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五、陽谿
【解剖】穴在舟狀骨與橈骨兩關節之中,有頭靜脈、橈骨動脈枝,有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
【部位】手腕橫紋之上側,兩筋間陷中,與合谷直。
【主治】熱病狂言、傻笑、煩心、掌中熱、目赤翳爛、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痎瘧、嘔沬、喉痺、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摘要】《席弘賦》:「牙疼頭痛兼喉痺,二間陽谿疾怎逃。」《百症賦》:「肩顒陽谿,消癮風之熱極。」
【取法】手握拳側置,就合谷直上約一寸二分地位,陷中取之。
【鍼灸】鍼二三分深,灸三壯。
陽谿
《內經》云:「肉之小會為谿。」凡經氣行至凹隙處,多取名谿、谷、淵、池、泉、海。此穴當腕骨陽側內緣凹隙之中,故名「陽谿」。其所治症,略同合谷。
【解剖】穴在舟狀骨與橈骨兩關節之中,有頭靜脈、橈骨動脈枝,有外膊皮下神經、橈骨神經。
【部位】手腕橫紋之上側,兩筋間陷中,與合谷直。
【主治】熱病狂言、傻笑、煩心、掌中熱、目赤翳爛、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痎瘧、嘔沬、喉痺、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摘要】《席弘賦》:「牙疼頭痛兼喉痺,二間陽谿疾怎逃。」《百症賦》:「肩顒陽谿,消癮風之熱極。」
【取法】手握拳側置,就合谷直上約一寸二分地位,陷中取之。
【鍼灸】鍼二三分深,灸三壯。
陽谿
《內經》云:「肉之小會為谿。」凡經氣行至凹隙處,多取名谿、谷、淵、池、泉、海。此穴當腕骨陽側內緣凹隙之中,故名「陽谿」。其所治症,略同合谷。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