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序卦歌句解之一乾坤屯蒙需訟師
圓覺老人
序卦傳原文: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序卦傳句解:在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序中, 其實潛藏有許多天地被造的玄機。 本來天人相應之理, 天道藉人道而行的陳述, 是一件言辭著難以表達的過程。 但是很奇妙的,這個順序就藏在序卦歌短短九十八字之內。 其中的精義乃是在盡人道,以達天道。
雖說天不言,地不語,宇宙萬物的運作, 冥冥當中似乎有一個力量在牽引著。 然而上經天道運行規律和力量, 一定會在下經人道的對待中, 呈現出來。 也就是說,天道的力行,必須賴人真心行道,才能圓滿彰顯天人合一之道。然而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呢?序卦歌內所藏的微言精義, 是可以讓我們細細體會的。
序卦歌始, 就直切了為什麼會有宇宙的一切, 乃是因為有了運轉不息的天、以及承載萬物的地, 我們的世界, 因為天覆地載才創始而有的。 說到天地元始,那本是渾然一團,渾渾噩噩,實無一物,無聲無臭,至虛至神。
易經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故說了宇宙萬物必先有乾、坤二卦再衍生各卦,有如有了天地,然後萬物才產生。道在天謂理,在人謂性;理者萬物統體之性, 性者物物各具之理 ,人人有而不知其有,知此者大化神聖,迷此者墬入鬼關。
道祖曰:「無名天地之始」,即象『○』,有名萬物之母,即象『一』大道無名,強名曰「道」; 大道無形,強以圈形之。圈者一之靜象,虛理一團,道之全體。一者圈之動象,一本散於萬殊,道之達用。「圈」動「一」生,「一」縮為「點」,「點」伸為「一」。圈、一、點,實為動、靜、伸、縮,變化無窮;
放之則彌六合曰「一」 卷之退藏於密曰「點」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所不貫,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真空妙有,萬靈之主宰也。 這樣一個彌之六合, 退藏於密的玄妙,在序卦歌中可以用屯卦來表象。
說到屯, 那是一種盈滿、充滿的意思。 那更陳明了天地相交, 陰陽互感之氣,開始彌漫在宇宙六合。惟有萬物盈滿、充塞在天地之間的道氣開始滋長,世界才開始被造的契機。
所以 乾坤二卦之後接著的是屯卦,「受」即「授」,指先聖先王創設易經時「給予」的名字。萬物開始創生之後,都是蒙昧無知的。屯卦六爻的順序說明指萬物的創始、初生的過程。所以屯卦之後是蒙卦,意思是在萬物還在幼小、稚弱之時。
當萬物尚在稚小、虛弱之初生時,便需要去養育它、培育它。 蒙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卦, 蒙卦的卦像是坎(水)下艮(山)上,為山下有泉水之表像。但要想發現甘泉,必須設法準確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著先必須進行啟蒙教育。君子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所 以蒙卦後面是需卦,需卦的意思是需要飲食的道理,即解決飲食的問題。需卦,本卦是異卦相疊,上卦為坎,下卦為乾。乾卦象徵天空遼闊,坎卦象徵烏雲密佈。雨水之于傳統農業社會而言,是最大的需求,因此用這個意象來表現。
古人引申為雨將下,萬物皆待,所以叫需。需,古體字結構是「雨上天下」,從雨而聲。如蒼天下雨,滋養萬物及人。從人的角度看,天下雨,則不易出行耕作,因此在家喝酒吃肉、靜待天時。所以,這一卦的基本象徵就是等待、不進,還有飲食之義。
由於飲食的問題、分配不均衡或不足時,由於飲食的問題、分配不均衡或不足時,必然會引起爭訟、爭執,訟卦在需卦之後便是這個理由。然而,爭訟、爭執一發生後,必 定需要糾合大眾之力量,必須團結大家的力量才有爭訟的籌碼.
