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診斷學 第 28 講 筆記
望局部
昨天講了局部裡面的望二陰。講了五個了,望頭面,望五官,望胸腹,望四肢,望二陰。今天講望局部的最後一個。
6. 望皮膚
皮膚的病是很多,專門一個皮膚科,皮膚科的病也不少,我們中醫診斷裡面,講一下最基本的概念。特別是和辨證有關係的一些內容。皮膚上的病變,最常見的就有斑、疹、痘、白[疒+咅]、癰、疽、疔、癤。這是望皮膚裡面我們要講的重點內容。
皮膚的變化,同樣是皮膚為氣血精氣之外潤,需要氣血津液的濡養、溫煦,所以內臟有病的時候,可以反映到皮膚上面來。首先望皮膚的色澤。皮膚的色澤,實際上在講全身望診的時候,望色,應該是望全身的皮膚顏色,這是我們的重點,因為面部容易觀察,放到了面部去了。如果其他的全身的皮膚的其他改變,其他地方的顏色,和面色稍微有一些差別,面色一般暴露得多,陽光照射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它實際上比身體的其他部位,要黑一些,暗一些。其他地方應該白一些。如果在皮膚上,除了全身望青黃赤白黑,有沒有光澤?是不是明潤?那些相同的內容以外,
色澤的變化
•如果出現了皮膚發赤,紅,出現紅的話,突然發生的,像頭的丹痧一樣的,粉紅,邊緣清楚,邊界是清楚的。這樣一種情況,有灼熱腫痛的,突然,比如說消退,或者是腰部,或者頭面,一片紅了,邊緣清楚,還有灼熱腫痛這樣的表現的,我們叫做丹毒。丹毒有很多種,發生於頭上的叫做抱頭火丹。發生在腿上的,小腿上的叫做赤游丹,發生在腰部的,我們昨天講望軀體的時候,已經講過纏腰火丹,這都是丹毒。(圖:小腿這一節,邊界清楚,像塗的丹),並且病人自覺灼熱疼痛,突發性的,發得很快,顏色很紅,這種情況我們把它叫做丹毒。
•發黃,這個我們已經在望面色,望眼睛,都講過了。發黃,最常見的是黃疸。又分為陽黃、陰黃。
•發黑,特別是除了面部發黑以外,乳暈、腋窩、外生殖器、口腔等,這些部位,顏色呈迷漫性的棕黑色。這種病叫做黑疸。這個疸分五疸。五疸裡面就有一種叫做黑疸。這些地方很黑,顏色很黑。(圖:除了臉上黑以外,腋窩、肚臍周圍、外生殖器、陰部等等這些地方。)顏色比較暗,黑的叫做黑疸。黑疸是腎陽虛的一種表現。西醫認為是腎上腺功能的一種改變。中醫認為是腎陽虛的一種表現。腎陽虛衰,黑疸。
•還有一種是白斑。皮膚上,或者面部,或者頸椎上,出現一片片的白色的斑塊。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緩慢,實際上有的說也不緩慢,突然之間、一下子就發現白了。皮膚一片片的變白了。這種病,我們名稱是白駁風。(圖:這個病人,像這些地方,成片狀的變白了。這是白駁風。這是白的很厲害了。我們平常看到的,好像還沒有這麼大面積的。這片你看多大了。很大面積這種白斑。經常看到的是這樣大片的。)面部,當然我們不是搞皮膚科的,身上可能有,但沒有發現。只看到脖子上、臉上、額頭上,有時候出現了一片片的白。這種病叫做白駁風。中醫認為可能是風濕侵襲,氣血不和。還是有什麼,原因不是很清楚,可以說,只好說,它是氣血不和,氣血運行不暢了。有邪氣,什麼邪氣?風、濕、毒,總是這樣的一些邪氣。侵襲到了皮膚。認為這是白斑,出現白斑。
發赤、發黃、發黑、發白,這是皮膚這幾種特殊的顏色。常見的。
形態異常
形態異常
•我們已經看過肌膚甲錯。(圖:這個也是肌膚甲錯,很明顯。這腿上就像魚鱗一樣,穿山甲的皮一樣。)肌膚甲錯,狀若魚鱗是瘀血,這個中醫是肯定的,瘀血。瘀久了以後,肌膚沒有得到血液的濡養,所以就肌膚乾燥,粗糙,像魚鱗一樣。這個結論是比較肯定的。凡是肌膚甲錯就是有瘀血。當然瘀血也可能它還有血虛。血虛夾瘀,還是血瘀夾虛。起碼局部它是血不足的。沒有得到血的濡養。
皮膚的硬化。皮膚很硬,失去彈性。比如說有的小兒,新生兒生下來以後,皮膚就硬,可能認為是受寒引起來的。實際上也可能和先天有關係。一生下來皮膚很硬,這種硬皮病,小兒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
•乾燥,皮膚乾燥,這個比較容易掌握。陰津虧虛,甚至開裂。特別是腳上、手上很乾燥。這是陰津虧虛,營血不足。皮膚失去血的濡養所導致的。到秋天的時候,有很多人,就非得用點潤膚霜之類的,潤滑一下。它能夠對皮膚起一種潤滑作用。因此乾燥,裂開,脫屑,出現裂紋,都是乾燥所引起來的。
皮膚常見的症狀
皮膚的病症,前面講了一個色澤的變化,一個講了它的質的變化,形態的變化,那麼皮膚常見的病症,病和症,我們講的是症狀。皮膚常見的症狀,
1 斑疹
斑疹,斑和疹。斑和疹有的是病,有的是症狀。在其他的病裡面,可以出現斑疹。也可以說獨立的疾病。斑和疹要區別一下。
•斑是不高出於皮面,而疹是高出於皮面。這是一個區別。高不高出於皮膚。由於這一個高不高出於皮膚,所以用手摸的時候,斑摸不著,疹可以摸得到。疹有時候可以摸得到,當然不靈敏的時候也可能摸不到。疹可以摸得到,好像裡面有一些麻粒,砂子一樣的。可以感到有一種感覺。
