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二十一 未曾生我焉知誰又是我
李秉信
生命常常會感到無奈, 為什麼命運如此的坎坷, 而自己絲毫沒有任何可以著力改變的契機。 甚至, 有人怨歎父母, 為什麼將他生到人間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佷簡單的。 這時候我們就要自己問自己了,如果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的經歷,我都無法把它們當作是一場如夢如幻的過往雲煙。
而更尤甚是,反而更將這些生命的感覺,深入到我意識的最深層,成為影響我的作法,我的性格。甚至是成為改變我的生命,最重要的誘因。那命運如何改變呢?筆者就常常看到, 眾生常都會把這些遭遇後的感覺, 在不斷的反芻和合理化之後, 竟然能夠把這些遭遇對內心的衝擊, 塑化成生命的本質。
那股累世的業力就猶然而生了。 如同感情強烈的人,會把這些衝擊感覺不斷的自我合理化, 而成為構成他們生命中那種敢愛敢恨, 愛恨分明不可缺的元素。而且累世相傳。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感覺進入我們的意識層次「多真」,「多深入」。
當這些感覺就多麼容易成為我們生命的本質。 那就關係著我們將來,多沒有辦法來「改變命運」的走向。說穿了,那是生命中最難割捨的「我執」。如果我們把人生至今,所有經歷的感覺都「當真」了,而且是如假包換,永遠不變不異、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靜不動、不垢不淨的。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面對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果我們堅持的感覺,變成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這麼真的元素。由這樣的生命,所構造的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真的、不動的、不變的,那麼我們還能「改變」或是「編造」什麼命運呢?因為如果都是真的, 不孌的, 根深蒂固的,就不能編造了呀!
這時候,我們的命運就成為了無法更改的宿命。 看清楚每一段宿命的意識種子,都是來自於那份「自以為真」的「我執」。 在聖經裡就提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因為在伊甸園內偷吃了智慧果後,神要他們記住這個犯罪的感覺。
他就把這份感覺在他們生命中合理化為執著。成為原罪的咒詛,一代傳下一代。事實上,人類如果要思考命運,就得好好的靜下心來問自己,到底,我人生至今的際遇,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永恆的還會結束的?當能遁入「如夢幻泡影」的情境時, 執著在我們心中就開始鬆動了。 這正是神救贖的開始。
如果我們把「真的」和「假的」命運,定義和區分成,一切會改變,會結束的遭遇,都是假的。一切所擁有的,只要是有相和有形的,都是這個幻化世界中的元素,全都是虛幻的;人生的際遇,只要是會有變異、增減無常、生生滅滅、靜後必動,那麼這些都不是真的,而且都是會過去的。
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似乎恍恍忽忽的知道,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如夢幻泡影的世界,在這世界中的一切,都可能是真的或是假的、可靜也可以是動的、人生無常總是會變化的。
既然這些在我們意識田中所有的感覺,都是在這種幻化下的世界所生成的, 那麼我們只要把這些感覺對待成是幻化的,如真似假,若有若無,亦即亦離,那麼我們就掌握了可以「改變」或是「編造」命運的紥實立足點。
人若認定那一定是真的感覺,就沒有能力去編造命運!「編造」的定義是,本來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經歷和遭遇,而生命用他的努力去造出一個來,那就是一般人所以為的「改變命運」。
其實不只是在改變命運上。修行也是這個樣子。我們修行所要直接去面對,或是直接去感受的, 就是你的生命、或者你現在的狀況。對我們修行者來講,在這直接感受過程中, 八識田中所生出來的悟性。
你都把悟性當作成「如真」還是「如假」的地方來切入, 來了解呢? 你都把它當真了, 悟性又成為執著了。 而從如假來切入, 生命是自由的。
對於我們生命本質而言, 那是一個人是否能悟道很重要的分野點。
生命常常會感到無奈, 為什麼命運如此的坎坷, 而自己絲毫沒有任何可以著力改變的契機。 甚至, 有人怨歎父母, 為什麼將他生到人間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佷簡單的。 這時候我們就要自己問自己了,如果這一切發生在我身上的經歷,我都無法把它們當作是一場如夢如幻的過往雲煙。
而更尤甚是,反而更將這些生命的感覺,深入到我意識的最深層,成為影響我的作法,我的性格。甚至是成為改變我的生命,最重要的誘因。那命運如何改變呢?筆者就常常看到, 眾生常都會把這些遭遇後的感覺, 在不斷的反芻和合理化之後, 竟然能夠把這些遭遇對內心的衝擊, 塑化成生命的本質。
那股累世的業力就猶然而生了。 如同感情強烈的人,會把這些衝擊感覺不斷的自我合理化, 而成為構成他們生命中那種敢愛敢恨, 愛恨分明不可缺的元素。而且累世相傳。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感覺進入我們的意識層次「多真」,「多深入」。
當這些感覺就多麼容易成為我們生命的本質。 那就關係著我們將來,多沒有辦法來「改變命運」的走向。說穿了,那是生命中最難割捨的「我執」。如果我們把人生至今,所有經歷的感覺都「當真」了,而且是如假包換,永遠不變不異、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靜不動、不垢不淨的。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面對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果我們堅持的感覺,變成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這麼真的元素。由這樣的生命,所構造的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真的、不動的、不變的,那麼我們還能「改變」或是「編造」什麼命運呢?因為如果都是真的, 不孌的, 根深蒂固的,就不能編造了呀!
這時候,我們的命運就成為了無法更改的宿命。 看清楚每一段宿命的意識種子,都是來自於那份「自以為真」的「我執」。 在聖經裡就提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因為在伊甸園內偷吃了智慧果後,神要他們記住這個犯罪的感覺。
他就把這份感覺在他們生命中合理化為執著。成為原罪的咒詛,一代傳下一代。事實上,人類如果要思考命運,就得好好的靜下心來問自己,到底,我人生至今的際遇,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永恆的還會結束的?當能遁入「如夢幻泡影」的情境時, 執著在我們心中就開始鬆動了。 這正是神救贖的開始。
如果我們把「真的」和「假的」命運,定義和區分成,一切會改變,會結束的遭遇,都是假的。一切所擁有的,只要是有相和有形的,都是這個幻化世界中的元素,全都是虛幻的;人生的際遇,只要是會有變異、增減無常、生生滅滅、靜後必動,那麼這些都不是真的,而且都是會過去的。
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似乎恍恍忽忽的知道,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如夢幻泡影的世界,在這世界中的一切,都可能是真的或是假的、可靜也可以是動的、人生無常總是會變化的。
既然這些在我們意識田中所有的感覺,都是在這種幻化下的世界所生成的, 那麼我們只要把這些感覺對待成是幻化的,如真似假,若有若無,亦即亦離,那麼我們就掌握了可以「改變」或是「編造」命運的紥實立足點。
人若認定那一定是真的感覺,就沒有能力去編造命運!「編造」的定義是,本來是沒有這樣的一個經歷和遭遇,而生命用他的努力去造出一個來,那就是一般人所以為的「改變命運」。
其實不只是在改變命運上。修行也是這個樣子。我們修行所要直接去面對,或是直接去感受的, 就是你的生命、或者你現在的狀況。對我們修行者來講,在這直接感受過程中, 八識田中所生出來的悟性。
你都把悟性當作成「如真」還是「如假」的地方來切入, 來了解呢? 你都把它當真了, 悟性又成為執著了。 而從如假來切入, 生命是自由的。
對於我們生命本質而言, 那是一個人是否能悟道很重要的分野點。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