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易道平等法系列之九 難捨情趣平等完整的我
李秉信
只要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都一定會遭遇這樣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一定會面臨困境, 或者是會遭遇一些自己無法期待的際遇和緣分。 有的時侯自己都會莫名其妙,怎麼會落入一個無窮盡的糾葛, 或者是被一個不知道怎麼來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宿命,我們會被這種無以名之的枷鎖束縛.
甚至無法理解的情境所糾纏和困擾, 是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無法避免的現實, 而且必須要學習的課程。 我們常常說,莫名其妙安坐現狀, 怎麼會有一個飛來橫禍。 一個明明是健康的人, 怎麼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令人意外的旦夕禍福上身。但是, 當我們被卡住的時候, 常常緊張的發現, 竟然在過去的學習裡, 沒有個學問教導我們脫困, 也沒有明師教導我們如何從麻煩中絕處逢生。
筆者在三十年的論命生涯中, 就曾遇到一個高學歷, 高成就, 而且高薪水三十來歲的女孩, 被男朋友毫無理由的拋棄, 在剎那間墜入了無底的深淵中, 甚至想要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問了筆者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甚麼沒有一本教科書能夠教導,如何不被男朋友拋棄, 或者是不被男朋友傷害?
如果有一個這樣的課程, 她一定會把它修到最高分數。 在這裡我們看到, 人都有一個迷失, 尤其是這種高學歷的人,覺得解決問題的第一條路, 也是最簡單的路,通常都是選擇學習。 但卻又是一個很無奈的窘境, 許多人學富五車,熟讀四書五經, 但是不知道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挫折, 更徨論渡化八識田裡的業因種子。
很多人不瞭解, 在識心裡的學習, 和覺性上的啟發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甚至, 這是兩門截然不同的課程, 而且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 否則會緣木求魚,讓自己更加困惑罷了。我們說我們要念書, 我們要有宗教信仰。但是,學習是無法解決業障的。 信了神, 歸依了大家都尊敬的上師, 甚至每天禮佛茹素, 虔誠的叩拜早香,午香和晚香, 但是很無奈的現實是,問題還是存在的。
甚至, 我們更可以果斷的說, 你的痛苦還是沒有辦法解除的。 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人讀遍四書五經, 在深的道理他都瞭解, 再多的理論他都可以發明。但是唯一一件他無法解決的煩惱, 就是還是沒有辦法自在解脫。 許多書念得非常好,成績非常優秀的青年學子, 碰到人生挫折時,往往選擇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解脫苦楚。
許多唸到最高學府的高材生, 當他們碰到感情的死結時, 常常用傷害對方,來發洩自己的痛苦。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為甚麼金榜題名或是優越的成績, 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困境呢?難道文字上的理論, 艱深學術上的道理,在面臨挫折的時候, 都是不堪一擊的嗎?很多人不知道, 從無以名之的困境中解脫, 和在學校裡的學習, 是人生中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也是不同結果的到達。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認知, 我們要用一個甚麼樣的辦法, 或者是一個樣的的出路, 來面對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功課, 無法摸索的課題。 那個本來就存在的困境,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業力。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如同文天祥在正氣歌裡所說到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吊詭, 在學問和知識上全都知道了, 但在現實的環境裡就是做不到。
捨身就義,成仁取義,如果只是科舉考試中的命題, 能夠揮灑自如,言之有物的考生,如過江之鯽,不勝枚舉。 就連宋朝的秦檜, 都能夠下筆如有神, 一試上榜首。但是能夠把成仁取義,變成生命中的習氣, 遇到試探及誘惑的時候,能夠義無反顧,捨生取義的完人, 恐怕只有寥寥可數, 如岳飛和文天祥幾人而已。
