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俄侵烏克蘭 美護台神話破滅?
俄羅斯23日正式攻打烏克蘭,烏克蘭在全力反擊的同時,大批民眾開始湧向西部邊境,美國總統拜登則在兩國開戰18小時後發表講話,表明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但未對武力幫助給予承諾。用當天流行的話說「俄羅斯“烏拉”,烏克蘭“完了”,美國“走了”」。多年來烏克蘭一直認為美國是它的保護傘,暴雨當前,卻發現傘是漏的。俄烏之戰會不會成為中國的榜樣?情況類似的台灣將面臨怎樣的台海風雲?南加州僑社開了鍋。
以為美國會幫忙 烏孤軍抗俄
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前總會會長、僑務諮詢委員李秉信認為,從美俄多年對弈中,烏克蘭一直有一個夢想,或者錯覺,認為美國和北約在關鍵時刻會出手幫忙,讓俄羅斯知難而退,但現實確是烏克蘭孤軍奮戰,自己去面對俄羅斯入侵。
李秉信表示,中美對弈,台灣打的是一個代理人的戰爭和對抗。台灣民進黨和烏克蘭執政當局一樣充滿幻想和誤區,認為關鍵時刻美軍會出兵台灣海峽,或美國的聯盟會保護台灣,但烏克蘭被入侵的教訓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島嶼自己守」,沒有任何人會來幫你,台灣自己就更要思考,將所有鷄蛋放在一個籃子,將寳押在美國身上,真的是符合台灣的最大利益嗎?
如果解放軍真的站上台灣總統府的那一天,美國會出兵來救嗎?還是台灣自己要面對入侵問題?經過烏克蘭事件之後,兩岸對話是否要重新開啓?是否要建立更和平的兩岸關係?台灣島内討論是否會形成路線之爭等等,在美國對阿富汗和烏克蘭戰場的處理態度顯示之後,非常值得台灣民眾認真思考。
中國若學冒進 必先四分五裂
不過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洛杉磯分會副會長吳兆峯表示,他不擔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成為中國解決台海關係的「榜樣」,他認為中國不會效仿俄羅斯的做法,因為中國把生存和維穩放在第一位,「中國如果對台開戰,如果火速獲勝並控制台灣,很可能會因此引得國内四分五裂,政權進而瓦解」。
吳兆峯認為,這次俄烏之戰最大的啟示就是戰爭代價對侵略者來說更龐大。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空襲後,起初雖以先進飛彈及戰機迅速得取空優,並以北東南三面圍攻,但目前仍承受了比烏國更大的戰力損失。除了前線折損的戰機、坦克、直升機和軍隊,後方則面臨內憂外患,各國嚴厲撻伐及經濟制裁,原本篤定會成的北溪2號天然氣前景受挫,國內股市腰斬,國債價錢狂瀉,貨幣盧布大貶,還有戰事激起的反戰抗爭,「短短不到24小時所發生的一切,都證明為何中國立刻就外界將烏台做等同比較的說法提出澄清,並採取被動低調的立場看待此戰。」
經濟制裁能否阻擋統台決心
先後前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採訪報導的NBC4資深電視記者李若,對此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打破了台灣對美國軍事保護依靠的神話,從1979年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國一直給包括台灣和中國和世界各國一種印象,認為如果台灣受到武力攻擊,美國在道義上和軍事上將給予幫助,這也是多年來中國在統一台灣問題上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但這次俄侵烏行動,美國的表現打破了這個幻想。俄烏之戰不僅對台灣是保護傘神話的破滅,對中國來講更加强了「美國是紙老虎」的概念。
李若認為,現在台灣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到底是俄羅斯攻克烏克蘭的意志更强,還是中國統一台灣的意志更强?美國和歐盟在戰前一再宣稱的經濟制裁,都沒能夠阻止俄羅斯,那麽對於經濟能力更强、對美國和歐洲制裁的承受力更强的中國,經濟制裁是否能夠阻擋中國統一台灣的決心?
李秉信也認為,新冠之後的世界變得更加弱肉强食。烏克蘭對於俄羅斯是一個國土安全問題,台灣對於中國則是領土完整的問題,俄羅斯此役是因烏克蘭一直往北約傾斜而且沒有緩衝餘地;台灣對中國而言則是早晚要統一的議題,而且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空間,只是出手的時機。他認為,新冠之後美國能力下降,已無法扮演世界和平維持者的角色,既然俄羅斯能夠不計代價拿下烏克蘭,中國會不會得到更多鼓勵,不在這個時候實現國土的統一,又要再等到什麽時候?
