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種子意識系列之十七 不被捆綁的都在
種子意識系列之十七 不被捆綁的都在
李秉信
許多人會常常這樣埋怨著,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運氣還是會不好。為什麼我這麼的愛主,神的眼光總是不會眷戀著我。他們都把這些自以為是的答案,放在自己的身上。其實這些問句,都是很重要的切入點。我們必須看見,享受神的同在,並不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努力,而是根據於我們外面的人的破碎。
這是一個來自於神的啟示,一個人能繼續不斷享受神的同在,甚至蒙恩於神的恩典,哪裡是靠自己的努力,乃是靠著外面的人的破碎。外殼沒有破裂,再多的努力都是白努力。像勞倫斯,他在廚房裡面工作,許多人向他要東西的時候,聲音嘈雜,盤子亂響,但是勞倫斯的裡面不受他們的影響。
說也奇妙的,當他在禱告的時候,在那麼一瞬間,馬上就可以感覺神的同在。他在工作忙碌的時候,也感覺神的同在。我們可以說,他和神的溝通,是無所不在的。何以他在忙碌中還能感覺神的同在?因為外面的聲音不影響到他裡面去。有的人為甚麼會失去神的同在?因為一有外面的聲音,就影響到他裡面去。
就拿這樣的味道來比喻吧,其實,神的聲音是一直都在的。只是我們有一個外面的殼,讓自己聽不見。換個方向來說,很多人常常在埋怨,聽不見神的聲音,就代表著神不在。有些不認識神的人,想要保守神的同在,他們怎麼作呢?他們要尋找一個環境是沒有盤子響的。他們以為離開人越遠,離開事越遠,就越能感覺神的同在。
他們誤會了,以為難處是在盤子上,是在人的攪擾上。不,難處是在他們自己身上。神不是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的盤子,祂是拯救我們脫離一切的響應。外面儘管鬧,但是裡面根本不響應;外面儘管敲,但是裡面根本不響應。主把我們外面的人一打碎,我們裡面就不響應,裡面好像沒有聽見。
被主摸著的聖徒,一定會由衷的說這句話。感謝神,我們可以有一個非常靈的耳朵,但是因為恩典在我們身上的緣故。因為,神的恩典,敲碎了我們屏蔽聽著神聲音的障礙。因為主在我們身上作了工的緣故,因為外面的人被破碎的緣故,那些事情來到我們外面的人身上的時候,就不再影響到裡面來。
外面的環境再困難,面臨的處境再嚴峻,都不能夠遮蓋我們的耳朵。這個道理,就像是盤子響的時候,我們能夠不受影響。就像獨自禱告的時候一樣,能專一的在神面前。原來,經過了千辛萬苦,我們發現了這個永遠都在的事實。我們有辦法能夠再回到神面前來,因為他原是在神面前,所以不必回來。
一個未經破碎的人,他去辦一次事情,就需要回到神面前一次。因為,他是出去了,所以要趕快回來。一個已經破碎的人,他從來沒有出去,所以用不著回來。這就是基督徒常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永遠的與神同在。這是一條這麼簡單的路,但也是那麼困難的到達。
許多人因為他外面的人沒有被破碎,所以一直出去,連作主的工都是出去的。他最好不動,一動就出去。但是,一切真實認識神的人,他們沒有出去,所以他們不必回來。他們今天一天繼續的在神面前禱告,是享受神的同在;今天一天忙著擦地板,還是享受神的同在。
外面的人一被破碎,我們就能活在神面前,不必回來,沒有回來的感覺,也沒有回來的需要。東方的修行人,也常常會有這樣的迷思。他們認為,必須要離群索居,找一個深山古剎,完全不受打擾的閉關修行。筆者可以大膽的預言,在那段禁錮自己的日子裡,或許,他有辦法碰到他自己的本性。但是一出了關,很快的就被打回人間原形。
很難否認的,受限於我們與生俱來的六根捆綁,習氣使然。我們的習慣,都是到神面前來的時候,纔覺得神的同在。因為在那個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感覺得到,觸摸的到。我們作任何的事情,不管多麼小心,總是覺得自己出去了一點。根器高的修行人,就會很警覺得告訴自己,要趕快回來。
東方禪宗的漸修,說的就是這套常常勤擦拭的道理。每次看到有一個念頭進來,就要想辦法把它給拿掉。有一個妄念,震動了自己的靈魂,就要去妄求真。對於得救的基督徒而說,我們各人的經歷,恐怕都是這樣:雖然把自己保守得很緊,但是多作一點事情,還是會出去。這種沒完沒了的進進出出,真的是讓人挫折不已。
許多弟兄姊妹總是覺得,要把手中的事放下了,纔能去禱告。好像到神面前來的景況,和作事情的景況,總有一點不一樣。比方:我們在這裡幫助一個人,或者是傳福音給他聽,或者是造就他,等一等,我們覺得要跪下來禱告,要禱告的時候,總是覺得要回到神面前一下,總覺得和人談話是離開神一點,要禱告就得向神挪近一點。
所以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常常掛在他們嘴上的是,剛纔好像是出去了,現在是要回到神面前來。剛纔是失掉了神的同在,現在需要再得著。或者我們作一點日常生活上的事,像擦地板,像作手藝,作了這些事之後,要禱告,總是覺得要回來一下,好像有一大段的路要回來。任何要回來的感覺,都是告訴我們剛纔已經出去了。
外面的人的拆毀,就是使我們不必回來。因為,來來回回是外面人的本事。從此不再來回,是一個永遠都在的味道。我們和一個人談話,要像和他一同跪下來禱告,一樣的感覺神的同在。我們擦地板、作手藝,要像禱告一樣的與神同在。這些事不能使我們從神面前出去,所以我們也不必回來。
我們引一個極端的比方:在人的感覺裡,最粗的是人的怒氣。聖經並沒有禁止怒氣,有的怒氣與罪並無關係。聖經說發怒(生氣)卻不要犯罪,可見發怒可以不犯罪。但是,發怒是何等的粗,發怒是已經近乎罪了。神的話裡沒有說,愛卻不要犯罪,因為愛離開罪很遠。神的話裡也沒有說,溫柔卻不要犯罪,因為溫柔離開罪很遠。
可是神的話裡是說,發怒卻不要犯罪,可見發怒近乎罪。有的時候,有弟兄認識,甚麼叫作外面的人的破碎,而能享受在神面前的同在,靈因著不受外面的人的打擾,能繼續的與神同在,那麼,當他嚴嚴的責備一個弟兄的時候,和他在神面前禱告的時候,是同樣的在神的同在中。
或者這樣說,當他嚴嚴的責備一個弟兄之後,他到神面前去禱告,不必有要回到神面前去的感覺。任何要回到神面前去的感覺,都是證明他出去了。我們承認這件事是非常難的。但是,我們外面的人如果被破碎了,我們就能責備一個弟兄,而不必回到神面前來,神的同在還是同樣的繼續被享受。
在這裡,我們可以篤定的說,當你與神同在的時候,就不再被捆綁了。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