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九 選無可選遁悟回光返照
李秉信
在無法停止的時間流動裡, 面對每一個發生,沒有一個人能避免的,就是一定會面臨選擇的取捨,或是不得不選的為難。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生命不論是碰到成功或是挫折,是要或是不要,繼續或是停止,得到或是失去,都常讓自己的意志進退兩難,大為困惑。
孔老夫子說四十而不惑, 正是道盡了生命對於選擇的無奈及困惑。中國人常說:富人勤燒香,窮人猛算命。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思,是普羅大眾對於命運無常的恐懼,對於未知,以及面對不可掌握的將來腳步下,人真的很難作出「選擇」。
你看大多數的云云眾生,寧可先和神明作溝通,才能安定心情的去做決定。每一個嬰兒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不說明了,人再來一次回到這個世界, 仍是對自己的選擇沒有把握。
其實,生命不須要恐懼去思考問句,和面對問句後如何作選擇。因為這個動作背後真正的意義,就是在尋找「真我」。選擇只是個過程, 讓生命能找到真我才是唯一的原因。人在面臨選擇的心路過程的開始,一定會經歷過一段所遇何人, 所問何事,所作為何的疑問。
其實在不斷的自我問答是否值得中,人不見得能找到每個問題後真正的答案。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趨近裡, 生命會找到體悟真正自己的路。對於一個能自我反省,有大智慧的的選擇者而言,他在選擇的時候,一定會問自己.
現在在作選擇的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我?而我在那裡?我要什麼?現在我積極努力爭取的目標,到底是不是我的?看透生命的本質,人的生命正是一連串疑問和選擇之後,所錯綜交會的同義字。
絕大多數的人,很在乎選擇後發生的結果。然而,能夠深刻的觀照自己的智者,他所在乎的,看到的,是在在選擇那一刻的起心動念,及在選擇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反反覆覆的疑問。在左思右考中的問句中,突然會有那麼一瞬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生命一下深刻體悟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竟然存在那個百花覆蓋萬,樹叢生祕密花園的所在。這是一切所有問句的解答。那樣的狂喜,才是我們會面臨選擇的困惑,讓自己生命頓悟的真正意義。
就如同鮭魚冒著生命危險溯溪回流一樣,就算是在找到回家路的過程中,失去生命。然而,在回家的過程中能找回真正的自己,這一路的千辛萬苦,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要。
正如同生命在每一個段經歴中,肉體能不能回家,反而不若,對於自己內心的自問自答,讓生命尋找出生地的停泊,來得有意義。
這樣自問自答的選擇題,其實都是一把又一把自我反省,開啟一扇又一扇的大門,來尋找自己內心秘密花園的神奇鑰匙。當我們在反省式的自問自答,深入了瞭解,在那個「真我」的控制之下,我們可以隨意的更改想法和主張。
我們常說,屈屈一念世界就改變了。我們也看到了多少菩薩,都是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念之間所成就的。這些都是主張和想法,隨著「真我」說變就變的最貼切說明。「真我」是思議所不及的,這就是《金剛經》講到最後說「自性是思議所不及」,想是沒有辦法想到的。
其實,那個冥冥中,能指引我們前進的 「真我」,或是我們窮其一生想要尋找的極樂世界,或是那個舉頭三尺的神明,「不須外求,而在內攝」。在我們內心一步又一步的反省自問中,就可以逐漸趨近。我們人生的方向,並不須假於所謂大師開示,或是人生哲理啟蒙,甚至神壇上所供的菩薩保祐。
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而那個能指引我們方向的人,就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上帝給的羅盤,就是我們的 「真我」。(下期續)
在無法停止的時間流動裡, 面對每一個發生,沒有一個人能避免的,就是一定會面臨選擇的取捨,或是不得不選的為難。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生命不論是碰到成功或是挫折,是要或是不要,繼續或是停止,得到或是失去,都常讓自己的意志進退兩難,大為困惑。
孔老夫子說四十而不惑, 正是道盡了生命對於選擇的無奈及困惑。中國人常說:富人勤燒香,窮人猛算命。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思,是普羅大眾對於命運無常的恐懼,對於未知,以及面對不可掌握的將來腳步下,人真的很難作出「選擇」。
你看大多數的云云眾生,寧可先和神明作溝通,才能安定心情的去做決定。每一個嬰兒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不說明了,人再來一次回到這個世界, 仍是對自己的選擇沒有把握。
其實,生命不須要恐懼去思考問句,和面對問句後如何作選擇。因為這個動作背後真正的意義,就是在尋找「真我」。選擇只是個過程, 讓生命能找到真我才是唯一的原因。人在面臨選擇的心路過程的開始,一定會經歷過一段所遇何人, 所問何事,所作為何的疑問。
其實在不斷的自我問答是否值得中,人不見得能找到每個問題後真正的答案。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趨近裡, 生命會找到體悟真正自己的路。對於一個能自我反省,有大智慧的的選擇者而言,他在選擇的時候,一定會問自己.
現在在作選擇的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我?而我在那裡?我要什麼?現在我積極努力爭取的目標,到底是不是我的?看透生命的本質,人的生命正是一連串疑問和選擇之後,所錯綜交會的同義字。
絕大多數的人,很在乎選擇後發生的結果。然而,能夠深刻的觀照自己的智者,他所在乎的,看到的,是在在選擇那一刻的起心動念,及在選擇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反反覆覆的疑問。在左思右考中的問句中,突然會有那麼一瞬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生命一下深刻體悟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竟然存在那個百花覆蓋萬,樹叢生祕密花園的所在。這是一切所有問句的解答。那樣的狂喜,才是我們會面臨選擇的困惑,讓自己生命頓悟的真正意義。
就如同鮭魚冒著生命危險溯溪回流一樣,就算是在找到回家路的過程中,失去生命。然而,在回家的過程中能找回真正的自己,這一路的千辛萬苦,反而不是那麼的重要。
正如同生命在每一個段經歴中,肉體能不能回家,反而不若,對於自己內心的自問自答,讓生命尋找出生地的停泊,來得有意義。
這樣自問自答的選擇題,其實都是一把又一把自我反省,開啟一扇又一扇的大門,來尋找自己內心秘密花園的神奇鑰匙。當我們在反省式的自問自答,深入了瞭解,在那個「真我」的控制之下,我們可以隨意的更改想法和主張。
我們常說,屈屈一念世界就改變了。我們也看到了多少菩薩,都是在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念之間所成就的。這些都是主張和想法,隨著「真我」說變就變的最貼切說明。「真我」是思議所不及的,這就是《金剛經》講到最後說「自性是思議所不及」,想是沒有辦法想到的。
其實,那個冥冥中,能指引我們前進的 「真我」,或是我們窮其一生想要尋找的極樂世界,或是那個舉頭三尺的神明,「不須外求,而在內攝」。在我們內心一步又一步的反省自問中,就可以逐漸趨近。我們人生的方向,並不須假於所謂大師開示,或是人生哲理啟蒙,甚至神壇上所供的菩薩保祐。
所謂眾裡尋他千百度,而那個能指引我們方向的人,就深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裡。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上帝給的羅盤,就是我們的 「真我」。(下期續)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