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二十、脾俞
【解剖】有闊背筋、胸背動脈。
【部位】在第十一推之下,去脊一寸五分。
【主治】痃癖、積聚、脅下滿、痎瘧寒熱、黃疸、腹脹痛、吐食不食、飲食不化或飲食倍多、煩熱嗜臥、身體羸瘦、泄痢、善欠、體重,四肢不收。
【摘要】此穴主瀉五臟之熱。《百症賦》:「聽宮脾俞袪殘心下之悲悽。」又:「脾虛穀食不消,脾俞膀胱俞覓。」《捷徑》:「治思噎食噎。」《千金》:「治食不消化、瀉痢、不作肌膚、脹滿水腫,灸隨年壯。」
【取法】正坐,從第十一椎之下,去脊旁開一寸五分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七分,灸三壯。
脾俞
本穴與脾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脾俞」。治脹滿,吐逆、痃癖、積聚、痎瘧、黃疸、食不化、羸瘦、泄痢等症,凡關於脾痛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治脾虛、食不消。因脾陽虛則不健運,不健運則陽虛,陽愈虛,則水不化氣,水不化氣,則多濕,多濕故食不消。兩穴並用,有助於滲濕也。譬如用藥,君白朮,須佐以茯苓也。
【解剖】有闊背筋、胸背動脈。
【部位】在第十一推之下,去脊一寸五分。
【主治】痃癖、積聚、脅下滿、痎瘧寒熱、黃疸、腹脹痛、吐食不食、飲食不化或飲食倍多、煩熱嗜臥、身體羸瘦、泄痢、善欠、體重,四肢不收。
【摘要】此穴主瀉五臟之熱。《百症賦》:「聽宮脾俞袪殘心下之悲悽。」又:「脾虛穀食不消,脾俞膀胱俞覓。」《捷徑》:「治思噎食噎。」《千金》:「治食不消化、瀉痢、不作肌膚、脹滿水腫,灸隨年壯。」
【取法】正坐,從第十一椎之下,去脊旁開一寸五分取之。
【鍼灸】鍼五分至七分,灸三壯。
脾俞
本穴與脾相應,而為之俞,故名「脾俞」。治脹滿,吐逆、痃癖、積聚、痎瘧、黃疸、食不化、羸瘦、泄痢等症,凡關於脾痛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治脾虛、食不消。因脾陽虛則不健運,不健運則陽虛,陽愈虛,則水不化氣,水不化氣,則多濕,多濕故食不消。兩穴並用,有助於滲濕也。譬如用藥,君白朮,須佐以茯苓也。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