有的醫生, 多年安逸的生活, 以及累積下來的財富, 不能夠滿足他在財務上的追求, 常常喜歡尋找一些旁門左道的致富捷徑, 能夠快速致富。
在五年前美國發生次貸風暴危機時, 他就常常介入許多不良資產的買賣, 而賺到了不少投機財富。 這種用錢賺錢的賭博方式, 獲利的額度及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這樣都獲利率,反而讓這位富有的醫生,看不上平時中規中矩所賺到的收入, 常常用一注千金的方式, 賺取高額的回收。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位醫生千算萬算,就是想不到,和他一起合伙在做這個投機生意的夥伴, 竟然突然中風暴斃。
他放在合伙人身上好幾千萬的現金,全部都卡住了, 必須要經過遺產法庭上的資產認證, 扣除掉遺產稅之後, 才能夠再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在真道之前能自己省悟, 在不偏不倚的平等性下, 處理人生的每一個際遇,並且勤而習之者,才是上等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感悟宇宙的真理與大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天機和神佛的存在。上品之人不會沉溺於物質利益的競爭中,他們不會局限在物質世界知識的片面性中,他們都懂得人生的終極真理在於返本歸真。在個人利益競爭中的名利之徒自以為自私自利是精明,看不到人世間也有真、善、美的現實,因此,當那樣的人即使有機會聽到宇宙的真理與大道時,自然也是難解難信,只能不屑一顧、一笑了之。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很多人為此付出一生的時間苦苦求索卻不得其解。現在是人,過去是什麼?將來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此中間過程生存的真實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人的命運各不相同? 無論任何社會階層的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有一個豐富精采的人生,然而,往往事與願違,人世間的大多數人都要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所謂現實的東西奔波一生.
著眼於小得小失還自認為一世聰明,以至最後都要走上黃泉路,物質世界的東西一件都無法帶走。由此看來,能在有生之年入道得法的人是多麼的榮幸!如果一個人走上了修煉的道路之後,仍然不忘「勤而行之」,矢志精進不止,不斷的在修煉過程中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表現。因此這是一個很重要, 而且能夠馴服轉化習氣的動作, 切那就是時時刻刻維持在中道理, 平等性的智慧,才能夠在日積月累個性的考驗中, 逐漸的被養成。
說也奇怪的, 個性和習氣在不平等心下所架構的業障, 本來是冥頑不靈 , 無法改變的。 但是在中道的自薰成種下,竟然在經年累月,平等性的對待中, 慢慢地被熏陶成中道的種子了。 也就是見一切的遭遇, 一切的凶險苦難, 都能夠在其中玩味出中道的精神。 最後生命會有一個深自體悟, 原來在不平等心裡也是有中道的。
萬事萬物都是造物主所成就, 何處沒有中道呢?把不平等心下所滋長的習氣, 在易道心法的中道裡, 逐漸轉化成,見一切相都能夠平等對待, 那是一個造物主見其所被造的品質 。 見一切相都光明圓滿善,不起愛惡染著, 憎恨追逐。這就是在易道心法裡所講究的,把習氣轉化成根器, 也就是東方路佛家思想中, 再三著墨的轉識成智。
在易道中的中道思想來看, 雖然變化在時間的流動裡, 會讓人有不同的人生遭遇。 但是嚴格地來說, 每一個遭遇都是好的, 每一個苦難都應該要被感謝的。 因為在每一個變化裡,都有一個中道, 或者是本體的存在。 每一個遭遇和變化的本質, 都是在引導生命回頭觸摸本體的存在, 那是變化唯一的目的。
無可否認的,生命習慣用它有限的意識及瞭解, 去區分每一件發生的業因及果報。 然而,這個只是知識上的瞭解, 邏輯上的推斷, 所有能夠想出來的答案都是非常膚淺的。對於渡化我身上的業力及習氣, 這樣的做法還是效果有限。 在超越線性瞭解的共時性中, 業因和果報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 從果報的發生中,本來就可以一眼看穿業因的所在。
無條件接受現在所發生的報應, 不去閃躲, 就將當初會產生果報的業因給渡化了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開悟就在現在,改變發生在當下。 若不是只在堅持這兩句話字面上的執著, 在法意上, 這兩句話所蘊含的意境是非常深刻的。 現在在我身上的遭遇及發生, 本來就都是有一個原因的存在。 不管個原因的播種是現世報, 或者是多少輩子以前的因緣, 他們都已經發生了而且存在了, 我們很難去改變這個存在的事實。
