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意識合一之路系列之九 莊周化蝶突驚黃粱夢醒
李秉信
中國人常常在許多的經典中,提到了意識轉換的概念, 或是意識轉換的例子。只是讀者常把它們當作傳奇或是民間故事來理解, 而忽略了潛藏在故事深處的奧秘。不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柯一夢, 或是黃梁夢醒, 每個夢境都在在的說明, 一個意識就能產生了一個世界。
而且在這個世界中, 一定有生老病死, 榮華富貴, 當然也少不了屬於清醒意識世界下的爭權奪利。然而更重要的啟示是, 讀者不須經歷清醒意識下, 現實世界裡的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妻離子散。 只須要在夢境中如虛擬實境的經歷, 就可以深刻感悟, 而有所改變。
西方的聖經中, 也常常看到先知在夢裡得到了神的啟示, 而給了神的選民一條出埃及的路。 約瑟被他的兄弟賣到埃及以後, 也是在夢中看到了埃及有豐收及饑荒的異象。 才能提醒埃及法老,早作準備,大豐收時要存糧, 才能不致受害。
在這麼多意識轉換的例子中,其間最值得一提的是, 一個多層次意識轉換的世界竟然可以用夢境表達, 而且呈現它的多層及深入性。 最早發現人的複雜世界, 竟然是由一層又一層的意識殼所構成的概念, 是由《莊子》的《齊物論》裡所提出的。
當中最令人深思的例子, 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把人由入夢意識在作「意識轉換」,最後退轉所有意識, 到一個不改變的境界。 其中生命在每一個意識層次中進出步驟, 全都清楚的講出來了。
而最終莊周體悟到所有意識的最深層,都存在著一個永遠不會改變的本體。 老子說,大道無名,強名曰「道」; 大道無形,強以圈形之。這個一層又一層的圈就是營造我們世界的意識層。「莊周夢蝶」是把意識層描述的最淋漓盡致的經典之作。這段經歷用很白話的方式來解釋,有一天莊子夢見自己是一隻蝴蝶,他拍一拍翅膀,果然飛起來了,他好開心喔!這時候根本就忘了自己是莊周。
過了不久他醒過來了,才驚覺到原來是一場夢!究竟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莊周與蝴蝶有分別嗎?這才是物我兩忘、萬物化而為一。
在這個故事中, 莊周首先用入夢的步驟, 進入了一個潛意識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 所有的角色都是用本性存在著。 莊周和蝴蝶用本性存在的時候, 它們基本上是沒有區別的。 莊周是蝶, 蝶也是莊周。 但是本性在同體的高度上,想作角色的互換動作, 須要進入更深一層的意識層次。
莊周用「忘記」的感覺來描述了意識轉換的流動, 才能將意識帶入更深的一層。 流動能夠流暢的重要關鍵,在於意識的運作無間隙, 沒有抓取, 沒有太多的想。 那種平順, 到了 一個看不出來, 近乎忘記的境界。
在這層的意識層次中,又闡述了生命的最深層的那種自然性。 在那樣同體的意識層次下, 每個個體 根本是無漏和無接縫, 無法觀察的, 沒有生滅, 沒有成住壞空。以致於定中的角色, 最後會像忘記般的作心智運行。
才能輕易的退轉上一層意識,。 很奇妙的,在那個瞬間就可以頓入多層次, 或者是最深層的定中。 當中的巧妙在於忘記不想後, 才能在當下頓入定中。 如果一想, 就進不了同體的定中了。由莊周夢蝶的描述來看, 在同體中相依和互換的本性, 是極度喜悅的。
那是一個完全平等的世界, 沒有你我, 高下, 尊卑和大小之分。 正是描述沒有分別心的最好詮釋。 此外, 莊周也用高度警覺來表達出定的技巧。 如同生命在人間這麼深層的定中, 是很難夢醒的。人世間的事物萬紫千紅, 有情眾生彼此牽扯冤冤相報何時了,讓人出不了深度定中的迷惑。
莊周知道眾生在深層的定中想要出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須要能觀及能覺。在看到自己是蝴蝶, 和蝴蝶是自己的那一刻, 莊周己經掙脫出深度潛意識裡異體和同體的迷惑, 警覺到一切都是夢境一場, 都是虛幻的, 不是真的。 當他看到和警覺到的那一刻, 他跳出來夢境。 回味夢境是最有味道的。
從一個更深定中意識來看所有的發生, 莊周說他自己醒了。 只是他還是很迷惑,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由時空的高度來看蝴蝶和莊周的夢,普羅大眾只知道莊周退轉了清醒意識,而在夢中夢到了蝴蝶,所以蝴蝶在莊周的夢中的潛意識中。
全然沒想到退一步來看,莊周竟也在另一場更大的夢裡,或許就是在一個「知覺者」或是「被知覺者」的夢中。沒有人能透徹的想清楚到底有多少層的夢境有莊周和蝴蝶的角色,或許他倆今晚就出現在你我的夢中。
但是不論是多少層的夢境裡,一定都有夢醒的時候。然而, 最重要的關鍵是, 誰是那個清醒的主角?莊周?蝴蝶?還是在這一次夢境的進出當中, 喚醒了我們的本性. 我們的本性才是主角?