知道但是做不到, 瞭解但是無法實踐, 一向都是生命在面對考驗時, 所無法避免的窘境。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 潛意識所養成的習氣,和在有意識下的學習, 那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我們就算才高八斗熟讀經典, 但是如果沒有把這樣的知識,薰染成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而成為我們的習氣。 這些所學習的道理和教條,是無法用來解決我們所遭遇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醒思,人生當中所遭遇無以名之的困境, 常常和存在我們潛意識裡, 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也無法摸索的業力及習氣有關。 一個有智慧的人, 一定能夠很有自覺性的問自己,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下意識裡, 總是會接觸這樣的環境, 交往這樣的人群, 所以會面臨這樣的困擾。 甚至說的更白話一點, 為甚麼我老是會碰到相同的問題,做出相同的決定呢?甚至更無奈地說, 為甚麼我老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樣的兩難, 已經隱約透露出我們如何面對業障及考驗的契機。 因為當我們警覺性的發現,所有困境的源頭, 竟然都是來自我們的業力及習氣, 其實, 這個正是一個轉變的契機。當許多人期待著, 當能夠擺脫考驗的束縛, 脫離冥冥中,業障加諸於自己身上的魔咒, 那正是我們開始平心靜氣, 好好面對自己累世累劫所養於成的習氣, 最好的時機。
我們都會默默的禱告著,過去不等於未來, 明天能夠更好, 相同擾人的結果不要再發生。 這是一個必須要到達的動作, 我們必須要將生命中的某個部分,開始有所改變,或者是有所不同。 我們才會有開始有個機會,擺脫那個揮之不去的宿命。 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看見, 現在我們生命中,不管遭遇多麼難堪的關卡, 過不去的災難, 他們都已經發生, 而且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說的更實際一點, 這些業力及習氣都是我, 到底我要怎麼和這些我相處呢? 但是當我在面對這些我的時候, 我一定要瞭解,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件事情是絕對能夠確認的。 那就是所有的經歷,所有的過程, 都是一定會過去的。 就像是我的身體和我的生命都一定會過去一樣,我們生生世世的來到這個滾滾紅塵, 不論過去發生了多少事情, 那些遭遇都已經過去了, 但是唯一留下來的, 是一個仍就相同的自己, 還是一個已經改變的生命。
當所有的東西都過去以後, 我們是不是能夠留下一個更好的自己呢?東方的文化強調, 人在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功課要修。 很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功課是甚麼?說的真實一點, 那個功課,就是我們的業障和阻礙。 也只有在那個無法改變的習氣, 我們無法捨下的情趣,才有機會讓我們吃足了苦頭。在困境裡,我們才會痛下決心,立下大願, 讓我們自己的生命,開始有所不同。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裡, 我才能夠真正把這些情趣都平等了, 而成為我存在中的一個部分。這個時候的我,才是一個完整的我。
只要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都一定會遭遇這樣的問題, 那就是我們一定會面臨困境, 或者是會遭遇一些自己無法期待的際遇和緣分。 有的時侯自己都會莫名其妙,怎麼會落入一個無窮盡的糾葛, 或者是被一個不知道怎麼來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無奈的宿命,我們會被這種無以名之的枷鎖束縛.
甚至無法理解的情境所糾纏和困擾, 是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無法避免的現實, 而且必須要學習的課程。 我們常常說,莫名其妙安坐現狀, 怎麼會有一個飛來橫禍。 一個明明是健康的人, 怎麼在冥冥之中,似乎有令人意外的旦夕禍福上身。但是, 當我們被卡住的時候, 常常緊張的發現, 竟然在過去的學習裡, 沒有個學問教導我們脫困, 也沒有明師教導我們如何從麻煩中絕處逢生。
筆者在三十年的論命生涯中, 就曾遇到一個高學歷, 高成就, 而且高薪水三十來歲的女孩, 被男朋友毫無理由的拋棄, 在剎那間墜入了無底的深淵中, 甚至想要用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問了筆者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甚麼沒有一本教科書能夠教導,如何不被男朋友拋棄, 或者是不被男朋友傷害?
