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二 達本還原是自由的方向
李秉信
在我們生命中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一刻,你突然體悟到了,那個最寶貴,能讓人能找到自己心中「真主人」,那個能讓自己「達本還原」的覺察力,才是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
我們每一天在生命中都面臨著許多的發生。有些遭遇,眼見即過。許多話語,耳聽即逝,這些發生,在一切事過境遷以後,完全不在我們心裡留下任何的痕跡。然而人世間更有許多細微的遭遇,不為人所明見,不為人所知道,竟然可以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我們每一天的遭遇,都會面臨到,同時有許多種感受可以進入我們的心智內。但是,每一種感覺,對於我們內心的衝擊有如天壤之別。有「覺察力」的人就可以深刻體會到,感受進入人類意識層次深度的不同,對於我們人生方向的抉擇,會有不同的決定,更對我們的行動力會有不同的激勵。
這樣的結果,當然對於我們的命運,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這正是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有所不同的最重要秘密。 再更往下一層次去思考,「改變命運」的切入點不就是在於感覺的「深度」和「自由度」嗎?
從過去到現在,由東方到西方,不知道有多少的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不論是在信仰上的追求、人生道理上的開示,都在窮其心智追求心性上的自由。因為心性的自由度,乃是決定感覺進入我們意識層有多深的最重要因素。
就拿我們常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其實潛藏著許多,感受影響意識的玄機。講實在的,無論我們對於生命的體會,愛情的追求,自由的渴望。這三種感受,都是我們人生經歷中,非常深刻及而且強烈的感受。
但是,我們是否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有人可以拋棄生命和自由,寧可選擇愛情呢?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可以為愛私奔,甚至斷絕人類生命裡,這麼可貴的父女關係,拋家棄子都在所不惜。
但也有人非常珍惜繼續生存的機會,在楚漢相爭戰場上的劉邦,為了躲避項羽的追擊,竟然可以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惜從馬車上推下自己的妻兒方能加速脱逃。面對項羽的場上面對面叫陣,劉邦居然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父親被烹,也不放棄追求王位的野心。
如果我們非常深刻的看清楚所有選擇背後的動力,都是來於意識田最深處的「自由度」。那麼這些選擇,就真的很難評斷對和錯,因為每個人的自由度都是不同的。甚至說不準在不同的時空下,當事人在另外一種心智的自由度下,他的意識被進入了另外不同的感受,可能又換了另外一種的選擇。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自由度」在影響了我們感覺?而這樣的感覺,為什會影響我們的心性,作出不同的選擇呢?這是人一生都在尋找的答案。要瞭解「自由度」必須先從人的「不自由」開始觀察。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吧,從娘胎哇哇墜地,來到這陌生世界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懂得自由了。
你看婴兒不用人教,就懂得用自己心性自由的「覺察力」尋找自己,確定自己,面對自己,及控制自己所擁有的世界。看看小嬰兒稚氣好奇的玩弄自己的手腳,甚至用嘴吮吸他的小腳,正是他用「覺察力」尋找自己最自由的表達。
嬰兒完全不懂世事,也要對自己唯一所擁有五官及四肢,作主控權和擁有權的確定。人從出生一開始,就已經在肯定自己所擁有的、及尋找自己所追求的胡同中盤旋著。殊不知,你所擁有的,正是你最失去自由的地方。
人總是在擁有後,為了怕失去,而被怕失去的不自由所苦.從不自由中感受到煩惱,又開始想回頭,尋找自己心性上的自由。然而人總在一層又一層的自我肯定中,被自我肯定捆綁住了自己。不論是自己的擁有,自己的主控,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快樂或是自己的煩惱,看透它們的本質,其實都是加諸於我們生命的枷鎖。
人的一生,就是藉著不斷的擁有及失去,經歷和感受,來瞭解自己,尋找自己,然而最後的到達,只是能夠掙脫出這些看起來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然而是最捆綁我們的束縛,從而讓自己生命得到的完全自由。
那扇能讓我們找到真正自己的門,那是在我們生命中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一刻,你突然體悟到了,那個最寶貴,能讓人能找到自己心中「真主人」,能讓自己「達本還原」的覺察力,才是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
在我們生命中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一刻,你突然體悟到了,那個最寶貴,能讓人能找到自己心中「真主人」,那個能讓自己「達本還原」的覺察力,才是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
我們每一天在生命中都面臨著許多的發生。有些遭遇,眼見即過。許多話語,耳聽即逝,這些發生,在一切事過境遷以後,完全不在我們心裡留下任何的痕跡。然而人世間更有許多細微的遭遇,不為人所明見,不為人所知道,竟然可以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我們每一天的遭遇,都會面臨到,同時有許多種感受可以進入我們的心智內。但是,每一種感覺,對於我們內心的衝擊有如天壤之別。有「覺察力」的人就可以深刻體會到,感受進入人類意識層次深度的不同,對於我們人生方向的抉擇,會有不同的決定,更對我們的行動力會有不同的激勵。
這樣的結果,當然對於我們的命運,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這正是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有所不同的最重要秘密。 再更往下一層次去思考,「改變命運」的切入點不就是在於感覺的「深度」和「自由度」嗎?