若是莊周與蝴蝶不侷限只在他們的兩個「夢裡的潛意識」中出入,也就是說,不論莊周還是蝴蝶都可以在生命幻生幻滅的「意識退讓」裡互為角色,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每一件事物都是可以彼此互通、互變及「合一」的,出現在我們的意識內。
而且我們也看得非常清楚,所有的夢都有夢醒的時候,所有的角色和人物都會消失,只是早晚問題, 但是最後賸下的是什麼呢。這才是「意識轉換」的最後到達,也是永無煩惱的唯一出路。只有經過不斷潛心修練「意識轉換」,像是麵團師父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的抓取有樣,才能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到了最後, 你有沒有問自己, 到底是誰在操練我們的心智? 要瞭解人類的意識作用,以致於如何作意識轉換,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內心的世界,對於人世間的發生,在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及意識是什麼?到底我們是在作什麼樣的思考流程?
其實,從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清醒意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作,是具有多面性及複雜性的。譬如說,當一個作曲家開始被感動,有個心願要來創作一首大型的歌劇,這時候,他在使用意識裡的「立志」。立志以後,他聚精會神,構思一齣大型歌劇的合奏曲,這時候,他在使用他意識裡的「計劃」。
在他的工作室裡,他把合唱團的每一個分部,事先作一個合聲的模擬,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想像」,他拿起筆來,寫出五線譜,他在使用意識裡的「知覺」,緊跟著,他用鋼琴的合音,來籌思每一個分部,發聲的先後,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和諧」。他一邊工作,一邊在去除雜念,想用最有效的方式把作品完成,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專心」。
休息的時候,他突發奇想,把眼前的桌椅,當成了劇院裡滿座的聽眾,在聽完他的作品以後,全都起立,向他高呼安可,他在使用意識裡的「遠景」,當他在繳盡腦汁,靈感缺乏的時候,聞到桃花的香味,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感覺」,突然似有天籟之音在他耳旁響起一樣,創意不斷,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創造」,
當他遇到創作瓶頸的時候,他還是堅持要把作品完成,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決心」,當作品完成了以後,他感到非常的欣慰,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情緒」。
中國人常常在許多的經典中,提到了意識轉換的概念, 或是意識轉換的例子。只是讀者常把它們當作傳奇或是民間故事來理解, 而忽略了潛藏在故事深處的奧秘。不論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柯一夢, 或是黃梁夢醒, 每個夢境都在在的說明, 一個意識就能產生了一個世界。
而且在這個世界中, 一定有生老病死, 榮華富貴, 當然也少不了屬於清醒意識世界下的爭權奪利。然而更重要的啟示是, 讀者不須經歷清醒意識下, 現實世界裡的身敗名裂, 家破人亡, 妻離子散。 只須要在夢境中如虛擬實境的經歷, 就可以深刻感悟, 而有所改變。
西方的聖經中, 也常常看到先知在夢裡得到了神的啟示, 而給了神的選民一條出埃及的路。 約瑟被他的兄弟賣到埃及以後, 也是在夢中看到了埃及有豐收及饑荒的異象。 才能提醒埃及法老,早作準備,大豐收時要存糧, 才能不致受害。
在這麼多意識轉換的例子中,其間最值得一提的是, 一個多層次意識轉換的世界竟然可以用夢境表達, 而且呈現它的多層及深入性。 最早發現人的複雜世界, 竟然是由一層又一層的意識殼所構成的概念, 是由《莊子》的《齊物論》裡所提出的。
當中最令人深思的例子, 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把人由入夢意識在作「意識轉換」,最後退轉所有意識, 到一個不改變的境界。 其中生命在每一個意識層次中進出步驟, 全都清楚的講出來了。
而最終莊周體悟到所有意識的最深層,都存在著一個永遠不會改變的本體。 老子說,大道無名,強名曰「道」; 大道無形,強以圈形之。這個一層又一層的圈就是營造我們世界的意識層。「莊周夢蝶」是把意識層描述的最淋漓盡致的經典之作。這段經歷用很白話的方式來解釋,有一天莊子夢見自己是一隻蝴蝶,他拍一拍翅膀,果然飛起來了,他好開心喔!這時候根本就忘了自己是莊周。
過了不久他醒過來了,才驚覺到原來是一場夢!究竟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莊周與蝴蝶有分別嗎?這才是物我兩忘、萬物化而為一。
