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清淨無染覺察力系列之十五 一心淨信合入黄中通裡
李秉信
合一真正的自己,和五官自己的距離,這和坤卦中的六五爻「黄中通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一個生命被改變的基督徒而言,由感官的信仰,轉化成對於神覺察的信仰,那絕對是他生命中對於主最真實的經歷。 那已經超出傳統基督徒對於基本教義條文式的理解。
這樣一個在覺察力全然經歷神的經驗, 是完全超出舊約的十誡, 羅馬書中所言的律法, 甚至希伯來人最堅持的割禮。 在跳出這一切有形有相的拘束後,對於想進入「永不退轉」生命狀態的基督徒來說, 在他生命中, 一個最絕對關鍵性的影響力開始萌芽了。
那就是「一心淨信」的生命品質。
有這樣經歷過的基督徒,他以後在靈裡生命中的長成,都是跟隨著一種永不退轉的生命狀態。我們也可以看得到,這樣由人性黑暗面的懷疑本性,轉向對於生命無條件相信品質的改變,不但造就了齊克果對於生命覺察力的全然不同。
而這種能夠全然相信,來自於內心最純淨覺察的力量,也讓他有能力,為古老聖經的角色,賦予真正相信的意義。尤其是在與神合一的經歷中,從而造就齊克果對於二十世紀的神學和宗教哲學影響甚鉅。那不僅僅是一種哲學, 而是「完全相信」。
跳出齊克果的時代,回到現在的我們,有人很有自信的說,他只是相信自己。其實,生命說相信自己,還真太高估人類的本性。人真的會「相信」的,只是相信自己的感官,以及使用自己感官接觸後,在內心所升起的體會及判斷。
人真的會相信的,充其量只是在一個有形有相上的「自我合理化」的自我感覺。有的時候說不客氣些, 這樣子的相信倒像是「迷信」,而不是真的「相信」。人類自己以為「相信」上帝,實際上,很少會有人,自個兒捫心自問,我的「相信」到底是不是「迷信」。
羅素正是在西方文化思想中,深自體會「迷信」並不是「相信」的哲人。羅素雖然用非常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否定上帝的存在。 然而, 看得更深刻些, 他所否定的上帝, 是那些「迷信」基督徒, 用有形有相的以為所捏造的上帝。
因此他更堅持的強調,他自己不是基督徒的原因,乃是因為羅素覺得,當他聽見人們在教堂中自我貶斥,說他們是可憐的罪人這類話時,羅素深感,這樣思想被自己的「以為」所禁錮,這是非常可恥的。這樣的自責,是和那些已經摸著自我覺察力的上帝, 而反恭自省所敬畏的上帝是互不相稱的。
羅素所在乎的是,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清淨無染的覺察力,可以光明正大,毫無成見的看待世界一切─善的、惡的、美的、醜的,正視客觀而不是害怕現實。羅素認為,生命應該用智慧來征服自然,而不是僅僅懾於自然的淫威,甘願俯首聽命。
羅素深自以為,有關上帝的整個觀念,來源於古代東方專制主義。這種觀念,是同自由人心是格格不入的。他認為,如果我們被許久以前,無知的人們用過的話語,來禁錮我們自由的思想。這並不是人類的本性和自由的思想,而只是種「迷信」。
生命需要的是對末來的憧憬,而不是對於業已死亡的過去,永無止息的懷戀。羅素深信:用人類自我清醒覺察力所創造的末來世界,將遠遠地超過死亡的過去。其實,羅素追求的,是真正自我主宰權的思想。
這和東方文化中往內心探討,如何縮短,甚至合一真正的自己,和五官自己的距離,如同坤卦中的六五爻「黄中通裡」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古老的東方思想中認為,生命在使用自己五官以後,所能看得見的樣子,所能聽得到的聲音,以及在感觸之後,所體會出來的感覺,那就是人類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都在自己的一看,一聽,一想便並被創造出來了。說得高級一點,人類用自己的五官,創造了自己的世界。說得自眨一點,生命若是没有一個看得見的樣子,聽得見的聲音,感覺得到的接觸,要讓人能夠没有理由的就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仍存在個世界,還真是難呢。
人的相信,就是這麼的薄弱,甚至不堪考驗。有人常說,「鬼才相信呢」,「打死我我都不相信」。其實,這樣的字裡行間中,隱含了許多值得我們去體會的意境。
因為人真的是一個很難相信的動物, 所以妄念才那麼多。