從過去到現在,由東方到西方,不知道有多少的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不論是在信仰上的追求、人生道理上的開示,都在窮其心智追求心性上的自由。因為心性的自由度,乃是決定感覺進入我們意識層有多深的最重要因素。
就拿我們常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在這短短的幾句話中,其實潛藏著許多,感受影響意識的玄機。講實在的,無論我們對於生命的體會,愛情的追求,自由的渴望。這三種感受,都是我們人生經歷中,非常深刻及而且強烈的感受。
但是,我們是否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有人可以拋棄生命和自由,寧可選擇愛情呢?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可以為愛私奔,甚至斷絕人類生命裡,這麼可貴的父女關係,拋家棄子都在所不惜。
但也有人非常珍惜繼續生存的機會,在楚漢相爭戰場上的劉邦,為了躲避項羽的追擊,竟然可以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惜從馬車上推下自己的妻兒方能加速脱逃。面對項羽的場上面對面叫陣,劉邦居然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父親被烹,也不放棄追求王位的野心。
如果我們非常深刻的看清楚所有選擇背後的動力,都是來於意識田最深處的「自由度」。那麼這些選擇,就真的很難評斷對和錯,因為每個人的自由度都是不同的。甚至說不準在不同的時空下,當事人在另外一種心智的自由度下,他的意識被進入了另外不同的感受,可能又換了另外一種的選擇。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自由度」在影響了我們感覺?而這樣的感覺,為什會影響我們的心性,作出不同的選擇呢?這是人一生都在尋找的答案。要瞭解「自由度」必須先從人的「不自由」開始觀察。就拿我們自己來說吧,從娘胎哇哇墜地,來到這陌生世界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懂得自由了。
你看婴兒不用人教,就懂得用自己心性自由的「覺察力」尋找自己,確定自己,面對自己,及控制自己所擁有的世界。看看小嬰兒稚氣好奇的玩弄自己的手腳,甚至用嘴吮吸他的小腳,正是他用「覺察力」尋找自己最自由的表達。
嬰兒完全不懂世事,也要對自己唯一所擁有五官及四肢,作主控權和擁有權的確定。人從出生一開始,就已經在肯定自己所擁有的、及尋找自己所追求的胡同中盤旋著。殊不知,你所擁有的,正是你最失去自由的地方。
人總是在擁有後,為了怕失去,而被怕失去的不自由所苦.從不自由中感受到煩惱,又開始想回頭,尋找自己心性上的自由。然而人總在一層又一層的自我肯定中,被自我肯定捆綁住了自己。不論是自己的擁有,自己的主控,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快樂或是自己的煩惱,看透它們的本質,其實都是加諸於我們生命的枷鎖。
人的一生,就是藉著不斷的擁有及失去,經歷和感受,來瞭解自己,尋找自己,然而最後的到達,只是能夠掙脫出這些看起來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然而是最捆綁我們的束縛,從而讓自己生命得到的完全自由。
那扇能讓我們找到真正自己的門,那是在我們生命中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一刻,你突然體悟到了,那個最寶貴,能讓人能找到自己心中「真主人」,能讓自己「達本還原」的覺察力,才是一切問題的最終答案。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