•顏色上看,斑的顏色是深紅色或者青紫色,疹的顏色也是深紅色,紅色,或者紫紅色。就斑和疹的顏色上,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不能說斑就是紅色,疹就是黃色、白色。斑就是紫色,疹就是紅色,不一定。
•斑是成片,疹是成點。這是一個主要區別。疹是點狀,砂子,芝麻一樣的,這是疹。一片一片的,當然這個片有的片大,有的片比較小。反正斑是成片,疹是成點。因為斑是不高出皮膚,疹是高出於皮膚的。因此,疹是撫之,摸上去的時候礙手,有感覺。斑感覺不到。不礙手。
•斑,壓了以後不褪色,用手去按一下,有瘀斑的時候,按一下它不會褪色。疹,按了以後,往往有一個褪色的過程。褪色了以後,一鬆,它又紅了。
這是這麼四個區別。從顏色上沒有本質的區別。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熱毒竄絡,火熱迫血妄行,是毛細血管,脈絡受到了損傷,血液滲到了,跑到血管外面,滲到了皮膚下面。所以出現一片片的斑。
2.脾不統血。
3.外傷所導致的。當然外傷也還是損傷了血絡。
斑分為陽斑和陰斑兩種。(圖:這是陽斑,它不是一點,它還是片。當然有的地方是一點點出血,但是它不高出於皮膚。這是斑,有的成了暗紅色,暗色了。 有的是鮮紅色。)有的鮮紅,有的暗紅,和出血的時候有關。出血久了以後,慢慢就變暗了。開始出的時候,多半都是鮮紅的。這種情況,這種比如可能有發燒。有發熱的表現,甚至高燒,出現了斑。它和雲片一樣,錦紋雲片,因此是濕熱證。
陰斑,它的表現,紫暗色,顏色不鮮豔,不鮮紅。有很多病人都是這樣,無緣無故怎麼身上腿上,哪個地方紫了一片,又沒有受傷,又沒有撞過。碰撞了一下,你說它把血管碰破了,他沒有受過傷,自己不知道為什麼,一看,洗澡的時候,怎麼發現哪個地方一片。這種我們中醫來說,多半認為是脾不統血,虛寒證,脾不統血。它的特點是青紫色隱隱的,不像那個斑那樣紅,青紫的。出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消退也不知道。反正它無痛無癢,無緣無故的出現了,實際上認為是一種陰斑。是屬於虛寒證。脾不統血。比如西醫說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那很可能就是一種陰斑。發高燒的病人,發熱,而出現的血管裡面凝血這種情況的,那就是陽斑。
斑也有獨立的病,疫斑熱。那是高熱又出現斑,出血為主要表現。有一種病叫做疫斑熱。
疹,很多是獨立的疾病。就是以出疹子為主的。
1.麻疹,(圖:麻疹病人,有點的,臉上這些地方都有。可以看得到的,這是麻疹。)麻疹病人經常出現。這個地方有流行,一般有發熱,發熱三天以後,一般是三天左右,就出疹子了。在發熱期間,在出疹子之前,往往有噴嚏、流清涕,流淚,這樣一些表現。看一看耳後,原來講耳後絡脈發赤,耳根發涼,那麼這個時候,我就看耳後,可能它就先出現疹子了。很快就擴散到全身,這是麻疹。
2.風疹,也是小孩子容易得的。麻疹也不一定是小孩,他沒有出過麻疹的,我發現三十多歲出麻疹的,他從小沒有出過麻疹。到了三十多歲出麻疹了,沒想到三十多歲發燒,身上出現疹子了,結果還是個麻疹。他就從小的時候沒出過麻疹。麻疹一般來說是小孩子;風疹,風疹也多半是小孩。成年人也可以出現。(圖:你看,這是風疹。這一片,到處這是疏散的,這是成片的出現疹子了,風疹。)幼兒園,托兒所,你經常風疹流行。風疹它的特點和麻疹不相同,風疹一般發熱,全身症狀,沒有那麼明顯。沒什麼打噴嚏、流清涕、流淚,眼淚汪汪,沒有那種情況。但是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耳後的淋巴結腫大,耳後舋核腫大,淋巴結腫大。
3.癮疹,癮疹它的表現,一片一片的,多半是過敏,可能有的人吃了蝦子,甚至有的吃了雞蛋,哎呀,全身癢,一片一片起來了。打青黴素什麼的,這是癮疹。實際上也是風邪。中醫認為也是風邪,一種過敏原引起來的癮疹,一片片的,成片,這是癮疹。
除了這幾種都是獨立的病,麻疹、風疹、癮疹,這都是病,陰斑、陽斑,那只是區分斑的性質。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病。當然它可以有獨立的病,比如說剛才講,陽斑就可能出現那種溫毒的疫斑熱,疫是傳染性,傳染性的流行性出血熱,那就可能叫做疫斑熱。那麼它可以是病,作為斑這個形狀,它是分為陰斑和陽斑。它不是獨立的病。麻疹、風疹、癮疹都是一種疾病。除了這種獨立疾以外,溫病過程裡面,它也可以出現疹子。熱入營血的時候,可以出現疹子。那就可以和陽斑得相同,既可以是有的出現疹子,有的表現為斑。成點的時候就是疹,成片的時候就是斑,所以它和那個陽斑有共同的地方。陽斑的原因既可以導致斑,屬於陽斑,也可以出現疹子。所以斑疹有時候也可以同時存在。
2 水疱
皮膚上面出現水疱.出現水疱成簇,或者是分散的小的水疱,這樣一種症狀,皮膚上出現亂裡面有水。水疱裡面又分為白[疒咅]、水痘,熱氣瘡,和濕疹。當然濕疹那個裡面的水可能看不到。那個疹子很小,皮又比較厚。可能就看不到裡面有透明的水。但是抓破了以後,瘙癢,它有時候處於一種潮濕的狀態,說明裡面有水。