現在及今生的我,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智慧,或者是法眼看得到每一個原因的存在。 但是,完全接受每一個發生我身上的結果, 不要躲避每一個衝擊在我身上的感覺。 誠實面對每一個不堪的答案, 這個無始劫以前所造的孽因,就已經過去了。 這是一個有智慧人的生命狀態, 他只有不斷地在問自己,現在的我,還需要再改進甚麼, 還需要再做到甚麼。 外面的人看到他的做法, 只是以為他在今生的修為,付出這一輩子的努力。 事實上,這樣智慧的努力,絕對不止於此。
其實,嚴格地來說, 不但是這輩子的果報, 他都已經在今生了結清算了。 不知道多少輩子以前,他所種下的業因及業種, 他也都一併做個超度了。 我們真的不能不讚嘆道, 這是一個多麼有智慧,有效率, 直指人心,改變命運的超悟法門。
我們的心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裡, 一定會隨著每一個發生和結果產生反應。 但是很少人知道, 內心怎麼反應, 外面的世界就會有一個對應的變化發生。 釋迦牟尼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光是智慧經就講了二十二年, 然而,真正的智慧是一個觀察的智慧, 也就是一個怎麼看事情的觀點。 簡單的來說, 宇宙裡的萬事萬物, 大千世界裡對五光十色, 本來就是存在自然中的既有形象。
他們以前就在,現在也在,將來還是會繼續存在相同的樣子。但是說也奇怪的,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因緣不同, 對待每一個存在的面目, 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而做出不同的情緒反應。其實,在神佛的眼中,智慧在哪裡是甚麼大道理, 只要生命能夠維持在真誠、善良、寬容, 而且看一切事情平等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人。
中國道教始祖老子就曾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老子將「士」分為三種,實際上講的是世人「聞道」之後的三種境界, 用更精確的文字來說, 聞道就是我們每個人看待一件事情, 內心平等性法碼的拿捏, 到底是怎麼樣的取捨。大笑是因為不能窺透天機,只覺得荒謬;半信半疑是因為看明白了一些,卻由於悟性所致而不能完全理解;
而上士之高明,就在於他能夠一眼看穿事情的本質。珍惜宇宙的真理與大道, 由平等性的智慧作出了判斷, 對於每件事情,沒有太強烈的感情反應, 反而從中道理而勤力行之。這三種境界,從側面說明宇宙真理深藏不露的特性,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每個層次的人針對「聞道」後的心理反應的不同,決定了他智慧與悟性的不同。
筆者在最近問命的案例中, 看到許多讓人非常感觸良多的故事。對於一個人的內心, 在面對人生關鍵抉擇的取捨上,若是有了不平等, 就注定了人生的遭遇,上下起伏劇烈, 而且非常波折的命運。 問事者是個非常富有的醫生, 多年安逸的生活, 以及累積下來的財富, 不能夠滿足他在財務上的追求, 常常喜歡尋找一些旁門左道的致富捷徑, 能夠快速致富。
在五年前美國發生次貸風暴危機時, 他就常常介入許多不良資產的買賣, 而賺到了不少投機財富。 這種用錢賺錢的賭博方式, 獲利的額度及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這樣都獲利率,反而讓這位富有的醫生,看不上平時中規中矩所賺到的收入, 常常用一注千金的方式, 賺取高額的回收。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位醫生千算萬算,就是想不到,和他一起合伙在做這個投機生意的夥伴, 竟然突然中風暴斃。
他放在合伙人身上好幾千萬的現金,全部都卡住了, 必須要經過遺產法庭上的資產認證, 扣除掉遺產稅之後, 才能夠再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在真道之前能自己省悟, 在不偏不倚的平等性下, 處理人生的每一個際遇,並且勤而習之者,才是上等人。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感悟宇宙的真理與大道,只有這樣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天機和神佛的存在。上品之人不會沉溺於物質利益的競爭中,他們不會局限在物質世界知識的片面性中,他們都懂得人生的終極真理在於返本歸真。在個人利益競爭中的名利之徒自以為自私自利是精明,看不到人世間也有真、善、美的現實,因此,當那樣的人即使有機會聽到宇宙的真理與大道時,自然也是難解難信,只能不屑一顧、一笑了之。
人生的真諦是什麼?很多人為此付出一生的時間苦苦求索卻不得其解。現在是人,過去是什麼?將來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在此中間過程生存的真實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人的命運各不相同? 無論任何社會階層的人,都希望在有生之年有一個豐富精采的人生,然而,往往事與願違,人世間的大多數人都要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所謂現實的東西奔波一生.
