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系統業力再來人系列之二十 了知前非引爆識轉成智
李秉信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看見,不管你的道行多高,修煉的法門多強,你還是很難避免妄念的產生。禪宗發現心中有任何心相,一時按下,就按下處看話頭。修煉的目的,要用話頭看定它、按住它,或者是把它鎖住,不讓妄念在心中無法無天的橫行。
這個法門,看起來好像可以對症下藥。但明眼人一看,就會心中暗自的對話。這真的是,話頭有為法修行的目的嗎?舉起如手術刀的話頭,再往按下處。不清楚處、不明白處探究明白。但是你真的認為,運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斬草除根的把妄念清除掉嗎?
在這裡,筆者要做一個更深入的解釋。這種探究的作用力,與不清楚不明白的反作用力相擊,不見得,一勞永逸的把妄念清除掉。但是,如果你只是糾結在妄念的生滅,觀察妄念根器也太淺。也不是話頭有為法這個法門,最精髓的所在。
關鍵乃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清楚的知道,從一個又一個,你所能夠想出來的有為法當中,你再怎麼掙扎,還是沒有辦法把煩惱清理掉。但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出現了。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有辦法,能在你的內心生起疑情。懷疑有為法,為什麼拿不掉這些妄念?懷疑這些有為法,怎麼老是藥力失效?
疑情自然滾動,磁吸阿賴耶識的種子往內深行,窮究下去。「今稍有知非者,若要徑截理會,須得這一念子爆地一破,方了得生死,方名悟入。」很少修行人能夠清楚的知道,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為了引導眾生修行而立。有為法不可能解決你的問題,而是可以一步又一步的引導你,進入意識的深層。
這套法門的心路過程是,當覺察到內心有形有狀、會變化移動的心相時,即刻提撕,參你不能破裂的準則,看準變動處按下。那是意識種子自然放空的功用,叫做空性了之。一看心相不動了,再從不動處,提起你自己在遵守戒律的功夫,來參究。反覆「提、覷、追」,以穿透所有的幻化表相。
你開始一層又一層的往裡面看,會進入一個無底洞的深度。最終能達到無明窠臼裡,也就是生起這些現象的最深處。這時在你內心,無法破滅的價值觀中,自有疑情。那是一種神主牌的破滅,累世認定的被挑戰。我們的意識種子,必須要進入到這樣的深度,才能夠看清楚妄念的源頭,而不是局限在妄念的表象。
疑情中,自有和你累世累劫以來,沒有辦法被挑戰價值觀,開始升起一種深度的懷疑。當你的妄念,和你累世價值觀矛盾,在糾結和天人交戰裡互為動力。滾到阿賴耶識的窠臼裡,會累積一種巨大的能量。也只有如此破壞力的醞釀,才有可能進入我們根深蒂固的認定,最後把它一舉爆破。
你累世以來,沒有辦法被挑戰的認定,以及你的執著,在這個時候,不是阻擋你的混泥土。也就是說,他們不再是障礙。相反地,它可以化身成為爆破的炸藥,轉身成為自我破碎的催化劑。疑情是一種呼喚,是一種覺醒,讓你在自問自答的問句中,一步又一步的深入。
當你的妄念,能夠被引導,進入意識的深層。那樣的味道,就是把普通炸藥提昇到濃縮鈾的威力。又準又快又狠,塞到阿賴耶識窠臼。也就是做一個開心手術,用一把又一把尖銳的手術刀,攻入心頭大患。釘釘膠著的大本營裡引爆,不但將釘釘膠著的心頭大患爆破,也把你無法被挑戰認定疑情,一起爆破。
說也奇妙的,不論你是什麼樣背景來的,在疑情不斷地累積下,一定會在一個因緣具足的當下,完全的破裂。甚至,進入一種崩潰的狀態。當下虛空粉碎於無形,由此了脫生死而開悟。所以參話頭與六度萬行的法門,是不同的修行方法,後者需要準備很多種工具。
但是參禪只要用一種無形的話頭,用這樣的戒律,一句又一句無法解答的問句,就能夠深入意識的深處。心即能由外入內,逐漸深行。行到最深處,爆破五蘊產生的五種妄想,爆破了八識產生的所有心相,由識轉成智。
這時已無虛妄心相可追逐,如晴朗虛空的真心就出現了。所以禪宗參究的方法,能在這一期生命中就開悟,而了脫生死。禪宗的禪就是般若智慧。參禪如能徑截理會,就能又準又快又狠,把這團即時可以引爆話頭的疑情,埋入心頭加以引爆,直得這一念子嚗地一破,直截了當離心意識。
參究要將顛倒妄想、思量、分別等的心,一一按下。看準了再按下處、不動處,再提起話頭來追;疑情一起,自能行到產生幻化表相的源頭,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窠臼。行者若要徑截理會,一定是要確知心相是虛幻的。
行者若不能確認八識產生的心相都是虛妄的,反把這些心相當成真,就無法徑截理會。要確定明白我們所追逐執取的心相都是虛幻的,要清楚知道我們都在迷真逐妄,一直認為五蘊所產生的五種妄想,八識所產生的心相,可以幫我們解決一切問題,這是錯誤的。
我們一定要確實知道這種錯誤,才能生起直接了當的心,透過深行,穿透幻化的表相,回到如如不動的本心。要徹底了知前非,了知似是而非的非法,絕對不是正法,絕對不是真正的佛法。這樣才是徑截理會的行者。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看見,不管你的道行多高,修煉的法門多強,你還是很難避免妄念的產生。禪宗發現心中有任何心相,一時按下,就按下處看話頭。修煉的目的,要用話頭看定它、按住它,或者是把它鎖住,不讓妄念在心中無法無天的橫行。
這個法門,看起來好像可以對症下藥。但明眼人一看,就會心中暗自的對話。這真的是,話頭有為法修行的目的嗎?舉起如手術刀的話頭,再往按下處。不清楚處、不明白處探究明白。但是你真的認為,運用這樣的方法,就可以斬草除根的把妄念清除掉嗎?