•白[疒咅]。
最特殊的是白[疒咅],西醫沒有白[疒咅]這個名字。但是西醫據說它有白疹,有這麼一個說法,白疹。白[疒咅]是中醫非常重視的一個症狀,體徵。出現了白[疒咅],什麼是有濕溫。白[疒咅]很小,一點點的。針頭大小,針頭那麼大,針灸針的那個針柄的那個針頭那麼大。白色的,一顆顆的,(圖:這是最大的。白色的,這個地方。)它的表現是晶瑩如粟,小米一樣,顆粒不大,晶瑩如粟。高出皮膚,摸的時候可以感覺得到,高出於皮膚。根部膚色不變,就是整個皮膚它並不潮紅,裡面含了漿液,裡面含了水分,破了以後流水,實際上是什麼問題?實際上是這個汗出出來的時候,沒有完全出來。這個皮膚沒有破,表皮,這個表皮。汗出出來了,鼓生了一個水疱。汗沒有出出來。由於這個汗它相對來說顏色白,出出來的並不是出的白汗,就和皮膚相比,汗在裡面,在這個皮膚的裡面,這個皮膚沒有破,汗沒有出出來。汗孔沒有把汗排出來。積在汗孔的周圍。形成了這麼一個水疱一樣。因此顯成白色。這種病人不太多見。我還只看到過一例。不知道大家看到過沒有?我只看過一例,出現在胸部,和頸部,這個地方比較明顯。腹部、背部和其他的地方沒有發現。常見的是胸部和頸部這樣的地方。
這個白[疒咅]是一種濕和熱的表現。病人往往都是有發熱,發熱的時間並且比較長。汗出不暢。濕熱,濕和熱互相蘊結在一起,熱把濕蒸發出來,但是濕有黏滯的特點,它並沒有通過汗排出來。所以在皮膚裡面形成一種小的白[疒咅],形成一種汗疹。因此中醫認為它是濕熱的一個典型表現。不是每個濕熱病人,都會出現白疹,白[疒咅],但是一旦出現白[疒咅]的時候,可以說這是濕熱。最常見的濕溫病,中醫講的濕溫病比如說腸傷寒,我看到的那一例就是個腸傷寒,在傳染病醫院看到的,腸傷寒。不是腸傷寒的病人,濕熱的病人,中醫講的濕溫的病人,都會出現白[疒咅]。但是一旦出現白[疒咅],肯定是濕熱。這種濕和熱蘊結在一起,濕熱和中醫講的這個濕溫不容易緩解,不容易除。熱因濕蒸,熱蘊濕內。這個互相如針穿履。如針穿履什麼意思?這個針,穿這個鞋底,農村裡有的老太太,用這個針做鞋底。如針穿履把這個針穿過去,穿過鞋底,那很不容易,要用抵針那樣抵,不容易,為什麼?中醫認為,濕和熱交織在一起,不容易排除,不容易緩解,因此身熱不揚,汗出不暢。這個白[疒咅],就是因為汗出不暢的一種表現。因此它是個濕溫的典型表現。多發於頸部、胸部,四肢偶爾見到,面部不出現。消失的時候,有皮削脫落。消退,這汗出來以後,把皮膚一衝破,因為它形成了一個水疱,衝破的時候,它有皮削。
這種白[疒咅],根據它的表現和它的預後,又分為晶[疒咅]和枯[疒咅]。白[疒咅]是一種濕溫的表現。濕熱蘊養而發,濕熱透邪外達,是一種邪氣向外透達的表現,但是透達不暢,根據它的表現,分為兩種,一種是晶[疒咅],一種是枯[疒咅]。◦晶[疒咅]是講的這個疱裡面,顆粒清楚,飽滿,一顆顆的,飽滿,說明這個皮膚上面出現汗疹,水疱,說明裡面還有水。津液沒有嚴重地受到損傷。
◦枯[疒咅]:汗疹,白[疒咅]枯了,根本就沒有水,我們看上去,那白[疒咅]真的看上去是有一顆顆像天上星星一樣的。是白色的。如果枯了,顏色枯槁,裡面看上去沒有水分,那叫做枯[疒咅]。枯[疒咅]什麼津液1已經虧虛了。精氣不足了。
從白[疒咅]可以看到疾病,濕溫病的順逆,如果出了白[疒咅],這個水,濕熱之邪,通過汗,白[疒咅]實際上是一種汗疹,通過汗排出來了。神志清楚了,發熱退了,當然是好現象。如果白[疒咅]出得不透暢,甚至裡面沒有什麼水分,枯[疒咅]出得不順暢,這個邪氣沒有排出來,仍然是發熱,熱不退,甚至神志昏迷,當然這是熱毒沒有排出來,這是逆證。如果排得順暢,那是順證。因為順證隨著汗出出來,我們平常的人也是發熱的病人出身汗就會降溫,體溫就下去了。這個汗疹出出來了,溫度降低了,神志清楚了,當然說明這個邪氣,濕熱之邪已經排出來了。所以從全身的情況,和白[疒咅]結合起來,判斷病情的預後。
•水痘。
一顆顆的,小孩子也容易出現,出水痘。幼兒園的小孩容易出現。(圖:他這個水痘一顆顆的,周圍皮膚紅的)。剛才講白[疒咅],白[疒咅]顆粒比較小,皮膚,周圍的皮膚惡沒有改變,不紅。水痘,雖然裡面也是一個水疱,顆粒大一些。白[疒咅]的顆粒很小。這個水痘的顆粒。有的像黃豆。有的像蠶豆。那麼北方叫什麼豆?大拇指這麼大的。大豆吧?是不是叫大豆?像這種顆粒大。周圍的皮膚上紅色,周圍有紅暈,裡面有水。(圖:你看,這個裡面典型的有水)。這個中間還凹陷進去了。像個肚臍一樣的,它還有個臍,中間有好幾個都凹進去了。這個是拱著沒凹進去的,這是水痘。水痘是橢圓形,當然也可以圓形,頂滿無臍,實際上它有的時候也有臍,因為比較大,它可以出現有臍的。頂是滿的,晶瑩明亮。裡面的漿液稀薄,皮薄容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現,這麼一些特點。這都不是看一次了,是不是?或者要經過詢問,他是不是前幾天哪些地方出了,昨天是哪個地方出了,今天又哪個地方出來了。昨天胸部出現了,今天手上也出來了。破了以後,流水了,這種情況,這是水痘。
