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種子意識系列之十四 意識種子的拆毀
李秉信
你是否能夠想像,當一個人傷痕累累之後,竟然會盼望看見創口。這是一個很難玩味的生命狀態,沒有人,能像一個被打碎的人那樣美麗。一個剛硬的人、自愛的人,不管他再怎麼樣有辦法的包裝自己,看起來是面目可憎的。他唯一的出路,是在完全的被神打碎了之後,就顯得美麗。
說的直接了當一點,這是一條唯一的路。外面人的醜陋已經被拆毁了,裡面人的美麗才能夠綻放出來。這樣的例子,在聖經裡面層出不窮。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說,我們看舊約裡的雅各,他在母腹裡就已經與哥哥相爭,他是一個調皮、詭詐、聰明而且多計多謀的人。
可是,這麼一個外面人聰明的表象,遮蓋了裡面人的美麗。他的一生充滿了痛苦,少年時就逃到外面去,二十年之久受拉班的欺騙,心愛的妻子拉結中途死掉,心愛的兒子約瑟被賣掉,過了多少年,便雅憫又被扣留在埃及。我們可以說,他的人生,沒有一個細節,不是用苦難雕刻的。
這樣的遭遇,如果放在你和我的身上,你和我的反應,不就是常常會怨天尤人,埋怨老天對我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很弔詭的是,惡夢並不會因為叛逆和抗議而結束。人生的遭遇,常常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他接二連三的被神對付,他遭遇了許多不順利的事。
他一次被神擊打,兩次被神擊打,可以說,雅各的歷史就是被神擊打的歷史。雅各經過神多次的對付,他這個人改變了。到他末了的幾年,他真是明亮得很。他在埃及回答法老的話是多麼莊嚴。他臨終的時候,扶著杖頭敬拜神,是多麼美麗。他為他的兒孫們祝福,是多麼清楚。
筆者這麼多年以來,每次讀他末了的一段歷史,總是感動的不得不要低下頭來敬拜神。在這麼多年的折磨當中,這裡有一個人成熟了,在這裡有一個人是認識神的。雅各經過幾十年的對付,他的外面的人被拆毀了,到他老年的時候,我們看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們各個人,多少都有一點雅各的性情在身上,或許不只有一點,乃是有不少。甚至比雅各更叛逆,更桀驁不馴。我們問問我們自己,是不是很聰明,誰不是很有辦法。這麼有能力的你,總是,千方百計地躲避麻煩的試練。但是,誰又能夠躲避苦難的雕刻,痛苦的蹂躪?
當你在埋怨,命運對你不公平的時候,你是否有那個亮光看見,原來是,在苦難的過程當中,神把一個更好的你給了你。就是盼望,主在我們身上打出一條路來,把我們外面的人拆毀到一個地步,讓裡面的人能出得來、能看得見。
這是寶貴的事,這就是事奉主的人的路。是這樣,我們纔能事奉;是這樣,我們纔能帶領人到主面前去;是這樣,我們纔能帶領人認識神。其餘的,沒有多大用處,道理沒有多大用處,神學沒有多大用處。光有聖經的知識有甚麼用?只有神能從他身上出來的人纔有用。
我們外面的人被擊打、受對付,經過各種的遭遇,留下創口在我們身上,留下傷痕在我們身上,就能讓裡面的靈從我們身上出來。有的弟兄、有的姊妹,信主這麼多年,整個人還是完整的,從來沒有受過對付,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省思的問句,難道,他們的日子真的是如此的風平浪靜?
其實,並不是苦難沒有碰到他。而是,他們太剛硬,太堅強,這些試煉。他們根深蒂固認定太深,執著太重,這些外在的苦難,很難讓他們改變。有智慧的修行人,會更深入的思考這個現象,我們是否,曾經很深刻的碰觸自己的潛意識,在什麼時候,裡面的人才能夠被釋放出來?