在這裡,筆者要做一個更深入的解釋。這種探究的作用力,與不清楚不明白的反作用力相擊,不見得,一勞永逸的把妄念清除掉。但是,如果你只是糾結在妄念的生滅,觀察妄念根器也太淺。也不是話頭有為法這個法門,最精髓的所在。
關鍵乃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清楚的知道,從一個又一個,你所能夠想出來的有為法當中,你再怎麼掙扎,還是沒有辦法把煩惱清理掉。但是,一個改變的契機出現了。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有辦法,能在你的內心生起疑情。懷疑有為法,為什麼拿不掉這些妄念?懷疑這些有為法,怎麼老是藥力失效?
疑情自然滾動,磁吸阿賴耶識的種子往內深行,窮究下去。「今稍有知非者,若要徑截理會,須得這一念子爆地一破,方了得生死,方名悟入。」很少修行人能夠清楚的知道,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為了引導眾生修行而立。有為法不可能解決你的問題,而是可以一步又一步的引導你,進入意識的深層。
這套法門的心路過程是,當覺察到內心有形有狀、會變化移動的心相時,即刻提撕,參你不能破裂的準則,看準變動處按下。那是意識種子自然放空的功用,叫做空性了之。一看心相不動了,再從不動處,提起你自己在遵守戒律的功夫,來參究。反覆「提、覷、追」,以穿透所有的幻化表相。
你開始一層又一層的往裡面看,會進入一個無底洞的深度。最終能達到無明窠臼裡,也就是生起這些現象的最深處。這時在你內心,無法破滅的價值觀中,自有疑情。那是一種神主牌的破滅,累世認定的被挑戰。我們的意識種子,必須要進入到這樣的深度,才能夠看清楚妄念的源頭,而不是局限在妄念的表象。
疑情中,自有和你累世累劫以來,沒有辦法被挑戰價值觀,開始升起一種深度的懷疑。當你的妄念,和你累世價值觀矛盾,在糾結和天人交戰裡互為動力。滾到阿賴耶識的窠臼裡,會累積一種巨大的能量。也只有如此破壞力的醞釀,才有可能進入我們根深蒂固的認定,最後把它一舉爆破。
你累世以來,沒有辦法被挑戰的認定,以及你的執著,在這個時候,不是阻擋你的混泥土。也就是說,他們不再是障礙。相反地,它可以化身成為爆破的炸藥,轉身成為自我破碎的催化劑。疑情是一種呼喚,是一種覺醒,讓你在自問自答的問句中,一步又一步的深入。
當你的妄念,能夠被引導,進入意識的深層。那樣的味道,就是把普通炸藥提昇到濃縮鈾的威力。又準又快又狠,塞到阿賴耶識窠臼。也就是做一個開心手術,用一把又一把尖銳的手術刀,攻入心頭大患。釘釘膠著的大本營裡引爆,不但將釘釘膠著的心頭大患爆破,也把你無法被挑戰認定疑情,一起爆破。
說也奇妙的,不論你是什麼樣背景來的,在疑情不斷地累積下,一定會在一個因緣具足的當下,完全的破裂。甚至,進入一種崩潰的狀態。當下虛空粉碎於無形,由此了脫生死而開悟。所以參話頭與六度萬行的法門,是不同的修行方法,後者需要準備很多種工具。
但是參禪只要用一種無形的話頭,用這樣的戒律,一句又一句無法解答的問句,就能夠深入意識的深處。心即能由外入內,逐漸深行。行到最深處,爆破五蘊產生的五種妄想,爆破了八識產生的所有心相,由識轉成智。
這時已無虛妄心相可追逐,如晴朗虛空的真心就出現了。所以禪宗參究的方法,能在這一期生命中就開悟,而了脫生死。禪宗的禪就是般若智慧。參禪如能徑截理會,就能又準又快又狠,把這團即時可以引爆話頭的疑情,埋入心頭加以引爆,直得這一念子嚗地一破,直截了當離心意識。
參究要將顛倒妄想、思量、分別等的心,一一按下。看準了再按下處、不動處,再提起話頭來追;疑情一起,自能行到產生幻化表相的源頭,也就是阿賴耶識的窠臼。行者若要徑截理會,一定是要確知心相是虛幻的。
行者若不能確認八識產生的心相都是虛妄的,反把這些心相當成真,就無法徑截理會。要確定明白我們所追逐執取的心相都是虛幻的,要清楚知道我們都在迷真逐妄,一直認為五蘊所產生的五種妄想,八識所產生的心相,可以幫我們解決一切問題,這是錯誤的。
我們一定要確實知道這種錯誤,才能生起直接了當的心,透過深行,穿透幻化的表相,回到如如不動的本心。要徹底了知前非,了知似是而非的非法,絕對不是正法,絕對不是真正的佛法。這樣才是徑截理會的行者。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