水痘說明什麼問題?外感濕邪。水痘應該也是感受了邪氣所引起的。也仍然是濕熱。它的性質和那個白[疒咅]也相同。但是
水痘說明什麼問題?外感濕邪。水痘應該也是感受了邪氣所引起的。也仍然是濕熱。它的性質和那個白[疒咅]也相同。但是白[疒咅]是濕溫病的一種典型表現,白[疒咅]的病程、病情,濕溫病的病程長,而水痘可能就是三五天,一個禮拜就好了。是小兒科裡面的一種傳染病。
•濕疹
(圖:這是面部濕疹。這女孩面部有一些濕疹。)實際上很多地方都有濕疹,耳朵後面,手上,腳上,陰部,肚臍,都可以出現濕疹。這個是舉了一個面部出現濕疹的這種病人。這種濕疹的特點是小丘疹。裡面也有水,也有水分。破後滲液,或者糜爛。有的濕疹水疱看不見,它很小,像一個麻粒一樣的,麻子和粟,小米一樣,看不到水。但是抓破了以後,它癢得厲害。一抓破了以後,它可以滲液,有液體,黏乎乎的。說明裡面是有水的。而大一些的,可以明顯的看到裡面有水分,水疱,也仍然是濕熱蘊結的表現。濕熱蘊結,復感風邪,又感受了風邪,濕風熱濕邪鬱於肌膚的一種表現。
這些水痘,濕疹,白[疒咅]都是有濕熱。為什麼它有濕熱?因為它裡面有水分,因此是濕。它不光是一種水分,如果是單獨的水,那就是水腫,它裡面有熱邪。有皮膚發紅,瘙癢,甚至疼痛這樣的表現。濕疹和水痘的區別,濕疹比較小,瘙癢。水痘也有點瘙癢,但是水痘出了一次以後,就再也不出了。一個禮拜就全部好了。這個濕疹就是延長,時間很長,長期的。你不能說,哎呀,兩個都是這種有水疱,皮膚上面有瘙癢,出現水這種表現,你不要把水疱當成濕疹。因為水痘它只有一個禮拜之內,三天五天就好了。而這個濕疹可能有的時候就是幾個月。甚至很多年。
白[疒咅]就更不一樣了,白[疒咅]它有發熱,長期發熱,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出汗,出現那種白[疒咅]。它是整個溫熱病的過程裡面,出現的那種表現。
這一個水痘是皮膚病,那個白[疒咅]是傳染病裡邊的表現,濕疹也屬於皮膚病,因此全身的情況,水痘和濕疹,都是比較好一些,白[疒咅]的全身情況很差。這三個我們能不能夠區分得開?一般能區分得開來的。水痘只有幾天,濕疹的時間比較長,瘙癢很明顯。
還有一種,熱氣瘡,這個熱,好像蒸汽一樣的蒸上來,叫做熱氣瘡,也叫做熱瘡。是講的它的表現,這個口上,口唇的周圍,這有時候看,哎呀,我這口上面俗話說有火了,這口唇都爛了,口唇周圍生瘡了,這是嚴重的,生得比較多。有的可能就是生一兩個,像這樣的。口唇、口角這些地方,認為這是一種熱氣往上熏蒸所形成的,熱氣瘡。熱氣瘡也是一個病,是口角、唇邊、鼻子旁邊,出現粟粒大小的水疱。實際上有的不止粟粒大。我們平常見到的,一般的都不止粟粒大。都比較大一點,大一些。並且灼熱疼痛,口角這個地方紅、痛。是感受到風熱之邪所導致的。
這是皮膚幾個常見的病症,斑疹、水疱,水疱裡面又分為白[疒咅]、水痘、濕疹,還有熱氣瘡。它們都有一種疱、有水這樣的表現。幾個常見的病症,症狀裡面有疾病。有屬於疾病的。
3 瘡瘍
瘡瘍,這是外科最常見的一些表現。瘡瘍裡面,中醫起碼要分為四大類。癰、疽、疔、癤這麼四類。一個人生瘡,生癤子,到底是生瘡還是生癤子?我們不是外科醫生,應該也能夠區分得開。癰、疽、疔、癤四種疾病,瘡瘍,過去叫做診疙瘩。這個醫生,外科醫生,這個診疙瘩的醫生,他就是診疙瘩的。診疙瘩實際上是診瘡瘍的意思。
癰
我們已經見過頸癰,有一個圖片吧?乳癰,見到過吧?這個癰,肘這個地方出現了癰 ,中間並且與一個黃色的膿點。膿頭非常明顯,紅,皮膚都脹破了,已經脫皮了。這是一個癰的表現。我們看到的乳癰、頸癰,都是這個狀態吧?凡是癰,它的特點是:紅腫高大,很大。按診《諸病源候論》上面,九寸以上,《內經》上面甚至是三尺,那三尺,肯定沒有三尺大,我們個人,整個也沒有三尺。但是大的,甚至也是有三尺的。我曾經看到一個,這個背部一個癰,整個背部,它那個下面,背的皮膚下面,整個都空掉了,都化膿成了一個蜂窩洞了。換一次藥換兩個小時。我就看到過這樣典型的癰。那是但實習醫生的時候,實習醫生換藥,要換兩個小時。膿,到處要把它擦乾淨。然後給他沖洗。這個背部這一片都爛了。那也可能確實有幾尺。癰,反正特點就是很大。高,紅腫痛、熱明顯,紅、腫、高,是不是?紅、灼熱,疼痛,形成膿癰。它的特點就是凡屬於癰都要形成膿。早期治療也可能還沒有形成膿的時候,那就把它阻斷了,治好了。當然也可能的。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它都會形成膿,容易形成膿。
它有什麼特點呢?未膿易消,還沒有形成膿的時候,吃藥,打針,可能就把它消掉了。這地方紅了一片了,好像要生瘡了。一吃藥打針,中醫五味消毒飲,是不是?也可能,沒有形成膿的時候,容易消。已經形成膿了以後,就容易潰。剛才那個走散,那個很明顯的黃點。那個黃點很快就會潰破。或者用刀,用針稍微劃一下。膿就出來了。這個膿一出來了以後,膿一擠盡,膿一盡,很快慢慢就好了。這是具有未膿易消,已膿就易潰,膿出以後就易斂。把這個膿液排出來以後,瘡口容易收斂這樣的特點。它屬於陽證。屬於火毒,濕熱,氣血搏結在一起,所導致的。