在這個故事中, 莊周首先用入夢的步驟, 進入了一個潛意識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 所有的角色都是用本性存在著。 莊周和蝴蝶用本性存在的時候, 它們基本上是沒有區別的。 莊周是蝶, 蝶也是莊周。 但是本性在同體的高度上,想作角色的互換動作, 須要進入更深一層的意識層次。
莊周用「忘記」的感覺來描述了意識轉換的流動, 才能將意識帶入更深的一層。 流動能夠流暢的重要關鍵,在於意識的運作無間隙, 沒有抓取, 沒有太多的想。 那種平順, 到了 一個看不出來, 近乎忘記的境界。
在這層的意識層次中,又闡述了生命的最深層的那種自然性。 在那樣同體的意識層次下, 每個個體 根本是無漏和無接縫, 無法觀察的, 沒有生滅, 沒有成住壞空。以致於定中的角色, 最後會像忘記般的作心智運行。
才能輕易的退轉上一層意識,。 很奇妙的,在那個瞬間就可以頓入多層次, 或者是最深層的定中。 當中的巧妙在於忘記不想後, 才能在當下頓入定中。 如果一想, 就進不了同體的定中了。由莊周夢蝶的描述來看, 在同體中相依和互換的本性, 是極度喜悅的。
那是一個完全平等的世界, 沒有你我, 高下, 尊卑和大小之分。 正是描述沒有分別心的最好詮釋。 此外, 莊周也用高度警覺來表達出定的技巧。 如同生命在人間這麼深層的定中, 是很難夢醒的。人世間的事物萬紫千紅, 有情眾生彼此牽扯冤冤相報何時了,讓人出不了深度定中的迷惑。
莊周知道眾生在深層的定中想要出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必須要能觀及能覺。在看到自己是蝴蝶, 和蝴蝶是自己的那一刻, 莊周己經掙脫出深度潛意識裡異體和同體的迷惑, 警覺到一切都是夢境一場, 都是虛幻的, 不是真的。 當他看到和警覺到的那一刻, 他跳出來夢境。 回味夢境是最有味道的。
從一個更深定中意識來看所有的發生, 莊周說他自己醒了。 只是他還是很迷惑,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由時空的高度來看蝴蝶和莊周的夢,普羅大眾只知道莊周退轉了清醒意識,而在夢中夢到了蝴蝶,所以蝴蝶在莊周的夢中的潛意識中。
全然沒想到退一步來看,莊周竟也在另一場更大的夢裡,或許就是在一個「知覺者」或是「被知覺者」的夢中。沒有人能透徹的想清楚到底有多少層的夢境有莊周和蝴蝶的角色,或許他倆今晚就出現在你我的夢中。
但是不論是多少層的夢境裡,一定都有夢醒的時候。然而, 最重要的關鍵是, 誰是那個清醒的主角?莊周?蝴蝶?還是在這一次夢境的進出當中, 喚醒了我們的本性. 我們的本性才是主角?
若是莊周與蝴蝶不侷限只在他們的兩個「夢裡的潛意識」中出入,也就是說,不論莊周還是蝴蝶都可以在生命幻生幻滅的「意識退讓」裡互為角色,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每一件事物都是可以彼此互通、互變及「合一」的,出現在我們的意識內。
而且我們也看得非常清楚,所有的夢都有夢醒的時候,所有的角色和人物都會消失,只是早晚問題, 但是最後賸下的是什麼呢。這才是「意識轉換」的最後到達,也是永無煩惱的唯一出路。只有經過不斷潛心修練「意識轉換」,像是麵團師父一樣,將自己的心智,如同麵團般的抓取有樣,才能一步又一步的操練心智的進出。
到了最後, 你有沒有問自己, 到底是誰在操練我們的心智? 要瞭解人類的意識作用,以致於如何作意識轉換,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內心的世界,對於人世間的發生,在我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及意識是什麼?到底我們是在作什麼樣的思考流程?
其實,從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清醒意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作,是具有多面性及複雜性的。譬如說,當一個作曲家開始被感動,有個心願要來創作一首大型的歌劇,這時候,他在使用意識裡的「立志」。立志以後,他聚精會神,構思一齣大型歌劇的合奏曲,這時候,他在使用他意識裡的「計劃」。
在他的工作室裡,他把合唱團的每一個分部,事先作一個合聲的模擬,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想像」,他拿起筆來,寫出五線譜,他在使用意識裡的「知覺」,緊跟著,他用鋼琴的合音,來籌思每一個分部,發聲的先後,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和諧」。他一邊工作,一邊在去除雜念,想用最有效的方式把作品完成,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專心」。
休息的時候,他突發奇想,把眼前的桌椅,當成了劇院裡滿座的聽眾,在聽完他的作品以後,全都起立,向他高呼安可,他在使用意識裡的「遠景」,當他在繳盡腦汁,靈感缺乏的時候,聞到桃花的香味,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感覺」,突然似有天籟之音在他耳旁響起一樣,創意不斷,他在使用意識裡的「創造」,
當他遇到創作瓶頸的時候,他還是堅持要把作品完成,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決心」,當作品完成了以後,他感到非常的欣慰,他在使用意識裡的「情緒」。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