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經句解第二十講 大觀在上巽草之風必偃
李秉信
1.風地觀,二陽在上,以陽觀於眾陰,如萬物盼得日光之照臨。
2.觀又若人之兩眼之視下,陽雖升於高處,然陽不能離陰而獨生,陽必賴於陰方能顯現其能,陽甘為陰所用,也是天道下濟之象。
3.象曰「風行地上,觀」,風行於地萬物莫不披靡,若聖人之德風偃草,教行於時,萬民莫不化之,象云「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此處言「先王」,不言「君子」,乃因有位方能行教化,而言「先王」則聖人君子賅之,因德風偃草上行下效故。
4.彖云「大觀在上」者何?大觀,宏觀而大化;因九五、六二若君臣之相應,君之德,臣之效行,為天下庶民所觀,天下自然化成,故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5.卦云「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又彖曰「下觀而化」;顒若者,若日月高而上且無雲遮攔,且普照萬方;故德風偃草,必上下誠信相待,才是信薦之道,此乃天地之自然法則。
6.風地觀,十九卦臨以上臨下,從事褘大治民之事故為大,大而後可觀。觀義為審視,觀看,觀察及觀瞻等。自上而民情民自下而仰觀君主。
7.此卦上為遜也,下為地順上有謙遜之德以教民,民則順而從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薦,祭祀乃大事,觀,雖不參加祭但是依然同主祭者盥洗以示鄭重其事因有誠信之心,顒若,外表顯現出嚴肅恭敬的神態。
9.「彖曰:大,觀在上順而遜,中正以觀天下。」上遊下順,鄭重中止從事,其美可供天下人之觀瞻。
10.「觀,盥而不薦有孚顒下觀而化也」雖不參加主祭,仍然盥洗有誠信之心是以神態嚴肅,鄭重天下之觀之皆受其感化。
11.「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仰觀天道之神妙,(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天道妙,不可測,但四季更替,從無差錯。是以聖人法天之逆,以教化人民,公正,嚴肅,天下服順之。
12.「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觀卦是風行於地上,先王省察四方,觀得民情與習,以設立教化。此即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1.風地觀,二陽在上,以陽觀於眾陰,如萬物盼得日光之照臨。
2.觀又若人之兩眼之視下,陽雖升於高處,然陽不能離陰而獨生,陽必賴於陰方能顯現其能,陽甘為陰所用,也是天道下濟之象。
3.象曰「風行地上,觀」,風行於地萬物莫不披靡,若聖人之德風偃草,教行於時,萬民莫不化之,象云「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此處言「先王」,不言「君子」,乃因有位方能行教化,而言「先王」則聖人君子賅之,因德風偃草上行下效故。
4.彖云「大觀在上」者何?大觀,宏觀而大化;因九五、六二若君臣之相應,君之德,臣之效行,為天下庶民所觀,天下自然化成,故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5.卦云「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又彖曰「下觀而化」;顒若者,若日月高而上且無雲遮攔,且普照萬方;故德風偃草,必上下誠信相待,才是信薦之道,此乃天地之自然法則。
6.風地觀,十九卦臨以上臨下,從事褘大治民之事故為大,大而後可觀。觀義為審視,觀看,觀察及觀瞻等。自上而民情民自下而仰觀君主。
7.此卦上為遜也,下為地順上有謙遜之德以教民,民則順而從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薦,祭祀乃大事,觀,雖不參加祭但是依然同主祭者盥洗以示鄭重其事因有誠信之心,顒若,外表顯現出嚴肅恭敬的神態。
9.「彖曰:大,觀在上順而遜,中正以觀天下。」上遊下順,鄭重中止從事,其美可供天下人之觀瞻。
10.「觀,盥而不薦有孚顒下觀而化也」雖不參加主祭,仍然盥洗有誠信之心是以神態嚴肅,鄭重天下之觀之皆受其感化。
11.「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仰觀天道之神妙,(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謂神。)天道妙,不可測,但四季更替,從無差錯。是以聖人法天之逆,以教化人民,公正,嚴肅,天下服順之。
12.「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觀卦是風行於地上,先王省察四方,觀得民情與習,以設立教化。此即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