【40:24/57:28】
望局部
昨天講了局部裡面的望二陰。講了五個了,望頭面,望五官,望胸腹,望四肢,望二陰。今天講望局部的最後一個。
6. 望皮膚
皮膚的病是很多,專門一個皮膚科,皮膚科的病也不少,我們中醫診斷裡面,講一下最基本的概念。特別是和辨證有關係的一些內容。皮膚上的病變,最常見的就有斑、疹、痘、白[疒+咅]、癰、疽、疔、癤。這是望皮膚裡面我們要講的重點內容。
皮膚的變化,同樣是皮膚為氣血精氣之外潤,需要氣血津液的濡養、溫煦,所以內臟有病的時候,可以反映到皮膚上面來。首先望皮膚的色澤。皮膚的色澤,實際上在講全身望診的時候,望色,應該是望全身的皮膚顏色,這是我們的重點,因為面部容易觀察,放到了面部去了。如果其他的全身的皮膚的其他改變,其他地方的顏色,和面色稍微有一些差別,面色一般暴露得多,陽光照射的時間比較多,所以它實際上比身體的其他部位,要黑一些,暗一些。其他地方應該白一些。如果在皮膚上,除了全身望青黃赤白黑,有沒有光澤?是不是明潤?那些相同的內容以外,
色澤的變化
•如果出現了皮膚發赤,紅,出現紅的話,突然發生的,像頭的丹痧一樣的,粉紅,邊緣清楚,邊界是清楚的。這樣一種情況,有灼熱腫痛的,突然,比如說消退,或者是腰部,或者頭面,一片紅了,邊緣清楚,還有灼熱腫痛這樣的表現的,我們叫做丹毒。丹毒有很多種,發生於頭上的叫做抱頭火丹。發生在腿上的,小腿上的叫做赤游丹,發生在腰部的,我們昨天講望軀體的時候,已經講過纏腰火丹,這都是丹毒。(圖:小腿這一節,邊界清楚,像塗的丹),並且病人自覺灼熱疼痛,突發性的,發得很快,顏色很紅,這種情況我們把它叫做丹毒。
•發黃,這個我們已經在望面色,望眼睛,都講過了。發黃,最常見的是黃疸。又分為陽黃、陰黃。
•發黑,特別是除了面部發黑以外,乳暈、腋窩、外生殖器、口腔等,這些部位,顏色呈迷漫性的棕黑色。這種病叫做黑疸。這個疸分五疸。五疸裡面就有一種叫做黑疸。這些地方很黑,顏色很黑。(圖:除了臉上黑以外,腋窩、肚臍周圍、外生殖器、陰部等等這些地方。)顏色比較暗,黑的叫做黑疸。黑疸是腎陽虛的一種表現。西醫認為是腎上腺功能的一種改變。中醫認為是腎陽虛的一種表現。腎陽虛衰,黑疸。
•還有一種是白斑。皮膚上,或者面部,或者頸椎上,出現一片片的白色的斑塊。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緩慢,實際上有的說也不緩慢,突然之間、一下子就發現白了。皮膚一片片的變白了。這種病,我們名稱是白駁風。(圖:這個病人,像這些地方,成片狀的變白了。這是白駁風。這是白的很厲害了。我們平常看到的,好像還沒有這麼大面積的。這片你看多大了。很大面積這種白斑。經常看到的是這樣大片的。)面部,當然我們不是搞皮膚科的,身上可能有,但沒有發現。只看到脖子上、臉上、額頭上,有時候出現了一片片的白。這種病叫做白駁風。中醫認為可能是風濕侵襲,氣血不和。還是有什麼,原因不是很清楚,可以說,只好說,它是氣血不和,氣血運行不暢了。有邪氣,什麼邪氣?風、濕、毒,總是這樣的一些邪氣。侵襲到了皮膚。認為這是白斑,出現白斑。
發赤、發黃、發黑、發白,這是皮膚這幾種特殊的顏色。常見的。
形態異常
形態異常
•我們已經看過肌膚甲錯。(圖:這個也是肌膚甲錯,很明顯。這腿上就像魚鱗一樣,穿山甲的皮一樣。)肌膚甲錯,狀若魚鱗是瘀血,這個中醫是肯定的,瘀血。瘀久了以後,肌膚沒有得到血液的濡養,所以就肌膚乾燥,粗糙,像魚鱗一樣。這個結論是比較肯定的。凡是肌膚甲錯就是有瘀血。當然瘀血也可能它還有血虛。血虛夾瘀,還是血瘀夾虛。起碼局部它是血不足的。沒有得到血的濡養。
皮膚的硬化。皮膚很硬,失去彈性。比如說有的小兒,新生兒生下來以後,皮膚就硬,可能認為是受寒引起來的。實際上也可能和先天有關係。一生下來皮膚很硬,這種硬皮病,小兒甚至出現死亡的情況。
•乾燥,皮膚乾燥,這個比較容易掌握。陰津虧虛,甚至開裂。特別是腳上、手上很乾燥。這是陰津虧虛,營血不足。皮膚失去血的濡養所導致的。到秋天的時候,有很多人,就非得用點潤膚霜之類的,潤滑一下。它能夠對皮膚起一種潤滑作用。因此乾燥,裂開,脫屑,出現裂紋,都是乾燥所引起來的。
皮膚常見的症狀
皮膚的病症,前面講了一個色澤的變化,一個講了它的質的變化,形態的變化,那麼皮膚常見的病症,病和症,我們講的是症狀。皮膚常見的症狀,
1 斑疹
斑疹,斑和疹。斑和疹有的是病,有的是症狀。在其他的病裡面,可以出現斑疹。也可以說獨立的疾病。斑和疹要區別一下。
•斑是不高出於皮面,而疹是高出於皮面。這是一個區別。高不高出於皮膚。由於這一個高不高出於皮膚,所以用手摸的時候,斑摸不著,疹可以摸得到。疹有時候可以摸得到,當然不靈敏的時候也可能摸不到。疹可以摸得到,好像裡面有一些麻粒,砂子一樣的。可以感到有一種感覺。
•顏色上看,斑的顏色是深紅色或者青紫色,疹的顏色也是深紅色,紅色,或者紫紅色。就斑和疹的顏色上,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不能說斑就是紅色,疹就是黃色、白色。斑就是紫色,疹就是紅色,不一定。
