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金剛經句解系列之八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中醫師 李秉信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文諸菩薩,即指此善男子、善女人而言。因其發無上心,即有成佛資格,即可稱菩薩。善者,善根。發無上心者,非有大善根不可。
凡人皆有善根,若無善根,則不能入人道中,亦不能聞此大法。然若不發心,則虛有此善根,豈不孤負。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 阿 耨多羅 三 藐 三 菩提 心。無 上 正 等 正 覺 道心。
因為我們乘愿降世,累世有修,在等者這次普渡來進入門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智慧,也就是佛陀之覺智。
無上:我的自性來自理天,可直超三界。自性是無上的,正等:佛凡一如,佛的自性與我們的自性是一樣的。
正覺:眾生自性平等.這點要深入我們的內心中,不要在道場分你我。在修持的場所,絕對是無上正等正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十法界中無眾生界,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在道場中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表示你已偏心,心已偏離. 避免錦上添花,多多雪中送炭,先照顧道中弱勢者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靈山在哪裡?我的實相本體在哪裡?請告訴我.須菩提問出了問題的核心。
我們都知道自性是佛,身外無佛。→ 佛在靈上莫遠求。自性在人身上的處所(自性佛住在哪裡?在祇樹給孤獨園。),實相無相,無相才是實相。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從無始劫以來生死輪迴,妄念太多.
如何降伏妄想心。此問乃如來心法的極處,也是三教真理的總歸。(人得一萬事畢)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_來人間不虛此行,已經心安理得.(可矣:不虛此行)(聞:悟)
朝聞道,夕不死,怎麼辦?「修」。住是體,降伏是用;明體就要達用。沒有自性本體,不可能降伏微微的心
問有三意,凡為菩薩,須發菩提心,故先問發心。初發是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心。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此心相應而住。
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次問降伏。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妄心自然而降。
故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請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故次問住降。然此二問,實在相資。
以覺心住,則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則覺心不住而住也。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文諸菩薩,即指此善男子、善女人而言。因其發無上心,即有成佛資格,即可稱菩薩。善者,善根。發無上心者,非有大善根不可。
凡人皆有善根,若無善根,則不能入人道中,亦不能聞此大法。然若不發心,則虛有此善根,豈不孤負。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 阿 耨多羅 三 藐 三 菩提 心。無 上 正 等 正 覺 道心。
因為我們乘愿降世,累世有修,在等者這次普渡來進入門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智慧,也就是佛陀之覺智。
無上:我的自性來自理天,可直超三界。自性是無上的,正等:佛凡一如,佛的自性與我們的自性是一樣的。
正覺:眾生自性平等.這點要深入我們的內心中,不要在道場分你我。在修持的場所,絕對是無上正等正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十法界中無眾生界,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在道場中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表示你已偏心,心已偏離. 避免錦上添花,多多雪中送炭,先照顧道中弱勢者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靈山在哪裡?我的實相本體在哪裡?請告訴我.須菩提問出了問題的核心。
我們都知道自性是佛,身外無佛。→ 佛在靈上莫遠求。自性在人身上的處所(自性佛住在哪裡?在祇樹給孤獨園。),實相無相,無相才是實相。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從無始劫以來生死輪迴,妄念太多.
如何降伏妄想心。此問乃如來心法的極處,也是三教真理的總歸。(人得一萬事畢)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_來人間不虛此行,已經心安理得.(可矣:不虛此行)(聞:悟)
朝聞道,夕不死,怎麼辦?「修」。住是體,降伏是用;明體就要達用。沒有自性本體,不可能降伏微微的心
問有三意,凡為菩薩,須發菩提心,故先問發心。初發是心,不能如佛之隨緣安住,故次問住心。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此心相應而住。
又以妄心數起,不能似佛之自然降伏,故次問降伏。意在求佛指示方法,能令妄心自然而降。
故善財童子,每遇善友,皆啟請云: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是知發大心者,必修大行。住降,正修行之切實下手處也。故次問住降。然此二問,實在相資。
以覺心住,則妄心不降而降。妄心降,則覺心不住而住也。
(本文作者現為加州執照中醫師,加州五系中醫藥大學中醫及針灸研究所博士生,洛杉磯道家學術基金會易經講師)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