著眼於小得小失還自認為一世聰明,以至最後都要走上黃泉路,物質世界的東西一件都無法帶走。由此看來,能在有生之年入道得法的人是多麼的榮幸!如果一個人走上了修煉的道路之後,仍然不忘「勤而行之」,矢志精進不止,不斷的在修煉過程中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表現。因此這是一個很重要, 而且能夠馴服轉化習氣的動作, 切那就是時時刻刻維持在中道理, 平等性的智慧,才能夠在日積月累個性的考驗中, 逐漸的被養成。
說也奇怪的, 個性和習氣在不平等心下所架構的業障, 本來是冥頑不靈 , 無法改變的。 但是在中道的自薰成種下,竟然在經年累月,平等性的對待中, 慢慢地被熏陶成中道的種子了。 也就是見一切的遭遇, 一切的凶險苦難, 都能夠在其中玩味出中道的精神。 最後生命會有一個深自體悟, 原來在不平等心裡也是有中道的。
萬事萬物都是造物主所成就, 何處沒有中道呢?把不平等心下所滋長的習氣, 在易道心法的中道裡, 逐漸轉化成,見一切相都能夠平等對待, 那是一個造物主見其所被造的品質 。 見一切相都光明圓滿善,不起愛惡染著, 憎恨追逐。這就是在易道心法裡所講究的,把習氣轉化成根器, 也就是東方路佛家思想中, 再三著墨的轉識成智。
在易道中的中道思想來看, 雖然變化在時間的流動裡, 會讓人有不同的人生遭遇。 但是嚴格地來說, 每一個遭遇都是好的, 每一個苦難都應該要被感謝的。 因為在每一個變化裡,都有一個中道, 或者是本體的存在。 每一個遭遇和變化的本質, 都是在引導生命回頭觸摸本體的存在, 那是變化唯一的目的。
無可否認的,生命習慣用它有限的意識及瞭解, 去區分每一件發生的業因及果報。 然而,這個只是知識上的瞭解, 邏輯上的推斷, 所有能夠想出來的答案都是非常膚淺的。對於渡化我身上的業力及習氣, 這樣的做法還是效果有限。 在超越線性瞭解的共時性中, 業因和果報本來就是同一件事情。 從果報的發生中,本來就可以一眼看穿業因的所在。
無條件接受現在所發生的報應, 不去閃躲, 就將當初會產生果報的業因給渡化了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開悟就在現在,改變發生在當下。 若不是只在堅持這兩句話字面上的執著, 在法意上, 這兩句話所蘊含的意境是非常深刻的。 現在在我身上的遭遇及發生, 本來就都是有一個原因的存在。 不管個原因的播種是現世報, 或者是多少輩子以前的因緣, 他們都已經發生了而且存在了, 我們很難去改變這個存在的事實。
現在及今生的我,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智慧,或者是法眼看得到每一個原因的存在。 但是,完全接受每一個發生我身上的結果, 不要躲避每一個衝擊在我身上的感覺。 誠實面對每一個不堪的答案, 這個無始劫以前所造的孽因,就已經過去了。 這是一個有智慧人的生命狀態, 他只有不斷地在問自己,現在的我,還需要再改進甚麼, 還需要再做到甚麼。 外面的人看到他的做法, 只是以為他在今生的修為,付出這一輩子的努力。 事實上,這樣智慧的努力,絕對不止於此。
其實,嚴格地來說, 不但是這輩子的果報, 他都已經在今生了結清算了。 不知道多少輩子以前,他所種下的業因及業種, 他也都一併做個超度了。 我們真的不能不讚嘆道, 這是一個多麼有智慧,有效率, 直指人心,改變命運的超悟法門。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