以為美國會幫忙 烏孤軍抗俄
全美台灣同鄉聯誼會前總會會長、僑務諮詢委員李秉信認為,從美俄多年對弈中,烏克蘭一直有一個夢想,或者錯覺,認為美國和北約在關鍵時刻會出手幫忙,讓俄羅斯知難而退,但現實確是烏克蘭孤軍奮戰,自己去面對俄羅斯入侵。
李秉信表示,中美對弈,台灣打的是一個代理人的戰爭和對抗。台灣民進黨和烏克蘭執政當局一樣充滿幻想和誤區,認為關鍵時刻美軍會出兵台灣海峽,或美國的聯盟會保護台灣,但烏克蘭被入侵的教訓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島嶼自己守」,沒有任何人會來幫你,台灣自己就更要思考,將所有鷄蛋放在一個籃子,將寳押在美國身上,真的是符合台灣的最大利益嗎?
如果解放軍真的站上台灣總統府的那一天,美國會出兵來救嗎?還是台灣自己要面對入侵問題?經過烏克蘭事件之後,兩岸對話是否要重新開啓?是否要建立更和平的兩岸關係?台灣島内討論是否會形成路線之爭等等,在美國對阿富汗和烏克蘭戰場的處理態度顯示之後,非常值得台灣民眾認真思考。
中國若學冒進 必先四分五裂
不過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洛杉磯分會副會長吳兆峯表示,他不擔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會成為中國解決台海關係的「榜樣」,他認為中國不會效仿俄羅斯的做法,因為中國把生存和維穩放在第一位,「中國如果對台開戰,如果火速獲勝並控制台灣,很可能會因此引得國内四分五裂,政權進而瓦解」。
吳兆峯認為,這次俄烏之戰最大的啟示就是戰爭代價對侵略者來說更龐大。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空襲後,起初雖以先進飛彈及戰機迅速得取空優,並以北東南三面圍攻,但目前仍承受了比烏國更大的戰力損失。除了前線折損的戰機、坦克、直升機和軍隊,後方則面臨內憂外患,各國嚴厲撻伐及經濟制裁,原本篤定會成的北溪2號天然氣前景受挫,國內股市腰斬,國債價錢狂瀉,貨幣盧布大貶,還有戰事激起的反戰抗爭,「短短不到24小時所發生的一切,都證明為何中國立刻就外界將烏台做等同比較的說法提出澄清,並採取被動低調的立場看待此戰。」
經濟制裁能否阻擋統台決心
先後前往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採訪報導的NBC4資深電視記者李若,對此持不同看法。他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打破了台灣對美國軍事保護依靠的神話,從1979年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國一直給包括台灣和中國和世界各國一種印象,認為如果台灣受到武力攻擊,美國在道義上和軍事上將給予幫助,這也是多年來中國在統一台灣問題上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但這次俄侵烏行動,美國的表現打破了這個幻想。俄烏之戰不僅對台灣是保護傘神話的破滅,對中國來講更加强了「美國是紙老虎」的概念。
李若認為,現在台灣應該認真思考的是:到底是俄羅斯攻克烏克蘭的意志更强,還是中國統一台灣的意志更强?美國和歐盟在戰前一再宣稱的經濟制裁,都沒能夠阻止俄羅斯,那麽對於經濟能力更强、對美國和歐洲制裁的承受力更强的中國,經濟制裁是否能夠阻擋中國統一台灣的決心?
李秉信也認為,新冠之後的世界變得更加弱肉强食。烏克蘭對於俄羅斯是一個國土安全問題,台灣對於中國則是領土完整的問題,俄羅斯此役是因烏克蘭一直往北約傾斜而且沒有緩衝餘地;台灣對中國而言則是早晚要統一的議題,而且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空間,只是出手的時機。他認為,新冠之後美國能力下降,已無法扮演世界和平維持者的角色,既然俄羅斯能夠不計代價拿下烏克蘭,中國會不會得到更多鼓勵,不在這個時候實現國土的統一,又要再等到什麽時候?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