•斑是成片,疹是成點。這是一個主要區別。疹是點狀,砂子,芝麻一樣的,這是疹。一片一片的,當然這個片有的片大,有的片比較小。反正斑是成片,疹是成點。因為斑是不高出皮膚,疹是高出於皮膚的。因此,疹是撫之,摸上去的時候礙手,有感覺。斑感覺不到。不礙手。
•斑,壓了以後不褪色,用手去按一下,有瘀斑的時候,按一下它不會褪色。疹,按了以後,往往有一個褪色的過程。褪色了以後,一鬆,它又紅了。
這是這麼四個區別。從顏色上沒有本質的區別。斑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熱毒竄絡,火熱迫血妄行,是毛細血管,脈絡受到了損傷,血液滲到了,跑到血管外面,滲到了皮膚下面。所以出現一片片的斑。
2.脾不統血。
3.外傷所導致的。當然外傷也還是損傷了血絡。
斑分為陽斑和陰斑兩種。(圖:這是陽斑,它不是一點,它還是片。當然有的地方是一點點出血,但是它不高出於皮膚。這是斑,有的成了暗紅色,暗色了。 有的是鮮紅色。)有的鮮紅,有的暗紅,和出血的時候有關。出血久了以後,慢慢就變暗了。開始出的時候,多半都是鮮紅的。這種情況,這種比如可能有發燒。有發熱的表現,甚至高燒,出現了斑。它和雲片一樣,錦紋雲片,因此是濕熱證。
陰斑,它的表現,紫暗色,顏色不鮮豔,不鮮紅。有很多病人都是這樣,無緣無故怎麼身上腿上,哪個地方紫了一片,又沒有受傷,又沒有撞過。碰撞了一下,你說它把血管碰破了,他沒有受過傷,自己不知道為什麼,一看,洗澡的時候,怎麼發現哪個地方一片。這種我們中醫來說,多半認為是脾不統血,虛寒證,脾不統血。它的特點是青紫色隱隱的,不像那個斑那樣紅,青紫的。出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消退也不知道。反正它無痛無癢,無緣無故的出現了,實際上認為是一種陰斑。是屬於虛寒證。脾不統血。比如西醫說的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那很可能就是一種陰斑。發高燒的病人,發熱,而出現的血管裡面凝血這種情況的,那就是陽斑。
斑也有獨立的病,疫斑熱。那是高熱又出現斑,出血為主要表現。有一種病叫做疫斑熱。
疹,很多是獨立的疾病。就是以出疹子為主的。
1.麻疹,(圖:麻疹病人,有點的,臉上這些地方都有。可以看得到的,這是麻疹。)麻疹病人經常出現。這個地方有流行,一般有發熱,發熱三天以後,一般是三天左右,就出疹子了。在發熱期間,在出疹子之前,往往有噴嚏、流清涕,流淚,這樣一些表現。看一看耳後,原來講耳後絡脈發赤,耳根發涼,那麼這個時候,我就看耳後,可能它就先出現疹子了。很快就擴散到全身,這是麻疹。
2.風疹,也是小孩子容易得的。麻疹也不一定是小孩,他沒有出過麻疹的,我發現三十多歲出麻疹的,他從小沒有出過麻疹。到了三十多歲出麻疹了,沒想到三十多歲發燒,身上出現疹子了,結果還是個麻疹。他就從小的時候沒出過麻疹。麻疹一般來說是小孩子;風疹,風疹也多半是小孩。成年人也可以出現。(圖:你看,這是風疹。這一片,到處這是疏散的,這是成片的出現疹子了,風疹。)幼兒園,托兒所,你經常風疹流行。風疹它的特點和麻疹不相同,風疹一般發熱,全身症狀,沒有那麼明顯。沒什麼打噴嚏、流清涕、流淚,眼淚汪汪,沒有那種情況。但是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耳後的淋巴結腫大,耳後舋核腫大,淋巴結腫大。
3.癮疹,癮疹它的表現,一片一片的,多半是過敏,可能有的人吃了蝦子,甚至有的吃了雞蛋,哎呀,全身癢,一片一片起來了。打青黴素什麼的,這是癮疹。實際上也是風邪。中醫認為也是風邪,一種過敏原引起來的癮疹,一片片的,成片,這是癮疹。
除了這幾種都是獨立的病,麻疹、風疹、癮疹,這都是病,陰斑、陽斑,那只是區分斑的性質。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病。當然它可以有獨立的病,比如說剛才講,陽斑就可能出現那種溫毒的疫斑熱,疫是傳染性,傳染性的流行性出血熱,那就可能叫做疫斑熱。那麼它可以是病,作為斑這個形狀,它是分為陰斑和陽斑。它不是獨立的病。麻疹、風疹、癮疹都是一種疾病。除了這種獨立疾以外,溫病過程裡面,它也可以出現疹子。熱入營血的時候,可以出現疹子。那就可以和陽斑得相同,既可以是有的出現疹子,有的表現為斑。成點的時候就是疹,成片的時候就是斑,所以它和那個陽斑有共同的地方。陽斑的原因既可以導致斑,屬於陽斑,也可以出現疹子。所以斑疹有時候也可以同時存在。
2 水疱
皮膚上面出現水疱.出現水疱成簇,或者是分散的小的水疱,這樣一種症狀,皮膚上出現亂裡面有水。水疱裡面又分為白[疒咅]、水痘,熱氣瘡,和濕疹。當然濕疹那個裡面的水可能看不到。那個疹子很小,皮又比較厚。可能就看不到裡面有透明的水。但是抓破了以後,瘙癢,它有時候處於一種潮濕的狀態,說明裡面有水。
•白[疒咅]。