把這條路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給我們知道,這是惟一的路,沒有第二條,並且也給我們看見,主在過去這幾年、這十年、這二十年,在我們身上所有的對付,都是為著這個,目的都在這裡。那就是,你人生的遭遇,只為了這唯一目的,讓裡面的人能夠出來。
所以,沒有一個人能輕視主在我們身上所作的。主在你所碰到的每一個挑戰當中,真是給我們看見,甚麼叫作外面的人被拆毀。外面的人如果不被拆毀,所有的都是在頭腦裡,都是在知識裡,那就沒有用。一位成熟的基督徒,像是雅各一樣盼望主給我們一個徹底的對付。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自問自答,一輩子的問句。到底得在什麼樣的契機,或是什麼樣的動力下,或是須要遭遇什麼樣的鉅痛之下,我們才會甘願的,讓我們的心智,無論是在活著的時候,或是瀕死之際,無論是以被動性的無奈,或是自然性,主動性的願意。
人生每一個遭遇,要釋放的信息,只是將現在佔有我們心智的意識打敗,或是逼迫這個意識退讓,或是讓它自然而然的退轉,而讓另外一種意識進駐,從而讓我們成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人呢。像是在海灘上的沙雕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黏土般的隨意塑造,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世世代代的修行人,總是嘗試使用各種法門,以和平不痛苦的方式,退讓佔據自己心智的意識,從而讓另一種層次的意識進駐自己的心智,方能解憂脫苦。原始佛教發展出禪定與觀想的修行方法,開啟了人類在活著的時候,可以擁有意識轉換的能力。裡面的人出來了,你就有這個本領,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或是雲彩一樣的千變萬化。
大乘佛法的觀想法門,讓我們在脫離現有的意識掌控下,可以使用另外一種意識,顯現或是映出紅塵事物的特質。同樣的,藉著觀想,我們也可以用沒有分別的心,來打破所有事物的外相,從而看清宇宙萬物的根源及本體。
若只有藉著佛法上的道理,來分析外境是變動的,不恆長的, 而使心靈停止對於外境的執取,是很難開悟的。因此,只有經過不斷,苦難的折磨,痛苦的凌遲,你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的行深,潛心修練「意識轉換」,像是麵團師父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的抓取有樣,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藉著禪定及觀照的作用,在不斷重複的練習中,建立心智「思考的紀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你是否能夠想像,當一個人傷痕累累之後,竟然會盼望看見創口。這是一個很難玩味的生命狀態,沒有人,能像一個被打碎的人那樣美麗。一個剛硬的人、自愛的人,不管他再怎麼樣有辦法的包裝自己,看起來是面目可憎的。他唯一的出路,是在完全的被神打碎了之後,就顯得美麗。
說的直接了當一點,這是一條唯一的路。外面人的醜陋已經被拆毁了,裡面人的美麗才能夠綻放出來。這樣的例子,在聖經裡面層出不窮。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來說,我們看舊約裡的雅各,他在母腹裡就已經與哥哥相爭,他是一個調皮、詭詐、聰明而且多計多謀的人。
可是,這麼一個外面人聰明的表象,遮蓋了裡面人的美麗。他的一生充滿了痛苦,少年時就逃到外面去,二十年之久受拉班的欺騙,心愛的妻子拉結中途死掉,心愛的兒子約瑟被賣掉,過了多少年,便雅憫又被扣留在埃及。我們可以說,他的人生,沒有一個細節,不是用苦難雕刻的。
這樣的遭遇,如果放在你和我的身上,你和我的反應,不就是常常會怨天尤人,埋怨老天對我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很弔詭的是,惡夢並不會因為叛逆和抗議而結束。人生的遭遇,常常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他接二連三的被神對付,他遭遇了許多不順利的事。
他一次被神擊打,兩次被神擊打,可以說,雅各的歷史就是被神擊打的歷史。雅各經過神多次的對付,他這個人改變了。到他末了的幾年,他真是明亮得很。他在埃及回答法老的話是多麼莊嚴。他臨終的時候,扶著杖頭敬拜神,是多麼美麗。他為他的兒孫們祝福,是多麼清楚。
筆者這麼多年以來,每次讀他末了的一段歷史,總是感動的不得不要低下頭來敬拜神。在這麼多年的折磨當中,這裡有一個人成熟了,在這裡有一個人是認識神的。雅各經過幾十年的對付,他的外面的人被拆毀了,到他老年的時候,我們看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我們各個人,多少都有一點雅各的性情在身上,或許不只有一點,乃是有不少。甚至比雅各更叛逆,更桀驁不馴。我們問問我們自己,是不是很聰明,誰不是很有辦法。這麼有能力的你,總是,千方百計地躲避麻煩的試練。但是,誰又能夠躲避苦難的雕刻,痛苦的蹂躪?
