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十二、中脘
【解剖】中藏胃府,有上腹動脈、肋間神經。
【部位】在上脘下一寸。
【主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噎膈翻胃不食、心脾煩熱疼痛、積聚痰飲面黃、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溫瘧、霍亂吐瀉、寒熱不已、或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寒癖結氣。凡脾冷不可忍、心下脹滿、飲食不進不化、氣結疼痛雷鳴者,皆宜灸之。
【摘要】《玉龍歌》:「九種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內用神鍼,若還脾敗中脘補。」又:「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難,黃疸亦須尋腕骨,金鍼必定奪中脘。」《肘後歌》:「中脘回還胃氣痛。」《雜病穴法歌》:「霍亂中脘可入深。」《靈光賦》:「中脘下脘治腹堅。」
【取法】臍上四寸,仰臥取之。
【鍼灸】鍼八分至三寸深,灸七壯。
中脘
本穴內應胃中,即近於胃小彎處也。因穴位所在,故名「中脘」。中脘為胃之募穴,故治胃府諸病,以此為主。《難經》謂:「府會太倉。」滑伯仁曰:「太倉,一名中脘。」
按:太倉為納穀之器,在人身唯胃為然。
【解剖】中藏胃府,有上腹動脈、肋間神經。
【部位】在上脘下一寸。
【主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噎膈翻胃不食、心脾煩熱疼痛、積聚痰飲面黃、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溫瘧、霍亂吐瀉、寒熱不已、或因讀書得奔豚、氣上攻、伏梁心下、寒癖結氣。凡脾冷不可忍、心下脹滿、飲食不進不化、氣結疼痛雷鳴者,皆宜灸之。
【摘要】《玉龍歌》:「九種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內用神鍼,若還脾敗中脘補。」又:「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難,黃疸亦須尋腕骨,金鍼必定奪中脘。」《肘後歌》:「中脘回還胃氣痛。」《雜病穴法歌》:「霍亂中脘可入深。」《靈光賦》:「中脘下脘治腹堅。」
【取法】臍上四寸,仰臥取之。
【鍼灸】鍼八分至三寸深,灸七壯。
中脘
本穴內應胃中,即近於胃小彎處也。因穴位所在,故名「中脘」。中脘為胃之募穴,故治胃府諸病,以此為主。《難經》謂:「府會太倉。」滑伯仁曰:「太倉,一名中脘。」
按:太倉為納穀之器,在人身唯胃為然。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