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十七 讀破萬典不如明師一點
李秉信
生命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 就得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相信。 沒有相信, 人要如何渡過每個未知的明天。 但是很少人知道,「相信」是可以用一種明師指點的方法去到達的。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真實的面對自己。
將自己的懷疑「懸掛」起來,把自己心中的那個老師當成是個旁觀者,不在當局,就可以逐步去趨近,和覺察自己。其實個中的道理,就是要我們一定得意識到,「懷疑起時,知而勿隨,亦不壓制」。
唯有面對自己內心的明師,把每一件懷疑都看清楚,也不打壓,也不克制,坦然的面對它,才能知道如何去處理它。此時,生命「懸掛」的能力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懸掛」的能力,便無法把事情看清楚!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懷疑、焦慮都「懸掛」起來.
那麼,你就可以仔細地、慢慢地把它看清楚,並且更進一步地去把,自己會懷疑的前因後果,以及把所有會懷疑的關聯都找出來。看透,看清楚了自己的懷疑,以及覺察自己會懷疑的起心動念。
生命的一個很深刻的本質就是,看清楚, 搞清楚就不懷疑了。人類能不懷疑那一刻升起的時候,正是生命開始相信的契機。把自己的懷疑「懸掛」出來,並且看清楚,才能知道千絲萬縷讓自己懷疑的背後,真正的關鍵的原因在那,才是找出源頭的關鍵點,不懷疑才有可能改變;
如果只是停留在現象的表層,無法看清楚懷疑的根源,想要無條件相信,那簡直是緣木求魚,嘴巴說說而已。這就是「尋根究理自解因」的真正道理啊!讓我們再把,這種如何尋求懷疑的根源,也就是如何徹底解決,以及斬斷內心會懷疑的原因,從而趨近自己能夠相信的道路,說得更細緻一點吧。
其實,那就是東方智慧的「以境驗心」。當我們看到每件發生的事情時,一定要很勇敢的把外界的已經形成的環境,不論是發生的結果,痛苦,災難,懷疑,快樂,激情等,一定要練成一種「完全接受」的心量。
當生命能接受不分別的時候, 才有能力把境裡的一切發生,像懸掛燈籠一樣,通通都高高的掛起來。像是在古代四合院大樑下,被懸起一排又一排的大紅燈籠一樣,任它們摇晃在我內心的心念流動下。
我們會發現,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像是流曳在夜幕下的微風,氣流隨著在我們心內,起心動念所激起的念流,悄悄的,在每個被懸起燈籠間滑行,和交互衝擊著。燈籠在摇曳,籠內的炬蕊也在盪動。如同懷疑的表象和本質都被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的心,看著一片通紅,但是很自在的,任其炬火的生滅,没有好惡,没有分別,也沒有取捨,客客觀觀映在心田裡。在夜色下,看到的只是,紅通通一片的蠟炬及火光,在黑暗中下相互交和而已。
心中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外境,一個樣子。這時候,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隨著我們的心量沒有分別的看著生命中的百態, 生命的高度竟然提高了。 你竟然可以像造物主般的可以主動的旁觀,我們的覺察力,不只是看到燈籠如何交錯互動而已。
我們的細心,也感覺到炬火隨風擺動的方向。生命竟然可以覺察到風流動的方向。 更神奇事情發生了,我們內心那個如同老師在加持般的覺察力,竟然可以覺察到,那個摸不到,看不見,無形心念流動的方向。
生命在心静如水,如同穹蒼一望無際的夜空,讓我們可以去除雜念覺察到,心念是如何流動了。當生命覺察到「懷疑心」生滅的那一刻起,人們也發現了,當心念逐漸沈寂以後,所有能被觀察的「懷疑」表象,也會隨「懷疑心」生滅被改變。
在生命能夠,讓懷疑的本質和表象,可以隨著心念的生滅,來去自如的時候,一個「相信」的生命品質也呼之即出了。而這也就是「以境驗心」做得好之後,「境隨心轉」、「心境合一」的最後到達。
因為內心的老師看見了,生命開始無條件的相信,並和環境合一了。(下期續)
生命從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 就得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相信。 沒有相信, 人要如何渡過每個未知的明天。 但是很少人知道,「相信」是可以用一種明師指點的方法去到達的。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真實的面對自己。
將自己的懷疑「懸掛」起來,把自己心中的那個老師當成是個旁觀者,不在當局,就可以逐步去趨近,和覺察自己。其實個中的道理,就是要我們一定得意識到,「懷疑起時,知而勿隨,亦不壓制」。
唯有面對自己內心的明師,把每一件懷疑都看清楚,也不打壓,也不克制,坦然的面對它,才能知道如何去處理它。此時,生命「懸掛」的能力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懸掛」的能力,便無法把事情看清楚!如果能夠把自己的懷疑、焦慮都「懸掛」起來.