當你在埋怨,命運對你不公平的時候,你是否有那個亮光看見,原來是,在苦難的過程當中,神把一個更好的你給了你。就是盼望,主在我們身上打出一條路來,把我們外面的人拆毀到一個地步,讓裡面的人能出得來、能看得見。
這是寶貴的事,這就是事奉主的人的路。是這樣,我們纔能事奉;是這樣,我們纔能帶領人到主面前去;是這樣,我們纔能帶領人認識神。其餘的,沒有多大用處,道理沒有多大用處,神學沒有多大用處。光有聖經的知識有甚麼用?只有神能從他身上出來的人纔有用。
我們外面的人被擊打、受對付,經過各種的遭遇,留下創口在我們身上,留下傷痕在我們身上,就能讓裡面的靈從我們身上出來。有的弟兄、有的姊妹,信主這麼多年,整個人還是完整的,從來沒有受過對付,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省思的問句,難道,他們的日子真的是如此的風平浪靜?
其實,並不是苦難沒有碰到他。而是,他們太剛硬,太堅強,這些試煉。他們根深蒂固認定太深,執著太重,這些外在的苦難,很難讓他們改變。有智慧的修行人,會更深入的思考這個現象,我們是否,曾經很深刻的碰觸自己的潛意識,在什麼時候,裡面的人才能夠被釋放出來?
把這條路清楚的擺在我們面前,給我們知道,這是惟一的路,沒有第二條,並且也給我們看見,主在過去這幾年、這十年、這二十年,在我們身上所有的對付,都是為著這個,目的都在這裡。那就是,你人生的遭遇,只為了這唯一目的,讓裡面的人能夠出來。
所以,沒有一個人能輕視主在我們身上所作的。主在你所碰到的每一個挑戰當中,真是給我們看見,甚麼叫作外面的人被拆毀。外面的人如果不被拆毀,所有的都是在頭腦裡,都是在知識裡,那就沒有用。一位成熟的基督徒,像是雅各一樣盼望主給我們一個徹底的對付。
這是一個,可以讓你自問自答,一輩子的問句。到底得在什麼樣的契機,或是什麼樣的動力下,或是須要遭遇什麼樣的鉅痛之下,我們才會甘願的,讓我們的心智,無論是在活著的時候,或是瀕死之際,無論是以被動性的無奈,或是自然性,主動性的願意。
人生每一個遭遇,要釋放的信息,只是將現在佔有我們心智的意識打敗,或是逼迫這個意識退讓,或是讓它自然而然的退轉,而讓另外一種意識進駐,從而讓我們成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人呢。像是在海灘上的沙雕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黏土般的隨意塑造,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世世代代的修行人,總是嘗試使用各種法門,以和平不痛苦的方式,退讓佔據自己心智的意識,從而讓另一種層次的意識進駐自己的心智,方能解憂脫苦。原始佛教發展出禪定與觀想的修行方法,開啟了人類在活著的時候,可以擁有意識轉換的能力。裡面的人出來了,你就有這個本領,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或是雲彩一樣的千變萬化。
大乘佛法的觀想法門,讓我們在脫離現有的意識掌控下,可以使用另外一種意識,顯現或是映出紅塵事物的特質。同樣的,藉著觀想,我們也可以用沒有分別的心,來打破所有事物的外相,從而看清宇宙萬物的根源及本體。
若只有藉著佛法上的道理,來分析外境是變動的,不恆長的, 而使心靈停止對於外境的執取,是很難開悟的。因此,只有經過不斷,苦難的折磨,痛苦的凌遲,你才有辦法一步又一步的行深,潛心修練「意識轉換」,像是麵團師父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的抓取有樣,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藉著禪定及觀照的作用,在不斷重複的練習中,建立心智「思考的紀律」。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