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心經句解之十六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圓覺老人
【註解】:恐怖:恐;恐懼,一時驚駭也。怖:畏怖,常存畏懼也。總之就是被事情所牽累,而心生恐懼畏怖,心不得安寧的意思。
【解釋】:世間充滿了罣礙、煩惱、恐懼,只要掃除了罣礙,自然一切恐懼、畏怖,心不得安,也就消失。
【心得記要】:
1、 凡夫為五蘊所罣礙,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
2、 因為凡夫內執四大假合之身的我,貪戀取著,而有老病死等種種恐怖;外執萬法為實有,妄為取著,而有患得患失的恐怖。
3、 修行人若執於萬法,有偏空的罣礙,而有變易生死的恐怖。
4、 佛法中提到十種恐怖:1、死。2、煩惱垢。3、貧窮。4、惡業、5、惡道。6、求不得。7、謗法罪業。8、追求縛不活。9、疑。10、大眾威德。
5、 現在人的恐怖有:戰爭的恐怖、生病開刀的恐怖、前途的恐怖、生死的恐怖、遇到災難的恐怖、業障現前的恐怖。
6、 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而修,參與道場運作,接受佛光普照,煩惱妄想降伏,心胸開闊,智慧增長,脾氣毛病速得清除,自然沒有恐怖。
7、 因為依靠「無生老 」智慧到彼岸的心法而修,以至誠的心集中於聖業上,內不為身心所罣礙,外不為萬法所執著,既無執著,則無罣礙,無罣礙,也沒有恐怖;故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註解】:恐怖:恐;恐懼,一時驚駭也。怖:畏怖,常存畏懼也。總之就是被事情所牽累,而心生恐懼畏怖,心不得安寧的意思。
【解釋】:世間充滿了罣礙、煩惱、恐懼,只要掃除了罣礙,自然一切恐懼、畏怖,心不得安,也就消失。
【心得記要】:
1、 凡夫為五蘊所罣礙,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
2、 因為凡夫內執四大假合之身的我,貪戀取著,而有老病死等種種恐怖;外執萬法為實有,妄為取著,而有患得患失的恐怖。
3、 修行人若執於萬法,有偏空的罣礙,而有變易生死的恐怖。
4、 佛法中提到十種恐怖:1、死。2、煩惱垢。3、貧窮。4、惡業、5、惡道。6、求不得。7、謗法罪業。8、追求縛不活。9、疑。10、大眾威德。
5、 現在人的恐怖有:戰爭的恐怖、生病開刀的恐怖、前途的恐怖、生死的恐怖、遇到災難的恐怖、業障現前的恐怖。
6、 依靠「般若波羅蜜多」心法而修,參與道場運作,接受佛光普照,煩惱妄想降伏,心胸開闊,智慧增長,脾氣毛病速得清除,自然沒有恐怖。
7、 因為依靠「無生老 」智慧到彼岸的心法而修,以至誠的心集中於聖業上,內不為身心所罣礙,外不為萬法所執著,既無執著,則無罣礙,無罣礙,也沒有恐怖;故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