那麼,你就可以仔細地、慢慢地把它看清楚,並且更進一步地去把,自己會懷疑的前因後果,以及把所有會懷疑的關聯都找出來。看透,看清楚了自己的懷疑,以及覺察自己會懷疑的起心動念。
生命的一個很深刻的本質就是,看清楚, 搞清楚就不懷疑了。人類能不懷疑那一刻升起的時候,正是生命開始相信的契機。把自己的懷疑「懸掛」出來,並且看清楚,才能知道千絲萬縷讓自己懷疑的背後,真正的關鍵的原因在那,才是找出源頭的關鍵點,不懷疑才有可能改變;
如果只是停留在現象的表層,無法看清楚懷疑的根源,想要無條件相信,那簡直是緣木求魚,嘴巴說說而已。這就是「尋根究理自解因」的真正道理啊!讓我們再把,這種如何尋求懷疑的根源,也就是如何徹底解決,以及斬斷內心會懷疑的原因,從而趨近自己能夠相信的道路,說得更細緻一點吧。
其實,那就是東方智慧的「以境驗心」。當我們看到每件發生的事情時,一定要很勇敢的把外界的已經形成的環境,不論是發生的結果,痛苦,災難,懷疑,快樂,激情等,一定要練成一種「完全接受」的心量。
當生命能接受不分別的時候, 才有能力把境裡的一切發生,像懸掛燈籠一樣,通通都高高的掛起來。像是在古代四合院大樑下,被懸起一排又一排的大紅燈籠一樣,任它們摇晃在我內心的心念流動下。
我們會發現,心中的每一個念頭,都像是流曳在夜幕下的微風,氣流隨著在我們心內,起心動念所激起的念流,悄悄的,在每個被懸起燈籠間滑行,和交互衝擊著。燈籠在摇曳,籠內的炬蕊也在盪動。如同懷疑的表象和本質都被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的心,看著一片通紅,但是很自在的,任其炬火的生滅,没有好惡,没有分別,也沒有取捨,客客觀觀映在心田裡。在夜色下,看到的只是,紅通通一片的蠟炬及火光,在黑暗中下相互交和而已。
心中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外境,一個樣子。這時候,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隨著我們的心量沒有分別的看著生命中的百態, 生命的高度竟然提高了。 你竟然可以像造物主般的可以主動的旁觀,我們的覺察力,不只是看到燈籠如何交錯互動而已。
我們的細心,也感覺到炬火隨風擺動的方向。生命竟然可以覺察到風流動的方向。 更神奇事情發生了,我們內心那個如同老師在加持般的覺察力,竟然可以覺察到,那個摸不到,看不見,無形心念流動的方向。
生命在心静如水,如同穹蒼一望無際的夜空,讓我們可以去除雜念覺察到,心念是如何流動了。當生命覺察到「懷疑心」生滅的那一刻起,人們也發現了,當心念逐漸沈寂以後,所有能被觀察的「懷疑」表象,也會隨「懷疑心」生滅被改變。
在生命能夠,讓懷疑的本質和表象,可以隨著心念的生滅,來去自如的時候,一個「相信」的生命品質也呼之即出了。而這也就是「以境驗心」做得好之後,「境隨心轉」、「心境合一」的最後到達。
因為內心的老師看見了,生命開始無條件的相信,並和環境合一了。(下期續)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