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胸部检查
胸部的体表标志:
1。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 接
胸骨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
腹上角;又称胸骨下角
剑突;
肋骨;
肋间隙;
1。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其上部两侧分别与左右锁骨的胸骨端相连 接
胸骨角;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
腹上角;又称胸骨下角
剑突;
肋骨;
肋间隙;
解剖标志
肩胛骨: 肩胛下角可作为第七或第八肋骨水平的标志,相当于第 八胸椎的水平。
脊柱棘突: 位于颈根部的第七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
肋脊角: 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2. 垂直线标志:
3.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4. 肺和胸膜的界限:肺尖
脊柱棘突: 位于颈根部的第七颈椎棘突最为突出,其下即为胸椎的起点。
肋脊角: 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2. 垂直线标志:
3.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4. 肺和胸膜的界限:肺尖
Anatomy of chest
肺下界: 左右两侧肺下界的位置基本相似。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 肋骨向两侧斜行向下,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间隙,至腋中 线处达第8肋间隙。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一水平线,于肩 胛线处位于第10肋骨水平。
胸膜: 覆盖在肺表面的胸膜称为脏层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隔上 面及纵隔的胸膜称为壁层胸膜。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部 互相反折延续,形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腔内为负 压,使两层胸膜紧密相贴,构成一个潜在的无气空腔。每侧 的肋胸膜与隔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
胸壁:正常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皮下气肿:捻发感或握雪感。
胸壁压痛;肋间隙↑: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
胸廓: 扁平胸,桶状胸….
胸膜: 覆盖在肺表面的胸膜称为脏层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隔上 面及纵隔的胸膜称为壁层胸膜。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部 互相反折延续,形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胸膜腔。腔内为负 压,使两层胸膜紧密相贴,构成一个潜在的无气空腔。每侧 的肋胸膜与隔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
胸壁:正常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皮下气肿:捻发感或握雪感。
胸壁压痛;肋间隙↑: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张力性气胸。
胸廓: 扁平胸,桶状胸….
肺和胸膜
1)视诊:呼吸运动;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隔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运动较大,而形成腹式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固形成胸式呼吸。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引起“三凹症”。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肿瘤,异物等。
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长。又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充血性心衰引起,二尖瓣狭窄。
2 。呼吸频率: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 – 20次/分,呼吸与脉搏比例为1 :4.
1)呼吸过速;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而言,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1度。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而言,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深度变化;影响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常见因素。
3。呼吸节律:
1)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2)间停呼吸;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多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
3)抑制性呼吸
4)叹气样呼吸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引起“三凹症”。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肿瘤,异物等。
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长。又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气肿。
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充血性心衰引起,二尖瓣狭窄。
2 。呼吸频率:正常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 – 20次/分,呼吸与脉搏比例为1 :4.
1)呼吸过速;之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而言,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1度。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而言,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深度变化;影响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常见因素。
3。呼吸节律:
1)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2)间停呼吸;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多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
3)抑制性呼吸
4)叹气样呼吸
触诊
1)胸廓扩张度:
2)语音震颤: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主见于:
A 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
B 支气管阻塞, 如阻塞性肺不张;
D 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
E 胸膜高度增厚粘连;
F胸壁皮下气肿。
3)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该征象常与胸廓的下前侧部触及,因该处呼吸时胸廓动度最大的区域。
扣诊,听诊
1)方法: 直接扣诊;间接扣诊;
2)影响扣诊的因素:
3)扣诊音的分类;
胸部叩诊音可分为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在强度, 音调,时限性质方面各有各自的特点。
4。 听诊:与扣诊相同,听诊前胸部应沿锁骨中线腋前线;听诊侧胸部应沿腋中线和腋后线;听诊背部应沿肩胛线,自上而下逐一肋间进行,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
正常呼吸音: 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异常呼吸音:1. 异常肺泡呼吸音: A。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B. 肺泡呼吸音增强 C。呼气音延长 D。断续性 呼吸音。E。粗糙性呼吸音。
2.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 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可 由下列因素引起: A。 肺组织实变;B。肺内大空腔;C。 压迫性肺不张。
3.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 到的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 肺结核,大 叶性肺炎初期或在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及。
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A。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B。肺泡呼吸音增强
C。呼气音延长 D。断续性呼吸音。E。粗糙性呼吸音。
2.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 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可由下列因素引起:
A。 肺组织实变;B。肺内大空腔;C。 压迫性肺不张。
3.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的支气管 肺泡呼吸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 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或在胸 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及。
4. 啰音:是呼吸以外的附加音。
1)湿啰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捻发音。
C。呼气音延长 D。断续性呼吸音。E。粗糙性呼吸音。
2.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 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可由下列因素引起:
A。 肺组织实变;B。肺内大空腔;C。 压迫性肺不张。
3.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的支气管 肺泡呼吸音。常见于支气管肺炎, 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或在胸 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听及。
4. 啰音:是呼吸以外的附加音。
1)湿啰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捻发音。
2)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A。干啰音的特点;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 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在 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B。 低调干啰音:发生与双侧肺部的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等局限性干啰音,是由于 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等。
4。语音共振:产生的方式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
5。胸膜摩擦音:胸膜摩擦音通常于呼吸两相均可听到,而且十分近耳,一般于吸气末或呼气初较为明显,屏气时即消失,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摩擦音的强度可增加。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
A。干啰音的特点;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 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变换。在 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B。 低调干啰音:发生与双侧肺部的干啰音,常见于支气管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等局限性干啰音,是由于 局部支气管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或肿瘤等。
4。语音共振:产生的方式与语音震颤基本相同。
5。胸膜摩擦音:胸膜摩擦音通常于呼吸两相均可听到,而且十分近耳,一般于吸气末或呼气初较为明显,屏气时即消失,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摩擦音的强度可增加。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大叶性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3)支气管哮喘
4)胸腔积液
5)气胸:
自发性气胸;人工气胸;外伤性气胸;
大量张力性气胸: 患者突感一侧胸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或被迫健侧卧位,。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