最特殊的是白[疒咅],西醫沒有白[疒咅]這個名字。但是西醫據說它有白疹,有這麼一個說法,白疹。白[疒咅]是中醫非常重視的一個症狀,體徵。出現了白[疒咅],什麼是有濕溫。白[疒咅]很小,一點點的。針頭大小,針頭那麼大,針灸針的那個針柄的那個針頭那麼大。白色的,一顆顆的,(圖:這是最大的。白色的,這個地方。)它的表現是晶瑩如粟,小米一樣,顆粒不大,晶瑩如粟。高出皮膚,摸的時候可以感覺得到,高出於皮膚。根部膚色不變,就是整個皮膚它並不潮紅,裡面含了漿液,裡面含了水分,破了以後流水,實際上是什麼問題?實際上是這個汗出出來的時候,沒有完全出來。這個皮膚沒有破,表皮,這個表皮。汗出出來了,鼓生了一個水疱。汗沒有出出來。由於這個汗它相對來說顏色白,出出來的並不是出的白汗,就和皮膚相比,汗在裡面,在這個皮膚的裡面,這個皮膚沒有破,汗沒有出出來。汗孔沒有把汗排出來。積在汗孔的周圍。形成了這麼一個水疱一樣。因此顯成白色。這種病人不太多見。我還只看到過一例。不知道大家看到過沒有?我只看過一例,出現在胸部,和頸部,這個地方比較明顯。腹部、背部和其他的地方沒有發現。常見的是胸部和頸部這樣的地方。
這個白[疒咅]是一種濕和熱的表現。病人往往都是有發熱,發熱的時間並且比較長。汗出不暢。濕熱,濕和熱互相蘊結在一起,熱把濕蒸發出來,但是濕有黏滯的特點,它並沒有通過汗排出來。所以在皮膚裡面形成一種小的白[疒咅],形成一種汗疹。因此中醫認為它是濕熱的一個典型表現。不是每個濕熱病人,都會出現白疹,白[疒咅],但是一旦出現白[疒咅]的時候,可以說這是濕熱。最常見的濕溫病,中醫講的濕溫病比如說腸傷寒,我看到的那一例就是個腸傷寒,在傳染病醫院看到的,腸傷寒。不是腸傷寒的病人,濕熱的病人,中醫講的濕溫的病人,都會出現白[疒咅]。但是一旦出現白[疒咅],肯定是濕熱。這種濕和熱蘊結在一起,濕熱和中醫講的這個濕溫不容易緩解,不容易除。熱因濕蒸,熱蘊濕內。這個互相如針穿履。如針穿履什麼意思?這個針,穿這個鞋底,農村裡有的老太太,用這個針做鞋底。如針穿履把這個針穿過去,穿過鞋底,那很不容易,要用抵針那樣抵,不容易,為什麼?中醫認為,濕和熱交織在一起,不容易排除,不容易緩解,因此身熱不揚,汗出不暢。這個白[疒咅],就是因為汗出不暢的一種表現。因此它是個濕溫的典型表現。多發於頸部、胸部,四肢偶爾見到,面部不出現。消失的時候,有皮削脫落。消退,這汗出來以後,把皮膚一衝破,因為它形成了一個水疱,衝破的時候,它有皮削。
這種白[疒咅],根據它的表現和它的預後,又分為晶[疒咅]和枯[疒咅]。白[疒咅]是一種濕溫的表現。濕熱蘊養而發,濕熱透邪外達,是一種邪氣向外透達的表現,但是透達不暢,根據它的表現,分為兩種,一種是晶[疒咅],一種是枯[疒咅]。◦晶[疒咅]是講的這個疱裡面,顆粒清楚,飽滿,一顆顆的,飽滿,說明這個皮膚上面出現汗疹,水疱,說明裡面還有水。津液沒有嚴重地受到損傷。
◦枯[疒咅]:汗疹,白[疒咅]枯了,根本就沒有水,我們看上去,那白[疒咅]真的看上去是有一顆顆像天上星星一樣的。是白色的。如果枯了,顏色枯槁,裡面看上去沒有水分,那叫做枯[疒咅]。枯[疒咅]什麼津液1已經虧虛了。精氣不足了。
從白[疒咅]可以看到疾病,濕溫病的順逆,如果出了白[疒咅],這個水,濕熱之邪,通過汗,白[疒咅]實際上是一種汗疹,通過汗排出來了。神志清楚了,發熱退了,當然是好現象。如果白[疒咅]出得不透暢,甚至裡面沒有什麼水分,枯[疒咅]出得不順暢,這個邪氣沒有排出來,仍然是發熱,熱不退,甚至神志昏迷,當然這是熱毒沒有排出來,這是逆證。如果排得順暢,那是順證。因為順證隨著汗出出來,我們平常的人也是發熱的病人出身汗就會降溫,體溫就下去了。這個汗疹出出來了,溫度降低了,神志清楚了,當然說明這個邪氣,濕熱之邪已經排出來了。所以從全身的情況,和白[疒咅]結合起來,判斷病情的預後。
•水痘。
一顆顆的,小孩子也容易出現,出水痘。幼兒園的小孩容易出現。(圖:他這個水痘一顆顆的,周圍皮膚紅的)。剛才講白[疒咅],白[疒咅]顆粒比較小,皮膚,周圍的皮膚惡沒有改變,不紅。水痘,雖然裡面也是一個水疱,顆粒大一些。白[疒咅]的顆粒很小。這個水痘的顆粒。有的像黃豆。有的像蠶豆。那麼北方叫什麼豆?大拇指這麼大的。大豆吧?是不是叫大豆?像這種顆粒大。周圍的皮膚上紅色,周圍有紅暈,裡面有水。(圖:你看,這個裡面典型的有水)。這個中間還凹陷進去了。像個肚臍一樣的,它還有個臍,中間有好幾個都凹進去了。這個是拱著沒凹進去的,這是水痘。水痘是橢圓形,當然也可以圓形,頂滿無臍,實際上它有的時候也有臍,因為比較大,它可以出現有臍的。頂是滿的,晶瑩明亮。裡面的漿液稀薄,皮薄容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現,這麼一些特點。這都不是看一次了,是不是?或者要經過詢問,他是不是前幾天哪些地方出了,昨天是哪個地方出了,今天又哪個地方出來了。昨天胸部出現了,今天手上也出來了。破了以後,流水了,這種情況,這是水痘。
水痘說明什麼問題?外感濕邪。水痘應該也是感受了邪氣所引起的。也仍然是濕熱。它的性質和那個白[疒咅]也相同。但是