如果有一個這樣的課程, 她一定會把它修到最高分數。 在這裡我們看到, 人都有一個迷失, 尤其是這種高學歷的人,覺得解決問題的第一條路, 也是最簡單的路,通常都是選擇學習。 但卻又是一個很無奈的窘境, 許多人學富五車,熟讀四書五經, 但是不知道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挫折, 更徨論渡化八識田裡的業因種子。
很多人不瞭解, 在識心裡的學習, 和覺性上的啟發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甚至, 這是兩門截然不同的課程, 而且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 否則會緣木求魚,讓自己更加困惑罷了。我們說我們要念書, 我們要有宗教信仰。但是,學習是無法解決業障的。 信了神, 歸依了大家都尊敬的上師, 甚至每天禮佛茹素, 虔誠的叩拜早香,午香和晚香, 但是很無奈的現實是,問題還是存在的。
甚至, 我們更可以果斷的說, 你的痛苦還是沒有辦法解除的。 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人讀遍四書五經, 在深的道理他都瞭解, 再多的理論他都可以發明。但是唯一一件他無法解決的煩惱, 就是還是沒有辦法自在解脫。 許多書念得非常好,成績非常優秀的青年學子, 碰到人生挫折時,往往選擇用結束自己的生命,來解脫苦楚。
許多唸到最高學府的高材生, 當他們碰到感情的死結時, 常常用傷害對方,來發洩自己的痛苦。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為甚麼金榜題名或是優越的成績, 沒有辦法解決生命的困境呢?難道文字上的理論, 艱深學術上的道理,在面臨挫折的時候, 都是不堪一擊的嗎?很多人不知道, 從無以名之的困境中解脫, 和在學校裡的學習, 是人生中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也是不同結果的到達。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認知, 我們要用一個甚麼樣的辦法, 或者是一個樣的的出路, 來面對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功課, 無法摸索的課題。 那個本來就存在的困境,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業力。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如同文天祥在正氣歌裡所說到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吊詭, 在學問和知識上全都知道了, 但在現實的環境裡就是做不到。
捨身就義,成仁取義,如果只是科舉考試中的命題, 能夠揮灑自如,言之有物的考生,如過江之鯽,不勝枚舉。 就連宋朝的秦檜, 都能夠下筆如有神, 一試上榜首。但是能夠把成仁取義,變成生命中的習氣, 遇到試探及誘惑的時候,能夠義無反顧,捨生取義的完人, 恐怕只有寥寥可數, 如岳飛和文天祥幾人而已。
知道但是做不到, 瞭解但是無法實踐, 一向都是生命在面對考驗時, 所無法避免的窘境。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 潛意識所養成的習氣,和在有意識下的學習, 那是截然兩個不同的世界。 我們就算才高八斗熟讀經典, 但是如果沒有把這樣的知識,薰染成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而成為我們的習氣。 這些所學習的道理和教條,是無法用來解決我們所遭遇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醒思,人生當中所遭遇無以名之的困境, 常常和存在我們潛意識裡, 我們自己都不知道,也無法摸索的業力及習氣有關。 一個有智慧的人, 一定能夠很有自覺性的問自己,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下意識裡, 總是會接觸這樣的環境, 交往這樣的人群, 所以會面臨這樣的困擾。 甚至說的更白話一點, 為甚麼我老是會碰到相同的問題,做出相同的決定呢?甚至更無奈地說, 為甚麼我老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樣的兩難, 已經隱約透露出我們如何面對業障及考驗的契機。 因為當我們警覺性的發現,所有困境的源頭, 竟然都是來自我們的業力及習氣, 其實, 這個正是一個轉變的契機。當許多人期待著, 當能夠擺脫考驗的束縛, 脫離冥冥中,業障加諸於自己身上的魔咒, 那正是我們開始平心靜氣, 好好面對自己累世累劫所養於成的習氣, 最好的時機。
我們都會默默的禱告著,過去不等於未來, 明天能夠更好, 相同擾人的結果不要再發生。 這是一個必須要到達的動作, 我們必須要將生命中的某個部分,開始有所改變,或者是有所不同。 我們才會有開始有個機會,擺脫那個揮之不去的宿命。 這又是一個很重要的看見, 現在我們生命中,不管遭遇多麼難堪的關卡, 過不去的災難, 他們都已經發生, 而且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說的更實際一點, 這些業力及習氣都是我, 到底我要怎麼和這些我相處呢? 但是當我在面對這些我的時候, 我一定要瞭解,在這個世界上, 有一件事情是絕對能夠確認的。 那就是所有的經歷,所有的過程, 都是一定會過去的。 就像是我的身體和我的生命都一定會過去一樣,我們生生世世的來到這個滾滾紅塵, 不論過去發生了多少事情, 那些遭遇都已經過去了, 但是唯一留下來的, 是一個仍就相同的自己, 還是一個已經改變的生命。
當所有的東西都過去以後, 我們是不是能夠留下一個更好的自己呢?東方的文化強調, 人在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功課要修。 很少人會去思考,這個功課是甚麼?說的真實一點, 那個功課,就是我們的業障和阻礙。 也只有在那個無法改變的習氣, 我們無法捨下的情趣,才有機會讓我們吃足了苦頭。在困境裡,我們才會痛下決心,立下大願, 讓我們自己的生命,開始有所不同。
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裡, 我才能夠真正把這些情趣都平等了, 而成為我存在中的一個部分。這個時候的我,才是一個完整的我。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