所以訟卦之後,是接著師卦的。師的意思便是眾多的意思,爭訟而興師之後,大眾之間必定有所比較與相互輔助,所以師卦的後面接著是比卦。
序卦傳原文: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
序卦傳句解:在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序中, 其實潛藏有許多天地被造的玄機。 本來天人相應之理, 天道藉人道而行的陳述, 是一件言辭著難以表達的過程。 但是很奇妙的,這個順序就藏在序卦歌短短九十八字之內。 其中的精義乃是在盡人道,以達天道。
雖說天不言,地不語,宇宙萬物的運作, 冥冥當中似乎有一個力量在牽引著。 然而上經天道運行規律和力量, 一定會在下經人道的對待中, 呈現出來。 也就是說,天道的力行,必須賴人真心行道,才能圓滿彰顯天人合一之道。然而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呢?序卦歌內所藏的微言精義, 是可以讓我們細細體會的。
序卦歌始, 就直切了為什麼會有宇宙的一切, 乃是因為有了運轉不息的天、以及承載萬物的地, 我們的世界, 因為天覆地載才創始而有的。 說到天地元始,那本是渾然一團,渾渾噩噩,實無一物,無聲無臭,至虛至神。
易經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故說了宇宙萬物必先有乾、坤二卦再衍生各卦,有如有了天地,然後萬物才產生。道在天謂理,在人謂性;理者萬物統體之性, 性者物物各具之理 ,人人有而不知其有,知此者大化神聖,迷此者墬入鬼關。
道祖曰:「無名天地之始」,即象『○』,有名萬物之母,即象『一』大道無名,強名曰「道」; 大道無形,強以圈形之。圈者一之靜象,虛理一團,道之全體。一者圈之動象,一本散於萬殊,道之達用。「圈」動「一」生,「一」縮為「點」,「點」伸為「一」。圈、一、點,實為動、靜、伸、縮,變化無窮;
放之則彌六合曰「一」 卷之退藏於密曰「點」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所不貫,無所不包,彌綸天地,包羅萬象,真空妙有,萬靈之主宰也。 這樣一個彌之六合, 退藏於密的玄妙,在序卦歌中可以用屯卦來表象。
說到屯, 那是一種盈滿、充滿的意思。 那更陳明了天地相交, 陰陽互感之氣,開始彌漫在宇宙六合。惟有萬物盈滿、充塞在天地之間的道氣開始滋長,世界才開始被造的契機。
所以 乾坤二卦之後接著的是屯卦,「受」即「授」,指先聖先王創設易經時「給予」的名字。萬物開始創生之後,都是蒙昧無知的。屯卦六爻的順序說明指萬物的創始、初生的過程。所以屯卦之後是蒙卦,意思是在萬物還在幼小、稚弱之時。
當萬物尚在稚小、虛弱之初生時,便需要去養育它、培育它。 蒙卦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卦, 蒙卦的卦像是坎(水)下艮(山)上,為山下有泉水之表像。但要想發現甘泉,必須設法準確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著先必須進行啟蒙教育。君子必須行動果斷,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品德。
所 以蒙卦後面是需卦,需卦的意思是需要飲食的道理,即解決飲食的問題。需卦,本卦是異卦相疊,上卦為坎,下卦為乾。乾卦象徵天空遼闊,坎卦象徵烏雲密佈。雨水之于傳統農業社會而言,是最大的需求,因此用這個意象來表現。
古人引申為雨將下,萬物皆待,所以叫需。需,古體字結構是「雨上天下」,從雨而聲。如蒼天下雨,滋養萬物及人。從人的角度看,天下雨,則不易出行耕作,因此在家喝酒吃肉、靜待天時。所以,這一卦的基本象徵就是等待、不進,還有飲食之義。
由於飲食的問題、分配不均衡或不足時,由於飲食的問題、分配不均衡或不足時,必然會引起爭訟、爭執,訟卦在需卦之後便是這個理由。然而,爭訟、爭執一發生後,必 定需要糾合大眾之力量,必須團結大家的力量才有爭訟的籌碼.
所以訟卦之後,是接著師卦的。師的意思便是眾多的意思,爭訟而興師之後,大眾之間必定有所比較與相互輔助,所以師卦的後面接著是比卦。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