合一真正的自己,和五官自己的距離,這和坤卦中的六五爻「黄中通裡」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一個生命被改變的基督徒而言,由感官的信仰,轉化成對於神覺察的信仰,那絕對是他生命中對於主最真實的經歷。 那已經超出傳統基督徒對於基本教義條文式的理解。
這樣一個在覺察力全然經歷神的經驗, 是完全超出舊約的十誡, 羅馬書中所言的律法, 甚至希伯來人最堅持的割禮。 在跳出這一切有形有相的拘束後,對於想進入「永不退轉」生命狀態的基督徒來說, 在他生命中, 一個最絕對關鍵性的影響力開始萌芽了。
那就是「一心淨信」的生命品質。
有這樣經歷過的基督徒,他以後在靈裡生命中的長成,都是跟隨著一種永不退轉的生命狀態。我們也可以看得到,這樣由人性黑暗面的懷疑本性,轉向對於生命無條件相信品質的改變,不但造就了齊克果對於生命覺察力的全然不同。
而這種能夠全然相信,來自於內心最純淨覺察的力量,也讓他有能力,為古老聖經的角色,賦予真正相信的意義。尤其是在與神合一的經歷中,從而造就齊克果對於二十世紀的神學和宗教哲學影響甚鉅。那不僅僅是一種哲學, 而是「完全相信」。
跳出齊克果的時代,回到現在的我們,有人很有自信的說,他只是相信自己。其實,生命說相信自己,還真太高估人類的本性。人真的會「相信」的,只是相信自己的感官,以及使用自己感官接觸後,在內心所升起的體會及判斷。
人真的會相信的,充其量只是在一個有形有相上的「自我合理化」的自我感覺。有的時候說不客氣些, 這樣子的相信倒像是「迷信」,而不是真的「相信」。人類自己以為「相信」上帝,實際上,很少會有人,自個兒捫心自問,我的「相信」到底是不是「迷信」。
羅素正是在西方文化思想中,深自體會「迷信」並不是「相信」的哲人。羅素雖然用非常激烈的表達方式,來否定上帝的存在。 然而, 看得更深刻些, 他所否定的上帝, 是那些「迷信」基督徒, 用有形有相的以為所捏造的上帝。
因此他更堅持的強調,他自己不是基督徒的原因,乃是因為羅素覺得,當他聽見人們在教堂中自我貶斥,說他們是可憐的罪人這類話時,羅素深感,這樣思想被自己的「以為」所禁錮,這是非常可恥的。這樣的自責,是和那些已經摸著自我覺察力的上帝, 而反恭自省所敬畏的上帝是互不相稱的。
羅素所在乎的是,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清淨無染的覺察力,可以光明正大,毫無成見的看待世界一切─善的、惡的、美的、醜的,正視客觀而不是害怕現實。羅素認為,生命應該用智慧來征服自然,而不是僅僅懾於自然的淫威,甘願俯首聽命。
羅素深自以為,有關上帝的整個觀念,來源於古代東方專制主義。這種觀念,是同自由人心是格格不入的。他認為,如果我們被許久以前,無知的人們用過的話語,來禁錮我們自由的思想。這並不是人類的本性和自由的思想,而只是種「迷信」。
生命需要的是對末來的憧憬,而不是對於業已死亡的過去,永無止息的懷戀。羅素深信:用人類自我清醒覺察力所創造的末來世界,將遠遠地超過死亡的過去。其實,羅素追求的,是真正自我主宰權的思想。
這和東方文化中往內心探討,如何縮短,甚至合一真正的自己,和五官自己的距離,如同坤卦中的六五爻「黄中通裡」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古老的東方思想中認為,生命在使用自己五官以後,所能看得見的樣子,所能聽得到的聲音,以及在感觸之後,所體會出來的感覺,那就是人類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都在自己的一看,一聽,一想便並被創造出來了。說得高級一點,人類用自己的五官,創造了自己的世界。說得自眨一點,生命若是没有一個看得見的樣子,聽得見的聲音,感覺得到的接觸,要讓人能夠没有理由的就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仍存在個世界,還真是難呢。
人的相信,就是這麼的薄弱,甚至不堪考驗。有人常說,「鬼才相信呢」,「打死我我都不相信」。其實,這樣的字裡行間中,隱含了許多值得我們去體會的意境。
因為人真的是一個很難相信的動物, 所以妄念才那麼多。
法界無上正等正覺智慧 |
無一法可修 |
無一法可得 |
無一法可言 |
法界之音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霧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