水痘說明什麼問題?外感濕邪。水痘應該也是感受了邪氣所引起的。也仍然是濕熱。它的性質和那個白[疒咅]也相同。但是白[疒咅]是濕溫病的一種典型表現,白[疒咅]的病程、病情,濕溫病的病程長,而水痘可能就是三五天,一個禮拜就好了。是小兒科裡面的一種傳染病。
•濕疹
(圖:這是面部濕疹。這女孩面部有一些濕疹。)實際上很多地方都有濕疹,耳朵後面,手上,腳上,陰部,肚臍,都可以出現濕疹。這個是舉了一個面部出現濕疹的這種病人。這種濕疹的特點是小丘疹。裡面也有水,也有水分。破後滲液,或者糜爛。有的濕疹水疱看不見,它很小,像一個麻粒一樣的,麻子和粟,小米一樣,看不到水。但是抓破了以後,它癢得厲害。一抓破了以後,它可以滲液,有液體,黏乎乎的。說明裡面是有水的。而大一些的,可以明顯的看到裡面有水分,水疱,也仍然是濕熱蘊結的表現。濕熱蘊結,復感風邪,又感受了風邪,濕風熱濕邪鬱於肌膚的一種表現。
這些水痘,濕疹,白[疒咅]都是有濕熱。為什麼它有濕熱?因為它裡面有水分,因此是濕。它不光是一種水分,如果是單獨的水,那就是水腫,它裡面有熱邪。有皮膚發紅,瘙癢,甚至疼痛這樣的表現。濕疹和水痘的區別,濕疹比較小,瘙癢。水痘也有點瘙癢,但是水痘出了一次以後,就再也不出了。一個禮拜就全部好了。這個濕疹就是延長,時間很長,長期的。你不能說,哎呀,兩個都是這種有水疱,皮膚上面有瘙癢,出現水這種表現,你不要把水疱當成濕疹。因為水痘它只有一個禮拜之內,三天五天就好了。而這個濕疹可能有的時候就是幾個月。甚至很多年。
白[疒咅]就更不一樣了,白[疒咅]它有發熱,長期發熱,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出汗,出現那種白[疒咅]。它是整個溫熱病的過程裡面,出現的那種表現。
這一個水痘是皮膚病,那個白[疒咅]是傳染病裡邊的表現,濕疹也屬於皮膚病,因此全身的情況,水痘和濕疹,都是比較好一些,白[疒咅]的全身情況很差。這三個我們能不能夠區分得開?一般能區分得開來的。水痘只有幾天,濕疹的時間比較長,瘙癢很明顯。
還有一種,熱氣瘡,這個熱,好像蒸汽一樣的蒸上來,叫做熱氣瘡,也叫做熱瘡。是講的它的表現,這個口上,口唇的周圍,這有時候看,哎呀,我這口上面俗話說有火了,這口唇都爛了,口唇周圍生瘡了,這是嚴重的,生得比較多。有的可能就是生一兩個,像這樣的。口唇、口角這些地方,認為這是一種熱氣往上熏蒸所形成的,熱氣瘡。熱氣瘡也是一個病,是口角、唇邊、鼻子旁邊,出現粟粒大小的水疱。實際上有的不止粟粒大。我們平常見到的,一般的都不止粟粒大。都比較大一點,大一些。並且灼熱疼痛,口角這個地方紅、痛。是感受到風熱之邪所導致的。
這是皮膚幾個常見的病症,斑疹、水疱,水疱裡面又分為白[疒咅]、水痘、濕疹,還有熱氣瘡。它們都有一種疱、有水這樣的表現。幾個常見的病症,症狀裡面有疾病。有屬於疾病的。
3 瘡瘍
瘡瘍,這是外科最常見的一些表現。瘡瘍裡面,中醫起碼要分為四大類。癰、疽、疔、癤這麼四類。一個人生瘡,生癤子,到底是生瘡還是生癤子?我們不是外科醫生,應該也能夠區分得開。癰、疽、疔、癤四種疾病,瘡瘍,過去叫做診疙瘩。這個醫生,外科醫生,這個診疙瘩的醫生,他就是診疙瘩的。診疙瘩實際上是診瘡瘍的意思。
癰
我們已經見過頸癰,有一個圖片吧?乳癰,見到過吧?這個癰,肘這個地方出現了癰 ,中間並且與一個黃色的膿點。膿頭非常明顯,紅,皮膚都脹破了,已經脫皮了。這是一個癰的表現。我們看到的乳癰、頸癰,都是這個狀態吧?凡是癰,它的特點是:紅腫高大,很大。按診《諸病源候論》上面,九寸以上,《內經》上面甚至是三尺,那三尺,肯定沒有三尺大,我們個人,整個也沒有三尺。但是大的,甚至也是有三尺的。我曾經看到一個,這個背部一個癰,整個背部,它那個下面,背的皮膚下面,整個都空掉了,都化膿成了一個蜂窩洞了。換一次藥換兩個小時。我就看到過這樣典型的癰。那是但實習醫生的時候,實習醫生換藥,要換兩個小時。膿,到處要把它擦乾淨。然後給他沖洗。這個背部這一片都爛了。那也可能確實有幾尺。癰,反正特點就是很大。高,紅腫痛、熱明顯,紅、腫、高,是不是?紅、灼熱,疼痛,形成膿癰。它的特點就是凡屬於癰都要形成膿。早期治療也可能還沒有形成膿的時候,那就把它阻斷了,治好了。當然也可能的。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它都會形成膿,容易形成膿。
它有什麼特點呢?未膿易消,還沒有形成膿的時候,吃藥,打針,可能就把它消掉了。這地方紅了一片了,好像要生瘡了。一吃藥打針,中醫五味消毒飲,是不是?也可能,沒有形成膿的時候,容易消。已經形成膿了以後,就容易潰。剛才那個走散,那個很明顯的黃點。那個黃點很快就會潰破。或者用刀,用針稍微劃一下。膿就出來了。這個膿一出來了以後,膿一擠盡,膿一盡,很快慢慢就好了。這是具有未膿易消,已膿就易潰,膿出以後就易斂。把這個膿液排出來以後,瘡口容易收斂這樣的特點。它屬於陽證。屬於火毒,濕熱,氣血搏結在一起,所導致的。
【40:24/57:28】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